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回(1 / 1)

乞巧节前,宋嘉树和小苏轼还是回到了眉州城。乞巧节当天,他们一起参加了史家大姑娘的及笄礼。

史家在眉州城算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大姑娘的及笄礼办的十分隆重,邀请了很多人。凡是眉州城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参观了史家大姑娘的及笄礼。

史家大姑娘的及笄礼由李嬷嬷一手操办的,她按照汴京城大户人家的女儿的及笄礼的规格给史家大姑娘办的,场面庄重又华丽,让来参观及笄礼的客人都大为震撼。

李嬷嬷在汝南郡王府时,并没有为郡王府的姑娘们操办过及笄礼,但是她见过,而且不止一次。她对及笄礼的操办的规矩和礼仪十分了解。

史家大姑娘的及笄礼还登上了小报,让眉州城的百姓们大开了眼界,也让李嬷嬷成为了眉州城炙手可热的人物。不少高门大户都想请李嬷嬷去他们家教导孩子的礼仪,或者请她为他们的女儿主持及笄礼。

为了挖走李嬷嬷,这些人家开出了天价。不过,李嬷嬷不为所动。

她在汝南郡王府伺候了大半辈子,又在皇宫里伺候了几年。不说她的月钱,就是汝南郡王府和宫中赏赐的金银珠宝,都足够让她吃好几辈子。再加上,她在离开汝南郡王府前,郡王和郡王妃,还有任氏和赵宗实又赏赐她不少东西。

李嬷嬷不缺钱用,也不看重钱财。她愿意来史家教导规矩和礼仪,是因为喜欢史家的家风。

史家虽是富豪人家,但是家中却十分和谐,没有那些勾心斗角,也没有那些阴私腌臜。她在汝南郡王府和宫中见过太过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想再见到这些事情。

她后半辈子只想过清清静静的日子,所以她不会离开史家,去别家做事。再说,她非常喜爱史家的孩子们。

史家大娘子之前因为担心李嬷嬷会被撬走,还跟史湘玉他们商议一番,让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把李嬷嬷留下来。没想到李嬷嬷主动来找他们说只要他们不赶她走,她便不会离开史家。

见李嬷嬷这么看重史家,史家大娘子和史湘玉他们非常感动。

其他人家得知李嬷嬷不会离开史家,纷纷感叹史家走了狗屎运。

史家大姑娘的及笄礼后,不少人家都来史家求亲。这些人家有眉州城的,也有其他州府的。

不过,史家大姑娘的亲事跟宋嘉树和小苏轼这两个小娃娃没有关系。

他们回到眉州城后,跟以往一样去史家跟李嬷嬷学习规矩和礼仪。不过,由于天气太热,不用每日都去。每隔三日去一次。

这一日,宋嘉树和小苏轼跟李嬷嬷学完礼仪规矩,正准备离开,被李嬷嬷叫住了。

宋嘉树和小苏轼跟着李嬷嬷,去了她的院子。

李嬷嬷在史家有一个单独的院子,环境十分清雅幽静。

他们俩被李嬷嬷留下来用晚饭。

李嬷嬷并不是每日都会跟史家大娘子他们用饭,大多数的时候,她都是在自己的院子用饭。

她特意给宋嘉树和小苏轼准备了他们平日里爱吃的菜和点心。

李嬷嬷没有成婚,没有儿女,也没有孙子孙女。她很喜欢宋嘉树兄弟俩,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孙子。

宋嘉树和小苏轼也非常喜欢李嬷嬷,乐意陪她老人家用饭。

跟李嬷嬷一起用饭,不用在意“食不言”这条规矩。

史家、宋家、苏家都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用饭,一边聊天。如果用饭时不聊天话家常,那未免太过冷清。

李嬷嬷也并不注重“食不言”这条规矩,尤其是在家的时候。当然,如果在其他人的府邸用膳,还是要保持食不言。

宋嘉树和小苏轼一唱一和地跟李嬷嬷说他们在庄子里好玩的事情。别看他们两个小,但口才都很好,把他们在庄子里做的事情说的非常有趣。

李嬷嬷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开口夸赞他们。

“嬷嬷,您可以去庄子玩。”宋嘉树邀请李嬷嬷道,“庄子那里不仅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一旁的小苏轼附和道:“嬷嬷,您还可以跟我们去挖野菜、钓鱼、采野花。”

“嬷嬷,眉州城越来越热,正好您跟我们去庄子避暑。”宋嘉树非常热情地邀请。

李嬷嬷见两个孩子眼巴巴的望着她,就知道宋嘉树他们两个想去庄子玩,故意拉着她去,这样他们的娘亲才会同意他们再次去庄子。

“嬷嬷可以去吗?”李嬷嬷心软,不忍看到两个孩子眼中流露出失落的光芒。

宋嘉树和小苏轼听到李嬷嬷这么说,两人的眼睛蹭的一下亮了起来,异口同声地说道:“可以去。”

“你们两个晚上回去问问你们的娘亲,嬷嬷能不能跟你们一起去庄子。”这些时日,眉州城越来越热,让孩子们跟她学规矩礼仪,太受苦了。再说,她也有好些年没去过庄子。

这些年一直在宫中。虽说夏天天热,宫中有冰块,但到底没有庄子凉快。

李嬷嬷不由地想起这几年在宫中陪赵宗实的日子,面上不觉露出怀念又担忧的神色。

汴京城要比眉州热,也不知道实哥儿在郡王府过得怎么样。以前,实哥儿是住在宫中,他每日都有冰块,让他不会被热着。

实哥儿虽不是皇后娘娘亲生的,但是皇后娘娘待他如亲子。在衣食住行上,对实哥儿的照顾非常细致。冬天怕实哥儿冷,夏天怕实哥儿热。

郡王府到底不如宫中,也不知道分给实哥儿的冰块够不够用。实哥儿的身子不好,热了会上吐下泻,冷了会受风寒。如果热很了,实哥儿身上还容易长痱子。

实哥儿这孩子有苦也不说,也不喜欢麻烦别人。她不在他身边,只怕他今年夏天不好过。

唉,她也不好写信跟任娘子说,这样会显得任娘子这个做亲娘不够关心实哥儿。

宋嘉树和小苏轼见李嬷嬷脸色不太好,似乎想起什么不好的事情,便关心地问道:“嬷嬷,您怎么了?”

李嬷嬷这才回过神来,歉意地对宋嘉树他们笑了笑。

“嬷嬷没事,嬷嬷就是想起一个孩子。”

宋嘉树听了,在心里猜测道:李嬷嬷该不会想起宋英宗了吧?

“对了,嬷嬷这里有封信给树哥儿你。”李嬷嬷本打算用完晚饭给宋嘉树的,现在提前给也行。“是嬷嬷在汴京城认识的一个孩子。”

“啊,给我的信?”宋嘉树心中大惊,宋英宗写信给他,为什么啊,他并不认识他啊。

见宋嘉树一脸震惊,李嬷嬷笑着说:“我时常写信给他,在信中跟他说了你,他对你十分好奇,便写了一封信给你。”

宋嘉树:李嬷嬷,你在信中说了我什么啊,为什么宋英宗会对我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感兴趣?

李嬷嬷从怀中取出信递给宋嘉树,“树哥儿,你看看。”

宋嘉树接过信,没有急着拆开看,而是疑惑地问道:“嬷嬷,写信给我的人是哥哥,还是姐姐,比我大几岁?”

“是哥哥,比你大四岁,你可以叫他石头哥哥。”赵宗实的小名是李嬷嬷取的。之所以叫石头,是希望他能像石头一样坚硬结实。

“石头哥哥?”宋英宗的小名居然叫石头!他不由地想到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对,石头哥哥,嬷嬷以前在汴京时,专门伺候照顾他,他是个非常温柔的孩子,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就跟你一样。”说起赵宗实,李嬷嬷满脸慈爱,“他还跟你一样,小时候的身子不太好。”

“嬷嬷,您很想石头哥哥吗?”能看得出来李嬷嬷心里放不下赵宗实。既如此,她为何要离开赵宗实,回到眉州养老?

“很想。”赵宗实可以说是被李嬷嬷亲自带大的,对他倾注了所有的感情。“树哥儿,嬷嬷可以请求你一件事情么?”

听到李嬷嬷说“请求”,宋嘉树心头一凛,神色不觉变得严肃:“嬷嬷,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尽管吩咐,我能帮到您,绝对帮您。”

“树哥儿,嬷嬷想请你经常写信给石头哥哥。”实哥儿虽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他跟他们并不太近。再者,实哥儿是个腼腆的孩子,不会主动跟别的孩子拉近关系。她担心他在郡王府寂寞。

树哥儿这孩子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如果让他时常写信给实哥儿,实哥儿就不会觉得寂寞。

宋嘉树还以为什么事情,没想到只是写信。

“嬷嬷,我可以经常写信给石头哥哥,但是我要写什么啊?”这是要他跟宋英宗做笔友啊。

“写什么都可以。”李嬷嬷郑重地说道,“嬷嬷想请树哥儿成为石头哥哥的朋友,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宋嘉树在心里大喊,一万个可以。李嬷嬷真是他的贵人啊,竟然让他跟宋英宗做朋友!这真的是他没有想到的!!

一旁的小苏轼有些不高兴了,他担心宋嘉树会被这个叫石头哥哥的人抢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