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一〇八章 准备好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〇八章 准备好了(1 / 1)

拉贾斯坦王国的建立,再次将殖民地大起义推向了一个高潮。

詹西军取得的胜利,让各个势力看出英国人虚弱的一面。

强大的英军似乎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嘛。一个小小的詹西土邦就能够消灭两万英军。

普兰虽然失败了,也不甘人后,他紧接着拉贾斯坦王国,在布尔尼亚成立了孟加拉王国,自任国王。

当然了,他们现在没有什么国土。

不过他的弟弟在东孟加拉发展得不错,虽然因为瘟疫,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

但是他们已经将屎盆子都扣到英国人头上了。

阿米尔跟那些百姓说这场瘟疫是真主降下的惩罚,因为他们这些主的信徒去侍奉英国人这些异教徒了,英国人一天不被赶走,那么这样的惩罚就还会继续爆发。

当地的土人本就愚昧无知,只要给他们一个大概合理的逻辑链,他们基本上都会相信。

除了拉贾斯坦王国、孟加拉王国,在南部还有十几个王国宣布独立。

而英国人在南部的兵力本就薄弱,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出兵去对付这些新成立的王国。

在坎宁爵士看来,现在的印度殖民地已经在向不可控的边缘滑落。

伦敦首相府邸,一场针对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紧急会议正在召开。

帕麦斯顿首相的嘴里叼着烟斗,身子躺在椅背上,眼睛如同鹰隼一般注视着眼前内阁的主要成员。

“诸位,印度殖民地的情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必须要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帕麦斯顿吐出了一口烟圈,表情严肃地说道。

“首相阁下,华族人竟然将手伸到了印度殖民地,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否则华族必然会得寸进尺。”内政部长首先站出来说道。

“华族人……”帕麦斯顿沉吟道。

“华族人确实可恶,但是他们也只是使了一些小手段而已,这些手段,华族在用,我们也在用,上不得台面,连谴责都谈不上。”

财政部长格莱斯顿与金融城的关系密切,他提议继续派出东方舰队。

另外让本土进入战争状态,将内阁改组为战时内阁,动员二十万陆军,加上庞大的东方舰队,务必要平定印度殖民地的叛乱。

一开始众人还觉得格莱斯顿有些小题大做。

但是他说道:“诸位,假如我们失去了印度殖民地,那么大英帝国的财政将缩水百分之五十。不仅仅如此,我们现在有百分之三十的棉布都是销往印度殖民地的,假如没有了这块殖民地,也就意味着有三分之一的工厂要破产,这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这话顿时让在座的众人感到深深地恐惧。

就连含着烟斗的帕麦斯顿也将烟斗给放了下来。

“如果要出动二十万军队和一整支舰队,这将至少花费数千万英镑。印度殖民地是否还能维持住现状,我们只用海军去威胁华族如何?”

帕麦斯顿还是想要沿用他上次的战术,那就是用新建造的战列舰去震慑住华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年轻的海军部长莫里斯见到首相朝自己看,赶紧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们海军保证完成任务,不知道首相大人是否能够授权东方舰队向华族战舰和港口开炮。我想华族是不会接受我们口头上的警告的。”

远东距离大英帝国太远了,如果不给舰队以足够大的权力,那么很多事情都没法做。

帕麦斯顿看向了上议院议长罗素。这位自由派的政党领袖已经浸淫官场多年,早就看出两人在唱双簧。

大英帝国就像是一艘大船,平时大家在船上安稳生活,相互之间争吵也是正常的事情。

然而现在有另外一艘船已经影响到了这艘船的安全,那么众人必须要联合起来。

罗素看向众人道:“如果格莱斯顿先生能够在上议院将刚才的观点阐述清楚,那么我想议会一定会同意授权采取行动。”

这一点似乎是一定的,不管是老牌贵族还是新兴的资本家,大家似乎都对印度殖民地过于依赖。

如果这块巨大的蛋糕要是被别人给抢走了,那么大家手中的好处都会减少。

远在南京城的华族官员也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四月份的高层例会上。

当暗部总长徐萧海将英印殖民地大起义的情况汇报之后。

复兴会的常务理事孙延平就指出:“元首,英印殖民地对英国人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其本土,这里出了事情,英国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认为他们至少会拿出克里米亚战争中动员的力量来应对这场危机。而我们在英印殖民地所做的事情也无法完全掩盖。廓尔喀和太平国毕竟都是我们的藩属国,单是凭借这两点就足够英国人来找咱们的麻烦。”

外交总长郑德苦笑道:“英国人竟然都没有对我们发出照会,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这就对了,这说明他们在憋着坏呢,咬人的狗不叫。”康八爷那是话糙理不糙。

“来就来吧,我们海军不怕他们。”自从知道了董良为英国人准备的秘密武器,郭有的底气也足了。

董良见到众人似乎已经搞清楚了情况。

于是开口说道:“华族与大英帝国之间早晚必有一战,但是我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局限在海战上,也就是说我们在海战中将英国人给击败,然后让他们回到谈判桌上主动做出妥协。”

“英印殖民地只是我们的筹码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筹码。”

董良有很多的牌可以打。

北美、澳洲都可以成为华族的筹码。

只是这些筹码要想握在华族自己的手中,却是不容易的。

“元首,您是否还要对英国人采取进一步的动作?”孙延平问道。

“为什么不呢?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是时候开门迎接客人了。”

董良所说的准备好了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究竟是什么准备好了。

难道华族的海军又有什么大杀器吗?

关于华族海军的大杀器,只有少数人知道,董良采取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

华族南海,琼崖海军基地。

一艘大型军用运输舰缓缓地驶出港口,在这艘军舰后面还拖着几根粗壮的绳索。

绳索延伸到海中。

海面下,几条“大黑鱼”正在平稳行驶。

“水平仪运转正常。”

“电机试车正常。”

“制氧设施正常……”

狭窄的舱室中,水兵们满头大汗。

年轻的艇长见此情形下令打开制冷设施。

战时状态自然不会打开制冷设备的。

这东西的耗电量极大。但是现在是牵引试航阶段。

正好实验一下制冷设备的运行情况。

制冷设备打开之后,出风口立马吹出一股白色雾气。

艇内立马就凉快了下来,水兵们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

制冷设备还没有自动控制系统,开了一会儿,艇长不得不下令关闭,不然大家就要被冻成冰棍了。

不过这已经非常好了。

他们在接下来的一天一夜时间都不能上浮,因为是在牵引状态下,不需要输出动力,潜艇内部的电力足够运转。

这些大黑鱼就是华族的第二型潜艇。

主要是在第一型的基础上更换了新的电池。

在徐寿的努力下,华族终于得到一种相对稳定的蓄电池。

这种新电池一出来就被运用到了潜艇上。

直到这个时候,华族的潜艇部队才算是成军。

这就是董良对付英国人的底气所在。

他让廓尔喀和太平国出兵加入到印度殖民地大起义中,就是想要进一步刺激英国人。

上一次英国人组建东方舰队,那时董良还没准备好,他还不想与英国人开战。

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他巴不得英国人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东方。

那么只要能够击败这股力量,就可以将英国人逼坐到谈判桌上。

这还只是华族的手段之一。

在山口洋军港,华族第一舰队基地中。二十几艘新型鱼雷艇正整齐地排列在军港之中。

第一舰队司令赵峰正在接见这些新加入的第一舰队成员。

“司令员同志,鱼雷艇支队全体官兵集结完毕,请您检阅。”鱼雷艇支队司令邵立洪穿着一身笔挺的海军礼服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配属于第一舰队的鱼雷艇支队一共有二十五艘鱼雷艇,每艘鱼雷艇上仅仅有官兵四十余名,整个支队不过千余人。

但是他们如果用好了,足够可以重创敌人一支大舰队。

“好,稍息。”赵峰扫视一眼眼前的新手下。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火箭艇上抽调的。快速火箭艇原本是华族的秘密武器。

不过现在这种武器早就已经曝光了。英军的战舰上为了对付这些小型火箭艇,安装了大量的小型副炮。

通过这样的方式,火箭艇很难靠近英国战舰。

因此那些火箭艇大部分都已经移交给沿海守备队,用来作为近海防御、缉私巡逻使用。

火箭艇原本扮演的位置也被速度更快,输出更强的鱼雷艇所代替。

“将士们,我们华族曾经靠着小艇打大舰起家,不怕死。向前冲,有我无敌,这种精神现在传到了你们鱼雷艇支队的手中,希望你们不要忘记海军先烈们的嘱托。总有一天,让这茫茫大洋皆为我华族自由航行之地。”

这支鱼雷艇支队目前还处在保密状态。

其实保密的主要是鱼雷。这些鱼雷艇就算是在海上露面了,大部分人还是会以为他们就是普通的炮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