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一〇〇二章 赏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〇〇二章 赏脸(1 / 1)

东华王国的草台班子终于是搭建起来了。

这数千华人可以吸收1部分到军队中去,这样东华在武力上就不用完全依赖黑人。

还有1部分人可以成为工人,卓浪准备先建造1座修船厂,今后东华还是要大力发展海军,毕竟自己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另外还要能够维修枪支,能够自己制造弹药。

这里1穷2白,荷兰人留下的东西不多,他们并没有在当地发展工业,帕拉马里博只有几座酿造朗姆酒的作坊。

杜勖很快就将东华的资产给清理出来。

卓浪手下真的是无人可用,那些缴获的金银首饰,有些甚至还沾染着血迹,不过东西确实不少。

这些种植园主还是有些家底的。

而且苏里南这里似乎还有金矿,因为他在仓库中看到了狗头金。

卓浪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1点。

他又让人找来那些荷兰俘虏审问了1藩才知道,这些狗头金是他们在森林里的印第安部落那抢来的。

印第安人的金子自然是在林子里捡到的,能够捡到狗头金,说明周围1定有金矿。

卓浪干脆让杜勖负责这件事情。

杜勖建议卓浪将这些东西送到华族或者欧洲去卖掉,换成物资。说实话,他们现在确实不需要这些黄白之物。

黑人是不要发军饷的,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用钱。

至于国内送来的这帮子人,他们还是流放犯,更不用开工资。

卓浪对此深以为然。

杜勖算了1下,这些东西换着钱的话怎么也有数十万华元,可以买两艘炮艇了。

董良之前已经送了5千把步枪来。卓浪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兵,所以枪支足够用了。

那么剩下的钱买两艘炮艇,对于现在的东华来说就比较实惠了。

到时候,他们近海的防御力量将大为提升。

敌人来的多的话,还可以撤到苏里南河中。

这样卓浪就能够将自己的海盗船队给派出去执行任务。

他们东华以后扮演的角色就是孙猴子,势必要将这大西洋给搅个天翻地覆。

马赟也迅速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之中。他先建立了东华的政府机构,先将6部的架子给搭起来。

他们东华小,而且是君主制,不需要照搬华族那1套,明清的制度倒是可以接见,毕竟明清的制度需要的官员数量较少。

不管怎么样先将6部的架子搭建起来。让政令可以通行。

接下来,他开始规划农场事宜。东华的农场称为王庄,全都是属于国王所有。

这样东华所有的人都是为国王服务。

两千多华人只有5百人被选入军队,众人商量之后都认为现在的东华不需要保有太多的军队,毕竟周围的南美国家,常备兵力也都不多。

最后东华王国只留下1500常备步兵,编为3个步兵团。

海军的人数要多1些,有将近两千人。毕竟那些风帆战舰,人少了根本就操纵不起来。

不过这3个步兵团全都换成华族送来的新装备,还要重新训练。

多余的黑人全都裁撤下来送到王庄去劳动。

黑妹对此没有什么意见,现在的卓浪越加有王者的气质,她心甘情愿躲在卓浪的身后。

至于东华王国缺少的劳动力,众人最后决定去南边抢。

购买黑奴的话需要资金,东华没钱,巴西人不能抢,距离太近了,而且巴西与葡萄牙人走的近,东华还指望葡萄牙人帮忙搞运输。

那么他们的目标只能放在南边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共和国。此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刚刚从阿根廷联邦分离出来,是1个独立的小国。

柿子自然捡软的捏。

西边的委内瑞拉也可以去转转。

制定好了方略之后,东华的发展便走上了快车道。

国内尽可能给他们送来移民。华族的流放地中突然出现了1个流放两万里,原本准备处以极刑的人现在都被改为流放。

这些人虽然坏,但是到了南美这里,举目无亲,再坏的人也要在1起报团取暖。

正是这些人决定了东华未来的气质,这个国家1开始就由黑奴与罪犯组成,很快就成为了南美洲的流氓国家,让周围的国家头痛不已。

几个同学,尚泰在实验室中埋头做研究,俨然已经成为了1名老学究。

苏达准备进入官场,在华族开启自己的政治试验田。

董娇娇成为了欧洲的奢侈品品牌老板,天天在那些贵妇人之间游走,利用自己的身份,推销自己旗下那些价格昂贵的商品。

王小虎、周如龙、周如麒兄弟还在欧洲游学。

而卓浪已经创建了自己的王国。

时间来到了复兴2年的冬季。

战事再次进入了缓冲器。

陕西长安城下起小雪。

但是城外5里亭的长安火车站前却人山人海。

董良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工作人员准备好了喇叭,远处的发电机在呜呜地运转。

“喂喂……”董良习惯性地试了1下音量。有了扩音器之后,搞这种大型活动,效果就要好多了。

哪怕是人再多,也能够听到元首的讲话。

这些人今天过来就是想要1睹元首的真容的。

“战士们、工人朋友们,长安城的乡亲们,今天我们在见证历史性的1刻,8百里秦川,曾经创造了华夏无数传奇的历史。今天这1刻同样应该载入史册。”

“从今天开始,长安到洛阳昼出夜至,长安有了自己的第1条铁路,通过这条铁路,长安城与华族的其他地方将紧密地联系在1起,将再次创造出新的辉煌。”

……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阵阵口号声响起。

苏达穿着1身青衫,站在董良的身后。

他的心中也有些激动,不是因为董良的话,他可以听出董良所说的都是1些场面话。

他真正激动的原因是从这些人的欢呼声中感受到了1种信仰之力。

这1刻他们1定在因为自己是1名华族人而感到骄傲。

民族主义首先要有民族认同感。而民族认同感所产生的基础在于优越感。1个国家要培养民众的犹豫感,就要不断地制造出1些让他们产生优越感的事件。

苏达发现这种优越感对于国家的稳定也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当民众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优越感之时,哪怕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不会寻求最极端的方式来维权,比如说叛乱。

秋收之后,董良便带着苏达等人北上,主要就算前往西北大铁路的沿线视察。

在此之前,康老8已经来过了。处理了1些棘手的问题。

两个人打个配合,康老8先过来唱红脸,将施工过程中违法乱纪的行为撸了1遍。

接着董良再过来对那些先进事迹进行表彰。

这个工程进度如此之快,那么多的资金和资源倾斜过来,难免会出现问题。

回到休息的地方,董良还要处理公务。

张孝达已经将通过电报汇总过来的信息整理好。

他来到办公室中的时候,董良正在跟苏达聊天。

“苏达,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修建这1条铁路,至少能够养活上百万人,同时可以带动大量的企业创收。不过这个办法不能1直使用,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总是存在上线的。”董良说道。

苏达点头道:“元首,是不是可以说资本就像是洪水1般,需要宣泄的途径,而投资、生产和建设就是它的宣泄口。”

“可以这么理解吧。我们前几到了通胀,便是人们生产的商品淤积在了手中,东西太多了的话,就跟洪水1般,必须要将其给用掉。要不然就会产生巨大的浪费。而我们的生产活动事迹上也在消耗着1些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煤炭、石油,这1点,作为上位者也必须要关注,因为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当前的事情。”

董良与苏达在1起的时候才会讨论到这些高深长远的问题,换作了别人也许都听不懂董良在说什么。

“啊,孝达来了。”董良看到了张孝达来了,便停止了与苏达交流。

苏达也起身与张孝达打招呼。

张孝达其实非常羡慕苏达,人家1开始就跟着元首,成为元首的亲传弟子。今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元首,后方的1些消息汇总,没有什么大事儿。”

张孝达开始汇报起后方的工作。

“扶桑总督府的消息,明石藩叛乱,波及了周围4个藩国,李大人仅仅调动了边上3个藩国自备兵,便将其剿灭,此次叛乱死伤两千多人,大部分是平民。”

扶桑被华族收服之后,叛乱几乎没有停止过,1些倒幕派和保皇派的人隐藏在藩国之中,伺机挑起叛乱,试图将华族赶走。

不过扶桑的藩国太过分散,根本就无法撼动总督府的直辖区。

那些藩国兵马实力弱小。李鸿章都不需要调动华族的驻军,只需要以总督府的权力调动藩国兵便能够将其围剿。

这种叛乱,华族乐见其成。现在这个明石藩没有了,华族就可以收回其土地,将1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奖励给周围的藩国,核心区域则成为华族的直辖区。

“让吏部给李鸿章发1个嘉奖。同时安排几个参与剿灭明石藩的藩国大名,在年末南京朝见的时候站在前方。”

现在没有了天皇,也没有幕府。扶桑诸藩国在名义上效忠于华族,每年都要到南京城朝见华族元首。

他们学习华夏礼仪,对这个位置本非常看重,董良让他们站在前面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奖赏。对他们来说,赏什么都不如赏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