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 章(1 / 1)

层峦叠嶂的山林间,一队人正在艰难地跋涉着,正是已经出发了的科考队。

“下雨了,张老师,咱们要不要找个地方躲躲雨?”

“是啊,这冒雨走也走不快,还容易生病。”

“行,找个地方等雨停吧,我看了天气预报,这雨下不久。”

秋日雨短,一行人找了个避风的大树下猫着,等着雨停。

“张老师,你说秦秦怎么跑那么深山里去了?它伤才刚好,应该找个安全的地方休养生息,这样不符合熊猫的行为逻辑啊!”

“正是因为这个,咱们才要来找秦秦,不然你以为呢?”

“也是。”

“我看了,秦秦还在原地不动,大概也在哪个地方躲雨呢!”

“快了,再走一天就可以找到它了……”

众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看着定位显示器上静止不动的小红点,不住地猜测着。

忽然,有个人道:“等等,秦秦好像动了!”

一时间,大家伙的目光全都朝着显示器上看去。

只见代表着秦秦的小红点正在缓慢地挪动,动作很小,不过在几分钟的小幅度行动后,秦秦忽然开始加速起来,朝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包跑去。

科考队成员面面相觑。

“秦秦这是去哪?都下雨了……”

“不知道,是不是饿了?”

“别多想了,等到了地方自然能找到原因,雨也快停了,大家做好准备,稍后就上路。”

此时此刻,被科考队放在心头惦念不已的大熊猫秦秦却是压抑着来自本能的恐惧,飞快地向着松山上狂奔而去。

松山半山腰的小土坑里,银白小树仍好端端立在地上,然而一旁的黑蛇却换了个位置。

黑蛇原本盘饶的地面一片空荡,另一边的孟园身上,却陡然长出一条如成人手臂粗细的黝黑大蛇,大蛇顺着女人的膝盖攀爬而上,环绕着她的身体,似是将她当成了一根柱子或是一棵人形的树一般盘绕起来。

秦秦就是看见大蛇爬那个人的身子,觉得大蛇要忍不住开始吃人了,才疯狂地往山上跑。

不过若是黑蛇听见了它的心声,估计要喊冤。

黑蛇从来不吃人,小时候是因为人太大了吞不下,长大了就是已经明白事理了,知道人不能吃,吃了会有很大的麻烦。

它往孟园身上爬,当然是有原因的!

就在刚才,它忽然感知到孟园身上散发出一股熟悉的波动。

和之前在小树上感受到的差不多,却似乎更加强烈。

那波动从孟园的胸口发出来,咚、咚、咚、一下一下跳动着,却并不是她的心跳声,甚至她自身的心跳、体温、脉搏、呼吸,都在这无形的心跳声中一点点变作虚无,逐渐消失。

她盘坐在那里,好似化作了一尊没有生气的木雕。

黑蛇爬上她的膝盖时,碰到她的手指,冰凉僵硬不带丝毫温度,质感也冷硬地跟木头没什么两样。

一瞬间,孟园就好像从一个大活人变成了一棵树。

黑蛇看不懂,但不妨碍它靠近过来,借此感受她身体里的那股无形的波动。

它只觉孟园体内仿佛还长了一颗心,那颗心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常人都感受不到,它每一下跳动散发出来的波动都蕴含着玄奥无比的气息,黑蛇不受控制地被吸引,爬上她的身体,将头颅紧紧贴上女人的胸膛。

在那咚咚咚的心跳声里,黑蛇再一次回到了早已被遗忘的幼年时期。

它又变成了小蛇,在森林里艰难地爬行。

这一回它见到了更多曾被自己忽略的东西,挂在林间枝叶间的蜘蛛正在一刻不停地织网,拉出细细的透明丝线。蚂蚁搬动着腐烂的野果奔向巢穴,为蚁后的繁衍忙忙碌碌。一颗缀在树叶下的茧被破开,蝴蝶拖着翅膀从里面蹒跚爬了出来。

远处有个山鸡窝,窝里一堆鸡蛋中钻出毛绒绒的小鸡。

一头野鹿正在产子,小鹿刚从妈妈的身体里滑出来,便颤颤巍巍地站立起来,凑到妈妈身下拼命地吃奶。

树梢枝头猴群呼呼喝喝地游荡而过,母猴子将小小的幼猴抱在胸前,小猴紧紧拽着妈妈的毛发,像个挂在妈妈身上的布袋子。

还有藏在石缝山藤间的蛇巢,在这春暖花开万物苏复之际,全都发出咔擦咔擦的细微破壳声,到处都是生命在生长,在前仆后继地奔赴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野鹿啃食鲜嫩的青草,猴群采摘树梢枝头的野果嫩叶,山鸡吞吃腐叶里的小虫,蜘蛛网住飞过的蚊虫飞蛾大快朵颐,蚂蚁搬动腐叶,石缝里的蛇巢中,小蛇抱在一起团成一团,互相依偎取暖。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又是那么的自然。

整个世界,到处都是生命,生命便是这世界最初的面貌!

盘绕在人类身上的黑蛇身躯一个抖动,由手臂粗变成了小臂粗,接着又是一变,变成了婴儿拳头粗,再接着越缩越小,最后竟然变得细细小小,宛若小指头般仿佛刚出壳的小蛇。

熊猫秦秦奔上山头时,便见到了这一幕。

大熊猫震惊地瞪大了圆圆的小黑眼睛,疑惑地望着女人身上的小黑蛇。

它上山的时候蛇还很大,可是上来后它竟然变得那么——小!

秦秦的脑袋显然无法理解这样匪夷所思的事,它呆呆站在女人的面前,一眨不眨瞪着那只小黑蛇。

虽然黑蛇变了样子,但秦秦确定这就是它。

动物之间往往靠气息分辨对方,秦秦能嗅到小黑蛇身上的气味,与那条大黑蛇一模一样,带给它的威胁感也一如从前。

所以即便黑蛇变得那么小小一个,好像一口就能咬死,秦秦的本能仍在告诉它,面前的黑蛇非常强大,哪怕它只有小小一只,也比自己强的多得多。

秦秦毫不怀疑,一旦自己与黑蛇对上,自己一定会死。

可是它还是克制着恐惧,冲着黑蛇龇起了牙。

黑蛇昂起了小小的头颅,看向那只大熊猫,细细的红信吐了吐。

接收到空气中对方散发出来的警告意味,它却并未在意这份挑衅。

笑话,就像一个成年人不会在意一个小婴儿的宣战一样。

在早就成了妖的黑蛇眼里,这只熊猫简直连婴儿都不如,跟它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于是这警告便显得太过小儿科,实在令黑蛇提不起兴致。

况且,黑蛇能看出来熊猫是为了这个女人才上山。

自己也算是得了孟园的巨大恩惠,不仅得到一部正统的太阴修行法诀,如今还得了一场造化,虽然现在还不太能领悟其中真意,但不妨碍黑蛇知道那绝对是一场巨大的机缘。

这都来源于孟园。

黑蛇是很知礼的蛇,当初孟园给了它修行法诀,它便还她小树。

这熊猫跟孟园认识,它自然懒得与它计较。

小黑蛇扭动了下身体,一点一点自女人的身体上游动着,经过肩头,游下手臂,滑落膝头。

倒不是看在熊猫的面子上下来,而是那股波动已经消失了。

波动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好在它已经借此补足了缺失的那一点感悟,彻底稳固了这变化之术。如今已经能自由变化自身,算是真正有了一门神通了。

黑蛇心情一片大好。

心下却是不由得想到,能给自己这么大机缘,孟园这个道人该有多厉害?

果然,人类修道就是天赋异禀,难怪总是话本里的主角。

方才那股波动从孟园体内而来,应该也是如道蕴一般的东西,毕竟与银白小树上的波动声极为相似,却显然更加强烈与多变。

至少黑蛇两次见到的场景并不相同,第一次只是万物生。

第二次却是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生机之相。

二者孰优孰劣,黑蛇冥冥中自然有感。

孟园此人,绝对比它想象的还要厉害。

黑蛇这般思索着,忽然感觉身下的人体一动,陡然有了生机。

它动作一顿,霎时定在了原地。

孟园睁眼的一刹那,看清眼前的画面,颇有些哭笑不得。

只见面前蹲着一只龇牙咧嘴满脸凶恶的大熊猫,像是要跟人干架一般凶狠,死死瞪着自己身上。

孟园惊讶不已,顺着熊猫的视线往下一看,便见自己腿上蜿蜒着一只小黑蛇,看样子,似乎才刚从自己身上爬下来。

“道友?”

孟园友好地招呼道。

小黑蛇细细一根,比筷子粗不了多少,浑身像是僵直一般一动不动。

它吐了吐蛇信,嘶嘶了两声,似是在回应孟园。

然后才慢慢地挪动身体,向下爬去。

孟园一见黑蛇这模样,便把自己入定之后的情形猜了个七七八八。

黑蛇能变得这么小,定然是有所得。

而自己为了快速种道,不得已将道心祭出,她的道心太过完满,如今的身体又只是个凡人,自然承受不住,所以身躯会暂时化木,想来黑蛇也是因此才爬上她的身体借机感悟大道。

思及此,孟园便洒然一笑。

本就不是什么大事,自无必要计较。

“别担心,它不会伤害我,我没事。”

对熊猫这么说着,安抚住小家伙的情绪,孟园便站起身。

雨才刚停,浑身都被打得湿透,雨水和着衣裳黏在身上。好在才是九月初秋,天气并不寒冷,也不用担心因此着凉。

孟园转头去捡身后早已收拾好的背包,提在手上,又把那根尘封已久的登山杖抓在手中,回头对一熊一蛇道:“多谢两位这段时日以来的照顾与陪伴,接下来我便要离开了,以后有缘再会。”

熊猫愣愣望着她,眼神里写满了懵懂。

它似乎还并不能理解离别的概念。

黑蛇一顿,盯着她看了一会,忽然又扭头爬向孟园。

孟园正要离去的脚步停下,蹲下身,看着脚边细细的小黑蛇。

“怎么了?”

小黑蛇昂了昂头颅。

孟园试探着将手放下来,随即便见小蛇迅速爬上她的手心,缠在了她手腕上。

“你要跟我走?这小树也不要了?”孟园愣了一下,对手腕上安家的小蛇说。

小蛇嘶嘶两声,小小的尾巴指了指仍在怔愣中的熊猫。

孟园起身,看一眼熊猫,再看一眼银白小树,忽而便笑了。

“这样也好,那就这样吧。”顿了顿,她又想到什么,说,“只是有人快来了,不好叫他们发现这树,还是藏起来的好。”

银白小树是天地灵物,不能挪动,那群人又是科考队,若是发现小树想要带走,又或是想要收集数据,也是一桩麻烦事。

况且人多的地方,灵气散得更快,被人围观只会毁掉这株灵木。

话落,孟园掌心浮现一抹淡淡的绿光,指尖在半空中勾勒几下,一道若隐若现的符文一闪而过,随即便将其打向小树。

下一秒,银白小树模样就变了,成了一株再寻常不过的灌木。

熊猫呆呆看着这难以理解的一切,眼神木愣愣。

孟园抬手摸了摸它的头,同样一缕绿光落入熊猫体内,她笑道:“以后就在这安家吧,多多接触这棵树,别叫它毁了,有机会我会再来看你。”

这话熊猫听懂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那棵小树忽然消失,又忽然在眼前出现。

它低低嗯嗯了两声,蹭了两下女人柔软的手心,就见女人微微一笑后便转身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身形渐行渐远,消失在松林掩映之间。

秦秦怔怔望了半晌,忽而低下头,看向女人走过的地面。

她脚踩过的地方,还残留着雨水的湿润土地上,不知何时生出一丛又一丛青嫩的草芽,飞快冒出一个尖尖,新绿的颜色探出潮湿的土壤。

正是一个个脚印的形状,一直绵延到了视线尽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