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游戏竞技>我都灭十国了,父皇你科举过了吗> 第15章 虽为少年,却也是大唐储君!未来天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虽为少年,却也是大唐储君!未来天子!!!(1 / 1)

御书房内。

“哈哈哈,此计甚妙!”

“我就说,你小子这么年轻,不可能流连花丛。”

“看来,你从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些。”

李世民爽朗大笑着,全然忘了当初自己多生气,紧接着又饶有兴趣地问道:“之前宿国公在你宫中,误用了那个铁疙瘩,现在是不是该告诉我们,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众人的好奇目光。

“这几天,你们没有去看么?”

李承乾有些惊讶的看向李世民等人。

按照道理来说,他们不可能如此沉得住气啊!

“咳咳。”

李世民尴尬的轻咳了两声道:“你那武器过于邪门,我们还是想先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武器。”

其实他第一天在青楼看了节目,第二天就想着去李承乾东宫去看看那武器。

可长孙无忌他们说什么都不愿意。

毕竟这武器谁都不知道是什么。

程咬金胆子这么大一个人,一提起那个武器,都是一脸后怕。

再加上,众人都看到了观云殿的惨状,自然不会同意李世民亲自涉险。

“邪门?”

李承乾轻喃一声,想起了那天晚上,程咬金嘴中说着天谴,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紧接着,李承乾对众人说出了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词语。

“火炮。”

“火炮,这是何物?”

李世民一脸的不解询问道。

李承乾见状,随之解释道:“想必各位也都知道投石机,而火炮便跟此物有些类似,属于远程攻击的武器。”

“不过……和投石机相比,火炮的威力更大。”

“若是使用实心弹,可以发挥和投石机一样的作用,摧毁城墙等建筑。”

“若是使用开花弹,可以对敌军造成杀伤。”

秦琼闻言,忍不住问道:“敢问殿下,何为实心弹、何为开花弹?”

李承乾看向众人疑惑的面庞,继续解释道:“所谓实心弹,就和石块差不多。”

“不同的是,火炮的炮弹以钢铁铸造,不易毁坏。”

“至于开花弹,炮弹中间会加入火药,铁片、铁钉等物。”

“一旦炮弹爆炸,炮弹之中的铁片、铁钉会爆射开来,一般的铠甲根本挡不住这些东西,会给敌军人、马造成巨大的杀伤。”

话说这般,杜如晦忍不住追问道:“那,什么是火药?”

李承乾闻言,心中早已想好了说辞,当即开口解释道:“这是本宫之前从一本道家书籍中看到的,一些炼丹师在炼丹的时候,会发生炸炉,那人为了警示后人,把丹方写了出来。”

“经过本宫一番改良,这东西混合在一燃,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把这火药放入火炮的底部,再塞入炮弹。”

“一旦点燃火药,炮弹便会被这股力量推出炮管!”

听到这里,杜如晦恍然大悟道:“想必那开花弹,要是利用这股力量爆炸!”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说的没错。”

“除了威力大之外,这火炮的射程也比投石车更远。”

“可以这么说,只要火炮的炮管够粗,加入的火药越多,炮弹就会飞得越远。”

“一般投石机不过是几十丈,可是这火炮射程能达到一两百丈!”

听了一两百丈,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简直就是神兵利器啊!

这么远的射程,敌人的弓箭根本射不到。

攻城的时候,几百门火炮一顿开火,城墙还不得被轰塌!

若是有几百门火炮,突厥骑兵算什么!

光是响声就能吓破那些突厥骑兵的胆!

再加上开花弹的威力,突厥人便是有几十万骑兵,也都能给消灭了。

想到这里,众人都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李承乾。

倒是房玄龄很是冷静,凡事有利有弊,这火炮难道就没有缺点么?

想到这里,他便问了出来:“殿下,不知这火炮可有什么缺点?”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不是所有人都乐昏了头,当即说道:“缺点自然是有的。”

“首先就是火炮笨重,投石机等工程武器,可以在围城之后砍伐树木就地打造。”

“火炮却不可以,必须造好之后,运往前线。”

“火炮的重量一般都在几百斤,甚至上千斤,一枚炮弹的重量也有几十斤。”

“除了重量大之外,火药的存储、炮弹的存放,也都需要小心,要防止明火!更要防潮!否则一个不好,容易爆炸。”

“要么便是哑火,发射不出来!”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火炮价格昂贵,单单这一门火炮和一些炮弹,就消耗了我上万两白银。”

“这还只是铸造火炮的费用,一旦打起仗来,消耗的炮弹、火药,不知道多少。”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火炮的威力,的确不小。

可这钱花的也是如流水啊!

上万两白银,可以打造多少盔甲、兵器。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火炮的威力这么大,消耗银子多,也是正常的。

几百门或许大唐用不起,几十门,咬咬牙也是能造出来的。

李承乾看着众人脸上肉疼、却又不舍的神色,微微一笑道:“其实,除了火炮之外,我还研究出了一种威力稍逊、但却更加便于携带和操作、成本也相对较低的武器——火铳!”

此话一出,众人宛若久逢甘霖般!

李世民更是迫不及待地追问详情:“这火铳威力如何?”

李承乾笑着说道:“火铳原理与火炮类似,不同的是小了许多。”

“比如火炮的炮弹一枚几十斤,火铳的弹丸只有几钱顶多一两。”

李世民听到只有几钱,顶多一两,刚才激动之色瞬间消失,有些失望的说道:“这么小的弹丸,又有多大的威力?”

李承乾闻言,不禁笑了起来:“父皇有所不知,火铳弹丸虽然小,可要对付的也不是建筑物,而是敌军的人或者马。”

“而且火铳一人便可以操纵,功能类似于弓、弩,和弓箭相比,火铳的操作简单。”

“士兵只需学会装填弹药、点燃火绳即可发射,无需长时间练习拉弓、搭箭和瞄准,对于力量也没有特殊要求。”

“训练火铳手的时间也非常短,哪怕没有使用过的农夫,只需三两天训练,便可以使用!”

“与弩相比,火铳射程远,威力也更大。”

这番话,又让众人一惊。

要知道,训练弓箭手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弓箭手,需要膀大腰圆的人。

弩虽然训练简单,可射程太近,床弩的威力虽然大,可需要好几个人操作。

这火铳可以说,完美解决了这两种远程武器的缺点。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问道:“这火铳,可是造了出来?”

李承乾耸了耸肩:“哪有这么快,单单是造火炮,就耗费了儿臣不少的精力。”

李世民闻言,略显失望,但很快心中的郁结又一扫而空,满是慈祥的说道:“辛苦皇儿了,这火铳一定要加紧时间造,有了火炮和火铳,咱们大唐就不再怕突厥的骑兵了!”

众人也都是齐齐点头,尤其是秦琼和程咬金,一脸期待的看向李承乾。

但李承乾却是突然话锋一转,略显无奈道:“哎~儿臣没办法啊!”

“父皇之前说,咱们身份要换回来,现在是不是要换回来?”

李世民尴尬的轻咳两声,他自然是想换回来的,毕竟读书实在是太痛苦了。

可看李承乾这个样子,若是换了回来,估计他会以读书为借口,不再操心火炮和火铳的事情。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说道:“咳咳,之前朕不知道皇儿的用心良苦,现在知道你都是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自然不换回来!”

李承乾闻言,微笑一拜道:“既然如此,那儿臣便先回去了,这几天累死我了。”

“去吧!去吧!”

李世民微笑着摆了摆手。

直到李承乾离开御书房。

李世民渐渐收起了笑容,面色不怒自威道:“赵国公、蔡国公,刚才太子的话,你都听到了,安排朝廷粮食售卖、购买粮食,以及如何控制粮价涨落的事情,便交给你们了。”

“臣等领命。”

长孙无忌、杜如晦拱手回应道。

“梁国公、魏爱卿,你们负责从别的地方调集粮食,现在银子有了,事情要尽快的做,灾区百姓可等不了多久。”

“是,陛下。”

房玄龄、魏征面色振奋,齐声回应。

“翼国公、宿国公,你们这些日子注意城中动向,尤其是世族那边!”

说此话时,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抹凝重。

对于陛下安排,秦琼、程咬金心中自然明白:“请陛下放心,臣等会暗中盯住!”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道:“如此,去安排吧!”

“是,陛下!”

众人齐身拱手一拜,迅速从御书房中退去。

……

翌日!

紫宸殿。

当李承乾出现在龙台上的那一刻,魏征看的都差点要哭出来!

这位爷终于上朝了!

“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啊?”

李承乾目光环视殿臣,朗声开口道。

话音落下之际,户部侍郎忙身从朝班中走出,拱手拜道:“启奏殿下,由于河东等地连月,粮食歉收。各地的粮价都在节节攀升,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达到了三两银子一旦的价格。”

“若是再这么下去,只怕百姓难以为继,还请殿下尽快开仓放粮,解救天下苍生!”

此话一出,朝班中的大臣们不由暗暗摇头叹息!

大唐建立不过短短十年的时间,如此下去的话,怕是要走上隋朝的老路啊!!!

值此之际!

李承乾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开口道:“单单开仓放粮,固然能够解决百姓一时困境,难以长久为继。”

“本宫之意,实行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大旱之地的百姓,修筑沟渠、开挖水井、水库,一来不使百姓流离失所,二来也能借此机会改善水利。”

“另外有鉴于已经有百姓,离开家乡,本宫决定让他们回乡开垦荒田。”

“凡是百姓旱灾期间开垦的荒田,第一年免去赋税,若能连续缴纳三年赋税,所开垦之田官府造册,永远属于开垦之人!”

“朝廷提供这些百姓开垦荒田的农具、牲畜,另外他们生产所用的种子,也可以由官府提供。”

此言一出,群臣面面相觑,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房玄龄等人也都十分惊讶,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了以工代赈。

但李承乾提出吸引流民回乡开垦荒田的做法,此前并未提出。

不过他们很快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无论何时,百姓对于田产都极为渴望。

此举一旦实施,将会极大地刺激流离失所的百姓回归故乡,积极开垦荒田,使得流民数量减少,将不稳定因素扼杀。

此外,还能安定民心,更快的舒缓灾情,促进农业生产复苏。

如此一举,可安天下之心啊!!!

正当房玄龄等人身处于惊骇当中之时。

李承乾继续开口道:“房爱卿!”

“此事本宫便交由你来负责,制定出详细规划推行下去。”

话音落下,房玄龄拱手拜道:“臣遵旨。”

待房玄龄退回到朝班之列,李承乾目光环视殿臣,不怒自威道:“但有一句话本宫说在前面。”

“此举乃是利国利民之举,以工代赈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贪墨行为,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隆隆天威!久久回荡于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闻言,心神俱颤!

虽为少年,却也是大唐储君,未来的天子!!!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齐声说道。

“退朝!”

话罢!李承乾起身直接从侧殿中离开。

正当长孙无忌等人准备离去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上前来,恭敬拜道:“赵国公、蔡国公、梁国公。”

“殿下请三位国公前往御花园。”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闻言,面面相觑。

想来应该是殿下另有别的交代,但在朝上不便多说,这才单独召见他们议事。

三人想明这般,当即跟随小太监向御花园赶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