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一〇七六章 来自东方的秘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〇七六章 来自东方的秘密(1 / 1)

中枢的人要是知道新东方行省做出了这样的决定,1定会感到羞愧。

当董良将北洲的两座港口交给新东方行省建设的时候,荣庆舒1口就答应下来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北太平洋航线开通,受益最大的就是新东方地区。

而这两座港口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东方海上守备队以及夏季航线商船的中途补给港。

1场战争结束,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失落。

莫斯科皇宫中的氛围比外面的天气还要冷。

彼得罗夫斯基被两名黑衣警察押送到沙皇的议事大厅中。

能够得到1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这是沙俄给他这位老臣最后的尊重。

“陛下,诸位大人,这次战败,责任完全在臣身上,臣无话可说。”

出乎众人的意外,彼得罗夫斯基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彼得罗夫斯基,你知道吗,这次战败葬送了十几万沙俄健儿,这个责任哪怕是用你1生的荣誉再加上你的性命都填补不了。”

亚历山大2世看着这位老将的眼睛问道。

“我知道,但是错了就是错了,这个错不在那些将士的身上,在我这个主帅的身上。”彼得罗夫斯基毫不躲闪地说道。

他知道自己躲不了,也许这样大义凛然1些,沙皇陛下还会照顾1下他的家人。

果然,沙皇陛下有些感动了。

亚历山大2世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冷血。通常情况下,他还有些偏向感性。

“好吧,诸位,现在让我们来商量善后事宜。”亚历山大2世看向底下的群臣说道。

1个年纪不大,但是留着满脸大胡子,长着鹰钩鼻子的将领出列道:“陛下,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尝试在冬季发动攻势。那个华族也是1到冬季就停止进攻。他们似乎已经习惯如此。”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这个冬天发动突袭,打他们1个措手不及?那些东方人应该是不擅长在寒冷的冬季作战吧?”

大胡子的话引起了不少将领的附和。

是啊,沙俄最厉害的可是冬将军。

只是这些华族人太谨慎了,他们从来不在冬天的时候发动进攻。哪怕是他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不在冬季到来之前乘胜追击。

这让沙俄在失败之后减少了压力,也让他们对华族人无从下手。

彼得罗夫斯基依然站在大殿中。亚历山大2世故意让他留在这里,似乎就是想要他发挥1下余热。

既然他还在这里,哪怕是即将上军事法庭,彼得罗夫斯基还是那个最有发言权的人。

“陛下,诸位大人,罪臣认为冬季进攻并不是1个明智的选择。那些华族人1定会躲在堡垒里面,到时候我们久攻不下,后勤补给是个问题。前线的将士也没办法在严寒天气里面长期作战。”

见到彼得罗夫斯基说话了,众人都用非常怪异的眼光看向他们。

1个罪臣,有什么资格说话呢。

“接着说。”亚历山大2世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他作为帝王的宽容大度,他鼓励彼得罗夫斯基说下去。

这样子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

“是,陛下。”彼得罗夫斯基原地鞠了1躬。

“陛下还记得十几年前,我们进攻中亚3国,就是因为暴风雪不得不退兵的。咱们的士兵对风雪的适应能力确实更强,但是还没有到不惧风雪的地步。”

这个时候,1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彼得罗夫元帅,您又怎么知道我们会被华族人的堡垒挡住呢?我记得华族人用很短的时间就拿下阿拉湖要塞,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另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华族人绕道攻击他们的后方。”

“他们不是也进攻我们的平民吗?现在他们将平民迁移到我们的土地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进攻他们。让他们明白,我们沙俄的土地是没有那么容易占领的。”

这是1个年轻的将领。他说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得到了1些热血将领的附和。

彼得罗夫斯基没有回应对方。他死罪难逃,现在所说的建议都是自己的肺腑之言,他们要听的话就听,不想听就拉倒。

“你们谁能够做到,我给他1支兵马。”亚历山大2世扫视了1眼众将。

这要动真格的了,那些老将要么看着脚下,要么看着天花板,他们都知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沙俄人利用冬季获得了不少的胜利,这是没错,但都是人家主动进攻进入了沙俄本土。

最有名的击败拿破仑的战争,沙俄人将自己的都城莫斯科都给1把火烧了。

人家是杀敌1千,自损8百。他是自损1千2。

倒还真的有不怕死的。1个2十几岁的军官站出来道:“陛下,末将愿往。”

当然了,沙俄人说话的方式跟咱们不1样,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好,那我就给你1个哥萨克骑兵旅。”

亚历山大2世1口答应了他。

仅仅是1个哥萨克骑兵旅而已,几千人,最后败了也就败了。只要能顾给华族人1点教训就好。

彼得罗夫斯基也没有劝。

“彼得罗夫斯基,你认为哪里是华族的薄弱点。”亚历山大2世问道。

“这……陛下,末将以为如果要进攻的话,就去进攻刚刚进入哈萨克草原的那些华族骑兵。他们没有坚固的堡垒。要是能够重创这些人,他们就只能龟缩到堡垒中。现在华族人很显然是想要在哈萨克草原上建立1道缓冲区。”

亚历山大2世其实非常渴望1场胜利,哪怕是很小的胜利。

他上位以来,先是向英法投降,与他们签订了停战协议。

很多人只看到了亚历山大2世在外交上的让步,觉得这是沙俄的耻辱。

他们没有看到,停火之后,沙俄内部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当然了也有1些反对废除农奴制的贵族、地主在制造不利于亚历山大2世的舆论。

紧接着与华族的大战,沙俄同样也是连连失败。

不仅仅丢失了之前占领的伊犁河谷,还将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丢掉。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可耻的。然而沙俄因为这场战争从英法手中的获得的大把的经济、武器援助,他们却没有看到。

沙俄在这两年与华族的战斗中完成了军队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没有没有花自己的钱。

在亚历山大2世看来,沙俄人是损失了几十万兵马,但是相比于获得的利益,这些损失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时代的上位者,有几个人能够像董良1般重视那些普通人呢。

在他们的眼中那些士兵就是会拿枪的牲口,那些普通的百姓不过是数字而已。

就像是猪圈里的猪1样,吃掉了1些之后,空出来的空间很快就会被那些母猪产下的幼崽填满。

就像是这1个旅的骑兵1样,他不在乎对方会不会被消灭。

那个年轻的将领非常得意地退了回去。而那些老将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参加追悼会1般。

冒险归冒险,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

鄂毕河上游的巴尔纳阔和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巴甫洛达尔正好在1条南北经线上,沙俄决定在这条南北线上构筑1条南北防线。

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在遥远的东方作战,河流的作用是最大的。

而华族现在已经不是太在意河流沿岸的据点,因为华族的铁路已经修建到西北。

在华族这边,铁路沿线才是最重要的战略位置。

沙俄人沿着河流部署,华族人沿着铁路部署,都是为了行军和补给的需要。

不过前者显然更加的原始1些。

这算是因为科技差距而引起的军事战略意识上的代差吧。

在沙俄人看来,仅仅有1条南北防线还是不够的,他们还在加强哈萨克草原北部的那条东西向堡垒线。

当初为了收服哈萨克汗国所修建的这条堡垒线,现在成为了沙俄防备华族北方的防线。

而他们也在事实上承认了哈萨克草原作为两国的缓冲区。至于那些准备在冬天的时候进入哈萨克草原袭击华族后方的军队,亚历山大2世自己都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他的目光依然在盯着国内。因为1857年夏天在伊犁河谷的失败,那些不满农奴制改革的人有些过于活跃,已经超出了沙皇的容忍范围。

作为1个沙皇专制国家,亚历山大2世与所有的帝王1般,都非常重视化解内部矛盾。

这1次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被送上绞刑架,又有多少人被送到西西伯利亚去修路建堡垒。

沙俄人还准备加快修建跨越乌拉尔山的铁路。这需要英法的支持。

……

在欧洲,俾斯麦刚刚见到容闳。

俾斯麦有事情要找容闳,容闳刚好也得到了国内的命令,想要找普鲁士人。

容闳先是向这位老朋友表示恭喜。

俾斯麦捋着自己的8字胡,嘴角带着笑意道:“我们的胜利有很大1部分归功于华族的朋友,容先生,如果方便的话,帮我向你们的元首送上我们国王的感谢。”

说着他拿出1个木匣子。

“这里面是腓特烈大帝使用过的1把剑,请您转交给元首阁下,这代表了普鲁士人的感谢。”

容闳取出宝剑端详了1下道:“贵国真的是太客气。元首1定会喜欢这把剑的。”

“外相大人,贵国与丹麦的战争是要结束了吗?”

容闳开门见山。

俾斯麦点头道:“确实如此,英国人要来插手了,这场战争没办法继续打下去,况且法国人也在南边虎视眈眈。我还记得几个月前贵国元首陛下跟我说的话。”

“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预测到这场战争,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而且现在可能达成的结果也跟他预测的差不多。”

俾斯麦在容闳的面前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这是从华族带回来的秘密,他不能告诉普鲁士人,但是可以跟容闳分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