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青山巍巍> 第七十六章 裴氏冠礼(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裴氏冠礼(一)(1 / 1)

裴氏冠礼,广邀天下文人雅士共作见证。

裴氏论其世族地位,得东境百家俯首,裴钰以其学识而论,得天下学士敬佩。因而这一场冠礼,注定盛况无双。

华清斋亦接到裴氏之贴,斋内琢选数名生徒随院首裴怀之共入帝京庆贺,阿笙亦在其列。

众人着文士服,于前一日午后抵达帝京。

因天下名士齐聚,帝京学子纷纷出门拜会,帝京街道亦是热闹非凡。

作为华清斋子弟,阿笙等人随裴怀之被安排入住裴氏的无尘别院。

阿笙刚下车驾便见到帝京的上空飘起了浅薄的雪,漫天雪絮飘散,盖上屋檐和枯落的树枝,看着人心底生寒,她下意识裹了裹身上的袍子。

众人安置之后能得闲一个下午的时间。

午膳后,阿笙走到易澜山身旁,堆起客套的笑,道:“师兄,听闻你们家也做粮油生意?”

易澜山的姑姑远嫁陈国,所嫁之人乃是陈国国舅褚良,这个褚家便是陈国第一大粮商。

易澜山皱了皱眉,他家世代经营术数一道,众人皆知,阿笙这般问他愣了愣,而后道:“我家不经营这个,不过我姑丈做这个,怎么?”

阿笙拿到广寒楼的信鸦令后第一时间打听陈国的粮商,却没想到居然与易家有些关系。

“在帝京可有生意?”

“有是有,不过不多。”

“可能带我去看看?”

易澜山狐疑地看着阿笙,“你一个女娘不去逛衣裳首饰,去看粮店?怎么个路数?”

阿笙一本正经道:“爱好。”

城东大街,窦氏车驾因城门口有人斗殴而不得不缓行。窦升平看了看车驾之外,不少行人聚集看热闹,而后被守备一一驱散。

“裴氏一个冠礼,城中的守备人数都增加了许多,当真是厉害。”

这话说得是倾佩,但一旁的窦老爷子却是眼都没抬一下。

“裴氏的座上宾越是显赫,咱们圣上的心里就越不舒服。”

天下文士聚集帝京,不乏仲景等国士之身,裴氏的高朋满座到底是扎了帝宫那位的眼,今年听闻轩帝不会出席裴氏冠礼。

太祖曾为三位裴氏子弟戴冠,但至今日,家主冠礼戴冠之人却并未邀请天家,旁人怎么想不知道,但窦盛康一向看重家族延续,因此在裴氏与天家之间秉持着两不得罪的心态。

“唉,那不是易家那小子么?”

易家的姻亲,陈国的褚家与窦氏这些年在生意场上你来我往交手数次,窦盛康听闻这个名字方才抬眼,往外看去。

街对面,两名穿文士服的学子走过,身旁还跟着一名女使模样的人。

“这是易家那个学商的小子?”

“是的父亲,听闻易家有意与褚家合作经商,因此让最小的儿子学习商道,如今他就在华清斋的玄字班修习。”

“华清斋的学生?”

窦盛康闻此,多看了易澜山一眼,待他往前一步,才让人看清,与他同行的是一名女娘,也着文士服,看样子同是华清斋的学生。

“华清斋为裴氏麾下书堂,看样子也是为了明日的冠礼而来,能在裴氏冠礼受邀之列,这二人当是在斋内也颇受器重的。”

窦盛康并未多言,他看着那二人转身便钻进了褚家的粮行,而后放下了帘幕,不再多看。

这日下午,阿笙穿着华清斋的文士服,拖着易澜山将城中褚家几个大的铺子都逛了一遍。而今日,跟在她二人身边的不是锦瑟而是弄墨。

弄墨此前随茉莉与几大粮商谈合作之事,虽无大的进展,但那些粮铺的掌柜却是识得她的。

阿笙带着弄墨与易澜山这般招摇过市,自然是有目的。

当晚,包括窦氏在内的央国大粮商都收到一个消息,西州的海上商道已经与褚家搭上了关系,由易家小公子亲自陪同商讨合作之事。

海上商道其实对于各家而言都有好处,但是行首不肯点头,也没人敢去坏了规矩。

央国商贩都盯着窦家的态度,却忘了这条行道贯穿东境诸国,停靠三个口岸,人家合作的可不止央国的人。

而运输一事涉及运力,一旦运力拉满便是再后悔也没得商量了。

于是各大商铺连夜与主家商量,是否要主动与西州商道的人接触。

次日清晨,阿笙很早便被弄墨派来的人唤醒,道有粮商一大清早便登门拜访,不过弄墨按照阿笙的吩咐,都一一回绝了。

阿笙此时的回绝倒是让人抓耳挠腮般的难受,众人只觉传闻更加真了。

锦瑟看阿笙今日心情甚好,今日她特意着的锦服名为半山月,以清朗幽微为调,行走间宽袖摆动如山岚浮动。

“姑娘今日为何这般注重着装。”

阿笙看着铜镜中一双如珠玉般的眉目,笑得几分明媚,“世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要去诓人,自然得穿得像样。”

闻此,锦瑟不由笑开。

“对了,礼物可备好了?”

闻此,锦瑟从旁拿出一个木匣子,抽开里面却是空的。

“姑娘,九公子人挺好的,用这诓人怕是不妥。”

阿笙看了一眼那匣子,道:“裴氏所有他皆触手可及,这天下物,他皆可拥有,又何须我送。”

锦瑟颇有些为难。

阿笙转头看着她笑了笑,“放心吧,裴氏的人看得懂。”

阿笙带上这匣子方随华清斋众人一同前往明辉堂。

明辉堂是央国国祀之内,其内有单独一殿供奉着国之功臣、名将。今日裴氏宾客满席,但众人皆明白明辉堂的庄重之处,因此少有人打闹喧哗。

众人锦衣华服,端正以待,一一入内。

裴氏接引之人接过来客之礼,纷纷记录。

待到阿笙的时候,那接礼之人手中一顿,却还是双手接过,正欲记载木匣子一个,却被身后学士模样的人叫停。

“姑娘这可是嵩山白牙木?”

阿笙点头,“正是。”

那学士模样之人眼中有喜,“嵩山白牙只长于千里高山之上,有高山伯牙之名,姑娘这赞的是高洁如山的品性?”

阿笙摇了摇头,她带着浅淡的笑意,道:“送的是明月千里的自由。”

高山伯牙沐千里月华而生,却被做成了这四四方方的匣型,何得自由?正如裴钰其人。

闻此,那人愣了愣,而后低身拜服,亲自将阿笙所送之礼登记在册,再恭敬地将人迎了进去。

阿笙入内院,遥遥看了看,正巧看到窦氏众人已在其位,阿笙又寻了寻,今日倒是没见外祖母。

她问引路之人,“九公子现下在何处?”

那引路之人低首道:“家主如今尚在沐浴。”

冠礼之前须沐浴净身,阿笙看着时辰,冠礼要开始还有些时候。

“我见到几个老友,你可先去做自己的事,我稍后再入席。”

“是。”

那人拱手离开后,阿笙抬步直接往窦盛康的方向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