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网事悠悠> 第一章(4-6)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4-6)(1 / 1)

4

时间过的挺快,转眼就到了年底。按惯例,每年年底,张旸所在的部门,都要代表总厂去其他几个供应配件的企业走一趟,主要是把全年在配件供应中的情况,与有关单位进行一个交流。这份差事,在他们部门里,名誉上是由李处长牵头组织开展的。实际上,从行程拟定到具体操作,固定都是由张旸付诸实施的。工作上配合的几家企业,在全省有五六家,清一色的最不想张旸到他们单位做年底走访。原因嘛,很实在,其他人去了,即便手头都拿有张旸给他们带的一套很细致的清单,要求逐项对照,一一核查,但多是象征性对产品质量方面的事提到而已,双方年底在一起见面,主要内容是联谊,吃吃喝喝和旅游参观,返回的时候再大包小包的,拎上人家送的年货礼品。而张旸这家伙就大不一样的,他不但对各家供应配件的质量心中有数,而且对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同时还把全年总厂对各供货企业当时反馈的有关整改要求,也罗列成问题库,都要逐条一一核对,查看落实的结果。他要是去了哪家企业,他们就是抱着对付应付的态度,编假台账,补整改记录和数据,也得专门组织一帮人忙乎一阵子呢。张旸在总厂从事安全质量工作,虽说时间不太长,也就四五个年头,但早已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之前他是车间的质量工程师,就是因为责任心超强、专业底子厚实,被领导看中,安排在这个岗位上的。

在年底交流走访这档子事上,他有他的绝招,就是从不提前透露他要去哪家合作的企业,一般都是提前一天才告诉对方他的具体行程。这样做的结果,就被迫所有供货厂家,在年底这种交流走访中,都得对自己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一整改到位,不可能只靠丰盛的接待,优闲的安排,就能够赢得对他们的青睐和来年理想的供货配额。而如今,社会上就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从事安全质量的工作,就有一种比较深刻的偏见与成见,认为这个岗位,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他们的检查监督和对发生事故的调查追究,就是拉大旗做虎皮,下属单位接待好,上点供,就一了百了,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整改到位,安全隐患自然就消除的无影无踪。当然,这都是站在各自利益立场的俗人浅见。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的墨菲定律,在安全管理上就有这样的科学论断: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大千世界,各行各业,之所以事故不停歇,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管理的领导和具体的岗位,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和违反规范的操作方法,最终由量变到发生质量,酿成祸端。

张旸经过权衡,同时考虑到秋月的因素,决定去h市那两家供货企业完成今年的交流走访工作。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他需要把手头的活处理完,对科里的工作有个统筹安排。给汇报过得到同意后,他就决定把去h市出差的消息,想尽快告诉给秋月。与她网上聊了有3个多月时间,彼此除了尚未见面,已经是很熟悉的好友了,用蓝颜知己、红颜知己俩词来形容也不为过分,这是张旸的感悟。在秋月那边,一样地有如此的认知,从qq聊天中,她判定张旸这人不错,幽默,知性,有趣,涵养,值得结交。

张旸打开显示屏,点开qq窗口,双击秋月图像后,显示屏立即弹出来秋月的对话框,他麻利地敲上了如下的一段话:

佳音:12月20日,本兄弟要去h市出差一周,我力争用前4天时间把公事处理完,后面留出来两天自由安排,期盼美人姐姐能调整好工作,挤出时间咱俩见上一面。3月畅聊,键盘传情,你我尚不知对方高低胖瘦,人模俊样,嘿嘿。想必看到这个信息,你会与我一样兴高采烈,心潮彭拜。

一气呵成后,张旸又小声重复念了一遍,一个飞快地点击回车键动作,他的消息,已经通过电脑+互联网这现代化敏捷的传输工具,飞到了秋月的面前。

此时刻,秋月也正好在电脑前,刚刚打开机子,就看见她的好友栏里依依闪烁的图标,再点开窗口看过这百十个字的长信息,霎时快活的差点喊出声来!这正是她日思夜想却不好意思首先开口的美事啊!俩人聊了3个多月,相互感觉良好,都有面聊的渴望与冲动。

男女之间性别的吸引,情感的冲动,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成年人在经历了婚姻家庭和生活的磨砺之后,对于男女之情的把握和处理,虽然多了一层理智的过滤和伦理观念的防火墙,但彼此性情相投,情到深处的话,其炽热和浓烈的程度,不会逊色于情窦初开、刚刚步入人生的“少年维特”们,读读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词,就深知与前妻唐琬的深情厚谊,还有我国“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声声慢》词,那种思念的悲愁与心恸,哪是年轻人能够经历与体味的。虽说在伦理方面,不尽相同,但在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基本摆脱了封建意识对男女之情的桎梏,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社会的宽松,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等等这样的新词,已经被社会和人们在逐步接受。

秋月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回复到:同感同感!一定赴约!你最好就住在市区中心位置的人民广场东南角那个宾馆。

世上的女人,就是被男人心细的多,她把住在哪里见面最便利的具体事,都提前考虑到了。

秋月有她自己的考虑,社会的改革开放,虽然是社会进步了很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别人的言行,窃窃私语和格外关注的遗老遗少们,还是大有人在。她选在市区中心的广场,就是考虑那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万一有熟人遇到了,也有很多的借口和理由可以搪塞过去,不至于成为他们饭后茶余的佐料。

期待等候的时间走的最慢。这一周,对他俩来说,多少都有点煎熬,感觉每分钟都被老天爷故意拉长了几倍一样,时钟的走法,不是滴滴哒哒,而是磨磨唧唧。张旸早早的就把手头的工作处理的一个不剩,桌面也收拾地干干净净,只盼着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的快点到来。秋月这边一样的情形,她已经把下周的工作提前干了不少,家里如何安排、给父母的理由、对老公的说辞,都一一成竹在胸。

5

到了h市以后,张旸根据秋月的指点,直奔人民广场东南角的凯月饭店,很快办妥了手续,进得房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短信告诉了秋月房间号。然后,才给汉江机床厂销售服务部的黄部长,去了个电话,说他已经到了h市,明天上午9点过去。那边的黄部长赶忙问他住哪里,说没让去车到火车站接呢?接着就自我检讨说,刘科长请原谅原谅了,是我办事不周,没有提前主动联系,你过来这么重要的事情,晚饭酒桌上我首先自裁三杯……张旸跟这位黄部长打过交道,算是熟人了,这人倒不错,办事利索,就是不太习惯他们搞销售那嘴上的功夫。

“没这么严重,你先忙你的黄部长,晚上一起吃个便饭可以。”张旸只好打断他的话,说。

“好的,好的。现在是下午3点,我5点带车准时到凯月宾馆请哥哥。”黄部长热情洋溢地承诺着。

“ok!”张旸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这种吃吃喝喝的事,是躲不过去的,其实他心里一万个不情愿,因为他的酒量实在太羞涩,拿不出手,上不了桌面。

晚上,汉江机床厂为张旸准备的接风饭,是在一家相当豪华的酒店,七八个人的饭菜,整整弄了一大桌,包间也挺气派,临窗户处有一组真皮沙发和咖啡色玻璃茶几构成的茶艺室,旁边还有唱卡拉ok的一套组合设备。

“王厂长跟办公室吴主任一会就到,您先吃点水果。”黄部长陪张旸落坐在窗户下面的沙发上,讨好地说。

“没事,没事。”接着,张旸指着这房间和设备说:“太铺张了吧,这。”

“是王厂长让办公室安排好的,哥哥你就随大流吧。再说,你平时又不过来给我们表现的机会。”黄部长极力解释。

“我这人最怕上酒桌,又没有酒量。不喝,得罪朋友;喝了,自己难受,还不利健康。”张旸实话实说。他是地道而典型的北方人,对他来说,吃这些山珍海味,真不如弄一大碗油泼面过瘾。

“哥哥,放心了。您的酒,兄弟我来解决。”黄部长进一步讨好。

说话间,王厂长一行几人先后进了包间,惯例,大家起来招呼寒暄,然后都找自己的位子落座。

席间,开始大家彬彬有礼;中场,个个群情激昂;后来,人人老子天下第一。这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酒桌上的基本程序,他们的也没有例外。张旸虽然有黄部长的保驾,但自己还是喝的有点飘飘然,回酒店的路上,坐在汽车里他的胃正翻江倒海,自己在心里说,这肚子里的酒一会还得吐出来。

张旸依然按照他的原则和作风行事,先后与h市两个供货厂家进行了定向的交流,并把他带来的问题库进行了逐一地核查,总体相当满意。这完全是他几年来坚持的结果,尽管厂方多次婉转提出,说这样太严格太麻烦。但张旸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他深深地懂得,供货厂家在产品质量上的稍微疏忽,都会直接导致他们的成品质量下降,一旦出现残次产品,导致发生质量事故,相关单位必定一损俱损,谁也脱不了干系。处理几个责任人,撤销几个干部都是小事,这都是责任者应该受到的惩罚。而小一点的厂子,可能经不起几起事故的折腾,真倒闭了多数无辜的职工最倒霉。就算家大业大的企业,底子再厚实,也没哪个情愿落个这名声,直接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市场的行情。

丁是丁卯是卯的工作进行完了,两家单位的陪同人员,这才算松了一口气。就赶紧招呼说,要劳逸结合,给张旸安排附近游览的项目。那位黄部长就殷勤地说:

“领导,看您先去哪里转转呢。h市三条经典的旅游线路上,今年可是都有新增的靓点,您定调,我们负责全程作陪,做好后勤服务。”

张旸存着心思,就一口婉转回绝了他们的盛情邀请,说道:“这样吧,附近的景点,我都去过不至一次,没多少新鲜的,我哪里都不想去。这回过来,把你们也折腾累了几天,咱们各自相安,好好休息两天,回去给老板上班。”

黄部长还有点心不甘,有点赖皮兮兮地说:“那不好吧领导,入乡随俗了。说实话,我们也想借这机会,放松放松呢。”

“那这样吧,你们俩就直接回家陪老婆了,你们领导问的话,我就圆场说,都跟我在一起呢。我这手头还有点事,咱们就在此告别。”张旸不留余地地说道。

两位部长不再好意思继续游说下去,就退一步说道:

“领导那趟车返乘,我们起码得送到车站吧。”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夫,也没这必要。咱们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再客气,就太见外了不是。”

这趟公差的任务圆满完成后,张旸坚持说要自己走,不要他们再送,两位部长见张旸油盐不进,拗不过张旸的果决,只好在告别之际,从汽车里各自拿出来两条软中华烟和两瓶五粮液酒,张旸知道时下就是这样的风气,一点不接也难为他,就折中拿了香烟,说烟我自己也抽就带上,那酒,你们拿回去自己喝吧。他不喜欢喝酒,也不胜酒力,没理由更没必要据为己有。两位部长表面显得无奈,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他们多年在销售部门工作,遇到张旸这样的主,真的不多。所以呢,一是在心底里实在佩服,二是他也清楚,这酒自己拿回去喝了一定没事,因为张旸这种实诚的男人,绝对不会哪天想起来,翻弄这是非。

张旸呢,终于打发走了两位部长,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是下午两点半。这才轻松的把自己扔在宽大的床上,有点淘气起来,就连续打了几个滚,还得意地说道:“哈哈,你俩早都应该滚犊子了,怎敢耽搁本人的好事。”

原来,他俩已经约定好了,秋月说她会在下午3点后到5点前如期赴约。他就必须在3点之前,把不相干的事情,全部处理完。不然,万一她来了,他们还没走,撞上面的话,再怎么解释圆场,都免不了尴尬。这个提前量,他得把握的没一点纰漏才行。

按俩人的计划,还有半小时的空余时间,张旸急忙下楼去隔壁的超市买了一大堆副食和水果,兴致勃勃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先洗好一些水果后,又把房间的灯全部打开,再把退鞋什么的都准备停当,这才打开电视,故意放大了音量,坐在沙发上等候秋月的到来。头回见面,必须要显示出来点绅士风度,对他来说。

6

午后的阳光,今天格外的明亮,连续几天有点灰蒙蒙的空气,由于上午一个时辰的小雨,像被特意给洗涮了一样清新。从窗外斜射进来的阳光,照在洁白的墙上,落在柔软的床上,尤其的温暖。张旸四周环顾了一下房间,电视里的节目,桌椅的颜色,整个的布局摆设,满眼都是惬意。他收拾完房间,就听见“砰砰砰”欢悦地敲门声,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去开门。

“请进!”话音未落,他麻利地拉开了虚掩着的房门。只见门外的秋月,小偷一样闪进了房间,右手提着楼下超市里的塑料袋,又买了好几样副食。

“网上聊的时候,多是轻松快活,咋说都行。这说好要见面,还真的有点胆怯,从出门到现在,我的心脏一直怦怦地加速在跳,尤其是到了宾馆门口,如果不是刚拐进超市做个样子,可能都不敢上楼敲你的门,整个感觉就是在做贼。”秋月自嘲似地说。

张旸接过袋子,放在桌子上,拉住她的手,忙说:

“这么紧张啊,先做床边歇会。其实,我的心里,也是有点七上八下的,激动加紧张,难以遏制,毕竟咱这都是人生头一回。”

他俩面对面坐在床边,手拉着手,双眼快速地打量观测着对方。在张旸看来,她大约160公分的个子,身材稍微有点发胖,五官端正,棱角分明,面部白皙,大大的双眼特别有神,含情脉脉,穿戴简单干练而有得体,绝对地没有化妆,原汁原味,熟妇韵味。在秋月的眼里,张旸应该就170公分封顶,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貌似有些文化,还有点文质彬彬,不胖不瘦的身材,相当匀称,整个脸型有点如香港那个《我的中国心》的原唱,不是很帅,却也经久耐看。这第一印象,顺利铺垫了她们俩后来亲密关系的良性发展。

张旸尽量想让自己的心跳平静了些,但此时此刻,他的情绪已经跨越了理智的约束,像一只亢奋的山鹰,穿过云雾,展翅飞翔在林间,山川……房间的电视,调到了很大的幅值,足以掩盖俩人弄出来的多种声音。

从网友到密友,第一次幽会,俩人都心满意足。按照说好的时间,她不得不回去了,俩人匆匆话别,连一起吃顿饭的时间,都没预留出来。

送走秋月,张旸顺便在宾馆对面的一家饭馆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就回到房间,这会才感觉真是累了,快活后的全身,疲惫在每块肌肉上都表现了出来,无法阻挡。他简单地洗嗽后,把自己放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梦想。

一觉醒来,已经是次日的上午九点钟,他整理过行囊,退了房,过了早,就直奔火车站,乘车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