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事业(1 / 1)

在一阵浓郁的花香中醒来,沈珂茵坐在床上满足地伸了个懒腰。

昨晚一夜好眠,没有半点搬新家认床睡不着的迹象。

这里安全感满满,她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宝贝被惦记而辗转反侧。

推开后门,隔壁101室小院子里一朵朵华丽的花团,摇曳在清晨微风中,令人心旷神怡。

沈珂茵餍足地深呼吸一口清新空气,心情颇好地准备上班。

路过隔壁101室时,她抬头张望几眼。

大门紧闭,窗户封锁,里面银灰的窗帘挡住一切光线,只能从缝隙中看见鞋架上的一双男士皮鞋。

竖起耳朵细听,没听到任何动静,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出门。

还想打声招呼来着。

看来不巧啊,以后碰到了再说吧。

沈珂茵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小区,看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从林荫的碎隙中洒下来,头一次觉得生活还挺有奔头。

走到十字路口,沈珂茵从旁边一家早餐店买了一份煎饼和一杯豆浆。

哼着小曲拎着早餐走进咨询室时,蒋老板正埋头整理资料。

看她进来,蒋老板停住手里动作,抬眸打量她,“这是你这阵子唯一一次没带黑眼圈上班,看来你对新的居住环境很满意。”

“那是相当满意!”沈珂茵坦率承认,“你是不知道我那儿环境有多好。”

“隔壁有位大姐可热情了,昨天我刚搬过去,还主动邀请我去她家吃饭呢。”

“还有另一位邻居,后院里种了一圈牡丹花,老香了,我今早是被香醒的,这会儿身上估计还有香味呢。”

沈珂茵低下脑袋像模像样地去嗅胳膊上并不存在的香味,也就没注意到蒋老板眼神中一闪而过的不自在。

“哦,是吗,你隔壁还有人种了花?好雅致。”

“可不是嘛,种得可好了,这位邻居肯定顾家、有耐心、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大概率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听着沈珂茵笃定的语气,蒋老板淡淡一笑,“你邻居知道你这样夸他,他会高兴的。”

“我还没见过呢,这么热爱生活,平易近人,应该是个上了年纪的和蔼大叔吧。”沈珂茵猜测。

蒋老板轻笑,“这话他应该不爱听。”

“怎么不爱听,我这可都是夸奖的话。”沈珂茵捏着下巴苦想,“我琢磨着也想在后院里种点花,打算跟这位种花能手套套近乎,不知道送点什么水果去套近乎比较好。”

“白巧克力吧。”蒋老板突然说。

“啊?”沈珂茵纳闷望向蒋老板,“为什么?”

蒋老板扶了扶眼镜框,面不改色地解释:“大部分人都对巧克力不排斥,买这个比较保险。”

“有道理,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沈珂茵凑到蒋老板面前,请教:“你说往后院种点什么品种的花比较美观?”

蒋老板一愣,“你问我?”

“当然,你是东大的教授,品味肯定不差。”

提起这个,沈珂茵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

“对了蒋老板,我另外一位老板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之前说三天后回来,我估摸着也该到时间了吧?”

她还是很想知道堂堂一个东大的教授,为什么要在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开一家小小的咨询室!

蒋老板扶了扶眼镜框,语气不太确定:“大概明天晚上回来吧。”

“那正好,我明天想请假,提早两个小时下班。”

沈珂茵突如其来的请求让蒋老板侧目,他面露惊讶:“你想提早去找他?”

“……”沈珂茵:“不是,我有其他事情。”

她昨夜又联系了市博物馆的胡主任,表示想要捐赠。

这次的捐赠她怀着一丝回报的意味。

国家给她分配这样一套合心意的房子,她以后却在案件上帮不上什么忙,想想有点占国家便宜的羞耻感。

总得回报点什么出去才安心。

正好,她手上有点宝贝。

布袋中的瓷器一共12件,她挑来挑去,挑中之前在网上询问过的小碗。

其他瓷器不知背景深浅,贸然拿出去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那件在香港拍卖会上卖出2亿多港币天价的天青釉洗又不如这只小碗珍贵,显不出诚意。

小碗目前世界上只有两件,一件在国外,一件是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她捐给沪城博物馆一件,不至于太惊世骇俗,同时也显出了她的诚意,再合适不过。

况且,她手上总有三件,捐出去一件,还有两件呢。

就这么干!

与博物馆约好的时间是下午,沈珂茵提前两小时下班,先回了一趟家。

小心翼翼拎着瓷器出门,直奔市博物馆。

陈列保管科的胡主任热情接待她,“又是你啊!上次你捐的金条还在研究中呢,这次又要捐什么宝贝?”

“这次可是个大宝贝哦。”沈珂茵从布袋中掏出一只小碗,“胡主任,你看看,我要捐这个小碗,我查过了,是汝窑天青釉碗,挺珍贵的。”

胡主任:!!!

“这这这……”胡主任激动地捂着心口,语无伦次:“这是真的假的?”

这要是真的,用“珍贵”一词恐怕都不太准确。

“当然是真的,我哪能拿假的来忽悠你。”沈珂茵将小碗递过去,“不信你瞧。”

胡主任心情复杂地接过小碗。

他心里不太相信,这可是全世界只有两件的珍宝!目前国内就京市博物馆里有一件,其他地方都没有,这要是真的……

胡主任开始上下打量沈珂茵。

这人装着平平,看上去不像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但她通身淡然大方的气质又实在异于常人。

她只拿了个布袋,大咧咧拎着瓷器过来捐赠,悠然坦诚的神态,仿佛捐出去一个不太重要的玩意,神情没有半点不舍。

贫穷又慷慨。

矛盾,实在矛盾。

或许不能这么早下论调,这件文物是不是真的还有待商榷呢。

胡主任细细摸着小碗外壁,刚想发表自己不赞成是真品的言论,想到之前被金条打脸的事迹,他忍住了。

只说:“先拿去鉴定一下吧。”

他是不太抱什么期望的,这样的文物,要真是真品,恐怕也得成为沪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尽管心里不太信,胡主任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他拿出一张申请表,递给沈珂茵,“文物捐赠是要递交申请的,基本的资料信息需要你填写。”

沈珂茵一脸警觉:“我是匿名捐赠。”

“匿名捐赠也需要填写。”

“可我上次没填写。”沈珂茵据理力争。

胡主任解释:“上次的金条还在价值研究中,等完全研究完,咱们完成文物移交的时候,你也是要填写这些资料。”

沈珂茵懵了。

原来匿名捐赠也要填写文物的基础资信息,来源资料吗?

那不行,她那些东西哪经得起追究啊。

一查一个不吱声。

沈珂茵打商量:“那、那我不捐了行不行?”

“咱不能这样,捐赠不是儿戏,出尔反尔可不行。”胡主任后退一步,“这样吧,等鉴定结果出来再说。”

这一等,等来了全网头条。

当晚,一则“神秘女人向博物馆捐赠无价之宝汝窑”的新闻迅速窜上热搜,网友们炸了锅。

【卧槽!怎么又有人捐文物啊?之前有人捐金条上热搜的消息没过去多久吧?】

【都是神秘女人,有没有可能,这两件东西是一个人捐的?】

【搞笑的吧,上一个是从老宅里挖出来的,难怪这个也是在老宅挖出的?】

【没人注意到这是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吗?目前国内只有一件。】

【错!现在沪城博物馆也有啦,京市有的镇馆之宝,咱们沪城也有!】

【京市和沪城都有,现在就差圳城了,圳城给力一点,赶紧跟上。】

……

网络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沈珂茵没看见,她正忙着在古董吧发帖求助。

她想过了,这些文物不能长期捂在自己家里。

现在家里只有一箱金条和一袋瓷器,尚且有空间可以放下,等以后电话业务多起来,越来越多的格外奖励寄过来,她那看起来宽敞的房间恐怕也挤不下。

得想个好办法处理。

全捐给国家自然是舍不得,拿去拍卖又有很多顾虑,堆在家里更不是个长久之计,思来想去,找不到好办法,沈珂茵决定上网求助。

【这里的人个个说话好听,谁能告诉我,家里古董太多了,怎么处理比较好?】

帖子一经发出,迅速引起围观。

【卧槽!大佬来了,合影合影。】

【听听,这就是大佬的口气,好凡尔赛!】

【打卡留名,见到了传说中的大佬!】

【留名+1,这是真大佬!】

……

沈珂茵:?

她颤颤巍巍打字:【大家怎么了,我不是什么大佬啊。】

【看来大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火了哈哈哈哈哈。】

【大佬,你都登上热搜啦,你看看那个“无敌县令”的词条。】

【今天的贴吧流量激增,都是来蹲你的,没想到真蹲上了。】

【大佬,你自己捐的文物这么快就忘啦?】

……

沈珂茵:!!!

完蛋,她被扒码了!

看着快要炸了的私信,沈珂茵现在只想删帖跑路。

好在这个贴吧的新号刚申请没多久,没透露什么私人信息,只是……她刚才的问题估计要又要引起一阵热议。

果不其然,等她再点进帖子,下面多了一溜回复。

【卧槽,听起来,大佬家里还有很多古董啊!都发出来,让咱们开开眼吧!】

【一出手就是这么重量级的文物,我也很好奇楼主手上还有什么我们没见过的好东西。】

【别的不知道,反正还有一件汝窑天青釉洗,这个也很值钱的好吧!】

【我现在很好奇,楼主是继承家里的祖产还是刨了别人家的祖坟?不然怎么这么多存货?】

在一片好奇声中,只有一个网友认真回答问题:【古董太多,不如开家私人博物馆。】

沈珂茵眉目一振,点进这位网友的主页。

主页和她一样干净,什么都没有,头像是平台自带的,昵称是一串数字。

再一看,注册于三分钟前。

好嘛,比她的号还新!

不过建议倒是个好建议。

得,就开家私人博物馆吧!

等年底建文集团的分红下来,她就有资金动工啦,现在可以好好地规划起来。

沈珂茵退出贴吧,兴致高昂地开始策划私人博物馆的事。

她走到靠窗的书桌前,摊开草稿本,拿起笔认真涂涂画画。

咕噜咕噜一阵行李箱滚动声音从窗外由远及近传来,沈珂茵抬头,余光只瞥见一道颀长的白色身影从眼前一晃而过。

过了几秒,行李箱滚动声戛然而止。

随后,隔壁101室传来扭动开门声。

看来隔壁邻居回来了。

沈珂茵蓦地站起身,从桌边拿起一盒巧克力,决定先去贿赂贿赂这位会种花的大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