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15 悲悯(1 / 1)

“三娘记下了,如果有可能,我定然时时提醒。只是……”三娘有些为难,“只是我不一定有机会时常见到他。”

“无妨,你只要见到的时候提醒一二即可,我想他自己也会明白的。”杨老夫子交代道。

“孙女一定谨记。”三娘也不含糊。

“另外,”杨老夫子继续说到,“原本不想说与你听,但现下情形已然如此了,我还是跟你说清楚的好。你须谨记,太后可信,皇后不可信。”

三娘点点头,其实在她内心深处也是觉得太后更可信一点,毕竟当初她也是因着太后才脱离的皇宫。

“不为别的,是因为太后有大义,而皇后只有野心。”杨老夫子补充到。“孙女明白,当时出宫前,太后就同我说过,她认为‘先帝的江山才算正统’,因为先帝看到了我大宋沉屙已久且,顽疾太深,从而推行范文正公的三十字条例。只是受阻于朝堂,且现今官家并也不赞同,是以太后与官家才不睦。虽然我不能理解完全,但明白她多少也是为了天下江山,而非一己私欲。”三娘回忆起那日赏梅时太后与她说的话。

“嗯,先帝励精图治,确实是我大宋之幸。只是可惜当年范文正公变法未果,终究是先帝的一块心病。太后与先帝同气连枝,也是想改变现在的状况。不论过程如何,终究是为了天下苍生。只是现在朝堂上能这么想的人不多了。”杨老夫子一边畅想回忆,一边捋着胡子。“三娘啊,你能明白是最好的,果然是个通透的。可惜啊,那你是个女儿家,不然定然也是将相之才。”

“外祖过奖了,我只是可以明白些皮毛。”三娘回答到。“你在闺中就能明白些皮毛,已经比那些成日里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学子好很多了。”杨老夫子说的很直接。他很惋惜,如果三娘是个男子,定然比静楠、怀旭不会差,可能眼界还会高一些。只可惜,是个女娃。

同时,杨老夫子又有些黯然,这样的女娃,那么小能懂那么多道理,势必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往后恐怕是要吃更多的苦。

看到他的神情,杨素致想到来之前父亲同自己说的那句话:“老二,如今颍王被立皇储、又经历了这一番事情后,我后悔了,我当初应当听从了空大师的话,舍了三娘的。”他此刻看向三娘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悲悯了。

“是以,太后那边你可以天下大义劝之,而皇后,你需要多多提防。万一……”杨素致停顿了一下,看了父亲一眼,继续说到:“万一你入宫成为了后宫之人,要切记谨言慎行,躲避锋芒,不可随心随性,恃宠而骄。后宫里的那些腌臜事,实在是……”他也说不下去,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二舅舅放心,如无意外,我尽量不会入宫成为后宫之人。我也深知后宫险恶,定然小心谨慎。”三娘也明白大家在担心什么,这些意外都不是没可能发生。她也深知,如果有一天真的入了宫,那么定然是进了龙潭虎穴一般。不论是前世她看过的各种宫斗神剧,还是前几年在宫内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她都明白万一有那一日,她会经历些什么。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活到大结局。

看到三娘神色肃穆,杨素致又接着说着:“三娘,等你大舅舅把京城的事情安顿好之后,我跟你外祖父会经常去京城看你们的。有什么事情,有我和你外祖父在,你们也不必过于忧虑。”

三娘此刻站起身来,对着杨老夫子和杨素致深深一拜:“多谢外祖父、多谢二舅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