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宝黛初见(1 / 1)

第四十三章

新科进士们如果有需要,有长达几个月衣锦还乡的假期,那些家在外地,距离遥远的,不给几个月时间根本不够来回。丁启游和王柳都要回乡“显摆”,等他们回来基本就是带着家人走马上任的时候。

林烨不用凑这个热闹,因为林海和贾

致都从扬州回来了。

京城就是林烨的家。

而且其他二甲和三甲的新科进士们他们还要参加考核,以及人脉比拼,才能定下他们的第一个官职,林烨他的官职已定,被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等,榜眼、探花也被授予了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职,主要负责文献编

他们只需要择日上任就可以了。

这方面的时间朝廷给的还是比较宽松的,毕竟考中了进士之后,总得要给一些时间让他们抒发一下自己的欣喜,立一下进士牌坊,另外就是把一应琐碎事务处理好,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上任。如今林如海回来了,从三品升到了正三品的工部侍郎,林家双喜临门,这要是不邀请广大亲朋好友都说不过去。林如海把这个宴请的时间放到了他上任以后,这一点大家也都理解,京城的这些位置过于抢手,不切实拿到手总是会担心被别人截胡。林如海资历够,也不是那种只靠运气手段升上来的,他继任的过程很顺利。

不过因为原先的工部侍郎被关在天牢里好几个月,虽然工部还有其他人干活,也耽误了不少事,所以一上任,林如海早出晚归,回来后还在书房熬到深夜,忙得不可开交。

他这样忙碌,自然要延迟举办宴会的时间,贾敏等不及,自己带着儿女回娘家。

自从去了扬州,她就没有再回过京城,没有再见过母亲,早就想娘家了,把林府的事情布置

当,一有空隙,立刻就给荣国府传信,说要归宁。

到了这一日,荣国府一大家人从上到下,全都齐聚荣庆堂,等着他们的姑奶奶。

这些人里还包括平时在工部的贾政。

他平日里没有什么事,点卯后也不回家,今天点卯后就回来了。

老太太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她生的三个孩子中就属这个小女儿最聪慧,当初因为她的出众本来她是想要把女儿许配给王公宗室,不过老国公没有答应,另外挑选了林如海。事实证明,老国公是有先见之明的,林如海如今是正三品大员了,以他的年纪还能再往上爬。

所以哪怕她的两个儿子不争气,荣国府在京城中也还有几分薄面,除了老底子之外,就是这个女婿还有王子腾两门姻亲撑着。再往下看,王家下一代还不如他们贾家,王子腾兄弟两个膝下男丁就一个王仁,他是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而林家下一代子孙也不盛,却是文曲星下凡,年纪轻轻已经高中状元,要是没有什么意王熙凤已经不知道听老太太提起多少遍这个姑奶奶了,听的她心生向往,能生出林表弟这样文曲星下凡的人物,不知道是怎么模样?大太太今天脸上的笑容都比平时更灿烂一些。

这个姑奶奶是个礼多人不怪的,每回她来,自己都能收到她的礼物,林家在那巡盐御史宝座上待了这么久,不知道捞了多少银子,她这回来不是出手会比以往都更大方?

每每想到这点,邢氏脸上的笑容都会更深一些。

旁边二太太穿着端庄,手上拿着一串佛珠,一副慈悲人的模样,她昨天被老太太敲打过了。

不管她心里有多少不甘,在林家势头正盛的时候,她都要忍住。

娘家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她的宝玉以后是要当文官的,以后少不得要麻烦林家,她要是不识趣,那就是在给宝玉添堵为了儿子,王二太太能忍。

贾赦从昨晚开始,滴酒未沾,不然一旦喝起来,可能又要错过。

在他看来,贾琏可以考中秀才,多亏了当初去扬州跟着林烨去游学,后来他回金

参加考试也多有他的帮助,虽然贾赦给这个外甥送了不少东西作为谢礼,但贾赦还有更加远大的目标。贾琏只中秀才怎么够?

林烨如今是状元郎,他还盼着得空了他还能再指点指点贾琏,而且不看外甥,他和妹妹多年感情也不是假的。当贾敏来到,看到比起记忆中头上的发丝更白了的母亲,没忍住,眼泪就下来了,“不孝女给母亲请安。”她行了一个大礼。老太太连忙快走几步到门口,扶起她来,“你这是做什么,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母女两个抱头哭了一场,其他人都插不上话,王熙凤见差不多了,才在一旁笑道,“哎呀,可见这是亲母女呢,姑奶奶来了老太太眼里都没有我们了,丑媳妇还没有来得及拜见姑妈呢。史氏破涕为笑,“你这丫头,嘴巴就是利索,来来来,快给你姑妈行礼。”说罢,一行人进了屋里落座。“敏儿,这就是今年刚娶进门的破落户,琏儿媳妇。”

贾敏以前是见过王熙凤的,只是当时王熙凤年纪还小,她从自己的手腕上脱下一个掐丝宝石手镯,“当初见你就知道是个美人胚子,如今长大了,容貌越发出众,和琏儿站在一起,十分般配...."贾敏说了一连串祝福的话,其中少不了早生贵子,王熙凤听了脸上微微红了红,随即就笑开了,“那就借姑妈吉言,以后生的儿子如果能有烨哥儿三分,我做梦都要笑醒了。”她这话夸了林烨,贾敏听的脸上笑容更深:“你们以后有了好好教导,定然可以光宗耀祖。”

王熙凤:“哎呀,怪不得老太太日思夜想,我才和姑妈说了几句话,都舍不得姑妈离开了。

她会说话,史氏笑着点了点她:“就你会说。”

贾敏也笑了,然后替林如海道了恼:“他本来也是要来的,只是实在脱不开身,等晚些时候他亲自来谢罪。史氏挥了挥手,“正事重要,等他上手了,就有时间了。”史氏一点不计较女婿没有上门的事。

贾敏点了点头,看向身侧的儿女,林烨和林黛玉上前给长辈问安,老太太一把将林黛玉搂进怀里,仔细打量:“这是黛玉啊,长得真好。”林黛玉有些羞涩的笑了。

她长这么大,头一回来外祖家,在来之前,林黛玉就从哥哥这里问过了外祖母家的详细情况,所以面对陌生外祖母的怀抱,她没有多少生疏,“外祖母也好。”史氏笑了:“乖孩子。”

然后她就一一指给她看:“黛玉头回来,还不认识人呢,这是你大舅舅、大舅母,琏二哥哥和他今年刚过门的二嫂,旁边那这是你二舅舅、二舅母,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林黛玉一一拜见,收了一通见面礼,然后史氏才看向未成婚的小辈:“这是迎春、探春、惜春,你们年纪相仿,以后可有伴了。”几个小姐妹互相见礼,贾宝玉这时已经耐不住了:“老太太,还有我们呢!”怎么介绍了姐姐妹妹,就把他们哥几个给忘了呢。史氏大笑:“忘不了忘不了,黛玉,这是你二舅母含玉而生的宝玉,你管他叫二哥哥。”又点了贾环、贾琮、贾兰让她认人。贾宝玉凑到黛玉跟前,仔细打量后:“老太太,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老太太忍俊不禁:“胡说,你什么时候见过。"

林烨开口了:“宝玉,你看黛玉长得像谁?”

贾宝玉愣了愣,顺着大家的视线看向贾敏,大家都笑了,王熙凤笑的最夸张:“可不是吗,黛玉长得像姑妈,和烨哥儿也有几分相似。”林家兄妹两个贾宝玉:“....."

他有些委屈,他要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话说到这里,他就换了个话题和黛玉搭话:“妹妹,你可曾读书了?”

黛玉今年六岁,自然是读书了的。

她看了一眼贾宝玉,又看了看哥哥:“读过几本书。”

贾宝玉“妹妹读的什么书?”

黛玉:“左不过四书五经里读些自己感兴趣的。”

贾宝玉皱了皱眉,没想到她会对枯燥无味的四书五经感兴趣,又问,“那妹妹有玉没有?”

黛玉看了他脖子一眼:“二哥哥那玉是个稀罕物,我自然是没有的。”

她这话大大取悦了王氏。

是的,她的儿子衔玉而生,非同凡响,其他人自然是没有的。

因为这话,王二太太觉得林黛玉没那么碍眼了。

不过这话在贾宝玉看来就不是那么动听了,他想发脾气,这块玉家里的姐姐妹妹都没有,如今来了一个格外吸引他注意的神仙妹妹,她也没有!林烨微微笑着:“宝玉,你那玉是个好东西,一般人都没有的。”

他这么一开口,贾宝玉的情绪就被打断了。

他回过神来,这不是他能发脾气的场合,他看了一眼旁边,老爷也在呢。

贾宝玉的情绪低落了下去。

老太太不知道原因,不过看出来了,招呼迎春她们带着黛玉去园子玩耍,贾宝玉一听,来精神了:“我也去!”一群小的身后跟着嬷嬷奶娘,离开了荣庆堂去了花园,在出门之前,林烨给了林黛玉奶嬷嬷一个眼神,让她看好黛玉。然后林烨跟着贾赦、贾政、贾琏去了外院赴宴,留下女眷在荣庆堂。

其他人也不是不识趣的,知道这对母女肯定有话要说,用各种理由走开,把空间让给她们。

史氏拉着贾敏,一起歪在榻上:“这下好了,你们总算回来了,以后我们就近了。”以林如海的官位,他们以后长待在京城的几率很大。想到这里,史氏满足的叹了一口气。

她儿子不争气,但女儿争气,女婿、外孙也争气,就在京城,以后多多往来,这样两家关系还能更深厚。贾敏笑着应下:“是啊,女儿多年没有承欢膝下,以后不会了。”江南虽然好,她还是更愿意待在生她长她的京城。她看了看史氏头上的银霜,又有些心酸。

一年年过去,时不时听到哪家老太太去世的消息,她也会担心某一天收到荣国府的噩耗。

聊了几句,史氏问贾敏:“烨哥儿的婚事你有章程了没有?”

说到这个,贾敏歪着的身板一下子坐直了:“我也在为这事头疼呢。

说是头疼,她脸上的笑意根本掩饰不住。

史氏哪里看不出来,轻轻拍了她的手背:“我就不信,你们没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没有。

在回京城之前,儿子中了状元的消息传出去后,他们就收到了不少信,不过他们夫妻两个都没有立刻定下的意思。儿子娶妻要慎重,除了门当户对以外,女方自己也要是个立得起来的,日后她是林家的主母,要是个娇憨、没有心计的孩子,还要累的堂的同时插手内宅,而且还要顾及儿子的喜

贾敏自己夫妻相得,也想让儿子娶个合心意的媳妇,要是娶进门的媳妇儿子不喜欢,嫡孙哪里来?史氏睨了她一眼:“烨哥儿可都十七了,你们就不着急?”

贾琏就比林烨大不到一个月,媳妇都娶进门了,林烨还没定亲。

贾敏叹了一口气:“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再着急还是要慢慢看。”她也是想要抱孙的,她同龄的手帕交早就当上祖母了。只是他们夫妻想着要在京城给儿子看人家,又筹谋回京,索性就压着,准备回来后慢慢看。

她说了这么多,贾敏回过味来了:“母亲你有看好的人家?”

还真有。

“甄太贵妃有个侄女,年芳十四....”她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贾敏脸上的拒绝。

史氏就明白了,没停顿,继续往下说:“甄家打算给她在京城看人家,委托了甄太贵妃,你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早些给烨哥儿定亲,要是太贵妃说动了太上皇,下旨赐婚,后悔就迟了。”贾敏脸色难看。

甄家之前递过话来,他们已经拒绝了,没想到他们还没死心:“我会和老爷商量的。”

史氏点了点头,又提了另外一个人,这才是她真心想介绍的:“南安王府老太妃跟前养着个嫡出的孙女,她爱若珍宝,今年也十四岁了,正在相看人家,这是老亲了,我见过那孩子,容貌娇俏,能说会道,出身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