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戍边八年,我教女帝做贪官> 第312章 北方的异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2章 北方的异常(1 / 1)

北都府,府主公事房。

夏芷安坐在桌子后面专心地处理问题,不时地与旁边的侍书说上几句。

侍书刚刚从通城回来,找夏芷安汇报通城呃新建农田和水利设施的情况。

今年雨水比较稀少,有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旱情,那么新开耕地会不会有好的收成?成本收益几何?需要多少补助?这些问题都要答出一个章程。

说白了就是要政策和钱的。

白羽现在天天忙于搞科研,跟电力发动机死磕,其他的事情全都丢到一旁,而夏芷安基本上能当北疆半个家,虽然名义上是府主,但在侍书这个王府侍女的眼里,就是当家的主母。

要钱找主母准没错!

“到处都要钱啊!”夏芷安感叹,“继续往东建铁路要钱,兵工厂要钱,北疆大学的经费要钱,农业补助要钱,水利工程的维护要钱,准备造气轮船,也要钱!要不是年前从京城弄来一大笔银子,现在我们的库房都见底了!”

侍书笑笑,“王爷不管事,府主,你就多费心吧。”

看夏芷安的样子,就像个管家婆,哀叹家里开支大,花钱多!

“够也还是够用的,就是不能不开源节流,要是京城那边能再支持我们一点就好了。”夏芷安莞尔一笑。

“户部的银库都被王爷掏来了,他们三十万大军过来打仗肯定也花了不少钱,估计京城现在比我们还穷呢。”侍书道。

夏芷安一摊手,“那就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了,耕地还是要开的,现在北疆的人口多了,跟南边的关系又不好,要买粮食也比较困难,还得靠我们自己,不过推广一些耐旱的植物还是必要的,这个问题我跟周平玉商量过,等我把他叫进来。”

还没叫周平玉,周平玉就自己过来了,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奢娜。

“咦?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夏芷安见两人进屋,而且面色有些凝重,不禁问道。

“奢娜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不能小觑,所以我来汇报。”周平玉道。

“奢娜,坐下说,是怎么回事儿?”夏芷安转向奢娜,同时叫人进来泡茶。

奢娜道:“最近零零散散有不少匈奴部族的人过来投靠,我觉得事情不太对,搞不好草原上出了大事。”

夏芷安神色一紧,“具体说说。”

“昨天我在部族走访,发现好几家里都多了人,这些人都是刚从北方草原上投靠过来的,大部分都是以前我们奢娜部的,我父亲被呼屠残害之后被人掠去了呼屠部的。”

房间里的几人听到奢娜的叙述,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现在他们再过来投我,克制呼屠部落定然是出了大事!”奢娜道。

“有没有问清楚情况?”夏芷安问。

“他们不在核心草场,都是生活在外围,只说有人来袭,呼屠应该是打败了,死了很多人,具体的情况他们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情况不对,然后就纷纷难逃,于是就跑到了我这里来!”奢娜一口气说完,这才喝了一口茶。

房间里一时沉默,匈奴的这些牧民一向对危险感知敏锐,如果按奢娜所说,那北方草原上应该是出了大事!

周平玉道:“能打败呼屠的,实力竟然很强,月氏可以排除,最有可能的就是北匈奴和东匈奴。”

夏芷安点了点头,“去年我们跟东匈奴打了一仗,灭了他们一只王帐骑兵,又让南匈奴的呼屠背了黑锅,东匈奴报复回去是有可能的。”

“北匈奴也不能小觑。”周平玉道,“我最担心的还是北匈奴,他们多年没动,养精蓄锐了好久,现在兵强马壮,如果北匈奴南下,对北疆的威胁太大!”

夏芷安神色凝重,转向侍书,说道:“侍书,你现在和奢难一起去北疆大学找王爷,这件事必须得让他知道,同时等他的指示,估计他需要召集我们商议。”

侍书起身道:“好,我现在就去!”

…………

白羽的电动机正研发到最后关键时刻,基本上大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就等拿出整机,并进行试验即可!

如果成功,那么北疆就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从此进入电力时代。

白羽刚准备叫人把刚刚绘制完成的图纸送去工坊,就听闻侍书和奢娜一起来找,赶紧把她们叫进工作间。

而等听她们说完,白羽愣了一下后,立刻反应过来,在北疆这么久,又领兵打仗好几年,他现在对这些方面非常敏感,立刻道:“通知渠乾、徐岸、胡彪、李玉一起去北都府,我马上就到。”

白羽没有立刻去北都府,而是先去找了一个人,仝成。

仝成正在讲课,白羽一直等到他这节课结束,才跟仝成一起到了夏芷安的公事房,而此时其他人都到了。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吧?”白羽第一句话就问,“我判断呼屠出事是肯定的了,而且是兵祸不是天灾,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出兵打了呼屠?东匈奴还是北匈奴?”

胡彪道:“我觉得东匈奴的可能更大,东匈奴的达苍上次帮我们背了一口大黑锅,攻打月氏的计划也破了功,他修养一年之后去找呼屠报仇很有可能,而且达苍一直的目的就是想要王帐一统,他打月氏也是这个目的。”

胡彪说完,房间里的人频频点头。

李玉道:“胡将军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北匈奴,多年未见刀兵,谁也不知道现在北匈奴是什么情况。”

白羽看向渠乾,渠乾抓了抓脑袋,说道:“北匈奴离得太远,那边确实没什么情报,只知道两年前北匈奴是换了一个新的单于,叫野骸台,只有二十来岁,其他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匈奴那边的情报确实难以打听,这是事实,距离太远,交通实在不便利,而且汉人很难在匈奴人聚集的地方扎下根来,哪怕打探到情报,等传过来也已经过时了,而北匈奴那边的地理条件让飞鸽传书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一直以来,男人都是靠一些行商来了解匈奴的情况,渠乾也有派过商人去北边,但折损率惊人,那帮人对南来的商人是真抢啊!

派商队过去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