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逆骨三两> 第035章 江流书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5章 江流书院(1 / 1)

青石颠簸,马车施施而行。

今日突然寒风骤起,一层细雨淅沥纷飞,路上了无行人一片安静,唯有车上珠帘叮当作响。

陈三两透过镂空的车窗,凝望着窗外倒逝的街景,不知怎的,一抹忧伤忽地涌在心头,挥之不去,拂之又来。

这一刻,他忽然很想某人,很想,很想……

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

陈三两也没想到,那个倔强如牛的少女,竟在无言离去之后,依然还能随时挑动着他的心弦悸动。

那一天,那场雨,那场离别,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她过得怎样?

去了何方,到了何处?

可曾又遇到了良人作伴,可曾把一切已全部给忘记?

若早知现在会如此惦念,那一日就该追出城外,任她如何反抗,也要将她留在身边,可惜啊,时间终不能倒退……

林婉儿瞄到陈三两一直望着窗外失神,好似是在触景思人,于是轻声问道:“阿哥,你在想谁呢?”

陈三两缓缓收回目光,摇头回道:“谁也没想。”

林婉儿却是不信,调皮笑道:“想就想呗,谁还没个心上人,只是不知那姑娘是哪家的仙子,竟能让阿哥想的魂不守舍。”

陈三两老脸一红,接着板起脸孔训道:“南荣老宅还去不去,若是不去,咱们即刻打道回衙!”

林婉儿赶紧投降:“去去去,谁说不去,妹子不问了便是。”

陈三两这才作罢。

稍倾过后,南荣老宅耸立眼前。

府第高楼,朱门碧瓦,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比之江流县衙还要气派奢华,单单这一座宏伟府苑,若没有百十年的底蕴,还真承受不住这气势的厚重。

林婉儿惊诧的小嘴微张。

以前她也曾路过此地,但也仅是远观而不敢近看,而今日,这座宏伟府苑已算是江流县的公产,再也没有凶恶的家丁敢手持棍棒驱逐过路的百姓。

最重要的是,朱门上方重换了一块匾额,金黄色的牌匾,上刻四个大字——江流书院,字迹刚劲有力,熠熠生辉。

林婉儿欣喜唤道:“阿哥,原来你早就筹建妥善了呀!”

陈三两含笑点头。

自县衙六房组建完备,吏、户、礼、兵、刑、工皆有任务,如户房主管后勤保障,兵房主管训练新兵,工房主管着青云山采矿……等等,各司其职,其中礼房的任务,就是修建学塾。

那“江流书院”四个大字,便是陈三两亲自题写篆刻的。

他本想等教学设施极尽完善后再招收学童,却没想到林婉儿竟先他一步开课授业,而且反响极好,所以决定干脆提前公之于众,也权做是送给自家妹子的一份大礼。

林婉儿果然十分欢喜。

她并非是贪念那书院教谕一职,而是听课的学童再也不用受严寒之苦。

新雇的门丁恭敬立在门口,早就听得了吩咐,今儿专门接待林婉儿入院参观,林婉儿不等陈三两跟上,就欢跳着跑了进去。

陈三两不禁摇头轻笑:“这丫头……”

他也没跟着,而是悄悄去了某地。

书院还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之中,随处可见有匠人在井然有序的施工,或粉刷内壁,或制作桌椅,或翻修门窗。

林婉儿东瞧瞧细看看,嘴中一直啧啧称赞。

最宏伟的正厅堂已经装修结束,不再见一丝奢靡装潢,只有整齐排列的书桌长凳,桌上摆着成套的文房四宝,书香浓郁。

而且在正厅堂中央,还砌了一个硕大的火炉,锃亮的烟筒绕墙一周才伸出堂外,可以想象,无论这个冬天有多严寒,这厅堂里都会温暖如春。

林婉儿欢喜问道:“不知是哪位师傅砌的?我去报于阿哥为他请赏。”

门丁笑道:“大小姐不必赏赐,砌这炉火的是个囚徒,听说原是个红莲教匪,县主大人没杀他就已算是天大的恩赏了。”

林婉儿心弦不由微颤,试探询问:“他是否名叫莫问?”

门丁想了想,点头道:“好像是这名。”接着又解释道,“他本在青云山上采矿,我看他使得一手好木匠活,就请示县主能否拉来书院务工,没成想县主竟还同意了,您瞅瞅,这桌椅凳面刨得多平整。”

林婉儿抹了一把桌面,果然是没有一根毛刺,确实手艺精湛,忍不住又小声问道:“那他现在何处?”

门丁回道:“应在偏厅忙着吧,按照县主的规划,整座府邸都要重新装修,工程量太大,只怕还得忙个小半年才能完全竣工。”

林婉儿浅浅一笑,不再追问。

秋雨依在绵绵而下,林婉儿让门子退下,自己一人撑着油纸伞继续去参观,她似是有意,又装作无心,一路辗转的寻到了偏厅堂。

天色阴沉灰暗,厅内燃着一盏油灯,随着烛火摇曳,雪白的窗纸上倒映着一个忙碌的身影。

林婉儿没有走进去,而仅是悄悄站在门外窥视。

果然是那少年郎。

只是这才几日未见,他却已明显消瘦了不少,粗布麻衣,蓬头垢面,缚着手铐脚镣,一举一动叮当作响。

林婉儿瞧着鼻头微酸,赶紧转身迈入了雨中。

脚步匆匆,水声四溅。

少年诧异回头,只瞧得雨中一个朦胧的油纸伞,他立刻追逐至门口,伸手欲要唤上一声,可是话到嘴边,却还不知她的姓名。

“唉……”

他谓然一声轻叹,伫在门口注视良久。

……

秋雨淅淅沥沥,水洼涟漪点点。

陈三两独自漫步在林间小径,一侧翠竹婆娑,一侧溪流潺潺,直至小径尽头,幽深的夜空下万千灯火灿如繁星。

故地重游,风景依旧,却已是物是人非。

“陈三两,你本可以做个出尘脱俗的君子,何必还要来江流县淌这官途浑水?”

“卿认为,出尘君子该做何事?”

“君子翩翩,当游历天下,静听岁月,闲看落花,不惹凡尘俗世,不沾烟雨尘埃。”

……

“陈三两,你可知何为‘世家’?百年传承,底蕴深厚,怎可仅龟缩在一座边陲小县,且还只有父子二人一脉相承?”

“莫非这江流县的南荣氏,仅是南荣世家的一个分支?”

“不错,真正的南荣世家,其势力甚至囊括一郡、数府之地,麾下带甲十万,绝非是你一个小小的县主所能抗衡的,陈三两,罢手吧,离开江流县,去做一个出尘君子。”

……

“陈三两,你就作死吧,等你哪日身首异处,休想让我帮你来收尸!”

……

往事一幕幕,渐浮过脑海。

陈三两嘴角轻翘,似还能看到她那又气又恼的小模样。

花凋叶落全无虑,但得幽茗自蕴香,南荣幽茗,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多么蕙质兰心的女子,即便已是匆匆过客,亦还能让人魂牵梦绕。

也许是秋雨自带离愁,也许是思念酝酿日久。

陈三两就这般伫立在绵绵细雨之中,安静沉思,独自追忆,仿若一具静止不动的扯线木偶。

一别两地同风雨,我望群山山望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