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崇祯重振大明> 第366章 武道协会和段位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武道协会和段位制(1 / 1)

在宫内集训的同时,朱由检没有放松对外界的关注。

得知京城周围掀起一阵习武热潮后,为了让这股热潮能够持续,训练出更多合格的将士。朱由检召集武道大会的举办者,以及参加比赛的优胜者,组建武道协会。

以后,武道大会将会由武道协会举办。同时在武道大会之下,组建各级赛事,定期举行比赛。

锦衣卫从武道大会退出,却并不代表从此就完全无关。因为武术学院和武术研究院,被朱由检放在了锦衣卫安全学堂。很多武道协会的成员,都会在这两个地方工作。

所以武道大会,实际还是和锦衣卫分不开。锦衣卫仍旧能从武道大会中,挑选需要的人材。同样他们也会为武道协会保驾护航,帮助他们抵挡文官攻击。

首任武道协会的会长,被朱由检指定天下第一勇士姬际可担任。

朱由检对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实行段位制,对枪术、剑术、刀术、弓术、拳术等武术进行分段。

仿照后世的武术九段,朱由检制定了各段徽标。以一二三段为初段位,授予青鹰银鹰金鹰徽标;四五六段为中段位,授予青虎银虎金虎徽标;七**段为高段位,授予青龙银龙金龙徽标。

初段位主要是考评,考察武者对礼仪、规则、套路的熟悉程度,授予未成年人。中段位主要是比赛,在正式比赛中达到一定名次才会授予。高段位注重理论,主要授予对武术做出贡献的人。

像是拳搏第一的陈王廷,就被授予六段。他想要晋升七段的话,需要对自己的拳术进行总结,并且发布出去。

朱由检想用这种方法,促进武术交流。让各门派的武艺,不再藏着掖着。

姬际可对此极为赞同,甚至在皇帝要授予他七段青龙徽标时,主动予以辞让,说道:

“民间有云,枪有六品:一曰神化、二曰通微、三曰精熟、四曰守法、五曰偏长、六曰力斗。”

“神化者,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

“臣自觉尚未彻悟如此境界,六段已觉惭愧,实在当不起七段。”

主动辞去了皇帝授予的青龙徽标,和其它项目的第一名一样,选择金虎徽标。

朱由检对他说的枪术六品极感兴趣,认为很符合自己提出的段位制。在听到姬际可对各品的介绍后,若有所思地道:

“枪术六品,第六品是力斗,它应该对应的是四段,而非最初的一段。”

“而且在达到第三品的精熟之境后,已经对所学枪术熟极而流,第二品通微之境多半有自己的枪术。”

“所以这个境界,有可能创出新的枪法,应该对应七段。”

“姬将军的枪术名为**枪,其实却早已是自己的枪法,甚至从枪术中创出了心意**拳。”

“只要心意**拳和枪术完善,别说是七段,就是八段、九段也能当得。”

“这枚青龙徽标,将军切勿推辞!”

取出一枚用青铜铸造的徽标,朱由检亲自递给锦衣卫南司房提督戚昌国,让他给姬际可配上。

姬际可对皇帝如此礼遇,心中受宠若惊。青铜这种材质值不了多少钱,但是龙形徽标,却不是能随意打造。

作为得到龙标的第一人,他这个天下第一勇士,颇是感到自豪。下决心尽快把心意**拳完善后传播出去,让自己拿到的七段青龙徽标名副其实。

其他武者都是羡慕地看着姬际可,同样下决心创出自己的武术,得到龙形徽标。

现在,他们只能拿到代表六段的镀金虎形徽标,比姬际可差了一段。

武术段位制确定后,朱由检命姬际可等武道协会成员,对参加武道大会的武者确定段位,并且对民间武师考核,发放段位徽标。

因为段位制初次实行,年老的武师大多战力下滑,很可能无法获得靠实战得到的中段位。朱由检对当前四十岁以上的武师推出一条政策,那就是可以评选获得中高段位。

不过必须有中段位以上的武道协会成员担保,避免滥竽充数。

而且对授徒的武师,还要通过武道协会举办的教练资格考试,规范武师行业。

武术比赛的举办,也需要由武道协会批准,确定比赛级别。

所有的比赛都要配备裁判员、医务员,对比赛的公正性和参赛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至于民间擂台有时签订的生死状,也转为正式合同和免责文书。由刑部和卫尉寺出台相应政策,规范赛事举办。

甚至,朱由检还打算开办保险公司,让赛事组织者强制缴纳保险。为比赛中出现意外的人,赔偿一笔保险金。以便让更多的武者,放心走上擂台。

这一系列的政策,都代表着武术比赛,从地下走上台面。在场的武者都感受到了皇帝的重视,甚至感觉即使不去从军打仗,将来也能以武术为业——

这个行业,将要迎来剧变!

仿制后世制定了各种政策,朱由检把这些琐事交给武道协会的姬际可等人,又让他兼任武术研究院院长,分配了一个任务:

“火铳上的刺刀你们也都见过了,但是好不好用,需要在实战中检验。”

“武术研究院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配合军械研究院确定制式火铳和刺刀。并且要研究刺刀术,以及刺刀独立使用时的短刀用法。”

“朕不要求所有的火铳手都能成为武术高手,但是要让他们在近战时,拥有自保能力。”

作为一个新事物,刺刀如何使用,没有人能说清。朱由检自己也不懂得拼刺,所以就让姬际可这些人,研究相应的刺刀术:

包括但不陷入如何用刺刀面对骑兵步兵、如何捅马和人、如何组成战阵、如何使用短刀……

姬际可擅长枪术,火铳加刺刀在他看来就是短枪。所以他很欣喜地接受这个任务,打算尽快研究出几个动作。

朱由检知道他的枪术高明,对他寄予厚望,但是却没有把希望完全放在他身上。同时鼓励刚刚被授予段位的武师组成团队,一起研究刺刀术。

为此,他还让这些武师自己评定团队贡献度,区分主要贡献奖、次要贡献奖和参与奖,鼓励武师组团。他们研究的刺刀术只要被采纳,将来就可以提升段位,甚至获得勋级。

在这个政策之下,很多武师不再闭门造车,而是积极交流。大明的武术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武道协会举办的各种比赛,以及由他们评定的武者段位和教练员,也让热心武术的年轻人知道应该去哪里学。民间的武术热潮,得以长期延续。

甚至朱由检都不得不考虑,建立专门的武术馆和体育场。(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