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347章 咸阳的变化,焦急的淳于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7章 咸阳的变化,焦急的淳于越(1 / 1)

带上黑夫,换上了行头。

子婴便出了皇宫,直奔王崇文的太学而去。

咸阳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三人穿过正街。

四下叫卖的吆喝声,便传入耳中。

子婴四下望了望,大多是当地的特产,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西域行商走街串巷。

“这可比去年热闹多了。”

一边走着,子婴一边评价道。

身为咸阳正宗街溜子,王崇文对这番变化最有发言权,当下笑道:“公子慧眼如炬,去年我刚回来差点没认得,这咸阳什么时候变得这般热闹,这一次归来,感觉又是大不同。”

“我倒是忘了,你常年混迹于咸阳,倒是说说有什么不同?”

“公子取笑了,最大的不同,便是人多了,以前夏收的时候,哪有这么多人,你瞧这大街上,挑担的叫卖的,多了何止几倍。”

子婴对咸阳的记忆倒是不多,偶有出宫,只是觉得热闹了许多。

王崇文“嘿嘿”一笑,继续说道:“公子不知,这咸阳城内有名的地儿也就几个,中央大街南边的巷口,有一个摆摊的老头儿,他的锅盔当真是咸阳一绝,昨日归来便去,没想到,换成他孙女摆摊,哎呀……”

说到人家孙女,王崇文不禁又幻想起来。

锅盔这东西,子婴吃过,又叫墩饼,个大适合存放,当初攻打楚国时,便是做了不少这样的锅盔用来充饥。

“还有呢?”

王崇文立马回过神来,继续说道:“街南的米皮,细腻柔滑,香辣诱人。德尚楼的甑糕,公子,你一定要去尝尝,那是我咸阳的特色,软糯香甜,十分可口。”

王崇文一边说着,嘴里已是流起了口水,去年他大父让其在家里推磨,这甑糕可没少吃。

子婴一边听着,默默点头,这些个吃食大多都是米面磨制而成,发展而来。

走在街道上,子婴忽地闻到了什么,便寻着气味一路寻去。

却见街角旁,一个老翁正在卖着一些烤红薯。

当下正值红薯收获季节,可一般都得留着纳税,或是留着家里人吃。

这老翁竟然会来咸阳卖烤红薯,还真是另辟蹊径。

到了跟前,不用子婴开口,一旁的黑夫立马会意,问着老翁道:“老人家,来两个红薯。”

那老翁笑道:“好嘞,再晚一会,这红薯真就要卖完了,给您算便宜点。”

黑夫付了钱,这老翁便用荷叶包裹着两个红薯递了过来,子婴伸手接过,递给了王崇文一个。

烤红薯,这可是个好东西,软糯香甜,比那甑糕口感更胜。

子婴熟练地剥开红薯皮,咬了一口,烤的火候刚好,当下便问道:“这红薯烤的不错,可家里粮食留够没?”

老翁收着钱,笑道:“够!足够了,这东西特别能长,家里最近忙着收红薯,可地方小,都摆满了,没地方放了,老朽便想着这东西烤着好吃,便到这城里来卖。”

没想到,不但这府衙的粮仓满了,连着农户家里也是粮食也是过剩。

吃的太饱不利于奋斗啊,子婴当下想到,看来大秦的婴儿潮就要来了。

“再卖完这点,老朽便得收摊了,还得给孙女去买点香料呢。”老翁一边笑着,一边叹道:“往年这个光景,咸阳城内都是卖香料的商人,可今年到了盛夏,也没见着几个。”

正吃着红薯的子婴一愣,当下问道:“这是为何?”

老翁一抬头,诧异道:“几位不知?我大秦西征大军刚回来,匈奴被荡尽,据说,那些个商人的国家被一个叫孔雀国的外族给占领了,今年能不能来大秦贸易都不好说呢,这香料,都已是上了天价,也不知能不能买得起呀。”

老翁一边说着,一边数着手里的钱,他还指着这点钱给自己的孙女带回点香料。

除了玉石珠宝外,这香料也是西域行商重点的货物,大秦内部的贵妇人,不少人都喜欢买一点。

可今年西域战事发生,便没有行商过来,这些香料还都是去年余下来的,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子婴没有接话,拿着红薯边吃边朝着太学走去。

没想到,这西征之事,竟还影响着大秦百姓的生活。

西域的有钱人需要丝绸、纸张,而大秦的有钱人,自然也需要玉石珠宝和香料。

只是最近几年百姓富足,这香料普通百姓家也能买一点。

前行的路上,王崇文疑惑道:“公子,这阿育王当真扣了西域行商,不让其来大秦贸易?玉石还有替代,这香料的价格岂不是暴涨了?”

佯装几年行商,王崇文对这赚钱之事颇为上心,只是其身为九卿之一,自然不方便去囤积香料。

子婴摇头道:“不可能,西域富足的原因,便是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若是不让这行商东行,那西域便只能放牛养马罢了。”

自然形成的伊犁河谷,那是天然的放牧场,可光是放牧能赚多少钱?

子婴不认为那阿育王会阻断行商们的贸易,最多是提高赋税罢了,毕竟,大秦算是开放的国家,这些行商来贸易,收取的税率可是非常低的。

王崇文还想着西域的葡萄酒,奈何月氏受难,压根就没有留存多少,只得希望这些行商能带一点过来。

……

到了太学门口,子婴没想到,依旧是那个小厮。

见到子婴等人,当下上前就要行礼。

子婴一阵无语,这都几年了,韩信都成将军了,这个看门的小厮依旧看门。

无奈地摇摇头,便在这位小厮殷切的目光下,往里走去。

前院的大缸内,依旧布满各地学子给始皇的颂文。

子婴这次没有翻阅,直接去了淳于越办公的地方。

咸阳城内的工坊技艺,已经趋于成熟,不需要淳于越去坐镇,他现在的目的,便是要编纂好这本旷世奇书。

待到子婴上了三楼。

淳于越一眼便瞧见了子婴,连忙放下手上的文书,兴冲冲跑到跟前:

“公子,老夫已是将传播纵横之道的人挑好了,什么时候动身?”

……

喜欢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