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写信/翅膀越来越硬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写信/翅膀越来越硬了(1 / 1)

林管家的话让林海再也坐不住,直接带人去了县衙,给县衙施压。

县太爷让人把当时那一片出现过的人全都带去县衙问话,结果因为当时人太多,没法把所有人都记住,而且根据推测,对方应该是个练家子,他很有可能在推人出去之后就立刻离开了,没有被人注意到,也或许对方当时做过了一些伪装,线索断了。

林海对此很不满。

那一根针也是再常见不过的绣花针,沾了毒液,不过这是哪种毒,还无法确定,他们甚至连对方几个人都不清楚。

如果不是林烨确定他的右侧方有人推他,又被护卫及时出手救下来,或许出事了还会被以为这是一个单纯的意外,只是运气不好遇上了疯马,小小年纪就夭折,正是因为这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林海想起来就后怕。

甚至不等林烨主动开口,就问他:“你是不是还对练武感兴趣?”

林烨精神一振:“是。”

林海:“我之前顾虑着你年纪小,练武辛苦,就没答应你,等到了姑苏,你就跟着你宋师傅、孙师傅好好练,父亲希望你能坚持住,不要半途而废。”

他没想着儿子练武能有多么高深,但他希望儿子知道怎么保命。

“以后你出门,你宋师傅和孙师傅会跟着你,我还会另外调拨两个人跟着。”

幕后黑手没找到,林海一想起来就坐立难安。

如果不是儿子不出门不现实,他恨不得儿子一直在家里待着。

林烨:“是什么人?”

林海:“林府的护卫,他们比不上你宋师傅和孙师傅,也不差。”

林府自然有护卫,只是跟战场上杀回来的荣国府亲兵不能比。

他们在这里住了八天,贾敏反复发热终于好了,他们才重新回到船上,继续南下,相比起之前,贾敏和林海多了个后遗症,那就是儿子一定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才行。

在忘掉儿子被抛向马蹄下的惊悚画面之前,林烨是别想着有隐私了。

林海如今不抄经了,闲暇时就列书单,三年守孝,他决定要亲自给儿子启蒙。

如果他还任职的话,他抽不出太多时间分心到儿子的功课上。

接下来一路顺畅的到了姑苏,杨二管家比他们早出发,已经把他们这一脉的祖宅收拾妥当,就等他们回来了。

林氏宗族的人也做好了准备。

这是他们宗族的大事,虽然他们早就和侯府这一脉淡了,但在这种大事上双方是有默契的。

林家在姑苏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有一位侯夫人办丧事,姑苏城里热闹了许久。

其间,宗族里没少出力。

林家官位最高的就是林海这一脉,其他的,官位最高的是一个六品官,另外就是还没出仕的两个举人,虽然两边关系平平,但说出去他们是同一族的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别人看在林海面上,也不好对林氏做什么。

林海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就告别了林氏族人,闭门守孝。

贾敏这时才准备写信回京城,告知她这边一切安好。

在寄出之前,问林烨:“你可要给你表哥表姐他们寄信?”

林烨:“要的。”

他在京城没有交到朋友,因为他少数跟着父母出门做客的时候,对方家里要么没有小孩,要么小孩年纪跟他相差太大,他的“朋友”,就只有荣国府那边的表亲。

贾珠和元春因为大一些,要读书,而且王氏背地里没少冲他散发黑暗能量,所以和他最要好的是贾琏。

虽然这“玩”,林烨有被迫的成分,但感情已经有了。

贾敏笑眯眯:“既然写了,就给你外祖母、舅舅他们也写一封信吧。”

这话就是出于炫耀了,儿子的字大,也不美观,但规整,也不缺胳膊少腿,这对于一个刚拿笔不久的小童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

林烨:“那我可以去街上给他们买礼物一块儿寄回去吗?”他想看看这姑苏城,当然,如果他们能答应,他肯定会带齐人手。

贾敏直接拒绝:“不行,不过你可以让青竹青松帮你买。”

林烨:“好吧。”也行,让他们转述。

贾敏:“你打算给他们买什么?”

林烨思考了一下:“给外祖母送摸额,大舅舅送扇子,二舅舅送字画,两个舅母送荷包,珠哥哥、琏哥哥送文房四宝,元春姐姐送帕子。”

看他考虑的这么周全,贾敏心里爱的不行,眼睛成了弯月,她没忍住,抱了抱儿子:“烨哥儿想的真周到,你让青竹青松到账上支二百两去买。”她知道儿子手里有些散银,但她不想儿子用自己的私房。

至于儿子买这些,二百两足够了,他还小,如果换成他们给荣国府送礼,自然不能这样,要他们这样送,那就是敷衍了事了。

本来贾敏还想在信上夸一夸儿子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不过林海得知后,劝了她,达成共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儿子还小,不必在身上背负太多,以免成了伤仲永。

信很快寄了出去。

信到的时候,史氏正和两个儿媳妇、贾琏、元春在花厅玩乐,史氏第一时间拆开了女儿给她的信,本来她是笑着的,但看着看着,眉头却皱了起来。

王氏看了,以为这个讨人厌的小姑子出了什么事,嘴角不禁露出笑容:“老太太,姑奶奶的信上说了什么,他们应该都到姑苏了吧?”

史氏放下信:“到了,都安顿下来了。”

女儿在信上说了途中外孙差点被害的事,只是查了许久,没有线索,来问问她有没有头绪。

她看了一眼王氏脸上的笑意,本来想说的话,一下子吞回了肚子里,挥了挥手:“你外甥给我们写了信,还送了礼物,这是他的一片心意,你们把这些拿回去吧。”

进门不到一年的邢氏顿时乐了,居然还有她的份?

这个外甥果然是好的。

贾琏听到这话也很高兴:“老太太,弟弟有给我写信吗?”

史氏顿时笑了:“有有有,给你和哥哥姐姐都写了信,这就是你的信了,这是你弟弟给你送的笔墨,回头你开蒙了就用得上了。”她看了一眼外孙写的字,再看看贾琏,他可比烨哥儿大一些,烨哥儿都能写信了,琏儿总不好落后太多,所以她又对王氏开口:“等二老爷回来了,你让他来我这里一趟,琏儿该开蒙了。”

王氏脸上的笑容顿时勉强起来:“琏儿还小,不用这么辛苦,琏儿,你想读书吗?读书很辛苦。”

贾琏被她说的犹豫了,但是想到弟弟写的信他都看不懂,他还是开口:“要,我答应要给弟弟回信。”

王氏听了,又给林烨记了一笔,小姑子不讨喜,她的儿子也让人讨厌。

史氏哪里不知道她的想法,只是她偏向二房不假,贾琏也是她的孙子,而且王氏的翅膀越来越硬了,对她的话没有那么言听计从,该敲打敲打了,荣国府还是她说了算,她不容置疑:“当初他哥哥也是这个年纪开蒙,哪里早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或许让珠儿的夫子一起教导也行。”

王氏顿时急了:“老太太,这不合适,琏儿还未开蒙,珠儿和他的进度不一样,还是另请一位夫子吧。”珠儿的夫子可是她让娘家废了大功夫才请来的举人,怎么好便宜了贾琏?

他的夫子,随便请个秀才就可以了。

一回到自己的院子,王氏就把林烨给她的荷包甩到了地上。

跟在后面进来的贾元春看到这一幕,皱着眉头:“太太。”

王氏一把抱住女儿,开始抱怨:“我知道贾敏看不起我,她走这么远了还要给我添堵!我和她就是天生的对头!”

元春小小年纪,觉得头疼:“姑妈也没做什么。”

王氏竖眉:“怎么没做什么,要不是她多此一举让她儿子写信,怎么会让老太太又想起给琏儿开蒙?”

之前老太太提起过,她好不容易才打消了老太太的念头。

贾元春摇头:“太太,琏儿到年纪了,本就该开蒙的,拖太久了,别人知道了也会说。”她年岁虽小,却已经知道不少。

她这话提醒了王氏:“我的儿,你说得对,面上总要做到位才是。”她很快有了想法。

贾琏是个坐不住的,爱玩爱闹,他难道真会愿意读书?

如果是他自己不愿意读,那就不关她的事了,想到这里,她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也有兴趣关注别的了:“你给我瞧瞧,烨哥儿给你送了什么?”

贾元春取出帕子:“这个,上面绣着锦鲤戏水,很精致,跟这边的风格不太一样。”她喜欢这个帕子。

王氏看了一眼,不由撇嘴:“是精致,也就是绣工好点,不值几个钱。”

元春无奈地笑了笑,默默把帕子收了起来。

另一头,醉生梦死的贾赦也收到了邢氏带来的信和扇子。

他打开信看了下,哈哈笑了两声:“好小子,还惦记着他大舅舅呢,这笔字还不错啊。”对三岁小童,要求不能太高。

他又看了看扇子,是山水扇面,典型的江南风格,他拿着把玩了好一会儿,从书房里找出了一本字帖:“给老太太送去,这本字帖给烨哥儿。”

他也想到了贾琏,问邢氏:“琏儿可开蒙了?”

邢氏:“老太太正问呢,说要让二老爷请一个夫子来给二少爷开蒙。”

贾赦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眼邢氏,又收回视线:“我知了,你回去吧。”说着,他又拿起了酒壶。

见他这样,知道他今晚跟自己又没有关系了,不知道要跟哪个小妖精鬼混,邢氏僵着脸离开了。

这样下去,她什么时候才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到贾政回来,就收到了外甥送给他的一封信,还有一幅字。

他饶有兴致的拆开信,忍不住笑了。

上面其实没什么内容,就是一些问安的话,但童言童语,配着这一大团一大团的字,就很喜人。

看完了信,他又拆开那幅字看了看,不住点头:“有点意思,这个之字写的妙啊。”

王氏见不得他这样,“老爷,老太太有事唤你过去。”

贾政放下字:“我立马过去。”

然后他吩咐丫鬟收拾他书房收藏的一副字画:“用匣子装好,晚点送到老太太那,回头给烨哥儿送去。”

王氏看了,脸上僵硬,这一幅字她还记得,为了买它,老爷从账上支了五百两,这可亏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