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天擎Ⅱ·王者归来> 第两百五十五章 | 暴风雨前的宁静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五章 | 暴风雨前的宁静(1 / 1)

这一夜,整个天域沉浸在一片喜悦与欢庆之中,人们共同庆祝人族强者的突破,这不仅是对个人荣耀的认可,更是对人族整体实力的一次巨大提升。

随着这些强者的崛起,人族在对抗暗族的斗争中,手中的砝码又增加了几分,希望之火在每个族人心中燃得更旺。

圣主,坐在高位之上,他端起酒杯,声音中带着一丝怅惘和期待:“天域,我人族什么时候才能永远拥有这样美好宁静的日子”。

看着眼前欢快的众生,圣主再次端起杯中的酒,他的声音在宴会上空回荡:“来,我们干了这一杯”。

“敬圣主!”,众人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整个圣殿。

“敬剑主!”,对玄城剑门门主,人们充满了敬意。

“敬隐世仙人!”,那位超脱尘世的隐世仙人,同样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敬殿王!”,殿王闵行天的突破,同样让人族为之骄傲。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每个人都纵情地享受着喜悦,彼此间的敬重与团结,成为了这个夜晚最动人的旋律。

而在遥远的暗界,自从天域通道被阿君斩断后,暗族的大人物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秘密地搭建连通天域的新桥梁,准备着新一轮的攻势。

这一次,暗族厉兵秣马,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欲彻底攻占天域。

暗族的实力确实强大,如今已经拥有数位域王境的强者,他们的修为深不可测,战斗力惊人。

更有一位域王境大圆满的至强者,其修为通天彻地,几乎无人能敌,除此之外,暗族的其他强者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的联合,构成了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

自古以来,人族与暗族之间的战争连绵不绝,每一次的冲突几乎都以人族的失败告终。

若非两界之间相隔着无数星河,星空古道难以长时间维持,天域的界壁坚固到难以完全被攻破,暗族可能早已占领了天域,将其变为自己的领地。

这一次,如果暗族真的打通了通往天域的通道,天域的未来将变得难以预料。

在没有强者庇佑的情况下,人族可能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最终沦为暗族的奴隶,失去自由和尊严。

归来的阿君,并没有立刻回归天域,他选择在天域界外的一颗无人星辰上住下,以此为根基,既修炼提升自己的实力,又观察暗界的情况,警惕暗族的再次侵袭。

阿君深知,如今天域已变得十分脆弱,再也经不起暗族的入侵和破坏。

阿君肩负起了守护天域的重任,他必须将暗族抵挡在天域界外,确保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

在天域界外的游荡中,阿君时刻保持警惕,他的目光穿透星河,寻找着可能的威胁,准备随时应对暗族的挑战。

在距离天域三万公里的地方,阿君偶然发现了一颗具有烟火气息的星辰。

阿君穿越了星际,缓缓降落在这颗充满烟火气息的星球上,他的眼前,一座巍峨壮观的城墙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仿佛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

城墙的高度足有数万米,延伸至视野的尽头,其长度延绵无际,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

城墙之上,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边关城”,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显得格外显眼。

阿君站在城墙之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惊叹:“好宏伟的城墙!没想到在天域三万公里外的地方,竟然隐藏着如此神秘而壮观的边关城。

这究竟是哪一位族中的强者所建造的呢?”,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阿君运用秘法变换了自己的面容,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城中。

然而,城中的景象让他感到十分惊奇:这里几乎全都是人族,他没有看到其他种族的身影。

更令人惊讶的是,城中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穿着军服,即便是身怀六甲的孕妇,也依然身着军装,显得英姿飒爽。

这个边关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何每一个居民都像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士兵?阿君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他迫切地想要弄清楚这一切。

然而,就在阿君准备开始他的探索之时,麻烦却无声无息地找上了他。

阿君的装束与边关城的军民格格不入,这种显著的差异很快引起了守卫们的警觉。

守卫们,几乎每一位都有着域皇境界的实力,他们迅速将阿君团团围住,警惕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喂,小子,你从哪儿来的,为何从未见过你?”

其中一位守卫显得更为直接和粗暴:“废那么多话干什么,将他扣押,交给大人,大人一问便知”。

“大人吗,他们口中的大人会是谁呢?”阿君心中暗自思忖,但他并没有反抗。

出于对这位所谓“大人”的好奇,以及对边关城的探究之心,他决定任由守卫们扣押,想要见识一下这位大人的真面目。

于是,他被连夜送往了边关城最宏伟的宫殿。

虽说是最宏伟的宫殿,实际上它不过是边关城中最高的一座殿宇。

岁月的风霜在这座殿宇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它的破败之相昭示着数万年的历史沉淀,以及无数次大战的洗礼。

站在殿宇前,阿君并没有嘲笑这份破败,反而对其肃然起敬。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感觉边关城给他一种熟悉之感,仿佛在遥远的过去,他曾经踏足过这片土地。

双手被捆绑的阿君,终于被带到了这位大人面前,他的眼神坚定而平静,尽管身处困境,但他的内心没有丝毫慌乱。

在边关城最为宏伟的宫殿之中,这位大人正端坐在他的战椅上,他的修为深不可测,仿佛能够通天彻地。

他身穿一袭紫衣,神采飞扬,风姿卓越,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令人一见难忘,他那绝世的容貌,更是让人不禁赞叹造物主的神奇,青龙在他的身边环绕,宛如守护神一般,而他手中紧握的神龙剑,更是彰显出他举世无敌的威严。

这位大人的身上,承载着无数场大战的痕迹,那些经历让他看起来不怒自威,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场,他的存在,就像是边关城的守护神,威严而神圣。

阿君在见到这位大人的那一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讶,大人的面容对他来说竟是如此熟悉,就像是在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见过一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大人看着阿君那惊呆的样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开口问道:“小子,你从何处来,说!”随着话语的落下,一股强大的威压随之释放,试图震慑阿君。

然而,阿君并没有直接回答大人的问题,而是更加仔细地端详着大人。

大人见阿君没有回应,便起身,同样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阿君。

这一次,大人也感到了震惊。他的域王境威压,对于普通修行者来说,足以令其心神崩溃,然而阿君却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域王境几乎是修行者的巅峰境界,一念之间,便能让众人皆灭。但眼前这个年轻人,却能够从容面对他的威压,这怎能不让大人感到好奇?于是,他开始更加仔细地端量起阿君。

阿君的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他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你是壹紫仙王”。

在这一刻,阿君终于回想起来,确认了眼前这位大人的身份。

身穿紫衣、容貌绝世、青龙环绕、手持神龙剑,这样的人物正是天域中口口相传,永世受人祭拜的壹紫仙王。

但随之而来的,是阿君心中的疑惑。

传言在上古的一场大战中,壹紫仙王斩杀了无数暗族强者后神秘消失,从此不再出现在世间。

人们普遍认为,壹紫仙王在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中陨落。

为了纪念壹紫仙王的丰功伟绩,人们为他竖立了丰碑,永世祭拜,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

壹紫仙王听到阿君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戒备,他的威压变得更加强烈:“小子,你认得本王?”

阿君的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果然,果真是壹紫仙王,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您,这可是从上古活下来的大人物”。

他的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激动,仿佛是穿越了时空,与传说中的英雄相遇。

阿君继续说道:“当然认识,我天域人族有仙王的画像,仙王永受我人族祭拜”。

听到阿君的话,壹紫仙王缓缓起身,身边的青龙随着他的动作环绕而起,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你来自天域”。

"是的,壹紫仙王,自上古一战后,天域人族便再也没有仙王的身影,以为仙王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不幸陨落,今日能在此意外地见到您",阿君说道。

"能见到仙王您还活着,这真的是我人族的大幸",阿君继续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上古一战,人族的顶尖战力几乎损失殆尽,若非天域的界壁坚固强大,难以被攻破,那一战恐怕就成为了人族的绝唱。

正是因为那坚固的界壁,人族才得以获得喘息之机,延续至今。

然而,此时暗族再次蠢蠢欲动,阿君不禁叹息,心中为天域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

天域现今的高阶战力稀缺,与强大的暗族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这也是阿君选择停留在天域界外,没有回到天域的主要原因。

如今见到壹紫仙王,阿君内心的激动与欣喜溢于言表。

仙王在上古时期的辉煌战绩,如同璀璨的星辰,震撼了整个天域,其英雄事迹至今仍被天域人族传颂,深深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

此时,阿君终于明白了边关城中无论老幼妇孺皆身着军服的深意。

他们是在时刻准备着,为天域人族战斗在最前沿,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一种无声的誓言,誓死守护着天域的每一寸土地。

若非阿君今日踏足边关城,他和天域人族都不会知晓,在这遥远的天域界三万公里之外,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在星空的边缘,以无数残星为根基,建立起了一座雄伟的城墙。

他们默默无闻,却以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天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这些人,是天域的无名英雄,是人族的守护者,他们的存在,是天域人族得以安居乐业的保障,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强防线。

他们的故事,或许不会被载入史册,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值得被每一个天域人族所铭记。

阿君,年仅十六,血气方刚,一生战斗无数。

然而,今日,在边关城的见证下,阿君的情感终于得到了释放,感动的泪水不由自主地从他的眼角滑落。

这些泪水,是对边关城军民无私奉献的深深敬意,是对他们的英勇与牺牲的真切感动。

边关城内,每一块石碑,每一片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哪怕是城墙上一块最不起眼的石碑,也凝聚了无数先烈的鲜血和汗水,是天域人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英雄的丰碑,值得天域人族永世祭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