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宦海红颜> 第两百二十二章减轻老百姓们的压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二章减轻老百姓们的压力(1 / 1)

“我愿意!”

“我想去下海创业!”

“陈书记,批准我吧!”

陈宜山书记发现,这些主动的提出要下海创业的人,都是一些被老一辈人压着,职位迟迟得不到提升的年轻人。

陈宜山无法改变县政府的大局,但对于这些想要投身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年轻公务员们,也不会阻拦他们的选择。

有不少的人,都是今年才加入公务员体系的,或者是当上了公务员没几年时间的。

他们之所以在当初报考公务员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市场经济里,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如今,整个南丰县都被胡台镇带飞起来了,他们在自由市场经济里,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自然更愿意去拥抱市场经济。

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主动的报名辞职了。

陈宜山书记都一一的应允。

当陈宜山书记的目光,扫向了杨树成县长之时。

杨树成县长摇了摇头,开口道“我?别看我,我还想进步呢,南丰县的政府领导班子不能少了我。”

陈宜山点头,这也在陈宜山的预料之中。

像陈宜山、杨树成这种有背景有靠山的人,更加适合在公务员体系里,发光发热。

当那些年轻人,离开了县政府的会议室后。

陈宜山书记不禁感慨起来,“我以前看自媒体上的新闻,漂亮国的公务员招人时,都会拿着一个招牌,在大街上招人,还有在岛国,岛国的公务员要扩充之时,甚至还发放奖品。”

“那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如此的繁荣,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不想着去考编上岸了,反而把当公务员看作是一种束缚。”

“虽然在咱们华夏,还暂时看不到这种弃公务员如敝履的景象,但是在南丰县,在胡台镇,这种现象已经初见端倪了。”

“当胡台镇模式,推广到全国的一刻,咱们的财政供养人数,将会大幅度的缩减,老百姓们的生活压力,也会大幅度的减轻,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也会越来越好!”

陈宜山书记从未像现在这样的心旷神怡。

陈宜山书记一直都想要解决,政府体量臃肿的问题,却始终不得其法。

而眼下,最合适的时机出现了,南丰县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让体制内的公务员们,心甘情愿地走出舒适圈,去参与到创造价值的群体当中。

……

另一边。

胡台镇的精兵简政,也在同步的进行着。

程勇召开了全体镇政府公务员的会议。

还未等程勇发话,便有公务员主动的提出了辞职的申请。

“现在吃财政饭的人太多了,我不想继续吃财政饭了。”

“我想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别人供养的人。”

“程镇长,请批准我去下海创业吧,现在咱们镇的经济在蓬勃发展呢,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赚到了大钱,我眼馋,我也想去赚钱。”

虽说当上公务员,就是为人民服务。

可公务员自己本身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只要把自己顾好了,也算是给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时间,举手想去下海的人,形成了一道手臂的森林。

孙盟环顾四周,看着这一幕壮观的景象,简直想都不敢想。

这在以前,那都是挤破了头,都要往里面进的。

而现在,他们却要主动的放弃铁饭碗,去做什么商人。

孙盟不禁对程勇的新政,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以为,程勇的新政,只是活跃了民营经济,却没有想到,对胡台镇的公务员体系,也能造成如此深刻的影响。

孙盟和程勇一样,作为一个副镇长,他们深知,对于一个乡镇而言,最大的财务支出在哪里,县城已经没有什么基建项目了,县城财政的最大支出项,便是在于工资的发放上。

而现在,胡台镇的公务员规模缩减了,这也意味着,胡台镇的财政压力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块钱,一年的开支就是六万块钱,一百个人就是六百万软妹币!

以往,胡台镇的财政净收入,根本到不了六百万软妹币,每年都在央求着上级的财政补贴。

更何况,胡台镇的公务员人数,远远超过了一百人,总体能够接近一千人。

每年,光是发放工资,一个镇就需要发好几个亿。

就算是再富裕的乡镇,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会有一个亿。

现在,这么多的公务员,都想着主动的下海创业了。

程勇怎能不开心,孙盟怎能不开心。

程勇笑了笑,对所有想要下海创业的公务员们说道“既然你们想要去下海创业,我也就不阻拦你们了。”

“以你们的聪明才智,留在公务员系统里,只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

“你们要下海创业了,我也给你们提供几个好的点子。”

“你们可以学一学余茂才,最近,余茂才在吕昴的体育馆门口,开设的现酿啤酒摊位,就办的有声有色,有时候,一天可以挣一千块钱呢,平均下来,一个月最起码也是两三万的收入了。”

“你们也不要认为,余茂才的例子,是一个孤例,除了现酿啤酒之外,还有更多的商机啊,如奶茶,如面包,如烧烤,如西瓜橘子等水果,还有咱们胡台镇的草药呢。”

“咱们胡台镇新政的核心主旨是什么呢?不就是物美价廉,一分钱一分货,货真价实吗?”

“如果你是用添加剂做的,那就卖添加剂的价格,如果是用天然原材料制作的,那就卖出天然原材料的价格。”

“在新闻上,你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西瓜烂在了地里,茶叶没有人收,猪肉价格掉到了十几块钱一斤,超市货架上的猪肉价格却维持不变。”

“这些都是商机啊!总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些事情的。”

"前不久,某家新能源车企,便开始了价格战,被另一位传统车企怒批,当锂矿价格上涨时,汽车价格上涨没错,可当锂矿价格下跌时,怎么还维持着原有的价格呢?这是不道德的。"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