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手上呲了一泡尿,鱼炸窝了> 第379章 别烦我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 别烦我们(1 / 1)

“爸,你啥时候跟我妈去的版纳啊,都不告诉我们一声!”

出发之前,李强和王雪琪觉得还是给这老两口子打个电话,要不然的话,这老两口子玩的特别的花,别等到小两口子改变行程跑到了版纳,这老两口子再跑了,这两人那不就白跑了嘛?

“为啥要告诉你们啊,你们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的,为啥要告诉你们!”老汪很是不满的怼了李强一嘴。

“爸,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担心你跟我妈嘛?”李强很是无语,但是没法子,这是自己的老丈人,那就是自己的爹啊,自己是女婿,也是半个儿子,而在自己身上,除了未来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的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其他的,自己跟儿子差不多。

“你啥意思啊,

”老汪正跟着自己老伴看孔雀呢,自己要给老伴儿拍照片呢,你不看自己老伴儿扭着腰在那边摆姿势都有一阵子了,多累啊。

“我跟雪琪现在出发要去版纳,你们在哪里住着,到时候我们过去找你们!”李强笑着说道,谁让对面的是自己的老丈人呢。

“别来烦我们,我们自己玩的挺好的,别打扰我们!”老汪回答的很是粗暴,粗暴的不像话。

“爸,你说晚了,我们都上高速了!”李强很是无语,这老头子算是玩嗨了啊。

“那好吧,等会我给你发位置!”老汪说完,随即就挂断了电话,李强对着手机发呆,汪雪琪完全变成了一个漏风的棉袄,给自己老爸打电话,本来就应该是她这个闺女的事情,但还是让李强打,现在她没心没肺的在一边笑个不停。

“走吧,咱们出发吧!”李强无奈的把手机丢在一边,设置好导航之后,开着房车就再次出发了,导航上显示,差不多是四个半小时的路程,现在是八点多,赶在中午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到了。

车子在高速上一路行驶,中途就下了一次高速,在服务区简单的休息一下,放放水,李强就再次出发了,老王两口子在傣族文化村那边。

住在一个叫做傣族寨子客栈的民宿里面,像这样的民宿,在傣族文化村,乃至整个版纳,甚至是彩云之南,有着很多很多。

李强不知道为啥老两口子会去这边,不过想想也是,人上了岁数,对于这些文化气息比较浓重的地方,都是很看重的,这就是不同年纪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吧。

傣族文化村位于西双版纳,是一个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传统生活方式和建筑风格的旅游景点。傣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地区。

傣族文化村游客可以参观傣族传统民居,如干栏式建筑和竹楼。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通常由竹子、木材、稻草等天然材料建造。在傣族文化村,还可以参观傣族寺庙,了解傣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

此外,傣族文化村还展示有传统的傣族手工艺,如傣锦编织、傣纸制作、传统乐器制造等。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傣族美食,如傣族烧烤、傣族竹筒饭、傣族米粉等。

傣族文化村是一个了解傣族历史文化和体验傣族民俗风情的好地方。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傣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传统手工艺和文化活动,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等到中午的时候,李强终于是下了高速,一路跟着导航朝着傣族文化村景点走去,民宿就在那边。

“你说你们两个闲的不是,你们度蜜月不好好的度蜜月,跑这里找我们做什么啊!”老汪一脸的嫌弃,絮絮叨叨的。

“你说什么?”徐晓庆眼睛一瞪,老汪讪讪,在这个家里,老汪也就能拿捏一下李强了,但是当自己家的老婆在家的时候,老汪瞬间就成为了最底层的了,就连李强都拿捏不住,毕竟不敢啊。

安排好住的地方之后,一家人找了一家特色的傣族特色的饭馆子,美美的吃了一顿,说实话,在咱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好吃的,少数民族的特色,既然是能成为特色的,都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主食自然是傣族的特色美食竹筒饭是傣族传统美食傣族竹筒饭,将糯米、肉类和蔬菜等食材放入竹筒中烹饪,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傣族竹筒饭是傣族美食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口感。竹筒饭制作方法独特,将糯米、肉类和蔬菜等食材放入竹筒中,经过蒸煮后,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制作傣族竹筒饭的步骤其实很简单,这家特色馆是一个明档的厨房,李强对于吃的还是很上心的,就想学学这些竹筒饭如何做的,说起来简单,事实上也是挺简单的。

只见准备好糯米、肉类(如鸡肉、猪肉、牛肉等)、蔬菜(如香菇、胡萝卜、豌豆等)、竹筒(选用新鲜、干燥、约10-15厘米长的竹筒)、盐、油、味精等调料。

将糯米提前浸泡2-3小时,使糯米充分吸收水分。肉类和蔬菜切成小丁,放入碗中,加入盐、油、味精等调料,拌匀腌制15-20分钟。

再然后就是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竹筒中,约至竹筒的1/2处。然后放入腌制好的肉类和蔬菜,再用糯米覆盖在上面。

最后就是用锡纸将竹筒口封住,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竹筒放入蒸锅内,用大火蒸煮1小时左右。蒸煮过程中,要注意加水,保持竹筒湿润,避免干烧。

蒸煮完毕后,将竹筒饭取出,剪开锡纸,即可品尝。此时,竹筒饭充满了糯米、肉类和蔬菜的香气,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当然不能只吃主食,菜当然也是需要的,傣族特色的柠檬鸡,傣族辣虾,还有傣族的咖喱,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李强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老汪气呼呼的看着自己女婿,就像是看着一个饭桶一样,只是再看看自己老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是喜欢,更不要说一颗心全部都在李强心上的自己闺女了。

吃过饭,阳光明媚,时光大好,老汪就算是再怎么不满意自己的闺女女婿打扰了自己老两口子的独处时光,但是这是儿女对于自己老两口子的关心和孝顺,老汪随即也就看开了,一家人在一起,也颇有一种享受天伦之乐的感觉,貌似也很不错的感觉。

酒足饭饱之后,量买了几杯特色的冷饮,不是李强嘴馋,主要是这个时候,版纳这边的天气着实是太热了这边虽然景色怡人,但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于李强来说,这边自己长时间真的是待不住,就这么半天的时间,全身已经汗腻腻的了。

西双版纳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坐落着这样的一个充满傣族风情的文化村。李强带着好奇心踏入了这个村落,准备开启一场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

一进入傣族文化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傣族干栏式建筑。这些建筑由竹子、木材和稻草等天然材料建造,古朴而优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大的傣族竹楼,它象征着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漫步在村子里,汪雪琪瞬间就被浓郁的傣族风情所吸引。当地的村民穿着传统的傣族服饰,热情地向所有的游客打招呼。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独特,彰显了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在村子的中心,有一座傣族寺庙,金碧辉煌。在这里,你能体会到傣族村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在傣族文化村,一家人还观赏到了一场精彩的傣族歌舞表演。傣族的舞蹈优美动人,舞姿轻盈,宛如孔雀开屏。伴随着傣族传统音乐,一家人深深地陶醉在了这个民族文化的海洋中。

对于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李强也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羡慕不来的,自从进入彩云之南的地界,李强也参加了好几场的少数民族的歌舞晚会了。

不管是彝族的歌舞的豪放,还是哈尼族的歌舞的甜美,还有傣族歌舞的特色,李强觉得自己都学不来的,尤其看到傣族小姐姐那扭的跟水蛇一样的腰肢,李强觉得,自己绝对是没有这样的天赋的。

哪怕是看到了很多所谓的专业舞蹈演员,但是你让她们跳民族舞蹈,就跳不出那个味道来的,姿势一样,动作一样,但是感觉就是不一样。

李强看过那个被外交部点名的女明星跳的新疆舞,虽然人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是人家跳的新疆舞,那是刻在骨子里面的基因,那舞蹈跳的那叫一个灵动,就算是老外,也是很喜欢的。

此外,傣族文化村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傣锦编织、傣纸制作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精湛技艺,还让李强对傣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少数民族的工艺品,不仅李强喜欢,最喜欢的就是汪雪琪了,对于那些灵动的编织品,汪雪琪简直就是见什么卖什么,不一会不仅李强手上抱着,手上拎着,就连老汪也是一脸郁闷,自己家的老太太也是买了不少。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太阳逐渐西斜,虽然汪雪琪还是意犹未尽,但是李强真的是挺不住了,本就不是很喜欢溜达的李强,现在两条腿简直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看着李强一脸愁苦的样子,汪雪琪还是心疼自己家的男人的,终于是收回了自己想要再次伸出的手,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貌似有点过火了,大家是出来旅游的啊,不是专门来购物的。

李强甚至心想,就汪雪琪这样的,要是跟着旅游团出去旅游,都不用导游推荐,估计自己就会买很多有用还是没有用的东西,估计导游会开心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