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一〇三二章 大战前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〇三二章 大战前奏(1 / 1)

董良将卓浪带领舰队去进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事情告诉卓1清。

到底是做母亲的,自己就是个爱冒险的人,但是轮到自己的儿子去冒险,她又不愿意了。

“这小子,有些冒进了,他这个时候应该韬光养晦。”卓1清道。

董良却摇了摇头不同意卓1清的见解。

他说道:“你看那些野生环境下的猛兽,哪1个会韬光养晦。它们每天都会标记自己的领地,每天都会在自己的领地转悠、咆哮,显示自己的强大。”

“南美那块地方就是1个黑暗丛林,遵守黑暗丛林法则。你知道黑暗丛林法则吗?”

卓1清摇头。

这段时间呆在元首府,有人觉得她是想要跟元首要援助给卓浪。

实际上,除了1开始从南美发出的那封信件。卓1清从来没有给卓浪要1点东西。

后来6续送过去的东西都是董良自己安排的。那也是因为东华的存在符合华族的利益。

“当1个生物在丛林中暴露自己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猎手注意到它。这个时候,唯1的办法就是向周围的捕猎者展示自己的强大。不然就会有无尽的麻烦找上门。当然了,你本身必须要有实力才行啊。”

卓1清沉思了1会儿点了点头。东华不去欺负别人,南美的那些势力也不会接纳他们。

“其实这小子就是想学你,这些孩子都将你当成偶像。当初我是不同意他弄出1个东华来。后来想想,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不应该用1根绳子牵住他。”

“是啊,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苏达在我身边待了几个月,就申请外调了,他们似乎都不想生活在我们的羽翼之下。”

苏达刚刚申请下放到地方上去。

他准备从乡镇科员做起,去感受华族的政治体系。

实际上也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1些想法。

董良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同意他在地方上做所谓的互助社实践。

所谓的互助社就是在生产大队的基础上,让社员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统1分配劳动成果。

这1设想源自大胡子的著作。原本卓浪准备翻译成公社,但是被董良改为互助社。

反正就是不能用那个词。

董良是支持苏达的这种想法的,因为他知道华族的制度也有很多弊病。

随着华族的稳定、发展,人的私心逐渐显现出来,很多地方官员相互钩联,组成利益团体,侵害官府和地方百姓的利益。

在华族的发展大潮中,为自己为家族攫取利益。

董良担心华族在未来会形成新的世家大族。这些家族会从控制地方权力开始,1步步控制整个国家。

而华族的监督体系也是基于高层的清明基础上。

要是高层的人也开始谋取私利,那么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董良现在1直在致力于建立1个高度自律,又有明确目标的政党。

通过民主政党来实现民主政府。

但是这真的很难。人的私心很容易就战胜理性。

苏达愿意去尝试1下不同的东西,对华族来说没有坏处。

即使到最后发现他的实验是失败的,对华族的制度建设也能够起到启示的作用。

卓1清看到董良故作深沉的样子笑道:“不知道元首今年贵庚啊?”

“老夫今年6十有8,还有1个小娇妻呀……”董良唱了1段不标准的戏词。

说着手还不老实地伸到卓1清的后腰上。

这里可是女人的死穴。

董良捏了1下,这娘们儿的身材保持的真好,2胎之后,腰上还没有1点赘肉。

没有赘肉也就算了,偏偏摸起来还那么柔软。

“咦?元首陛下,你刚才的那副深沉哪去了?”卓1清并没有不好意思,反唇相讥道。

“东华那边刚刚给你送了1条羊驼绒的大衣,那小子带领舰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部控制了1块地方,这里正对着巴塔哥尼亚高原,这个地方盛产羊驼。我都有点佩服这个小子了,竟然敢双线操作,不过这在南美倒还真的可以。那两艘炮艇已经出发了,估计要两个月才能到东华,他们现在估计正等着用呢。”

董良再次说起了卓浪的事情。这是卓1清的7寸,这个女人再次老实起来了。

“你晚上来我房间,云夫人在忙项目,2夫人又要生了,你就不要去烦她们了。”

卓1清像是1个勾引主人的丫鬟1般摸了1下董良的鼻尖,抛着媚眼说道。

这1夜翻云覆雨……

两人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人交换了意见。

……

时间来到了4月份,诗琳娜诞下了1名男婴,起名董泰,小名2宝。

2宝的出生,让元首府更加热闹。

这已经是董良的第4个孩子。

这才短短两年期间。

董良虽然做不了种马,倒是有种马体质。

北疆的春天也到了。

达坂城的杏花开满了山坡。

1支运输队从山坡下的公路通过。

周围的山坡上每隔百步远就有1名放哨的士兵,他们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早晨上山砍柴的樵夫都被赶了回去。

这条路被严格地封锁起来。

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许树将头探出战车的驾驶室。

他的脸都被熏黑了。

其实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战车上留1个驾驶员驾驶就好了。

但是董良亲自给战车兵制定了操典,要求他们必须要坐在自己的岗位上。

作为带队的将官,许树也陪着自己的士兵。

他选中了1部战车作为自己的座驾,担任了这部战车的车长。

车长同时兼任观瞄手,有1台观瞄镜可以观察战车周围的情况。

另外还有两名炮手和1名机枪手。

加上驾驶员,1辆车1共有5名乘员。

这次他1共就带了2十5辆战车过来。

这是华族好不容易才赶工出来的。

他抽了抽鼻子,车厢中的柴油味太重了。

这个状况必须要反映给兵工厂。

如果是长距离行军,战车乘员在这种环境下势必要影响作战效率。

柴油发动机的性能还可以,从哈密到这里1直没有趴窝。

但是这柴油机的声音太大了,站在远处还感觉不是太明显。

在密闭的战车舱室中,人的两只耳朵就跟受刑1般。

这1点也要改1改。

这次战车部队到西北战场,本来就是为了实验的目的来的。

任何的武器都要到战场上检验过之后才能证明其价值。

许树穿在身上的绿色军装已经变成了黑灰色,董良当初就没有想起专门给他们设计1种战车服。

突然,战车队5停了下来。

是最前面的那辆车子出了问题。

许树从自己的战车上跳下来,来到队5的前方。

“铁锤,怎么了?”头车的驾驶员正是朱铁锤。

“许将军,车子的履带被卡住了。”朱铁锤道。

许树顺着朱铁锤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1根原木被卡在履带和传动轮之间。

“等1下我让骑兵在前面开路,把6上的障碍物清理1下。”

许树想着还要再增加1个建议,如何避免履带缠入异物,导致战车瘫痪。

“要不要我找几个人来帮你?”许树问道。

朱铁锤摇头道:“不用了,马上就能弄好。”

他招呼本车组的几个人,3两下就将履带拆开,然后将已经被扭成麻花1般的原木取了出来。

到底是1名老拖拉机手,朱铁锤修车的本领也比别人强上几分。

队5继续前进。

这次董良直接组建了1个坦克团。

这个团有1个坦克营,两个步兵营,还有1个工兵营。

这个团暂时由许树指挥,让1个军长去指挥1个团,那可是妥妥的高配。

但是许树却非常高兴,他知道这个新兵种的前途不可限量。

迪化城内。

左季高依然站在地图前方,副官走了进来并没有喊报告,他不想打扰左帅。

左季高已经看了1个时辰了,似乎要将这张地图给看穿1般。

殊不知,此时这张地图在左季高的眼中已经成为了真实的战场。

这次的战术安排最关键的就是能否在喀什河河谷将敌人的主力全都给吸引过来。

经过了上次的突破迂回包抄之后敌人的防线更加的坚固。

而且这些沙俄人不知道从哪里学到了建造半地下暗堡。

同时沙俄款的加特林也出现在战场上。听说是1个法国人发明的。

沙俄通过无烟火药的技术与对方共享了这1研究成果。

历史上,在几年之后的美利坚内战中,1个医生出身的发明家能够治造出加特林,那么以现在欧洲的技术积累,在有目击人描述的情况下治造出转管机枪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董良并不担心,因为华族已经有了射速更快,也更加稳定的自动机枪。

定装子弹和机枪也会增加沙俄人后勤补给的难度。

按照之前的战术已经很难突破敌人的防线。

左季高对董良所说的新式武器并没有给予太高的期待。

真的有1种武器能够防得住敌人机枪的射击,甚至是火炮的攻击吗?

他的准备是增加重炮的数量,通过饱和炮击加上重点炮击。

然后派出突击队去拔除敌人的火力点。

突击队在前面开路,大部队跟在后面。

因此这些派出去的突击队将会遭受巨大的伤亡。

这是必要的牺牲。

只要能够突破敌人的防线,那么沙俄人1定会派出部队增援,或者是在后方重新构筑防线。

只要能够将敌人的兵力都给吸引过来。

那么其他几条战线就能够插进敌人的心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