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逆骨三两> 第015章 南荣幽茗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5章 南荣幽茗(1 / 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老旧斑驳的青石路上,浅浅水洼泛着涟漪点点,一辆簇新的青幔马车,在霖霖细雨中施施而行。

雨声滴滴答答,马铃叮铃作响,一车,一马,一伊人,自成一方空间。

石路颠簸,车厢微微晃动,随着珠帘碰撞,露出来一张黑纱半遮面的俊美脸颊,闪着一汪盈盈秋水,痴痴地凝望着车窗外倒逝的街景。

往事如烟,思绪纷飞。

两年来的历练路程,一幕幕,一帧帧,宛如电影倒带般一一浮现过她的脑海,诛山贼,灭流寇,杀贪官,斩污吏,巾帼不让须眉,替天行道,无愧于心。

她的武道也从“入室境”晋升为“宗师境”,几乎已达武者之巅峰,曾自认同龄人中已是鲜有敌手,可是,直到在这江流县里遇见了那个他。

想来可笑,她曾因轻信南荣父子的诳言,对他屡屡施展暗杀之手段,却没想到不仅没暗杀成功,竟还被他屡次三番地占尽了便宜,真是让人又羞又恼。

回想到此,她更忍不住好奇,究竟那陈三两的武道已达何等境界?

宗师之巅?

还是……已臻化境?

更或者是……归真或空冥?

不敢想象!

按理说来,如此惊才绝艳之辈,理应早在大夏国中崭露头角,即使不在帝都朝堂上高官厚禄,也应在各地郡王府里谋个一官半职,怎会来这边疆县地当个小小的县主呢?

简直是明珠蒙尘,让人惜哉。

这时,一个清脆的孩童声突然在车窗边响起,稚嫩的叫卖声打断了她凌乱的思绪,“姐姐,吃桃子吗,今早刚摘的,可甜了。”

一篮子鲜桃随即呈在马车窗边,个个鲜红粉嫩,看着就甜美无比。

尤其是那卖桃的小丫头,粉扑扑的小脸蛋,扎着两个麻花辫,一双漆黑透亮的大眼睛里闪着希冀,让人根本道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她果断掏出银钱买下一篮,又从中挑出一个鲜桃用绢布擦拭干净,贝齿轻咬一口,不禁抿嘴赞道:“真甜。”

小丫头听着赞美声,欢欢跳跳地离去。

蒙面女子一边吃着桃子,也一边认真打量起了周围的景致。

这一看,才忽的发现,原本萧索凋零的衙前街,现在竟已是焕然一新。

临街商铺比邻而开,沿街小贩随处可见,往来路人络绎不绝,各色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派欣欣向荣之气。

她在江流县已有两年之久,一直看到的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不曾想这才几月时间,彷如枯木逢春,一座腐朽之地竟重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她忍不住满脸苦涩,喃喃自语:“陈三两,或许你是对的,在这江流县里,南荣世家确实是那颗倒行逆施的毒瘤……”

既是毒瘤,就该当除之而后快。

她不应阻止,也不想再阻止,哪怕同样都是出身于南荣世家,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任何有良知之人都能拎得清功过对错。

只是让她感到唯一可惜的是,恐怕今日这一走,余生都将再难与“那个他”相见了。

“唉……”

她无奈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匆匆过客,终是归人,半点倾心,还是潜藏心底为好,但望彼此珍重,各自安好,便已是心满意足了……

马车继续行驶,直到驶过县衙。

破败的江流县衙也已被修葺一新,八字墙,鸣冤鼓,匾额高悬,气势雄伟。再定睛细瞧,一个器宇轩昂的高挑身影,正端坐在公堂高座之上署案审理。

“陈三两!”

蒙面女子忍不住唤出声响,本来还坚硬似铁的心,一瞬间又如棉花一般柔软起来。

“若我将来不能闻名于天下,那就在这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再寻一佳人作伴,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回想昨夜那一席话,至今还萦绕在她的心头。

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这何尝又不是她的梦想,得遇一良人,再觅一良居,一日三餐,朝朝暮暮,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两人安贫共白首。

可惜梦想虽好,却终究只能是一个空想。

陈三两有他所追求的目标,而她也有她需要肩负的责任,那种向往的生活,恐怕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吧。

蒙面女子忍不住伤悲,颗颗泪水沁透着面纱。

而当马车渐渐驶远而去,她终究还是割舍不下那一抹情愫,快速从袖中摸出一把飞镖,又从怀里掏出一方绣帕,用镖尖挑着绣帕,挥手向着县衙大门射了过去。

飞镖“叮”的一声钉在了朱门上,今日恰值唐小芊站岗,闻听声音先被吓了一跳,再瞧得飞镖上还飘着一方绣帕,赶忙拔下来跑进了县衙里。

“阿三,让马儿快些吧。”蒙面女子催促了一声。

“好嘞。”

马夫应了一声甩起了马鞭,骏马长声嘶鸣,拉着马车加速奔驰而去。

公堂里,唐小芊将飞镖呈上公案,陈三两的表情禁不住微微一怔,再细瞧那方绣帕,上等的雪白蚕丝绢,一抹幽香分外熟悉,且在绣帕一角,几根银丝金线还绣着四字——南荣幽茗。

曾有诗曰:“花凋叶落全无虑,但得幽茗自蕴香……”

陈三两豁然站起,急声询问:“此物何人所赠,她人呢?”

唐小芊摇头表示不知。

陈三两立马如疾风一般追了出去,如此优雅好听的姓名,又复姓“南荣”,不是那个倔强的女子又是哪个?

绣帕,乃是女子贴身之物,既可代表着信物,又是代表着离别。

陈三两隐有不安,追在县衙门外仔细寻觅,可是过往路人川流不息,却是唯独寻不见一个面蒙黑纱的女子,也许是心有灵犀,他没有奔向南荣府,而是快速奔向了城门口。

一路追,一路寻,直至跃上高耸的城头,他极目远眺着那条蜿蜒的青石官道,直至看到一辆模糊的马车正渐渐消失在雨雾里。

这一刻,无尽的悔恨涌在他的心头,胸腔内也好似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铁疙瘩,坠得五脏六腑都在泛着酸楚。

她走了……

没有长亭古道,也没有折柳惜别,仅有一方绣帕算作离别馈赠,没言何时再相逢,也没道何日再相见,这似乎在隐隐预示着两人将来的会面注定是遥遥无期。

陈三两呆立在城头,久久无法回神。

他本可以继续追逐的,却终究没有踏出城门的那一步,只是远远地凝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用力地抿着嘴角,倔强的不肯露出一丝悲伤的表情。

可惜这份伪装,终究是瞒不过眼眶中溢出的泪水。

……

曾经,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皆有你,或许从今之后,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清风已再无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