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带着仓库闯古代> 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小鬼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小鬼大(1 / 1)

亓昊虽然年纪小,但经历可不少。

他是有过快乐的童年时代的,可是随着他舅舅陈长生自立成了大凉国主,他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母亲被打入冷宫,而他仅仅几岁,就被发配到燕地去当人肉靶子。

他当燕王那会儿,身边的宫女太监都欺负他。当地的官员也不拿他当回事儿。幸好他遇到了王元庆。否则,他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

所有这些经历,都让他出奇的早熟。也就是说,形成了双重人格。

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甚至连喝口水,吃口饭,都要想一想。而且对这些事情,亓昊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但又从不表露于形色。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可怕的。对亓昊身边的人来说,更加可怕。

因为大家都不提防他,说话做事都很轻慢。

直到有一天,亓昊将一个身边侍奉他的内务府官员治罪,罪名多达一百多条,犯罪的时间跨度长达两年,而且每一条罪状都人神共愤,罪该当诛,大家才猛的醒悟,自己小看了这个小皇子。

人家虽然表现得像小正太,但心里却很有数。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有什么把柄攥在人家手里呢。随时都可能被亓昊拿出来,要了他们的脑袋。所以,亓昊身边的人不敢再得罪这个小皇子。

后来,亓昊当了秦王,地位更加尊贵。

虽然亓昊依旧谦逊有礼,但地方官们也都多少听说过他笑面虎,深不可测,记仇。所以对他也不敢得罪。这也使得亓昊能在最初的艰难时刻,笼络住军心,在汉中站住了脚。

现在,亓昊又被加封了宣抚使之职,有了实权,汉中和兖州之地的官员,心里也是很忐忑。不知道这个秦王之后会施行什么政策。

亓昊其实也在琢磨这个问题。

和他的其他两个兄弟不一样,他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燕地和汉中见多了战乱中残破的社会现状,他大多时间又和那些军人和地方豪强接触,对这些人的诉求和人性阴暗和闪光点都有着深刻的把握。对当地的生产状况也有很深的了解。

可以说,亓昊是汉中地区的通家。

所以,亓昊在得到父亲亓无忌的重用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有信心将这块属于自己的地盘治理好。

亓昊接到了任命后,首先带人下到各个郡里去,给那些郡县级地方官开会。主要就研究两件事。一个是经济建设问题,一个是社会综合治理问题。

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怎么能把当地老百姓安心从事生产,不逃亡,不闹事。

亓昊说得很明白。

诸位,你们都是当地父母官,对当地老百姓最了解。我这个秦王来了,主要就是给你们解决上面的政策问题。至于下面的实际事情,还得靠大家去努力。

这些郡县长官见勤王如此好说话,也都把当地存在的问题反映上去。当然,也不乏有人想故意为难一下这个皇子,看看秦王究竟有多大力度,多少本事。

亓昊掏出小本本,一条条都记了下来。

然后,他梳理并总结了十几条措施。

“既然我父皇把这些地方委托我管理,那我就说了算。你们反映的问题,我可以给政策倾斜,但是我要求你们做到的,你们也要做到。”秦王亓昊不动声色的说。

他给各郡县下达了指标和期限。进行量化管理,并制定了考核标准。具体而言,就是一亩地的收成,农民要交三分给朝廷,用于赋税。农民留七,用于生活和发展生产。

他的这个考核和税收标准要比大梁律例规定的还要宽松一些。

当地官员见秦王这么说了,都回去去落实指标。

秦王给他们下指标,他们就往下面摊派。秦王给他们派一万斤粮食,他们往下摊派要摊派出一万五甚至两万斤。多出来的,就是他们的福利。而下面的下面,也要层层加码,到了农民那里,可不是十抽三了。那就是十抽七,甚至十抽八。

农民稍加反抗,他们就说,这是秦王的政令,现在前方正打仗。老百姓受国家庇护,就得多交粮食多交税。

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都骂秦王亓昊是个小王八蛋。

亓昊不知道这种情况吗?

他太清楚了,只是这种情况在大梁十分普遍,不止是他来,他之前的官员,也都这么干。

亓昊深以为这就是大梁朝最大的弊端。

上头总以为下面的老百姓生活得很好,毕竟,国家在规定税赋标准的时候,已经给生产者留足了生活用度。但被下面的吸血鬼层层盘剥后,其实百姓已经在生死线上挣扎了。

民乃国之基础,这些官僚吸血鬼们把国家的基础都吸干了,破坏了,国家又怎能强盛!?

这是病,一定得用猛药治。

亓昊下定了决心。当然,他也清楚,面对普遍贪腐现象,所有官员都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所以,必须要抓几个倒霉蛋当典型。

他不可能自己去抓,他也不相信手下的人能办这种事。因为他早知道手下的官员手上也不干净,都是一丘之貉。

所以他找到了王元庆。

“王将军,我现在需要建一支督察队。你给我出几个人。这些人要真正能不近人情,心狠手辣那种。”

王元庆也是苦出身,对这种层层压榨是深恶痛绝,但又觉得没什么办法。毕竟,历朝历代都是这个现象,上头虽然想整治,但因为涉及利益太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所以谁也不愿意去得罪那个人。

亓昊想要整清吏治,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真的能抵住压力,坚持到最后吗?

“殿下,皇上将三秦之地交给你。我看也只是权宜之计。所以,殿下还是要多替自己想想。”王元庆并不是挑拨亓昊和亓无忌父子之间的关系,而是他真正替亓昊担心。

三秦之地是大梁立国的老根基,虽然现在大梁迁都到了江南,但在这里做官的,都和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亓昊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他整得太狠了,得罪了那些朝廷大员的七大姑八大姨,恐怕那些人在皇帝身边说亓昊的坏话,亓昊这个秦王可就当不成了。甚至还可能获罪。

亓昊也知道王元庆的担心。

他淡淡一笑,“大梁国已经成了这样,需要有个人去当黑脸。这个坏人,我当吧。”

王元庆见亓昊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心胸格局,也是十分感慨。

他毕竟年级大,在官场混的时间长,无论人脉和办法都比亓昊多。

所以他向亓昊推荐了一个叫廖杜的人。

廖杜这个人性格乖张,有偏执狂,而且心眼子多,一肚子坏水。因为他出身低微,所以是个官迷,不惜对上级阿谀逢迎,投其所好也要当官。

王元庆不齿他的品性,但有觉得廖杜这个人有些真才实学,所以一直只让他在手下当个参军,并未重用。

亓昊了解了廖杜的履历和特点之后,也觉得这个人可用。

于是把廖杜调到自己的秦王府来,委任他当录事参军。也就地方检察官。相当于巡察使的官职。只不过巡察使通常都是中央派下来的,为皇帝负责。而秦王府的录事参军是为亓昊负责。

虽然录事参军的职位不高,但权力可不小。凡是秦王亓昊所辖的地方,他都有权代表秦王去监察吏治。

廖杜接到亓昊的任命之后,高兴坏了。他一心想当官,现在自己这个官可是专门管官的,这可是个肥缺。谁要是被自己盯上了。那可就得好好巴结下自己了。

不过,廖杜也很狡猾,知道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差别。他刚上任不能这么干,得给秦王一个好印象。

所以一开始,他就拿出一副铁面无私,秉公办事的嘴脸来,没黑没白,神出鬼没的去下面检查。

按照他内心的想法,看见那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对自己点头哈腰,得劲儿。

当然,廖杜最初也是不受地方官员待见的。

毕竟录世参军这个官职务级别太低,只相当于五品官职,相当于业务处长的样子。而那些郡县长官可都是掌管一地民生的主官,又是受皇帝所亲派。

所以并不拿他当回事。

廖杜一来气,你们不是不吊我吗?我查查你们的账!

话说廖杜还真有这个权。而且他这个人脑瓜子非常聪明,放在现代,至少是个高级会计师。拿眼睛一扫,这一堆粮是多少斤,那块地有多少亩,基本上都心里有数了。

而且他手段也特别多,地方上的人糊弄不了他。作假账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廖杜单在一县,就查出了贪腐数量上万两银子的案子三件。

那个县的县长一看,这不行,要露馅儿。赶紧去找廖杜,要给他支付宝扫码。

廖杜嘿嘿一笑,这可不行啊。我也是奉秦王之命来检查的,至于这件事怎么处理,我说了也不算,还得看秦王的意思。

廖杜之所以没敢收红包,是因为他还不知道秦王亓昊的真正意图以及办事的决心。一旦他在下面铁面无私,而勤王那边却大事化小,或者干脆说合拢话当老好人,那他可就糗大了。另外,这个县令在朝中颇有关系,和吏部尚书好像是什么表亲。

案子交到秦王亓昊那里。

亓昊也是十分震惊,他知道下面贪,但没想到贪的程度这么大。

而廖杜做的调查报告是相当详细。

亓昊正想找个典型杀鸡儆猴,见廖杜把案情已经捋得明明白白,于是当即决定,将那个县令缉拿归案,严肃整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