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0章 领导接见,加入校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领导接见,加入校队(1 / 1)

一桌人,只有吴老师脸色不好看,拼命低着头掩饰。其他人都看向史天明,等待着他的回答。

史天明尴尬的挠着头:

“啊……思路啊?”

“其实,这解题思路吧,也不是我想的。是我学弟教给我的……”

领队刘忠目光热切:

“学弟是谁?”

“在哪个班级?”

“也是咱们校队成员吗?”

史天明被问的晕乎乎的:

“他叫陈帆,高一()班的,不是校队成员……哦不对,马上就是了,这次选拔刚考进来的。”

几个校领导点点头,学校竞赛这块,主要是数学组的老师在负责。题目、难度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他们更关心将来的省赛名次。

但刘忠却心跳加速。

那道“错题”,和他读博士时的研究方向有一些关联。

但当年,延毕了整整两年,都没获得任何成果,最终选择肄业并回到高中母校教书育人。

他本来快放弃了科研的理想。

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会突然在一个高中生的解题思路上找到灵感。

“太好了!”

“史天明,你和陈帆很熟悉吗?下午我想去见见他。”

“几位领导,我一会有点事,这顿饭就先到这里,不能奉陪十分遗憾。”

刘忠直接放下筷子。

“对了,这道压轴题请务必再发公告勘误。虽然对学校的声誉有损,但没什么事比获得一名天才更重要。”

“陈帆如果不能来竞赛队,恐怕我也很难留下。”

“……”

刘忠说完,起身离去。

几个校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清楚了是怎样一回事:

刘忠是二中的毕业生,去年“人才引进”回校成为老师。他是硕士学历,就算去北上广闯荡,也会有非常不错的收入……也就是看在母校的面子,才义无反顾的回来。

而且,二中的竞赛成绩已经一年不如一年,如果再不加入一些新鲜血液,一潭死水,后续能否报省赛都未可知。

至于吴老师……

如果说第一回勘误和通知,大家还可以勉强接受,第二回就说不清了。

你作为出卷人,还是数学老师,题目质量问题出现错漏不说,后续勘误说好无解的题目,怎么又有答案了?

再说……题都出错了,你女儿的试卷答案还能和你的标准答案对上?

傻子也猜测你泄题了!

甄主任收起笑容,板着脸:

“老吴啊,虽然几十年的同事,但这事儿真没法保你。下边一千多学生,两千双眼睛盯着呢。”

“记过处分,降职一级,取消年终奖!”

“至于吴韵怡,后续刘老师出题考核,若分数达标,亦可加入校队。”

老吴的脸色不好看。

扣年终奖他不在意,毕竟外边有课外班赚外快。但记过就意味着学校可能要“盯上他”了,看来后续开课外班还要低调一点……

吴韵怡低着头,快哭出来了。

本来面对一群学校领导老师,她有点骄傲,又有点紧张。没想到在饭桌上直接被拆穿了。

还要重新考试,这次不是亲爹出题,她的数学水平也远远没有竞赛那么高,这让她怎么考哦?

别说考到第一第二的位置了,及格偏上都是勉勉强强。

…………

下午。

史天明扛着书包奔来教室,一进屋就喊醒了好多午睡的同学:

“又贴通告了!”

“真的强!”

“帆哥,你现在是选拔考试第一,肯定加入校队。”

“吴韵怡取消成绩了!”

“爽!”

“对了帆哥,展示栏试卷标红字是你,下午为啥再发通知,取消吴韵怡成绩啊?你又耍了什么手段吗?”

陈帆思考了一会,有还是没有呢?

他本来想等学生质疑的时候,自己去一趟竞赛队办公室的。但居然有人提前一步把题解了?

那就是史天明?

答卷结束后自己只给他讲过题。

后排几个差生,都被吴韵怡狐假虎威整过,对她极其不待见。一听说选上的是陈帆,都非常高兴。

“真的假的?”

“王钦,你可别瞎吹,上回就是你八卦,说杨伟在隔壁实验小学搞了个对象,细问才知道是接她妹放学!”

王钦黑着脸:

“啥时候的事儿?净瞎扯!”

“陈帆入队上午的通知就说了,吴韵怡取消资格不也很明显,你往前排看看,她不自己趴在桌上哭呢?”

前桌女生压低声音,质疑道:

“但我不理解,怎么可能是陈帆啊?他从小村子里来的,一穷二白,也没参加过培训,怎么能考过别人呢?”

史天明趾高气扬,好像考第一进了校队的是自己一样:

“这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哈哈哈哈哈……”

大家正开着玩笑,史天明带着校领导和领队刘忠来到班门口。

“陈帆学弟!”

史天明在门口挥手。

陈帆笑着打了个招呼,走出门去。

史天明热情介绍:

“欢迎加入我们竞赛队,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领队刘忠老师,这是咱们学校的甄主任。”

这些人里,陈帆只对刘忠有印象:

他貌似是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研究之路不顺遂,博士肄业后就跑到学校教书了。但后续没两年,好像因为抑郁症辞了职……

但现在看起来,刘忠应该是个乐观开朗的人啊?

后续发生什么不知道,但第一眼看上去,陈帆对这人眼缘不错。

刘忠看到陈帆,激动溢于言表:

“哎呀,你就是陈帆同学!”

“太厉害了!”

“最后那道题,我们全竞赛组都以为无解呢,没想到被你给证明了!这个方法给了我的研究很大的启迪!”

“对了,你那个思路,可以考虑写一篇论文的,老师找渠道帮你发表!”

陈帆:“哎?”

对陈帆来说,那道意外出错的压轴题,只是个稍微转了个弯的小题而已。他的焦点主要在“千禧年七大难题”上,对这种小小的创新不屑一顾。

刘忠还以为陈帆不了解:

“没事没事,进了竞赛队,就是我的人了。写论文我亲自指导你!”

史天明羡慕的看着陈帆。

发表论文啊,在他印象里,这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或者知名教授才能做的事,意味着在某个领域内获得了阶段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陈帆学弟比自己想象厉害更多啊。

:..0000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