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32章 最好的结果!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最好的结果!(1 / 1)

新闻播出,造成的影响是挺恶劣的。

因为世界还是普通人多,而大多数普通人,一生中也或多或少帮过陌生人,对于有可能被倒打一耙,代入感太深了。

讹人的老不死叫段建军,生于建军节的那天。说句大实话,侮辱了这名字。

他年轻时就是混不吝,老了更是不要脸不要皮,所以才能讹小姑娘。

学生又怎么样?警察又怎么样?

不出钱——得意的段建军还没得意多久,便遭受到子女电话的轰炸,因为子女们了瞧见新闻。

“你在干什么?你知不知道我们全家都出名了,你想你孙子在学校受欺负?”

“今天我上级领导来找我谈话了,你说说,你是不是想把我工作弄倒?”

“赶快把这个事解决掉!”

……

回到家里,顾陆刚打开电脑,就瞧见编辑发来了信息轰炸。

“有一份读者信件,比较特别,小顾老师伱一定要看看。”岁月推理编辑韩藏说,“我已经用邮箱拍照发给你了,然后原件已经在快递过来的路上。”

什么读者信件那么特别?顾陆在《岁月推理》连载三期了,也收到过二十多封读者信件,前面也没见责编那么激动啊。

果然短篇不吸引人注意,没连载长篇前,发了那么多短篇也没读者写信。

话说回来,若放在实体文学的黄金年代(**十年代),读者信件可以用麻袋装。

顾陆在电话里韩藏编辑的催促下,打开了邮件——

[尊敬的作者你好,我是来自英国的读者,无意间看到了《福尔摩斯先生》……]

“外国读者?这夸张了,咱们《福尔摩斯先生》有英文版?”顾陆没看完信件,只是这开篇就让他绷不住了。

“我们是只有中文版,但这个邮寄信件的伊莎贝拉(iabe)是广外和伦敦大学的交换生,她本身的中文水平就不错。”韩藏说,“我们编辑部基本确定了,对方是英国人。”

“小顾老师你这是还未有英文版,就有了外国读者。”身为《福尔摩斯先生》责编,韩藏与有荣焉,“我们报刊发展这么久,外国读者也最多只有霓虹的,小顾老师只连载了半本书,直接搞到了欧洲。”

仔细想想,对方是英国人,故此也可以理解。福尔摩斯在英国本土的影响力,在地球和平行世界都着实夸张,不仅以虚拟人士的身份被授予爵士爵位,还被皇家化学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的称呼。

《福尔摩斯先生》在地球能被全世界的福门人认定为是最好的二创,是有实力的,和《丝之屋》并称后柯南道尔时代的两颗明珠,也有道理。

“杂志还有霓虹读者?”顾陆对另一件事好奇。

就《岁月推理》,还走出了国门?

“因为我们经常会刊登霓虹的推理,所以和《gia》和《faut》有合作,有版权方面的来往。”韩藏解释,“国内关于霓虹的出版物也少,所以不少在我们国内工作的,会中文的霓虹人就会买我们杂志。”

原来岁月推理刊登国外的真有版权?!这让顾陆大为惊讶。

“小顾老师,这些不重要,你快看看信件后面,你同不同意。”韩藏说。

闻言,瞧着英国读者的信件,原来是伊莎贝拉希望能翻译这部,到推理之窗论坛传播。

推理之窗是英国的一个推理分享论坛,和国内的a论坛没区别。

“麻烦韩藏编辑特意告知了,我会好好感谢这位叫伊莎贝拉的外国读者,同时我也会委婉拒绝翻译授权。”顾陆看完信件回应。

“?”韩藏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坏掉听错了,“授权翻译,然后发布到外网可以积攒人气,等合适的时机,我们就可以出英文版。”

“想法很好,但这只是最好的构想。首先,这位读者并不是专业的翻译人士,会两国语言和会翻译中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顾陆说,“况且我现在作品触角,距离欧洲太远了,现在授权弊大于利。”

一席话让韩藏冷静下来。也是,推理之窗论坛本质上就是免费分享的论坛,论坛性质决定它的属性,想要积攒人气压根不可能。

更直白的说,国内a论坛流量也不小,何曾见在论坛连载聚集人气然后出单行本的?没有,完全没有,几年来一個例子都没。

难怪别人小小年纪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我只有在旁边喊牛逼。韩藏心里想,二十来岁的人还没高中生冷静。

“韩编,有一件事倒是要麻烦你。”顾陆说,“我们杂志能把自己作品引进到霓虹不?我感觉我有几个短篇应该挺适合霓虹风格。”

“真别说真别说,就明智那个调调的作品,说不准还真受霓虹喜欢。”韩藏回忆一番,变态得很霓虹。

“不过小顾老师,你也别抱有太大希望,你也知道国内推理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和《gia》和《faut》基本都是引进,有两三年没对外输出了。”韩藏说。

“能行就好,不行也没事。”顾陆也是抱着有枣没枣都要打一杆的心思。

若不能就再找机会吧,毕竟书是需要翻译的。他也不可能掏出霓虹版本,一个高中生精通日语到能写作,过于玄幻了。

说点不玄幻的东西,周三过去是周四。

八中周三下午是社团活动日,而三中是周四下午最后两节课作为活动时间,时间差不多。

论社团多样性,三中也不遑多让。有民乐社、读书社、广播站、羽毛球社等等。

多种多样的社员生活,和普遍高中都不同,有点私立学校精英化的味道,不过换句话说,如果直辖市最好的几座学校,都比不上私立学校……会不会有点不合适?

“赵娟帮帮,我做作业,我做不完了,而且我不讹钱。”

“哈哈哈哈,赵娟你这么乐于助人,能帮我做今天的值日吗?”

同班同学也看了新闻,所以拿捏着阴阳怪气说话。

他们的话未必有坏心思,准确说“调侃”意味更浓烈,但这些调侃,在当事人听来就非常刺耳。

“有意思吗?没事就去擦黑板。”赵娟冷言回应。

赵娟平时脾气很好,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男生来调侃。

少见今天这样冷声,因此刚刚发言的一个个都不吭声了。有一个男同学觉得自己开玩笑过分了,还想道歉——可那多没面子,末了还是放弃。

平日里和赵娟关系好的同学出言安慰,教室里气氛十分不和谐。

赵娟情绪没那么差,因为新闻播出两天,已找到好多证人,身份包括上班族、老人和学生。

而那个碰瓷的老人,好像害怕事情闹大,急忙改口。

说什么人老了,记错了,没有被撞,段建军表示自己不要赔偿了。

赵母可不答应,现在有证人,一定要告段建军敲诈,哪怕最终判决,也赔不了什么钱,就是要争一口气。

她之所以表情严肃,是她在家里哭着说的话——搞砸了。

经她的事,雾都谁还敢做好事?

赵娟感觉自己不谨慎的行为,让雾都整体素质降低了……

你看看,为什么好人永远搞不过坏人,明明她才是受害者,但到头来还是责怪自己。

自责的情绪一直维持到下午,当社团活动马上要开始时,广播里本来应该响起轻柔的音乐,但没想到是一个播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本广播电台要向大家宣布一件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高一(7)班赵娟同学作为光荣的共青团员,学习上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专注,生活中赵娟同学团结友爱,为他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外,赵娟同学也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互动。

为表彰优秀团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

团市委决定授予赵娟‘全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我代表学校向赵娟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多数“优秀团干部标兵”荣誉头衔,都是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公布的,但也不绝对,比如出现了需要马上表彰的先进事迹时。

还有顾陆投的先进材料,可谓是力荐,连他自己的雾都优秀学生都还没公布。

广播里霹雳啦啪一大堆,就四个字是重点“乐于助人”。

七班同学,噢不是整个三中学生都诧异,赵娟这是因祸得福了?

优秀团员?赵娟对意料之外的奖励有些呆滞,她也不是傻子,按照常理来说肯定够不着啊!

“是这次事情影响太大了?还是……”赵娟想到两种可能性,并且更倾向于后一种。

“别愣着了,快去广播室领奖吧,有一个奖状。”七班班主任提醒还处于懵圈的赵娟。

“好的,谢谢老师。”赵娟离开教室。

她获得优秀团员的事,《少先报》以及官媒是会一起报道的,官方也是表达一个态度。

你做了好事,是会得到奖励的,这也是顾陆跑上跑下,努力了一周时间想达成的成果。

不管有没有用,至少比地球上的彭宇案结果要好太多。

赵娟在广播室领完奖状,然后从校服“内兜”里掏出手机。

三中也不允许携带手机——好的高中基本都禁止。

为什么内兜要打引号,因为是人工先破坏里面内衬的一层薄布,然后再用针线封成,专门用来藏手机。

[谢谢——]

想道谢,赵娟打打字很多次,都来来回回删掉了。

无论怎么说,都感觉没诚意。

找记者上《天天630》,还有这个奖状,即便是出名的作家要完成这些也肯定不容易吧!

[我这次哭的很少,甚至只哭了一次!]

在来来回回删了七八次之后,赵娟才发出,她还记得同学薄上,顾陆的评价……所以表达含义是,我也算是有进步。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