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抄家流放?我搬空国库辅佐新帝> 第122章 大人要去追随宁王?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大人要去追随宁王?(1 / 1)

沈阿黑人长得黑,但本分老实,先前盖房子的时候沈阿黑没少过来帮忙,也不求回报。

当然,古崇之也没让他吃亏,有好吃的好喝的都给他们家送去。

沈阿黑的妻子叶艳君读过书,两人有个两岁的儿子沈佳怀,一家人的氛围很好,古崇之跟他们接触的也多。

总之,大寒村的村民相处下来,在古崇之看来都很和善好相处,虽沈卓母子他没接触过,但也不像是会故意来找麻烦的。

白清影问:“小寒村呢?”

“那边人就多了,不过也只是跟大寒村比起来。小寒村有二十户人家,我先前一直忙着盯盖房子的事,也就没怎么跟小寒村的人接触。

“跟大寒村的人相比,大寒村的人似乎更谨慎,不愿意跟不熟悉的人来往。我过去问过路,他们村的人远远地就会避开。”

白清影点点头表示明白,又问:“幽谷村呢?”

古崇之摇了摇头,眼神透着无奈,“大寒村的人都不喜欢提幽谷村的事,我来的这段时日没见过幽谷村的人,我也没过去看过。担心打草惊蛇,我也没派人过去,只想着等王爷过来再说。”

萧逸舟没说话,却将此事记下,今晚就派人去幽谷村瞧瞧。

他们这么多人来到这里,不能放任一个大麻烦不管。

当然,萧逸舟也不会做没把握的事,先前冒充官差的手下如今都躲在暗处,再加上暗地里还有其他手下,派一部分人过去夜探,也不会吃亏。

大家赶路都很累,这晚就没再安排更多事情,除了派去夜探幽谷村的人,其余都在屋里睡觉。

那些躲在暗处的护卫,当晚就在村子附近的山洞里休息,还有人轮流在暗中保护村里的人。

虽然到了流放地,但萧柏泉没能得手,再动手的概率还很大,不得不防。

景霄行跟萧逸舟一间屋,一进屋,景霄行就一直盯着萧逸舟看。

萧逸舟被看得浑身发毛,轻咳一声道:“有话直说。”

景霄行这才露出笑容,压低声音询问:“白姑娘身上水囊里的水是从哪来的?”

“路上灌的。”

景霄行脸上写满了不相信,“你是不知道,昨晚你差点就见阎王了,多亏白姑娘身上的水囊,才救你一命。”

萧逸舟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竟然如此吗?我还以为是你救了我。”

听他这样说,景霄行有些不好意思,“我也希望是我,不过你当时的脉象凶险,连我都没法子。不说这些了,你就说你知不知道水囊的水哪来的?”

萧逸舟不想让他再去追问白清影,便装作刚想起来的样子,“我似乎听阿影提起过,说她做过一个梦,梦里有神仙送她一个水囊。神仙说水囊里的水是天降神水,让她省着些用,没想到她都用到了我身上。”

景霄行看不出萧逸舟话里的真假,却不忘泼一盆凉水过去,“那倒没有,她还救了不少人。这就更奇怪了,她的水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不止一个水囊。”

萧逸舟继续装作刚知道,“看来仙人待她不错,愿意给她这样的神水。”

“你先前当真不知?”

萧逸舟微微点头,眼神笃定道:“我只知她做过这样一个梦。”

景霄行将信将疑,顺势询问:“你身上的伤也是喝下她给的神水才好的?”

“应当是这样。”

景霄行看出萧逸舟有事情瞒着他,但也知道若是萧逸舟不想说,他无论如何也问不出来。

也罢,怎么来的似乎没那么重要,能不能分给他一些才更要紧。

“能让白姑娘分我一些吗?我想瞧瞧这水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萧逸舟心道景霄行早就尝过了,不过却没提起,抬手很大方道:“不是难事。”

……

就在流放队伍赶到景州的同时,胡大人发现监视他和一众官差的人都不见了。

不过他们却没着急走,在这里虽然没有自由,但每日该吃该喝,不知道多舒坦。

因而还有心思在这里商量后续的打算。

他们奉命押送流放犯人,可才出门两天就被关在这里,一关就是将近两个月。

如今他们距离京城并不算远,有些人提议立刻回京城跟皇上禀告。

“这事决不能就这样过去,要让皇上知道,严惩宁王。”

胡大人却不赞同地摇头,“我们未能完成皇命,若是皇上发怒,我们的性命都会不保。”

官差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一时有些人就慌了。

“那怎么办?就算咱们现在回去的时候皇上不知道,可他要是迟早有一天知道,我们是不是还会丢掉性命?”

很多官差对萧柏泉的性格不了解,有人甚至道:“咱们皇上可是明君,待人温和着呢,咋会随便砍人脑袋?”

“那你回去吧。”

那人瞬间就不说话了。

先前听说是一回事,这次皇上把弟弟流放可是摆在眼前的事。

虽说宁王是私藏龙袍被流放,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大家都猜测,此事是皇上容不下拥有战功的弟弟,才故意设下这样的局。

因而皇上究竟是不是表面看到的那般温和,还真不好说。

有官差问:“大人,您可有好的主意?”

胡大人沉默片刻后道:“算算时日,如今宁王他们应该刚到流放地。咱们若跟他们同行,回京还需一些时间。

“回京城复命的下场如何不好说,与其带着危险回去,不如跟家里人传信,让他们收拾东西离开京城,跟咱们在此地汇合,再一起去北疆。”

官差诧异道:“大人要去追随宁王?”

“总算是一条生路,就算宁王不让咱们跟着,北疆外还有诸多小国,总能找个地方活下去。”

一众官差讨论过后,基本分定了方向。

有人打算回京,但要再等一段时间,算好“回京”所需的时间再回去。

还有人想带着家人离开京城,将来去哪里再说,就算当流民也好过掉脑袋。

还有些人想跟胡大人一起去北疆,将来如何就看宁王愿不愿意收下他们。

不过去北疆的这一路他们不能用真实的身份,因而只能绕路走,赶路的进度会很慢。

分好方向后,一众人也没离开,只托信得过的人跟京城内的家人传信,让家人赶来团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