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重回1992小木匠> 第3章 团队聚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团队聚餐(1 / 1)

时间也快到中午了,陈安邦领着一行人往回去的公交站台走去,按照后世的习惯,他本来是想叫这几个人一起去饭店搓一顿的,可转过来一想这个时期的正常交往礼节也没这么重。

再说了虽然这时候物价不贵,可是十来号人去饭店吃饭,大几十块钱也是要花的,陈安邦身上只有两百来块钱了,今天晚上的人工费就得开出去小一百,后面多少身上还要留点应急的备用金,所以也就装傻忽略过去。

和李建军一起的那些人则根本没有要去饭店吃陈安邦一顿的想法,毕竟“仓廪实方知礼仪”,在一个大部分人还吃不饱的年代,对他人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

一行人又来到香炉礁车站坐车,因为是周末,路边也有一些出来练摊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地上铺一块蓝色或格子的塑料布,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杂货,大到二手家俱家电,小到钮扣针线,吃的、穿的、用的、看的都有,靠边上还有几个卖菜的,陈安邦等人走了过去,看到都是一些卖大葱、白菜、萝卜等北方常见蔬菜,还有就是咸鱼、粉条等干货,再不就是海虹、海带、蚬子等近海海产品。

与前世不同,现在的陈安邦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些海产品,现在这些多是沿海的村民捡拾过来卖的,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是纯野生产品,比后世的人工养殖水产味道要鲜亮得多,陈安邦决定买它几斤花蚬子尝尝。

“走,买几斤蚬子回去辣炒。”滨城虽然地处东北,但是从语言到习俗上都与山东类似,而且本地人也有不少是山东人后代,所以滨城菜系偏鲁菜风格,什么软炸肉、炸蛎黄等都是鲁菜,这与陈安邦老家的菜系口味大不相同,陈安邦老家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据说是明朝初年从鄱阳湖边搬迁过来,所以菜式口味上与赣菜接近,油大味重爱放辣椒。

“师父,这不就是栝栝吗?”陈安民好奇地说道,所谓栝栝就是小贝壳的意思,陈安邦老家都是淡水贝壳,不过没有花蚬子这么小的,而且都是黑色的,不像蚬子还有好看的花纹,就像以前的蛤蜊油外壳一样。

“嗯,差不多,但是这边人给分类得更细一些,像这种小的叫花蚬子,也有地方叫它花甲,还有黄蚬子和白蚬子,不过算花蚬子的味道最鲜,旁边那个黑色的一堆贝壳叫海虹,也叫贻贝、青口,再边上外壳巴巴赖赖的那个叫海蛎子,也就是牡蛎。”陈安邦给这帮老乡介绍道,前世的他对这些东西也是一问三不知,现在的他当然是了如指掌了。

问了一下价钱,现在的海产品确实便宜,花蚬子一块钱两斤、两块钱五斤,海虹就更便宜了,一块钱四斤、五块钱一盆,陈安邦花了四块钱买了十斤花甲,虽然海虹更便宜,但是那玩意第一次吃容易腹泻,考虑到晚上还有安排,所以陈安邦不想捡这个便宜冒这个险,万一十来号人都放倒那乐子就大了。

一行人坐着公交车又回到金家街这边,本来严红军几人是要再坐两站回椒房的,但是陈安邦说了过去认认门,于是大家就一起下车了。

从公交站台向北边坡上走个七八分钟就到了出租房,这边算是椒金山的山脚,坡度不算太陡,房子一直盖到了半山腰,靠东边一点是滨城钢铁厂的家属楼,那边是五十年代苏联人盖的房子,这边的就是一些小工厂或小集体的房子,有楼房也有平房,中间夹杂着两所小学和一个初中。

进了小院,房东隋大姐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到陈安邦带着一群人进了院,可能以为是介绍人过来租房子,正好院子还有几间空房,一边往绳子上扑腾晾晒着衣服一边看向陈安邦等人。

“隋姐!”陈安邦上前两步,一边说话一边指着众人说道:“我几个老乡过来认认门,吃个饭就走。”

“嗯!”隋大姐一听不是租房子的,热心劲就没那么多了,鼻子哼了一声示意知道了,一边扑打着衣服说道:“小陈啊!姐这也就是给你面子,一般人我是不让他们胡乱往院里带人的,这人多手杂的,要是丢东西了你知道的,那就说不清楚了。”

“好的,隋姐你放心!这几个都是我知根知底的老乡,一般人我绝对不带回来,这几个人过来认认门,吃个中午饭就走。”陈安邦向房东保证道。

“赶紧进屋!”陈安邦见房东默许了,便赶紧招呼老乡们进屋坐,屋子也不大,大概三米宽六米多长,二十来个平方,前面放着一张折叠桌,桌子边上是几个小马扎,后面放着两张高低床。

人多马扎不够用,陈安邦直接招呼李建军和严红军他们坐床上,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然后吩咐陈安民将炉子生上,马安民把米洗上,因为来的人多,平时做饭的铝锅有点小,得先煮一锅饭,煮饭的时候切菜备料,饭好了腾出来炉子炒菜,菜炒好之后再煮一锅米饭,因为陈安邦他们都是吃大米长大的,吃面食不习惯,要不然上边上买些大馒头就不用煮那么多米饭了。

菜除了在香炉礁车站边上买的十斤蚬子之外,还有从老家带出来的咸鱼腊肉和辣椒酱和豆腐乳,陈安邦将咸鱼剁成块,再将腊肉切成片,等饭煮好一锅之后又让徒弟陈安民去买了一件啤酒,这个时期的啤酒都是用塑料绳扎起来的,12瓶一捆叫做一件,连啤酒带瓶子押金一块钱,送回瓶子退三毛。

啤酒买回来,辣炒蚬子和咸鱼里陈安邦都放了少许,剩下半瓶准备一会吃饭的时候自己喝,毕竟来人招待没有酒不成席,但陈安邦一直不胜酒力,所以想出这么一辙,毕竟现在的凯龙还是挺上头的,比后世的雪花勇闯天涯后劲大多了。

很快饭菜就好了,做饭的同时一拨人坐在屋里闲扯淡,陈安邦将折叠桌支上,把两张床对了个直角,再把小马扎摆在外围,这样差不多十来个人够坐了。

桌子支好炒菜马上端了上来,菜式虽然不多,但是份量还可以,一帮人纷纷入席。

因为平时吃饭人不多,所以也只有四个盘子六个碗,蚬子都没盛出来直接就着锅端上了桌,还好马爱民从老家出来带了个铝饭盒,带了些过年时家里剩下的荤菜打打牙祭,正好最近荤菜吃完了,饭盒和盒盖可以拿来当饭碗吃饭。

喝啤酒的杯子也不够,三个人的水杯平时还是当刷牙杯子的,大家就直接对瓶吹,虽然条件简陋一点,但是出门在外不比在家,将就一下也就过去了。

陈安邦先提议众人都喝一个,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我这边有个活,刚才跟建军和红军都说了,现在跟大家再说一遍,就是晚上在证券中心门口排队,等到明天早上证券中心营业的时候,凭身份证领一个许可证,这个东西是免费发的,如果领这个东西要钱的话由我给大家垫上,领到之后大家把许可证给我,我就给你结排队的工资,十块钱,现飘!”

“那个,安邦啊!”严红军的一个老乡问道:“做么事要用身份证领东西啊,这个东西不犯法吧!我可跟你讲好了,犯法的事情我不做!”

“怎么可能是犯法的事情呢?别说你不做犯法的事,我也不会做犯法的事情啊!”陈安邦哭笑不得地说道:“至于为什么要身份证呢,是因为这个证是有数量的,又因为是免费发放,所以要登记身份证,不能出现一个人领好多的情况。”

“哦,那这个证是做什么的,以后咱们能不能自己用上?”又有人问道。

别看这帮人没什么见识,可是一旦事情关系到自己身上,中国农民那特有的狡黠劲马上就显露出来了,陈安邦也没有瞧不起的意思,依旧解释道:“这个证就是可以炒股的一个证明,只有这个证才能炒股,至于什么是股票呢,就是企业的资产认购凭证,但是这个股票得花真金白银去买,而且人家不单卖,一买最低就是一手,也就是一百股,就一块钱一股来说一手也得一百块钱,而好多股票都不止一块钱,关键是这玩意买了不一定挣钱,可能你今天花五百买了一百股,明天它就只值450块了。”

也不知众人听没听懂,反正在一片咂舌的声音中大家沉默了下来,不是陈安邦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在座的这帮人连陈安邦在内,平均资产都没超过二百块钱,这还是乐观的看法。

有可能现在大家口袋里都没什么钱了,毕竟从家里也不好意思带太多钱出门,去掉路费和房租,口袋里能剩下个百八十块钱那都算大户了,所以股票这种金融产品对他们来说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就像电视里放的外国人一样,你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但是跟你的生活不发生交际。

说完正题,陈安邦招呼众人干饭,都是干饭人,很快煮的第一锅米饭就干了个精光,还好接着煮的第二锅饭也很快就好了,众人就着辣味炒菜很是下饭,也就十多分钟,饭菜干了个精光,甚至还有几个意犹未尽的舔嘴抹舌,最后几个盛饭的刮得铝锅咣咣做响。

吃完饭,李建军和严红军率领众人起身告辞,陈安邦将众人送到院外,本来是想让他们晚上再过来吃饭的,但是被众人婉拒了,毕竟这里条件有限,陈安邦也就没有再勉强,只是告诉他们晚上6点左右过来汇合,切记切记一定要带身份证,要不然就白去了。

送别众人之后陈安邦回到出租房,屋子里的卫生两个徒弟已经收拾完了,陈安民好奇地问道:“师父,你什么时候接的这个活啊!”

“哦,那天在院外碰到一个附近的熟人,他说二十块钱一个收,咱们十块钱雇佣人排队,不是还能剩下十块钱嘛!”陈安邦早就想到徒弟们会问的,故尔早就想好了对策。

“哎呀!这活不错啊!能挣一半呢!”陈安民兴奋地说道。

“好了,这才多少钱呢!加起来也不到一百块钱。”陈安邦挥挥手,对两个徒弟说道:“也不让你们俩白熬夜,跟他们一样每人十块钱,这有五块钱,安民你去买十个馒头晚上留着当夜宵,一会儿咱们都休息一下,毕竟晚上要熬夜。”

“好的,师父!”陈安民一想到晚上能挣上十块钱零花,美滋滋地接着五块钱就去买馒头去了。

等陈安民买完馒头回来,陈安邦和马爱民已经上床休息了,陈安民虽然睡不着但是也上床闭目养神了,只是年纪尚小的他比较兴奋,睡不着在床上扭来扭去,虽然知道晚上可能要熬夜但是依旧睡不着。

到了晚上五点多,睡不着的陈安民早就生好了炉子焖上了大米饭,陈安邦又切点腊肉炒的吃了,三个人就着一盘菜,再加上豆腐乳就给饭吃了。

吃完饭刚收拾个差不多,李建军就从院外进来了,陈安民问道:“都收拾好了?其他人呢?”

“都在公交车站等着呢!让我过来喊你!”李建军对山脚下公交站台方向指道。

“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吧!”陈安邦将钱都装在了自己身上,刚才趁着煮饭炒菜的间隙他去退啤酒瓶了,然后买了盒人民大会堂,把身上的一百的钞票破开了,并且特别要求店主全找十块面值的钞票给他,加上身上原有的几张十块钱,陈安邦觉得差不多够用了。

陈安邦叫上两个徒弟,跟着李建军就向公交站走去,路上李建军拉着陈安邦小声说道:“哎,安邦,那个多两个人没关系吧!”

陈安邦说道:“那两个人都带身份证了吗?”

“带了带了!”李建军赶忙说道:“不带身份证领不到东西他来有什么用啊!”

“那就好,不过也差不多了,多了人家也不要了!”因为自己身上资金有限,虽然陈安邦估计这个东西会升值,奈何本金只有这么多,所以只能如此了,而且还要借口是雇主不要。

“好的,那一会到了公交站我再介绍给你认识。”

到了公交站台,趁着等车的功夫,陈安邦察看众人的证件是否携带,还好下午打了招呼,所以没有出现没带身份证的情况,陈安邦又告诫他们说不能说是被雇佣来排队的,那样会被当成贩子抓去,因为这个时期的城市管理对农民工比较严格,所以众人都答应陈安邦绝不乱说话。

很快来了一辆408路公交车,众人排队上了车,陈安帮拿出钱替众人买了票,众人有感谢的有觉得理所应当的。

这个时期的滨城还没什么夜景,大部分地方都是昏黄的路灯,很少有霓虹灯招牌,过了香炉礁到了五一广场之后,其实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城区。

在公交车上总共晃了半个小时左右,众人在黄河路下了车,又走了几分钟到了证券交易中心,这是一栋欧式建筑,正常营业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朝九晚五,今天周日,晚上七点钟不到,因为据说有许可证发放,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排队了,陈安邦招呼众人,加入了排队大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