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昂扬的生命> 第7章 苦并快乐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苦并快乐着(1 / 1)

岁月如河流,缓缓地流淌;时光如梦般流光溢彩,又如梦般让人琢磨不透。田野里的稻谷绿了又黄了,一茬一茬,养育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苦并快乐着。

马国栋家丁字形的屋子“丁”字那一横的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坝子(这是马家的后院),坝子前是一条水沟,说是水沟呢它又比田间地头的水沟宽一些,如果叫它河的话又显得太窄了,只好还是叫它水沟。这条水沟绕着这个村子流了一大圈,就像是“护村河”似的,最终流进田野尽头的那条大河里去了。沟里的水清澈见底,那时这个村子的人就喝这沟里的水。“丁”字竖钩的右边就是进村子的那条机耕道,竖和钩紧紧地还环抱着一个院子,院子另一边种满了竹子,用竹子修筑出了一道围墙。虽然没有气派的大门,但还是很有品味了。不得不说,马家还真是中农啊!这搬来的新地方占地都这么宽!不仅如此,还很懂风水呢:门前栽竹,子孙享福;而且竹子自古以来就被我们国人尊崇: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还虚心。看官同志们,你们说,我外公是不是对他的后代子孙寄予了厚望呢?

马国栋由于吃了糠而拉不出大便来,他的儿子们帮助他,总算好多了,但他的身体由于这个问题折腾了半个月,十分虚弱,这几天躺在家里歇息,家里人也想尽办法想给他补补。可那个年代,拿什么补呢?最开始一两天,赵有淑女士还拿出一毛两毛钱,让他们的小女儿到离村子最近的一个集市上买点肉回来,熬成汤让马家当家人喝,别说,喝了确实对身体好,尤其是对这种拉不出来的病症好,马国栋感觉好多了。但那个时候,要想天天都有肉吃,那不是做梦吗?谁家受得了?就算是马家也招架不住。

这天一大早,他们家的二小子马玉宝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前的水沟里给家里挑水(这个村子的人每家每户都这样,好像大家约定好了的。在大家还没在这条水沟里洗衣洗菜之前,都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当他拿着瓢在水沟里舀水的时候,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银色的什么东西跃出水面,“鱼?”马玉宝又惊又喜,兴冲冲地把水挑满,对他的正在灶台前做饭的母亲说:“妈,今天不用给爸爸买肉了,我有办法让爸爸吃到好东西。”他母亲很疑惑:“你有什么办法让你爸吃到好东西?”“鱼啊!我家门前那条沟里就有!我要想个办法,该怎样抓呢?”马玉宝对他妈妈说,“我要多抓点,让您也吃到。”温柔的赵女士慈祥一笑:“出工才是正事,别耽误了生产队里的活。”“不会的,您放心。”在灶膛门前烧火的三小子迫不及待地说:“二哥,我也要抓鱼。”她妈呵斥说:“你要上学!”三小子不情愿地撅着嘴。

这时,马玉琼从寝室里走出来,对她妈妈说:“妈,我的脚好痒啊!”她妈妈低头看看她的脚,唉,整个小腿肚子都红了,就说:“你又去挠了吧?让你忍着,忍着,你就是不听。”“哪里忍得了嘛!”马玉琼哭丧着脸说。“那你二哥怎么……”还不等妈妈把话说完,马玉琼的二哥就说:“妈,妹妹皮肤嫩,被那热气蒸着了真的很难受,痒得很。”“唉,是痒啊!”他们的母亲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等会儿我给你擦点酒,用酒浸一浸就好了。”马玉琼一听,立马跳着脚,说:“我不要浸,不要浸,我愿意让它痒……”那声音里都带着哭腔了。“用酒浸泡一下杀杀菌,就疼那么一会儿,以后就不痒了。”她妈妈仍然坚持着说。这回,没人帮她说话了,反而是她的大弟弟对她做了一个鬼脸,她看见了就把气撒到他身上去了:“都怪你,要不是因为你,我还在读书呢!你看,你的小姐姐还在读书!哼,就只有我得去薅那个秧子。”“妈妈,你看姐姐,她老是拿我出气!”老三不服气地向妈妈告状。妈妈仍然数落着她的大女儿:“你又胡说什么呢?怎么怪你弟弟了?你自己读不进去呀!再说,你们那时候学堂里学什么?不是说天天读《毛主席语录》吗?”“读《毛主席语录》我也能长知识!”马玉琼和她妈妈顶着嘴。一家人吵吵闹闹倒也其乐融融。听我妈说,她只上过三年学,后来就闹红卫兵了,学堂里就天天读《毛主席语录》,正巧,那个时候我外婆生了我三舅舅,她就回家带我三舅舅了。并且告诉我说,我三舅舅那时候胖得很,有一次她抱着我三舅舅在生产队的晒坝上耍,她坐在一个箩筐上,把我三舅舅放在腿上,我三舅舅不停地在她腿上跳,那时我妈才不过八九岁,一个没注意,她和她怀里的我三舅一起摔了一跤,我三舅舅没事,她倒把腿给摔伤了。所以,我妈老是记得呢!兄弟姐妹多真好,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无法体会的。

马玉琼没有逃过用酒浸泡脚的酷刑,但那酒只敢涂在她的小腿肚子上,不敢涂她的脚丫子,因为她的脚丫子都烂了,裂着口子呢!也没钱上医院医治,只有等它自己慢慢愈合,可就是这样,还得每天出工挣工分。不过,经过怎样繁复的过程不得而知,马玉琼到饲养场养蚕去了,不用去做那不讨好的活——薅秧子了。

这天晚上,马玉宝用后院的竹子编了一个结实的篱笆,把这个篱笆挡在了水沟的桥洞子底下,希望能拦住鱼。

一夜激动得无法入睡,天还不亮,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就起床去看有没有鱼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生产队不出早工,他们都是吃了早饭再出工。我妈,这时候的马玉琼小姑娘,由于她脚有伤,她提着桶站在水沟的石阶上,她的二哥、她的小妹、她的大弟弟都跳进水里捉起了鱼。在篱笆前,借着晨光,看见银光闪闪的鱼儿被拦在了桥洞子底下,只需要用手一抓就是一条大鱼,他们兴奋得都快尖叫了,但他们的二哥老早就给他们打了招呼,不能出声音!不能让人发现这水沟里有这么多鱼!就怕被队长发现,他们的生产队队长可刚正不阿得很,待会儿又说这是集体的了,他们家就分不到这么多鱼了!捉了一大桶之后,兄弟姐妹四个抬着回去了,并把篱笆也拿走了。他们大弟弟回到家中后说:“还有那么多鱼,都放走了,真可惜!”他的小姐姐说:“让下游的人也有鱼吃才好呢!”他们的母亲看见这四个人真的捉了这么多鱼,高兴地说:“今天炖鱼吃!”马国栋也能下床了,看着这一桶鱼说:“哈,今天改善伙食!还记得上一次吃鱼是什么时候吗?”三小子马玉儒马上委屈地说:“我还没吃过鱼呢!”他的小姐姐马玉莲说:“我吃的时候我还很小呢,那是在爷爷那边。”马玉宝开心一笑,说:“以后让你们吃个够!”马玉琼白了两个小不点一眼:“真不开眼,一点儿鱼就把你们馋的!”“那你今天不许吃!”几个声音异口同声地说,说完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的父亲居然笑得最开心。

这样的日子也是幸福的吧?有家人,有欢笑,虽然也有病痛,也有苦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

这一节刚开始我们介绍了马家院子的布局,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家里内部的布置。“丁”字那一横是一个大开间,既是厨房也是饭厅,但更像是一个大客厅,里面摆着一张大方桌和四条高长凳,靠着灶的地方还摆着一张小桌子和几个小板凳,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坐。一家人一天的活动几乎都在这儿,就是来了一个两个客人也都在这儿接待。它连接着前院和后院。往里拐就是父母亲的房间,也是他们家两个女儿的闺房,因为这个房间也特别的大,里面摆放着两张大床。再过去一间房,在我记忆中就很少打开过,我还很害怕走进那间房,应该是家里的正经八百的堂屋,可能就是祠堂之类的,神秘得很,里面有什么我不知道,只记得在我的三舅舅和小舅舅结婚时打开过,但里面坐满了宾客,没什么异样,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怕这儿,可能就是因为这间房很少打开,阳光进来得少吧!再拐一个弯,那儿就是我的没成家的舅舅们的屋子了,我也很少进去,因为舅舅们也很少进去,白天都在厨房呢!嘻嘻。

为什么介绍这些呢?因为在我妈妈生活的闺房里还有故事,听我慢慢道来。在那个年代,做女人应该是最难的吧!看官们,别不服,虽然我们现在的女性也不容易,既要事业又要家庭,既能上厅堂又要能下厨房,既要保证貌美如花还要保证腰包不瘪,确实挺难的,但姐妹们,你们有经历过像那个年代的女性一个接着一个地生养孩子吗?你以为她们生养孩子有月嫂照顾月子吗?孩子生出来就不用她们操心了吗?确实,以前的孩子生出来在学习上是不需要她们操心,因为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沉重的学业负担。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女性,如果没有过硬的女红本领,真的就会像我们的王秀珠女士一样,为孩子们做衣服都会做得崩溃。如果家里还一贫如洗,买不起布的话,那就更让人欲哭无泪了,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敬爱的王女士就属于这种类型,只好看着自己的孩子穿着不合身的衣裤算了!当然,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人,大家一个是老鸹,一个是乌鸦,半斤对八两。

但赵有淑女士人如其名,是个淑女呢!她的手好巧啊!能盘出好看的盘花扣。我看过我妈妈结婚时的那两件棉袄,可漂亮了!后来,我生了孩子,我妈妈就把其中一件拆了,做给她孙子穿了。不得不说,真是大户人家的媳妇!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进入了梦乡,赵有淑女士还在为家里大大小小七八口人,不是做着鞋子就是缝着衣服裤子,尤其是年底快过年的时候,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我妈妈和她妹妹也要来帮忙,不过,马玉琼女士却是经常被骂的那一个,但是,一般挨骂的人都是因为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所以,马玉琼女士后来也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而她妹妹,我的小姨,却成天钻空子,什么本事也没学到。

夜里,母女三人在一个被窝里纳着鞋底。赵有淑女士一针一线地给姐妹俩做着示范,并且说着:“纳鞋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针线活。针脚要密实,要匀称,不要一针长一针短的。”姐妹俩边看边跟着妈妈做,做了不到一会儿,马玉莲小姑娘就嘟囔着:“妈,我的手都扎疼了!这鞋底太厚了!”“鞋底不做厚一点怎么禁穿?”她的姐姐告诉她。小姑娘想想是的呢,就不再说话了。但过了一会儿,呵欠又来了。“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你今天不把你的这个鞋底做完不准睡觉!你看,妈妈做的还是爸爸的呢,多长啊!”妈妈看着听着,心里想着:这小女子也太娇气了一点;大女子呢又太懂事了一些,恐怕这些都不是好事啊!赵女士的担心似乎为她们两姐妹后来的生活做了注脚。母女三人不知过了多少这样的夜晚,既温馨又辛劳。

赵女士有时还会趁农闲时间,把自己的一身本领教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裁剪衣裤,裁剪鞋面,做盘花扣……不过这两个女儿似乎都没学到精髓,就我妈学了一点皮毛。

生活就这样过着,苦并快乐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