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戍边八年,我教女帝做贪官> 第595章 四方震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5章 四方震动(1 / 1)

而随着武备都尉许元广向汾渊城周边几城——裕川、同州、祁阳等发出劝降文书,整个晋地都为之震动了!

同州的府尹赵明轩,正端坐在府衙内品着香茗,悠然处理着日常的政务。

突然,一份来自许元广的劝降文书打破了这宁静的午后。他愣愣地看着那封加盖了武备都尉大印的文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不安。

与此同时,裕川的府尹韩子墨和祁阳的武备都统陆文渊也收到了同样的文书。他们同样震惊不已,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纸张,仿佛那上面的字一个个都变成了烫手的烙铁。

汾渊,这个晋地的重要城市,位于数条交通要道的交汇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得失不仅关乎晋地的安危,更牵动着整个大乾朝的神经。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重城,竟然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被北疆军占领了!这怎么可能?

赵明轩急忙召来送信的人——许元广手下的一名游击副将,仔细询问情况。

当得知汾渊确实已经落入北疆军之手时,他如遭雷击,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冷汗直流。心说这事儿难办了!投降吧,那就相当于背叛了现在的朝廷;不投降吧,白家军可就要打过来了。他可不认为自己手下的府军能够抵挡得住那支由军神白曜带出来的精锐之师。毕竟,连京城的几十万大军都败在了他们手里。这该怎么办才好?

韩子墨和陆文渊也同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都知道,汾渊的失守意味着晋地的门户已经大开。北疆军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直取晋地的腹心地带。而他们也面临着和赵明轩一样的选择:是投降还是抵抗?

三人心中都清楚,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然而,他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因为北疆军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考虑和犹豫。

于是,赵明轩、韩子墨和陆文渊以及各自的手下幕僚齐聚一堂,商讨对策

秦地,檀州府内,秦王府中一片奢靡荒淫之气。

雕梁画栋的宫殿,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金碧辉煌,却又透着一股颓废之美。此时,秦王夏武正与一名美人在青玉池中嬉戏沐浴,水花四溅,春色撩人。

那美人肌肤胜雪,眉眼含情,她轻轻地为夏武揉捏着肩膀,娇声软语,令人骨酥筋软。夏武则是一脸惬意地躺在热气腾腾的水池中,享受着这难得的温柔乡。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旖旎的氛围。一名宫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跪在池边,气喘吁吁地说道:“王爷,外面来了个副将,说有要事相报。”

夏武闻言,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让他等着。”说着,他一把将那女子拉进了水池,继续他的荒淫生活。

水池中,两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水波荡漾,春意盎然。而外面的副将,却只能焦急地等待着。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夏武才意犹未尽地从华清池中走出,他随意地披上一件华丽的袍子,坐在了软榻之上,尽显慵懒之态。旁边,那位美人依旧露出雪白的胳膊,轻柔地为他按摩着,眉眼低垂。

夏武微微眯着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舒适。他随口问道:“什么事啊?急急忙忙的。”语气中满是不耐与轻浮。

那副将站在一旁,看着夏武这副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悲愤之情。他深知边关告急,匈奴军已经占领了几座边城,而眼前这位王爷却还在这里贪图享乐,对国事毫不关心。但是,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强忍着怒火,将消息如实禀报。

“王爷,匈奴人又来了,几处边城得而复失”

夏武一听这个消息,吓了一大跳,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猛地坐起身来,紧盯着那副将,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旁边的美人也被这个消息吓得花容失色,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露出了惊恐的神情。

她心中慌乱地想着那些关于匈奴人的可怕传闻,匈奴人如何像豺狼一样残暴无情,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她听说过,匈奴人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进行疯狂的屠杀和掠夺,无数无辜的百姓在他们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男人的头颅被割下挂在城墙上示众,女人和孩子则被当作奴隶肆意凌辱。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如同噩梦般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夏武愣了片刻后,突然回过神来,他急忙站起身来,大声命令道:“快!快备马!我要亲自去边关看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紧张。

那副将见状,心中稍微松了口气,暗自庆幸终于将这位王爷从温柔乡中拉了出来,忙迅速应声退去,准备前往边关的事宜。

在远离烽火硝烟的京城,一场气氛凝重的朝会正在紧张召开。

此时此刻,白羽军已占据汾渊、深入晋地的紧急军情,以及匈奴铁骑持续威胁边关的严峻态势,尚未传入京城高官的耳中。

朝廷上下所知的,仍是北疆军从邺城和代水一路南下的凶猛攻势,与此同时,另一支北疆劲旅自鲁地疾驰向西,江南局势已然剧变,运河防线失守,金陵古都岌岌可危。

紧张局势如箭在弦,整个大乾朝都笼罩在厚重的战争阴云之下。

幸亏夏斌丞相早有先见之明,在京畿重地果断实施了军事管制,因此尽管形势逼人,京城的社会秩序尚能勉强维持。然而,不安与恐慌的情绪仍在不断蔓延,如同暴风雨前的沉寂,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与窒息。

朝会之上,兵部尚书战远面带忧色,详细汇报了当前的战况。他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每一句话都沉重得仿佛能够压垮在场众人的心。当他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大殿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官员们个个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这种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能透露出他们内心的惊惧与无奈。当前朝廷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而这场危机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家族兴衰,甚至身家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