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房车环游记> 第186章 看完国门看崖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看完国门看崖画(1 / 1)

虎永刚心心念念的是能不能过境去缅甸玩一下,所以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就直奔永和口岸。

清晨的佤山雾气升腾、云海翻滚,那永和国门就像是屹立在云端之上的仙境中,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别有一番意境。

这永和口岸,属于国家二类开发口岸,对面和缅甸佤邦第二特区的勐冒县邵帕区隔桥相望。

跨境而居的两国人民,都是佤族人,他们同根同族、且语言相通,互通贸易和婚姻,算得上是华夏滇西南一处独特的边陲历史文化景观。

虎永刚进到口岸管理处一问,不由得大失所望!

这个口岸主要允许中缅两国的边民,凭着边境通行证互相往来,游客不要说想办理边境通行证出境了,就是有护照有签证也不能从这里出去。

不过游客可以在国际旅游度假区免费参观两国的口岸。但千万要注意的是,一旦出了中国这边的国门,便是踏上了缅甸国土,他们那边还没有开通游客通道,如果不小心过了国境线,那是要被当成偷渡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中国这边的口岸处,是不允许拍照的,游客在出了永和口岸后是可以拍对面的,但不能拍中国这边口岸的建筑。

虎永刚觉得,虽然不能出国,体验一下缅甸的风光,但能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体验到异国风情,也算是对自己的失望,有一点点安慰吧。

等到参观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听起来很高大上,无非就是看看那194号界碑,看看一座桥两边的国门,再远眺一下对面连绵群山环抱的佤邦建筑。

宁静说:“听起来很大气,免费参观!就这样的地方,好意思收费吗?”

虎永刚却觉得,缅甸那边的国门,还是很有当地的民族特色,上面的“缅甸、佤邦”四个金色汉字异常醒目,门的两边还有两头大象的雕塑,看起来威武雄壮,极具浓浓的缅甸风情,让人有一种出了国的感觉。

当他想走近一点看看时,宁静连忙阻止:“你还是安分一点吧!管理人员都说了,这边有严格的区域划分,不要随便乱逛,也不要随便乱拍!不小心跑过了界、拍到一些不该拍的东西,都会引麻烦上身的!”

一向听老婆话的虎永刚,也就远远地看看,镜头拉近拍了几张照片后,觉得再无逗留的理由,就驱车离开了。

昨天晚上,夫妻俩就已经商量好了今天的行程。

这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虽然县内的风景区不算少,像什么司岗里崖画谷景区、南滚河景区、永农秋景区、拉勐河景区和班列景区等等,每个区域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但综合起来看,也只有司岗里崖画谷景区值得奔赴。

一来,沧源古时又称为“葫芦王地”,而这“司岗里”就是佤族的创世史诗,意思为葫芦、山洞和孕育神器。到了这“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还是要去看看的;

二来,据说那里的沧源崖画,享誉全世界,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而同样闻名遐迩的广西花山岩画也才2000多年历史;

再者,那边还有长达千米的天然彩壁国画长廊、彩云之南的第一大天坑、连片的侏罗纪时期植物群林—董棕林等等,如此包含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在一起的地方,不去看看,岂不寝食难安?

从网上看,司岗里崖画谷景区非常大,绵延几十公里,是一个由“五村八寨、一林五寺4A级旅游景区,从勐来乡一直延伸到糯良乡,包含了藏龙谷景区、千米国画长廊景区、崖画景区、勐懂口岸(永和口岸)景区、永和国门新村等几个景区。

虎永刚他们从永和口岸出发,没多远就到了勐来大峡谷,沧源崖画就在这峡谷之内。

景区虽大,门票也才30元。

宁静听说景区那么大,顿时有些担心:“老公,怎么玩得过来啊?难道还要在里面住一晚吗?”

虎永刚说:“没事,我们就有选择地去玩一下。像那八个寨子,都是佤族民居,我们到过左都和永和新村了,就不用再去看了;

那五个佛教寺庙,一来我们看到这边很多寺庙了,二来我们也不是信徒,就没必要去朝圣啦。我们就看看崖画,还有那什么千米国画长廊好了。”

度娘说,沧源崖画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产生于距今约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现在沧源县境内已发现崖画地点有11处,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

据考证,这种画在灰色的石灰岩石壁上的赭红色的画,是佤族先人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的。而颜料可能是用动物的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的。

沧源崖画主要画的是狩猎、采集等生产活动及娱神等宗教活动的场面。另外还有战争凯旋图,石崖上画了干栏式房屋建筑及手持兵器、驱赶猪羊胜利而归的人们。

这种石崖上的画图,当地的佤族人称为"染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据说还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当地佤族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虎永刚和宁静两人,在勐来大峡谷内,沿勐董河谷北上。只见两旁莽莽群山,幽林覆盖,一湾秀水环山飞流。

在当地佤民指引下,两人顺着山间小路蜿蜒而上,来到山边的台地上,隐藏在绿色海洋中的一片巨大的平整断崖,呈现了面前。

面对峭壁上若隐若现的猩红色的图形,两人都觉得比在广西看到的花山岩画更为震撼!

要知道,这沧源崖画可比花山岩画早了1000多年,而画面内容却更为详细与丰满。

这面崖壁上画的基本上都是人物和动物。不过线条很粗犷,人物、动物都没有出细部,仅仅画出了轮廓,但都强调了某一富有特征的器官,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什么。

像那牛,突出了长长的牛角;猴子突出了尖尖的下巴;鹿则有明显分叉的角。

人物的五官都没有画出来,只有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一律呈倒三角形。不过性别特征还是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是男是女。

此处崖画的内容,表现最多的是狩猎的场面。比如,猴群在一条“V”形的藤条上呈跳跃状;周边的人物,有的手持牛角号,有人张弓搭箭,有人拿着棍棒正在与野兽搏杀。

更为生动的是,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曲线上,画了3只长尾动物在行走,边上有两位猎手,埋伏在两侧引弓待发。

此外,这里还画有人们在跳舞的情景:在一条代表地面的横线上,站着6个人,3人一组,组间有一定距离,6人一律左臂高举,右臂下垂,身体倾向右方,双腿分开,动作整齐划一……

看完这一处,两人继续沿勐董河谷北上,很快就发现了第二处崖画点。

此处的崖画中,有一幅村落图很有趣味。它画了一个长圆形代表村寨的范围,里面有十几座干栏式的房屋,圆形外村外还有一座。

村寨外画了几根线,可能是表示弯弯曲曲的道路。路上画有很多忙碌的人,或驱赶着猪羊等动物,或肩扛着东西,从四面八方云集村寨。

其中有两个人物特别醒目,一个人浑身上下都是涡旋状的图案,好像是在展示他的纹身,旁边那个人的胸部则纹的是几何图形。

寨内有人在石臼内舂着什么,寨外的大树上有一所小房子,像是一个了望观察所。

虎永刚和宁静讨论,这可能是一次战争后,打了胜仗的人们,带着战利品凯旋而归。寨子里那些人,可能是在准备庆功宴……

喜欢房车环游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