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长兄在上> 第230章 请安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请安4(1 / 1)

京城中的人都对他好奇,可是碍于身份,也没什么人会跑过去问他。后面甚至传出了说他有特殊的癖好。

其实她也好奇,这样有权有势的人为什么不成婚?他们这辈子所图的到底是什么?

不过平日她也怕他,跟他几乎没有过交集,她们上辈子唯一的几次交集,也只是在出嫁前在老夫人那边见过几次。

他这样的男子对她做这样的事,老实说,她还隐隐有些别扭,只觉得事情超出她的想象,他不应该这样的。

在她的认知中,她在他面前如蝼蚁,他本就应该坐在高堂之上,冷冷的看着她,而不是他跪在自己面前。

可是无法否认,他跪着的时候,她心底隐隐生出几分畅快之意。想到这里,她觉得自己犯了错,就像只偷了腥的猫,不敢再想。

……

听到里头国公爷的声音,范嬷嬷和王嬷嬷带着仆妇们鱼贯而入,众人端水端盆,井然有序。

不过都不敢随意乱看,唯恐看到些什么不该看的。

因为刚刚听到了不该听到的声音,年岁小一些的丫鬟面色都红红的,谢宴周往日不习惯丫鬟伺候,所以除了束发由院里的一个嬷嬷做,旁的都是自己。

丫鬟们平日没有这样近身的机会,这次还是因为国公爷娶妻,国公夫人这边需要丫鬟,老夫人才让范嬷嬷看着挑选些听话懂事的。

有些胆大的丫鬟偷偷看了一眼坐在榻上的谢宴周,面上便又红了几分。

旁人没有注意,只是谢宴周微微蹙眉,在外头他习惯了旁人对他的窥探,可是在自己院子却不喜欢。

范嬷嬷抢先带着仆妇去了床榻那边,见到床榻上干涸的血迹,面上喜不自胜。她是老夫人那边的人,跟了老夫人几十年,自然知道老夫人心里最盼着的是什么。

国公府已然二十多年没有添丁,现在新夫人最重要的就是为国公府添一个子嗣。

刚刚看到新妇面上的春情,以及国公爷面上的满足之意,作为过来人,她还是知道发生了什么的。

谢宴周面上带着青年男子特有的意气和快意,像一只打了胜仗夺了地盘的将军。

若是普通男子,这样肯定会有些俗气,可是他的身形和样貌以及举止,却无端端的俗气不起来,反倒有几分惑人。

若是玉珠能多懂些床榻之事,就知道不止女子对男子有性吸引力,男子对于女子而言,也是一样的。

范嬷嬷喜滋滋的让仆妇们收拾床榻,临出门前还问是否叫水。

范嬷嬷的眼神看着玉珠,这边老夫人和国公爷都早早吩咐过,以后她便是由新夫人差遣。她是积年的老人,这点眼色还是知道看的。

玉珠头更低了些,叫水这两个字她听得懂,若是谢宴周不在她可以说不用,可是他在,她就觉得面上火辣辣的,什么都说不出来。

谢宴周看出她面上的羞意,只是喝着茶,不经意含笑看了她一眼,顺便替她解了围。

“嬷嬷,不用了,你先去大厅那边,跟祖母告个罪,我们稍后过去。”

“是,奴婢这就去。”

范嬷嬷喜滋滋的出了门,王嬷嬷跟她的神情却不一样,她面露担忧的看着玉珠,女子要经历这一遭她还是知道的。

况且国公爷这身形,这气场,联想到刚刚她听到玉珠在屋里呼痛,她面上更心疼了。

玉珠是江南女子,身形娇弱,虽然早已及笄,但跟国公爷站一块,国公爷那身形与她一比都跟大山似得。

而且玉珠还换了一件衣裳,根本就不是昨日她们早准备好的衣裳。看到这里,她心又气又急,不知道早上国公爷到底做了什么,连衣裳都没办法穿了。

王嬷嬷面上的担忧藏都藏不住,玉珠一眼看到王嬷嬷的神色,就知道她是什么想法。但是这个最好不解释,越解释越让王嬷嬷为她担忧,只能让嬷嬷误会了。

王嬷嬷和春儿为玉珠洗漱梳妆,今日她成了新妇,要去见家中长辈,所以要格外注意些。不仅要盘妇人的发式,还要仔细着今日带些什么首饰。

女子整理这些总是比男子麻烦许多,一旁的谢宴周同她一起洗漱,洗漱后伺候惯了的老嬷嬷进门后随意给他一弄,又带上发冠,他便又恢复了往日翩翩世家子的模样。

他也不催,只是在一旁榻子上静静坐着,不知何时手中还了书在看。

好在王嬷嬷和春儿都是做惯了的,两刻钟左右,就都已准备好。

玉珠梳着云髻,头上簪着麒麟凤纹金簪,耳戴金累丝瓶莲耳坠,手戴环形金镯,配上大红色衣裳,整个人白嫩喜气又娇俏,还带着新妇的妩媚,肌肤胜雪,我见犹怜。

这些首饰都是早些时日便搭配好的。

明明昨日还带着一丝稚嫩的脸庞,今日却似完全长开了一般,肆意绽放这个年华的美。

王嬷嬷和春儿看习惯了,倒没什么大的反应。

谢宴周看了过去,却是呆了又呆。他眼中的欣赏毫不掩饰,眼含笑意的看着她,屋中的丫鬟仆妇纷纷低下头去。

她们哪里能想到平日沉稳的国公爷眼神竟然这样大胆,她们明明只是在一旁,却感觉国公爷的眼神仿佛化作实质,马上就要抱着夫人去那床榻之上。

他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走了过去,温声说道。

“很好看,走吧!”

两人一出门,一大群丫鬟仆妇便又跟在后面。

似是察觉到她的不习惯,谢宴周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前几日都连着下大雪,积雪被府中的仆妇清扫后堆在一旁,刺眼的阳光照了下来,整个京城格外明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