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1 / 1)

"霍翎。羽的翎。"

想要引起李宜春的兴趣,就必须语出惊人,让他完全预判不到谈话的走向。

自曝家门后,霍翎直切主题,第一句话就打得李宜春措手不及。

“你想当羌戎首领吗?”

李宜春眼眸微眯,反问道:“我想当,你就能让我当?”

对于他话中透露出来的浓浓不信任,霍翎并不在意:“当然没那么简单,此事还需好好运作。但这是我们合作的前提。“你要是没有当狼王的野心,就算我们真把你推到那个位置上,你也坐不稳。”

李宜春给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答案:“如果有机会的话,为什么不呢。

他冷冷望着霍翎:“你们想让我当傀儡,替你们执拿羌戎?”

说得好听,那叫羌戎首领。

说得难听,也不过就是大燕摆在明面上用来管理羌人的傀儡。

霍翎笑道:“傀儡与人最大的不同是,傀儡可以任人摆布,但人会存在私心。

“我不需要你做傀儡,我要的是合作互惠。”

“合作互惠?”李宜春嘴里品味着这个词,“你们推我上位后,你们能得到什么。”

霍翎没有隐瞒。

正如她所说,她追求的是合作互惠。既然是一件对

方都有好处的事情,那就没必要遮遮掩掩,反倒惹人猜疑。

"我爹未来几年会镇守燕西。”

“他根基不稳,需要一位有力的盟友支持他在燕西站稳脚跟,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建立功勋。”

“你成为羌戎首领后,可以与他进行合作,安边抚民,推动羌燕之间的和睦相处。”

听起来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李宜春还是觉得不对:“就这么简单?”

霍翎莞尔:“只是听起来简单。”

她看着他那双碧绿色的眼瞳:“羌人与燕人之间的矛盾与摩擦由来已久,想要双方和睦相处,谈何容易?你身为羌燕混血,应该对此深有感悟。李宜春神色一变,眼底也多了一抹隐痛:“既然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那你还要做?”

霍翎道:“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件益处极大,却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我才要做。

为常人所不能为,方有出头之日。

李宜春沉默。

半晌,他再度开口:“让羌人与燕人和睦相处以后,羌燕混血就不会受歧视了吗?”

李宜春身体往后一仰,靠着墙壁,语气也带了几分怅惘:“我知道你们大燕那位周将军也是羌燕混血,但羌戎臣服大燕几十年以来,也只出过一位周嘉慕。”没等到霍翎的回答,李宜春嗤笑:

"怎么,我这个问题,难倒你了?"

霍翎回神:“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想过,所以刚刚在考虑该如何回答你。”

李宜春:“那现在想到了吗?”

霍翎轻笑:“想到了,但我怕这个答案会吓到你。”

李宜春怀疑她是在挑衅自己,他好歹也是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说来听听。”

霍:“我不知道燕西其它地方是什么情况,但我在永安县生活了十几年,那里对羌人、羌燕混血的态度并不仇视。“只要落户在那里,不管你是燕人、羌人、羌燕混血,实际上你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永安县人。”李宜春蹙眉,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些:“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霍翎再度语出惊人:“如果羌戎彻底并入大燕,成为大燕的一个州府,从此以后,就没有羌燕之分,更不会有人歧视羌燕混血。无论血统,无论出身,你们皆为大燕子民。"你!"

李宜春猛地站起,难以置信地看着霍翎。

就连霍翎身后的孙裕成和无墨,也都满脸震惊。

“你......"

李宜春在原地来回踱了两圈。

憋了好一会儿,他才憋出一句贴切的话。

“你居然妄图吞并羌戎!”

这可是连大燕太|祖皇帝都没做到的丰功伟业,一个小小女子,竟然敢口出狂言。

霍翎不动声色,单看她的表情,谁也看不出来她方才竟然说过那般狂妄的话语。

“我没说我要吞并羌戎。我只是在回答你的问题。”

“想要消除歧视,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成为自己人。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吗?”

李宜春猛地往前跨了几步,单膝蹲在霍翎身前,隔着牢门与她对视。他想要狠狠驳斥她,可恨的是,他心底有个声音在反复说:她是对的。霍翎将手探进牢房,在李宜春惊诧的目光下,抚上他的眼睛:“你觉得你是羌戎人,还是大燕人?”李宜春被她问得有些怔愣,甚至都忘了躲开。

“你自小生活在羌戎领地,但你在那里过得并不开心,甚至很有可能饱受歧视,才会说出生不如死这种丧气话。“你没有在大燕生活过,但你体内始终流淌着一半燕民的血。”

“在你心里,你是羌人,还是燕人?你更向往羌戎,还是更向往大燕?”

李宜春有些狼狈地别开脸,只道自己失策。明知这是一位巫女,还非要凑到她面前听她蛊惑。

“你没有答案。”

霍翎替李宜春说出他心中所想。

“你不认可羌戎,也对羌戎没有归属感。要知道,没有归属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时人讲究叶落归根,你的根在哪里呢?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来试着认可大燕呢说到这儿,霍翎突然轻笑了一下。

李宜春听到回响在耳畔的笑声,又忍不住去看她,恼羞成怒:“你笑什么。”

“我想,你应该并不讨厌大燕吧。”

李宜春死鸭子嘴硬:“哼,你终于说错了一回。”

霍翎瞥他一眼:“要是真的讨厌大燕,又为何会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话?”

越靠近羌戎王帐,那里的汉话普及程度就越低。除了少数贵族外,没有人会说汉话。

李宜春的汉话却不带一丝口音,应该是从小就开始学了,而且时常会有人用汉话与他交流。

“是谁教你说汉话的?是你娘亲吗?”

“她还活着,一直守在你身边。你始终不肯投降于大燕,是不是担心着她在羌戎的安危?”

李宜春冷不丁道:“你们大燕的文武百言,都如你一般能言善辩吗?”

霍翎微笑,知道自己必是猜中了:“我也不清楚。”

“如果你实在好奇,有朝一日可以亲自前往大燕京师,向我们的天子朝贡觐见。”

李宜春撇了撇嘴,但态度已经松动,不像一开始那样抗拒。

“我很好奇,找上我合作,是你们父女的主意,还是大燕朝廷的主意。”

“当然是我们父女的主意。”

“既然是这样的....李宜春表现得十分滑不溜手,“我为什么不直接找上大燕朝廷合作呢?比如说那位周嘉慕将军,他与我一样都是羌燕混血,而且他的地位比你父亲要高吧。霍翎昨天就和霍世鸣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会儿听李宜春提起,也不慌乱。

“周将军能开出的价码,绝对没有我们父女高。因为我们父女,比周将军更需要这场合作。”

“你待在牢中,应该还不知道,再过两日,周将军就要晋升为行唐关主将了。”

李宜春又不说话了,垂下眼眸,慢慢思索着其中利弊。

霍翎给足他时间思考。思考得越久,做出的选择会越慎重,这样才更有利于双方日后的合作。

只是这么蹲久了,实在有些累人。霍翎扶着牢门站起。

阳光争先恐后地从狭小天窗涌入,驱散两人周遭的昏暗

李宜春见她动了,下意识抬头,逆光仰视她,却见面前的女子周身笼置着朦胧光晕,仿佛天神知他深陷囹圈,特意降下指引,为他引渡一条生路。其实他不在意什么羌戎、大燕,也不在意羌戎是否会被大燕吞并。

羌戎只效忠强者,如果大燕强大到足以吞并羌戎,那并入大燕又何妨?

李宜春扯开干裂的唇角,露出一个笑容。

"好,我答应与你合作。”

“你们要我做什么都可以,我只有一个条件,必须保证我娘的安危。”

走出牢房时,霍翎抬手按压眉心。

方才那场谈判,为了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她一直在高强度集中精力。

这会儿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精神一松懈,疲惫就开始后知后觉往上涌。

手掌挡住她面前视线,霍翎只听身后的无墨一声惊呼,然后她整个人就被拽着往旁边一带,撞入某人的怀里。端王揽着霍翎的腰,淡淡扫了眼无墨和孙裕成。

无墨还在发愣时,就被孙裕成拖走了。

“你弄疼我了。”霍翎抱怨。

端王低下头,声音亲昵,仿佛昨日的争吵只是两人间的一场错觉:“哪里疼。

霍翎从他怀里抬起头,右手抚上他的心口:“这里。”

端王的心跳随着她的动作快了几拍:“所以我来接你回去。”

霍翎道:“殿下刚经历过一场刺杀,不应该就这么随便离开县衙。”

“阿翎是在担心我吗?”

端王抓着她的手,就要递到自己唇边,却被霍翎甩开:“这里是军营,还请殿下自重。

端王也没坚持,只是揽着她腰侧的手臂愈发用力:“你没有佩戴玉佩,还对我视而不见,要我如何自重。霍翎笑:“原来都是我的错。”

端王轻叹,主动低头:“是我错了。是我先违诺,不怪你生气。”

“既然已经违诺,为何还要出现在我面前,还不与我保持距离。在殿下心目中,我就是可以被如此轻慢对待的吗。“我从未想过。”端王恨不得剖开自己的心向她证明,“我只是担心你会在外面出事,才想亲自来接你回县衙。“你方才说我刚经历过一次刺杀,不应该随便离开县衙,但你为我涉险过一次,我为你冒些风险又如何呢。霍翎看着他:“我不需要这些。”

端王道:“所以我是带着我的诚意过来接你的。”

今天上午,霍翎和周嘉慕离开后,端王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庭院里,心头无名怒火越烧越旺,几乎要起燎原之势。他根本静不下心回去处理公务,只好随便拿了一把弓,站在霍翎站过的位置上射箭。

平时几乎从未脱过箭靶的人,这回却错漏百出。

端王必须承认,霍翎可以影响他的理智,让他情绪失控。

何泰杀不得,他想要哄得她回心转意,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她看到新的诚意。

光是给霍世鸣他们安排官职还不够,她要看到的诚意,是独独给她本人的。

“在来找你之前,我拟了两份折子。”

“一份是关于霍将军他们的晋升,明日就会昭告全军。”

“另一份,我已着人快马送回京师。我在里面细数了你的功劳,以燕西督军的身份亲自为你表功,请封你为县君。“有了这个封号,日后你在京师行事也能更自在些。”

霍翎微微一愣。

她做的那些事情,除了端王、霍世鸣、周嘉慕等少数几人心里有数外,并未对外宣扬过。但端王亲自上书为她请功,情况就不同了。有端王为她宣扬名声,她的功绩,势必会在京师和燕西传扬开。

诧异过后,霍翎就回过味来。

这个诚意,乍一看好像很足。

可实际上呢,端王所付出的,只是一道折子。

真正让她得封县君的,不是端王,而是她自己做过的一应努力。

这一点,霍翎自己看得清楚,却不好挑明了说。一而再让端王下不来台,对她并没有好处。

而她现在,还需要他帮忙。

救下李宜春的生母,推李宜春上位,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霍翎垂下眼眸,面上却露出感动的神情,原本紧紧绷着的声音也放柔了一些:“殿下的折子才刚送出去,京师那边会不会同意还未可知,现在就跑来向我邀功,不怕到时让我空欢喜一场吗。端王笑了笑,十分自信:“朝廷一定会应下的。”

他是燕西督军,想要请封一个县君,朝廷不会不给这个面子的。

霍翎跟着一笑,眼波流转:“那就好。殿下的话既已说完,就赶紧放开我吧,我还要去找周将军。端王眉梢一挑:“你找他做什么?”

霍翎瞥了眼身后的牢房,端王恍然:“那名刺客首领肯开口了?”

霍翎点头:“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终于肯透露一些内情了。他的生母现在还在羌戎王帐那里,只要我们能救出他的生母,他就同意与我们合作。端王并不将李宜春放在眼里,但见霍翎坚持,也没有反对:“我陪你一起去。”

周嘉慕正在屋里翻看行唐关的军事部署,就听到门外传来低

氐的交谈声,而后端王与霍翎相携而入。

周嘉慕扬眉,看来殿下是哄好人了?

他合上手里的公文,起身迎上前,请两人坐下。

面对周嘉慕,霍翎的说辞与方才相差无几,只不过会更细致一些。

周嘉慕道:“从羌戎王帐里救出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并不难。”

“羌戎王帐那边,已经有部落在暗中联系我们,想要弃暗投明。到时借助他们的力量,就可以将那名女奴平安送来常乐县。听到这个消息,霍翎也不算意外。

大燕好歹也在羌戎经营了几十年之久,并非所有部落都心存反意;那些心存反意的部落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大燕为敌。“不过一一”周嘉慕话锋一转,“我们如此大费周章,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呢。他已经被抓了那么长时间,就算真知道羌戎的什么机密,现在也未必还用得上吧。”霍翎微笑:“这我就不清楚了。”

周嘉慕也没有对霍翎的话起疑,点头道:“那我等会儿就去见一见他,看看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也许真能有所收获。”周嘉慕又向霍翎道谢:“此事还要多谢霍姑娘出手相助。”

霍翎道:“周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我也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个重伤我爹又被我射伤,还死活不肯开口的刺客。”他们父女与李宜春的合作,还是要先在暗地里进行。

只要霍翎和霍世鸣不说,就算是端王和周嘉慕这样的聪明人,也绝对想不到,明面上有仇的两方人,不仅握手言和,还在心无芥蒂地进行合作。交代完李宜春的事情,霍翎起身告辞,与端王一起离开军营。

她要上马时,身后突然伸来一只手。

端王邀请:“阿翎,与我同乘一匹吧。”

霍翎直接拒绝:“我不要。”

“还在生我气?”

霍翎道:“气得狠了,殿下总要多给我些时间缓缓,免得殿下觉得我是个好哄的人。”

端王哑然,想到还赖在燕西没走的何泰,也没有再坚持。

确实要多给阿翎一些时间,她今天能给他一点笑容,与他说两句软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端王撤回手之前,霍翎突然解下右手手腕的黑色发带,三两下缠绕在端王掌间,合拢他的手指,让他攥紧。“之前缠绕在箭羽上的发带,不算是我送给殿下的。”

“殿下若是喜欢,就收下这根吧。”

气该生还得生,但也要适当给一点甜头。

自大燕定都洛城,至今已有八十余年。

燕西的风雪和兵戈,吹不进这座巍峨不可攀的宏伟巨城。

这里是天子脚下,是大燕朝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临近年关,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百姓们都在抓紧筹备过年要用的东西,就连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难以免俗依照惯例,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初十,朝廷各大衙门都会封存官印,官员们可以自由走亲访友。

今日已是腊月二十三,无早朝。

景元帝如往常那般,醒来后用了些东西,又在御花园转了转,才去御书房。

看到桌案上那低矮的一摞折子,景元帝笑了一声:“今儿的折子,倒是不多。”

内侍总管将一杯温度合适的雨前龙井放到景元帝左手边,又往桌案香炉里投了一小块景元帝最喜欢的香料就这点折子,景元帝也不急着处理,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弄茶面。

散发着氤氲雾气的茶水微漾,与杯底的梅花交相辉映,颇有趣味。

景元帝突然问:“渊晚那孩子,出言了吗?”

内侍总管道:“今儿早上,奴才安排了一辆马车送大公子回端王府。

景元帝道:“你倒是周全。”

说到季渊晚和端王府,就不免想到端王:“十三应该快回到京城了吧。

“回陛下话,端王殿下怕是要留在燕西过年了。”

景元帝讶异,抬头看了眼内侍总管:“燕西形势一片大好,他还留在那里干嘛。

内侍总管微微俯身:“听说是为了一位姑娘。昨儿个端王妃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不少人都收到了风声。景元帝更诧异了,放下手中的茶盏:“这就有意思了。知道是哪家姑娘吗。

“暂时还没消息,陛下若是想知道,奴才这就着人去打听。”

景元帝摆摆手:“不用,他对那位姑娘如此上心,日后定会将她带回京城。”

说着不用,景元帝还是难言好奇:

"十三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小小燕西之地,能出什么绝色女子,竟然能勾得十三为她下端王妃的脸面。细琢磨了一番,景元帝也觉得有趣,喝完杯里的茶水,坐到桌案前开始处理折子。

拿起第一份折子,看到上面的署名,景元帝就先笑了。

端王为了向霍翎证明自己的诚意,在折子里,他是不打半点儿折扣,将霍翎做过的事情都写了上去,行文间颇多溢美之词。景元帝起初还不太在意,但越往下看,他的阅读速度放得越慢。

末了,他轻敲折子,竟是又从头看了一遍。

连着读了两遍,景元帝将手里的折子递给内侍总管

“你也来瞧瞧。”

内侍总管往下扫了几眼,笑着说出景元帝的心里话:“哎呦,真是巧了。方才陛下还在问是哪家姑娘,这会儿就从折子里知道答案了。”飞快扫到最后,内侍总管也总算弄清楚了端王上这本折子的用意。

不过看了眼沉吟不语的景元帝,内侍总管有些把握不住他的心意:“陛下打算同意端王殿下的请封吗?”景元帝道:“区区一个县君,有什么可犹豫的。朕只是觉得,县君给低了。好歹也是十三心仪的女子,他怎么也不开口要个郡君,担心朕舍不得?”内侍总管面上露出些许踌躇之色。

景元帝瞥他一眼,笑骂:“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内侍总管轻声道:“奴才也不敢揣测端王的心思,只不过,霍姑娘还未入端王府,身份太高,总归不好。”景元帝了然。

端王府只剩侧妃之位,这位霍姑娘的身份要是太高了,不说端王妃怎么想,就是人家姑娘自己,心里也未必没有其它想法十十,,人已人: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