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游戏竞技>深海迷航:在海洋里重生> 第18章 基地雏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基地雏形(1 / 1)

花了好些时间,我们把从老婆那座岛上带回来的东西搬到了逃生舱里。

逃生舱内部空间只有几个平方,承重有四百斤左右,我把一些制造用的原料带到了舱内,其余的东西暂时放到了海蛾号上。

之前在4546b星球上度过了几个夜晚,我发现这片海洋到了晚上会起风,于是我睡前将逃生舱和海蛾号连接到了一起,并且另一端嵌进了浅滩区的海床上。这样逃生舱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了下来。

“老婆,你在干嘛?”

把最后一点钛矿搬到逃生舱内,我看到老婆在摆弄着推进器,盯着全息地图。

“我在找建立海底基地的地点啊。”老婆指着全息地图上的一个点,“刚才在海蛾号里我注意到了这个地方,这里海床的地势很适合。”

我走过去,看着老婆指的地方。老婆看上的地方,正是我以前玩游戏时经常建家的地方。这里我之前就在pda上标记了,没想到老婆也看上了。

“此处位于浅滩区、绿藻区、红藻区的交界处。”老婆说道,

“浅滩区平均深度只有五米,很适合建立基地。绿藻区和红藻区有更多的资源,并且红藻区深度上百米,极其适合停靠大型载具。”

“还有,你看这里。”老婆滔滔不绝地讲着,她拿起身边的建造枪,点击了一下屏幕上的按钮,又是一道投影出现,

“我已经在建造枪的设计系统里搭建好了基地的预设,一个多功能房间,一根管道连接月亮池,一个隔离舱和舱门。能满足我们正常的使用需求了。”

“好家伙。”我听得都有点懵了,“你咋研究出来的?”

老婆嘻嘻笑着:“你驾驶海蛾号的这段时间,我一直没闲着啊。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并没有月亮池和多功能房间的蓝图,能实现的只有这一根管道。”

“所以,咱俩还得先睡海底管道才行。”

折腾了很久关于海上基地的事情,又在逃生舱度过了一晚。海风吹起海浪拍打着逃生舱,我透过舱顶玻璃看着星空。一夜无话。

第二天,我去海面回收了载具仓,老婆清点了一下物品,并且解开了逃生舱和海床之间的连接。吃过早饭以后,我们驾驶着海蛾号,拖着逃生舱向看好的建家点行驶而去。

一路上经过的都是浅滩区,早晨的阳光透过海水照着海底,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各式各样的鱼从玻璃两侧划过,有那么一刹那,我都忘记自己是个求生者。

一路上老婆在研究基地的布局,艾安也十分安静。

自从艾安把自己的数据储存到老婆的pda里后,除了给我们标记了外星文物的坐标,就没有主动说过话。老婆打听了很多关于先驱者的事情,艾安也只是被动的解释,似乎并不愿意多说一句。

可能对于先驱者这种以数据方式存在的文明来说,效率对他们才是第一位的吧。

“我们到了。”

不一会儿,我们抵达了选中的建家地点。海蛾号悬停在了浅滩区,此处深度仅五米。

前方不远处就是一道笔直的悬崖,海床到了那里会骤降到一百五十米,即红藻区。右边远处横亘着许多黑影,那便是绿藻区巨大的绿藻,内部间或有发着光的海藻种子。

按照之前的分工,老婆先出了海蛾号,游到了一片开阔地上。我回逃生舱,拿出之前收集到的钛、铅、石英等矿石,潜到了老婆面前。

她点了点建造枪,一道红光从枪上射出,在海床上形成了一个方形区域。老婆指了指那个区域,示意我将原料放进去。

即使是建造海底管道,需要的原矿石也不是一趟就能搬完的。费了好些时候,才将一大堆矿石放在建造枪的指定区域。老婆在不远处示意我让开,她按下建造枪上的绿色按钮,另一道光从枪内射出,在我面前形成一道投影。

在我眼前呈现的,正是海底管道的等比例图像!阿尔特拉集团的建造枪的建造原理和载具仓类似,利用量子传输通道,直接将设计系统里设计好的方案3d打印出来。老婆矫正了好几次管道和太阳能发电板的位置,最终找到了一个完美契合地形的地方。

随着老婆按下建造的按钮,我感觉到周围的海水在不停地波动,前方全息投影范围内的海水都在往外排去!建造枪在同时进行排水和建造工作!

耳机内传来电流声,我回头一看,老婆双手死死地握着震动的建造枪,并不停地向建造枪使眼色。我急忙游了过去,两个人一起抓紧了这工具。等到海底管道按照老婆设计好的布局建造完毕后,我的手都快要被建造枪震麻了。

在离我俩五米的海床上,一截海底管道呈现在眼前。管道上方的太阳能板已经闪着光在开始运转,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管道内部在闪着微光,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气压和氧气含量。

在建筑建造好的那一刻,整个系统就已经开始自动产生气体并调节气压,直到适合人生存的程度,管道内部切回了白光,隔离舱和舱门也开始运转。

我和老婆对视一眼,遮不住脸上的欣喜。向舱门走去,舱门自动亮起了光。

“检测到新隔离舱门,请依次认证进入隔离舱。”耳机里传来系统的声音。

老婆走进隔离舱,随着舱门的打开,她先进入。片刻之后,她出现在管道内,对我招手。

舱门上的屏幕闪着红光,扫描了我的脸部信息,随即打开。海水卷起我进入隔离舱,舱门关闭之后,舱内开始产生气体排出海水。待到海水排除,隔离舱打开,我进入了管道。

“终于能说话了,要憋死我了!”老婆扑入怀里,“在海下建基地动静太大了,建造枪都拿不稳。之前在岛上都没这么大动静。”

“可能是因为在海下,需要排水的原因。毕竟牛顿定律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嘛。”我擦了擦海底管道的玻璃,看着窗外。

“那这样的话,我们如果在更深的地方建立基地,该怎么办呢?”老婆一脸担忧。

“深海里,水压那么强,我们又不能出去。即使能用建造枪,海水越深,排水的难度越大,那我俩怎么可能稳得住建造枪啊!”

我托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用到海虾号。”

“海虾号?”老婆眨了眨眼。

如今看来,真实的4546b星球上的海底建造和游戏里的不一样。

在游戏里,玩家可以肉身潜入8000米深的海中毫发无损,而现实根本不可能这样。越深,水压越强,到了深海里,人是不可能肉身抗水压的。

即使是我和老婆目前穿着阿尔特拉集团特制的潜水服,也只能最多下潜600米。而更深的深海,作业就需要借助机器。

海蛾号只是一个小型潜艇,而独眼巨人号是巨型潜艇,都不能完成细致的作业。此时,就需要海虾号了。

海虾号是阿尔特拉集团研制的人形机器,大约三米左右,人类可以操纵它完成很多工作。如老婆所说,以后我们去了深海,如果要建造基地的话,必须要借助海虾号。

“可我们上哪里找海虾号呢?”老婆问道。

“这个……”我看着外面广阔的海洋,“得登陆极光号,去找海虾号的蓝图。”

总而言之,我们暂时在海底有了栖息之地。把海蛾号和逃生舱里的东西搬到了小基地之后,就已经是中午了。游戏里只需要十来分钟完成的操作,到了真实世界,却花费了我们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我和老婆简单烤了几条鱼吃,拿出pda,查看着艾安之前给我们的坐标。坐标位于浅滩区的一个洞穴内,据艾安所说是一处废弃的先驱者基地。

“我们文明在这片海底做了很多勘测工作。”艾安说,“卡拉病毒爆发之后,这些勘测基地都废弃了。也许没有人幸存,但里面留下的东西,对你们的生存有利。”

我点点头,等着艾安的下一句话。

“我不需要感谢。只有你们活着,我才能活着。”

老婆与我四目相对,已经习惯了艾安的说话方式。吃完烤鱼之后,我俩简单休整了一下,便驾驶着海蛾号,向坐标点行驶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