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227章 皇后也不想伏家满门被诛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皇后也不想伏家满门被诛吧?(1 / 1)

伏完的这一席话,令伏皇后神色大变。

她虽然尚未分辨出刘协的身份,但刘协给他的感觉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的直觉告诉她,邺城的这位天子,分明就是假的。

她身为皇后,不拆穿假天子的身份就罢了,岂能为他诞下龙嗣!

伏皇后俏丽的脸庞冷了下来,语气生硬且决然地说道:“父亲,此事绝无可能!”

“你——!”

伏完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伏皇后,简直忍不住想要大骂出声。

这个逆女怎么就看不清局势!

到了如今这个关头,别说邺城这位天子就是真的,即便是假的哪又如何?

真是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罢了,罢了!”

“深宫之中,你好自为之罢!”

“另外,你妹妹不日便会入宫侍奉陛下,我希望伱不要与她相见,更不要跟她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语。”

“你若继续这样,迟早会害了我们伏家!”

伏完不知为何伏皇后如此鬼迷心窍,但他却无力改变,只能彻底放弃这个女儿。

说罢,他转身离开椒房殿。

伏皇后看着伏完的背影,心中明白他已经存了让妹妹取代自己,为伏家留一条后路的想法。

可她……又能如何呢?

……

耳室。

伏完和伏皇后之间的对话,全都被提前藏在这里的刘协听进耳中。

“这伏完不知是真的相信我乃汉室正统,还是因为没得选?”

“算了,现在这些都没有意义了,从他呵斥曹操假立天子,又带着皇后来邺城,他就彻底上了我的战车。”

“伏家和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是这伏皇后,倒是真如史书上所写的那般忠贞。”

刘协站在原地盘算了一会儿后,走出耳室,径直来到了伏皇后的寝宫。

见刘协过来,伏皇后似乎没有任何意外,也不行礼,开口就说:

“我现在无法确认你的身份,但有一些只有我和天子才知晓的隐秘,希望你能够回答。”

刘协心中一顿。

骗天下人易,骗枕边人难。

他可以让全天下人相信他汉室正统的身份,可却怎么也过不了伏皇后这一关。

不过在他的计划当中,本身就没有想着能骗过伏皇后。

从伏皇后来到邺城的那一刻开始,就只是用来证实他身份以及平衡吕布和甄氏的棋子。

她信与不信,能否骗过她,都不重要。

刘协冷眼看着伏皇后,也不接她的话茬,淡淡的说道:“朕说过,朕受命于天,是大汉正统皇帝。”

伏皇后见刘协不愿正面回答,心中瞬间了然。

眼前之人,果真不是天子。

否则又如何不敢回答她的问题?

得到这个确切的答案之后,伏皇后顿时心如死灰,脸上的光彩肉眼可见的黯淡了下来。

她紧抿嘴唇,颤声说道:“你……你竟然能够蒙骗天下人……”

刘协眉头一拧,陡然喝道:“皇后看来是病得不轻,竟在此胡言乱语!”

“朕逃离奸臣掌控,落难邺城。此事世人皆知,何来蒙骗天下人一说?”

前世看历史的时候,刘协对伏皇后很是敬重和同情。

可当她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之时,心里的敬重和同情,就只能无情的抛弃,只剩下冷漠。

伏皇后脸色一片煞白,似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身体摇摇晃晃,直接摔倒在地。

她趴在地上,口中呢喃道:“天子懦弱无能,又受奸臣挟持。”

“而你却从袁绍手中挣脱出来,不但获得自由,还手握大权。”

“天下人需要的是一个雄才大略、有能力光复汉室的天子,而非一个懦弱无权的天子。”

“我早该想到的……”

伏皇后心中的疑惑,在此时全部消散。

杨彪和伏完,以及邺城的文武百官,尽管会被眼前伪帝的相貌蒙骗,可他们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

比起懦弱的汉献帝,他们愿意相信这个英明神武的“天子”是真的。

因为这个假的比真的要更真。

她抬起头,噙满泪水的双眼看向刘协,轻声问道:“你为何不杀我?我若死了,你就能将这个秘密永久埋藏下去。”

她是天子身份最大的破绽,因为刘协可以骗过天下人,却独独骗不过她。

按道理刘协应该杀了她才是最佳选择。

可刘协依然让她当这个皇后。

为什么?

“皇后在说什么蠢话。”

刘协走上前去,动作轻柔地将伏皇后从地上拉起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你是朕的皇后,为朕守节不屈,朕岂能杀你?”

伏皇后默默地抽身和刘协拉开距离。

刘协见伏皇后如此生冷地态度,也不以为然,因为这才是最正常的反应。

对方若是突然热情起来,那他可就真的要警惕起来了。

刘协转身往外走去,但当他快要走到寝宫门口的时候,又突然背过身来。

为了避免伏皇后自寻短见,以保忠贞,导致吕布和甄氏为争夺后位而起冲突。

他得在伏皇后的身上加一道保险。

刘协脸上的笑容收敛,看向伏皇后目光也逐渐森然起来,冷冷开口:

“今后皇后好生在椒房殿静养身体,无朕许可不得外出。你若安稳一些,朕可保伏家百年富贵。”

“皇后切不可心生不该有的想法,更不可自寻短见。”

“否则,伏家上下,满门皆诛!”

“勿谓朕言之不预!”

伏皇后怔怔的看着刘协。

前一刻还笑容和煦,下一刻立马让她感受到了何为雷霆震怒。

皇帝的喜怒无常、雷霆雨露,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淋尽致。

许县那怯懦的只会哭哭啼啼与她诉苦的天子,根本无法与眼前的伪帝相比。

这位才像是真正的天子。

一直等到刘协的身影消失在椒房殿,伏皇后才缓缓回过神来。

她靠在软塌上,双眼无神的望着窗外,心中怅然若失,眼神充满挣扎。

“我该怎么办?”

家国大义,汉室复兴,家族荣辱。

这十二个大字,犹如一座泰山死死的压在她身上,让她难以喘息。

……

次日早朝。

泰安殿。

杨彪和伏完,已经彻底融入到了朝堂之中。

伏完不提,单单是杨彪的到来,就为刘协解决了许多麻烦。

和袁绍四世三公一样,弘农杨氏的门生也遍布天下。

随着杨彪的号召,短短五天时间,就不断有在各地为官的杨氏门生故吏前来邺城,为刘协效力。

中底层的官员匮乏问题,顷刻间就解决了。

如今让刘协头疼的,反而是他的地盘太小,前来投靠的人才太多,造成了人才浪费。

一个又一个议题过后,刘协看向崔琰,问道:“虎贲军组建的如何?”

崔琰出列,恭敬说道:“回陛下,三千虎贲军业已建制。”

为了这三千虎贲军,崔琰可谓是劳心劳神又劳财。

三千名虎贲卫士,全都是从民间选拔的壮汉,几乎个个都有些武艺在身。

但最为耗费财力,甚至让清河崔氏都感到肉疼的,却是他们身上的武器甲胄。

这批武器甲胄,俱是清河崔氏花费重金,请甄氏打造的。

为了崔琰的虎贲中郎将,为了他能够得到刘协的重用,崔氏可以说是割肉了。

刘协闻言,心中大喜。

以虎贲卫士的选拔标准,只需上两次战场,就能蜕变成一支精锐的虎狼之师。

“爱卿的功劳,朕谨记于心。。”

“虎贲军既已建制,那便依之前所言,爱卿为虎贲中郎将,由你统帅这支天子禁军。”

崔琰连忙作揖谢恩。

崔氏之所以不计成本的为天子组建虎贲军,不就是为了天子所许诺的虎贲中郎将吗?

统帅天子禁军,那就是天子的心腹!

曾经的袁术也不过就是虎贲中郎将啊!

等到崔琰退下去之后,刘协看向坐在角落的赵云,挑了挑眉。

“赵云何在?”

赵云闻声出列,重重抱拳:“臣在!”

刘协道:“即日起,你为季珪的副将,务必好好辅佐他统帅虎贲军。”

虎贲军和羽林卫一样,一个为北军,一个为南军,都是天子禁军。

羽林卫交给张郃与高览,刘协完全能放心,因为这两人,从他还是一个傀儡之时便效忠追随,忠心自不用说。

可将虎贲军交给崔琰,他又如何能安心?

要知道世家大族,可从来不会有忠心二字,眼里只有家族利益。

但赵云不同,有史书为证,他对汉室忠心耿耿,又智勇双全,是堪称完美的武将。

有他进入虎贲军,虎贲军的战力能提升许多不说,更能钳制崔琰。

最关键的是,赵云刚从公孙瓒那边来投,在任何人眼中,都不可能是天子的心腹,更不相信天子敢如此信任赵云。

所以,由赵云担任虎贲军的副统领,能最大程度减少崔琰心中的芥蒂。

朝堂之上,赵云怔了一怔,差点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刚来邺城不久,寸功未立,就领了城防军而已。

谁曾想,陛下竟然对他如此赏识,几天之内,就让他担任崔琰的副将,成为虎贲军的副统领!

这是何等的器重与赏识!

陛下之前对他所言,视他为卫青、霍去病,真不是说说而已!

龙椅上,刘协见赵云满脸的惊诧和感动,心中暗道成了。

于是他接着笑道:“子龙的勇武,朕在战场上亲眼所见。希望你能与季珪早日将虎贲军训练成如羽林卫一般的虎狼之师。”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赵云单膝跪下,深深埋首,天子如此信任,他岂能不为天子效死力?

一旁跪坐在桌案前的崔琰,闻言也不以为然,不觉得天子在提防他。

毕竟只是一个刚从公孙瓒那边过来的小将罢了,算得了什么?

想来陛下是看重了他的武艺,特意让他协助自己训练虎贲军,仅此而已。

赵云退下之后,贾诩起身出列,说道:

“启奏陛下,十日前,袁贼兵临蓟县,粮草遭黑山军张燕烧毁,拖延了袁贼攻打蓟县的时间。”

“可袁贼很快又募集了一批粮草,并对黑山军严防死守,张燕很难如之前那般轻易烧毁粮草。”

“一旦袁贼不惜代价日夜攻打蓟县。蓟县城池虽然雄厚,但以一城之地,绝对撑不到入冬。”

“袁贼攻克蓟县之后,定然集结所有人马直取邺城。”

“臣以为,当命马腾与韩遂两部攻打并州,命温公出兵,攻打青州。”

“同时,羽林卫、虎贲军以及文远将军的徐州军,也当倾巢而出,全面攻克冀州城池。”

“如此,三面夹击,四面受敌之下,一旦功成,袁贼便被锁死在幽州。即便无**成,袁绍也无法补充兵源,难以攻克蓟县。”

袁绍的威胁,就像是一片乌云,始终压在邺城上空,压在刘协的心中。

他若不除,刘协就要面临着丢失邺城逃至徐州的威胁。

可丢掉邺城,就意味着再无可能夺取冀州,再无可能一统北方。

贾诩所言,三路大军夹击,外加公孙续的残兵,使袁绍四面受敌,的确是当前最好的办法。

可这么做就意味着要放弃吕布在扬州打下来的几个郡,极有可能让孙权做大,发展成日后的东吴。

并且马超此人不得不防,他虽然勇猛,可却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在汉朝这个时代,都敢“弃父”。

刘协不得不考虑,一旦他打下了并州,占据凉州、关中、并州之后的可怕后果。

就在刘协思考利弊之时,泰安殿外的侍卫双手捧着一封奏折进来禀报。

“陛下,温公的加急奏折。”

吕布的奏折?

刘协心中一动,隐约猜想有大事发生。

立马说道:“呈上来。”

宦官从侍卫手中取过奏折,呈递给刘协。

刘协翻开一看,顿时就被奏折上的内容给惊喜到了,脸上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好!好!好!太好了!”

刘协连道三个好字,发出爽朗的笑声。

坐在郭嘉右侧的杨修见此都是一惊,因为他很少见刘协如此龙颜大悦。

杨修忍不住问道:“陛下,可是温公击溃了孙权大军?”

其余臣子,也一个个面露好奇之色。

刘协笑呵呵的说道:“非也!这个消息,可比击溃孙权大军,更让朕欣喜。”

闻言,泰安殿内的臣子们,更是好奇了。

击溃孙权,就意味着能占据扬州。

还有什么消息,比得上一州之地?

刘协也不打哑谜,命令宦官把奏折交给众臣传阅。

众人一一看完之后,全都大喜过望。

“伪帝和董承起兵失败,竟一路逃到了寿县,想要蒙骗温公!”

“陛下,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伪帝一除,便再也没有真假天子一说了。”

“而今温公正命人押送伪帝和董承赶赴邺城,可见天命在汉,天命在陛下!”

众人一个个欣喜若狂的向刘协恭贺。

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贾诩眼神微动,心中瞬间对之前的计策进行了改进。

“陛下,臣有一计,可使青州重归汉土!”

“青州收复,陛下便无需考虑放弃邺城。一旦青州、徐州连成一片,陛下取冀州犹如探囊取物。”

“届时,陛下坐拥冀州、青州、徐州,袁绍只能束手待毙!”

若能在袁绍被牵制于蓟县之时得青州,那一切都将盘活了。

徐州再也不是一块飞地。

袁绍再也不是刘协的心腹大患。

“文和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

(ps:还有还有,再写两章!大剧情展开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