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59章 百鸟朝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百鸟朝凤(1 / 1)

谢文博院长翻看了陈帆递交的资料……其内容之详细、涉及之广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数学、化学、物理……”

“脑机接口,又跨界到了生物工程的领域。”

“这位陈教授,年纪轻轻,涉及的学科却已经如此的广泛。”

在高中以前,课本的理化讲的都是基础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浅显,普通人努努力,理综也可以获得一个优秀的成绩。

但是大学为什么要分专业?

是为了让人能够在领域内深耕。

就像是物理,大学可以分为固体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等细分专业。

而到了硕士、博士阶段,目标就是把人类已经了解的知识边界,稍微向外围拓宽一点点。

越到顶层,越讲究知识的精度。

而学者们也通常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比如叶知秋院长做有机化学的研究,于晓辉专注超导材料的研究。

他们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深耕多年,才获得了耀眼的成绩。

而陈帆不同,他的学术成果,简直就像是“遍地开花”。

而且随便拿出某一项,都是可以震动世界的重大新闻。

如果是别人上交这份立项说明,谢文博可能直接就把它扔掉了,毕竟里边的内容看起来……甚至不属于“科幻”,而是属于“玄幻”的范畴了。

谢文博自己翻了翻,然后吩咐手下的工作人员:

“这份文件复印20份,另外帮我通知下名单上这些教授。就说又一项跨时代的科技,将要在华国诞生了。错过这场陈帆亲自回复的报告会,可能会是他们一生的损失。”

“是,是。”

秘书匆匆忙忙安排下去。

…………

水木大学。

集成电路与工程专业。

周勇教授收到了来自科学院的文件,由他的学生亲自送进了办公室。

周教授此时正在忙他的新论文,听到学生说有会要开,还送来了一堆文件,他一件一脸不开心:

“开会开会开会……”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有事不开会,没事瞎开会。找我做什么?”

学生知道教授卡在瓶颈期很久了,最近论文写不出来不太畅快,也不敢贸然说什么,弱弱的回答:

“要新成立个实验室,说邀请你过去行使表决权。送资料的人还说,如果您不去,一定会后悔……”

周教授今天心情不爽:

“我活这么大人了,混到45岁才评上正教授。错过了那么多机遇,什么事能让我后悔……”

他一边吐槽,一边打开信封。

“脑机接口?”

“脑信号采集芯片?!”

“今天他妈的不是愚人节……”

但周教授看到下方科学院的防伪水印,还有课题负责人写着陈帆时,沉默了好一会。

“是……我想的那个陈帆吗?”

然后,周教授继续往后翻,查看计划书里的具体内容。

谢文博给资料的时候,把陈帆的资料拆解了,给不同学科教授的,只有其特定的部分。

毕竟大多数正常人,只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专精,而不像陈帆样样精通。

周教授快速翻阅了其中的内容:

“了不起!”

学生也瞄到了册子里的内容:

“老师,这个项目的立项会……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吗?”

周教授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你?”

“你还是先把毕业论文搞好吧。”

学生:“……”

…………

京平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陈帆教授,在脑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行为中的作用,以及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方面做出了研究?”

“他不是核物理教授吗?”

“这样跨界立项……合理吗?”

“可控核聚变掩饰了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其实在解决黎曼猜想、超导材料等方面……任何一项成果,对人类来说都是跨世纪的意义。”

“那这一次……?”

“陈教授又跨界了。”

“您对这份资料怎么看?”

“我看了看,第一感觉是非常的震惊。其次是想说,它太超前了,或许必须上会,才能了解这份报告的全部含义……”

“它拓宽了我们生物工程学科的边界!这份研究是划时代的!”

“学院所有正高级教授,明天务必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科学院听陈教授的报告会!相信陈教授,会带给我们全新的研究方向。”

…………

西北实验基地。

魏超的下属驾车赶往京平。

“这次去是?”

“去配合陈帆总工程师的新项目。”

“新项目?这么快就有新项目了,可控核聚变实现了才多久?这次具体是做什么的?”

“陈教授打电话说,这有些复杂,也是一个复合学科的内容。涉及信号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甚至涉及如何从数据中识别行为模式,还要创建能够执行类似人类智能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下属听了就头疼:

“这听起来确实太复杂了。”

“跟着陈帆这段时间,让我意识到了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在陈帆手中,没有实现不了的项目。跟着一起吧,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航空基地。

程建华和陈帆本人交流完,不禁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才几年的功夫,陈帆已经做出了如此的成就。

听了陈帆对未来的构想,他非常羡慕,但又奈何自己的实验结果“不对口”,帮不上什么忙。

陈帆:“其实也不是这样……”

程建华眼睛一亮:

“真假?你这个脑机接口的实验,还能有我的戏份?”

陈帆咳嗽一声:

“没有,想从你这借两个人……”

“没关系,你尽管……”

程建华话说到一半,意识到了:

“你是说向小园和王艺璇吧?”

“哇,你打的好算盘,没安排的时候,人扔到我这里。有安排了又调走,当我这里是什么了……”

陈帆嘿嘿一笑:

“也不止。对于我们下一步实验,还有一些特殊材料,生产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你这里的实验室刚好合适。”

程建华:“……”

…………

陈帆在华国科研圈的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通知一发出,就如众星捧月,百鸟朝凤。各个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纷纷冒出来。

科研院队报告会,计划的是1000人的座位。但是一传十十传百,有的人特地晚上坐一夜的车,也要参加这次陈帆的会议。

没办法,最后会议直接不在科学院内开了,更换去京平最大的酒店包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