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0章 论政(1 / 1)

正所谓“最难消受美人恩”,此情此景,诚哉斯言。

而观澹台听雪之为女子,爽朗快意,敢爱敢恨,倾尽所有而无悔,其情之深,如渊如海;其意之切,如火如荼。

遇白羽而倾心,遂以全身力气付之,不曾有丝毫犹豫。彼之爱,犹如皓月当空,清澈无私;彼之情,犹如烈火燎原,炽热难挡。

白羽感其至情至意,心中亦然激荡不已

“小子,为师问你话呢!”一个戒尺打在白羽肩头,岑夫子怒道:“许久没见一面,为师现在问你话,你还神思不属,一副‘眼去眉来相思恋’的恶心模样,老夫昨晚的隔夜饭都要吐出来了!”

看到白羽被打了一戒尺,澹台听雪在旁边很是感同身受,感觉自己手板隐隐作痛,不禁皱眉想到:师兄啊,老师在问话呢,你要想我,也别这时候想啊——刚才她跟白羽讲了之后,明显能感觉出师兄的心绪不同,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澹台听雪十分开心,又有一些小害羞。

谢青云则有些不明所以,师弟平时挺机灵的一个人,这会儿怎么傻了?打起精神来呀,这关可不好过,上一次师妹已经把儒家骂的跟臭狗屎一样了,这次你要是说不好,师父可真要打人的。

而白羽已经回过神来,笑道:“师父啊,什么‘眼去眉来相思恋’?你一大把年纪了,又是儒学泰斗,怎么嘴里吐出如此虎狼之词!”

“少跟我来这套,你师妹准备在南阳搞你那套内阁首相制,我问她,她又说不清楚,当然大概的意思我是知道的,但是最关键的地方,听雪总是说不清楚,你来好好跟我说说。”岑夫子道。

“师父啊,先说明一点,师妹搞内阁首相制,虽然事先不知道,但我是强烈支持的。”白羽道,男人关键时刻就要顶上,不管现在南阳改制的时机成不成熟,但是澹台听雪已经为他走出这一步了,他就必须在后面顶住。

“哼,我直接问你吧,你如何保证内阁不反噬?”岑夫子一下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内阁不能掌握军权。”白羽道。

“那皇帝掌兵权,内阁岂能放心?小子,千年以来,关于权力的争斗可是从未止歇,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曾经谦谦君子,一旦登上高位,也不愿意放弃手中权柄,为此荼毒苍生,忘却初衷者比比皆是!”

“师父所言甚是,此种弊端,师父一眼所见。”白羽道:“但是师父,你们都忘了一个关键。”

白羽深吸一口气,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岑夫子,慎重道:“师父,有一要义我们未曾深入探讨——那便是‘以民为本’与‘依法治国’的并行不悖。在此皇权内阁制中,不仅仅是皇权和相权的问题,难道你们都忘了另一个最重要的权利?”

“什么?”岑夫子皱眉,“赶紧的,别卖关子。”

“那就是民权啊!”白羽道,“师父,你可是大儒,儒家讲究以民为本,难道你把民给忘了?”

“你这是什么混账屁话,仔细说来听听。”

岑夫子闻言,面露惊愕:“把乡野小民送上殿堂?”

白羽颔首道:“然也。民众乃制衡相权与君权之基石。欲使此制运转如常,非由民众中选举代表、共议国是不可。”

“国会者,立法之殿堂,汇集万民意志,肩负国家大法与规章之制定。其立法须合民心、顺民意,以百姓福祉为依归。如此,则法律可成维护公平、保障民权之利器。”

“皇权在君主立宪之下,虽仍存尊荣,然已非昔日之绝对。皇帝乃国家象征,其权受法律之约束。必须守法而行,不得恣意妄为,更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皇权之行,当以大局为重,以民为本,方能得民心、稳统治。”

“内阁者,行政事务之总管。由国会选举而生,对国会负责,受其监督。内阁成员皆精英之选,凭其才学与经验,处理日常政务,推动政策实施。内阁之务,当以民利为先,以国兴为志,确保国家运转有序、社会和谐安宁。”

白羽顿首再言:“此三者——国会、皇权、内阁——相互制约、协同并进,共谋国家发展大计。国会立法护民权,皇权守国统与尊荣,内阁施政惠民生。各守其职、各尽其责,方能实现国家久安长治、百姓安居乐业之愿景。”

房间里三个人都听傻了,澹台听雪喃喃道:“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我还要成立个国会?”

谢青云头都麻了,他是前朝皇族,从来没听说过白羽这种奇谈怪论,忙道:“师弟,你可悠着点,现在这个皇位可是听雪的,你这样一搞,听雪岂不是没啥事了。”

澹台听雪眼睛一亮,“没啥事好呀!”

“行了,你们都少说两句。”岑夫子怒斥了他们一句,然后又问白羽,“小子,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呃也参考了一些儒家经典。”

“放你的”岑夫子差点没脱口骂出脏话,“老夫怎不知道有什么儒家经典说了这些?”

这老头怎么打破沙锅问到底,白羽开始搜肠刮肚,“弟子曾读《孟子·万章章句下》,其中有言:‘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这国会之设,不正是为了让民众有谏言之机,监督内阁之行为吗?若内阁有过,民众可通过国会提出谏言,甚至罢免不称职之内阁,此非易位之意乎?”

岑夫子顿时一愣,我去,还真有啊。

白羽见岑夫子并未打断,是有所思,便继续道:“至于皇权与内阁之制衡,弟子借鉴了《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皇权与内阁之权,需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方能达到中和之境。如此,则国家安定、百姓乐业可期。”

“这种理解”岑夫子不停的捋起胡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