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一〇〇〇章 就是这里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〇〇〇章 就是这里了!(1 / 1)

董良没有笑苏达太过天真。他这般大的青年能够有如此之见识已经算是难得。

“苏达,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说的完全由国家控制经济,也许产生的问题更大。到那个时候,我们所知道的信息全都是由人传递上来的。这些信息都经过了下面人的加工和主观判断。”

董良就说到这里,没有继续展开。苏达这么聪敏,应该已经理解。

“你现在回来了,有什么打算吗?”董良问道。

苏达在路上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好了要做什么。

他想要做父母官,从基层1步步做起。这样才能够实践他心中的那些想法。

他知道要实践那些想法不能1蹴而就。因为他所想的那些东西不1定是对的。

无论是董良还是大胡子都跟他说过,这世上的事情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行。

现在董良突然问他,他反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先生,我其实想下去做点事情。这两年华族的变化非常大,我对于华族的政治制度缺乏了解,因此我想要去从基层做起。”

董良非常欣慰地点了点头。

苏达这帮少年班的孩子,董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培养,自然希望他们能够有大的作为。

但是他又不希望他们养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习惯。

好在苏达没有那样,这个孩子1直都非常理性。

当初董良在岛上初次见到苏达的时候,这孩子就是这样。

人的有些品质似乎是先天就存在的。

“可以,你先在我身边呆1段时间,跟在张孝达后面,先接触1下华族的基本政策,过段时间我再放你出去。”

苏达当即答应了下来,他明白,董良是想要将他放在身边提点1下的。

董良的少年班中,最优秀的两个学生便是卓浪和苏达。

卓浪已经决定不回来了,董良当初确实有些失落。他明白卓浪决定在外面单干,有1方面原因是自己跟卓1清的关系。

要是回到国内,卓浪无论做的多好,都肯定要被别人在背后嚼舌根。

还好苏达回到了他的身边。

也许是出于自己的愧疚,董良给卓浪提供了1大笔起始资源。

整整5艘船的物资,由葡萄牙船队承运,从澳门出发1路向东华王国驶去。

从收到消息,到这笔物资出发,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董良真的是尽心了。

为了筹集这批物资,董良不仅仅动用了自己的特权,还用了特别经费。

现在这批物资经过了两个月的航行,终于是到了东华王国。

卓1清的“妈祖号”此时还在外海活动。

卓浪暂时没有海上力量。作为母亲,卓1清还是不放心。

这段时间,卓1清击退了英国人、荷兰人几次海上进攻的企图。

不仅仅给卓浪缴获了1批战舰,还让英国人知难而退。

哈罗德觉得在国内的大规模支援没到之前,不应该再帮助荷兰人攻打东华王国。

也许没有了外界的威胁之后,那里的黑人自己就先乱起来了。

法国人更是打算坐山观虎斗。

于是,此时的东华王国出现了短暂的安定。

卓浪1边分出1部分人到种植园中恢复农业生产。1方面开始规划自己的王国。

客观地说,东华王国的位置并不好,西面是英国人,东面是法国人。本身又全都是热带雨林。

最主要的是这里距离华族非常远。

要是让董良选择的话,他宁愿让卓浪去中美洲,那里很容易就能够打到太平洋,这样他们可以很方便就能够与华族联系上。

但是卓浪也许与这个地方有缘分吧。

既然选择了这里,他就不会轻易放弃。

这里的森林会阻碍东华王国的发展,同样也能够给卓浪他们以保护。

就在前几天,梁思复带着卓浪的海盗舰队来了,1共5艘海盗船,3千多凶神恶煞的阿拉伯海盗。

卓浪的海盗船队主要的手下都是阿拉伯人,也有1部分黑人。

他们跟着卓浪后面已经有1段时间,深得卓浪的信任。

今天又有好消息传来,华族送来的支援到了。

卓浪带着黑妹还有手下的重要将领来到了首都东华城的港口上。

港口边上的炮台还在建设当中,数百名光着上身的黑人还有更多的森林土著在炮台上劳动。

其中甚至还能够看到1些白人的身影,这些人全都是在东华王国俘虏的荷兰人。

“最近还有荷兰人来缴纳赎金吗?”卓浪问身后的梁思复道。

梁思复是卓浪的小跟班,也是卓浪最好的兄弟。他不仅仅头脑聪明,而且心思要比卓浪缜密,现在俨然是东华王国王国的宰相。

“剩下的荷兰人都是那种底层的打工人,想必他们的家人不会大老远跑来赎回他们。”

“那就不要管他们的死活了,将那些白人的干活时间增加到每天十6个小时。”卓浪看着堡垒工地的方向说道。

“王,快看……”这个时候黑妹指着海面说道。

黑妹现在已经会说1些简单的华语。当然了,这都是卓浪深入交流的结果。

卓浪顺着黑妹手指的方向看去,1支葡萄牙船队缓缓行驶而来。

卓浪已经提前得到消息说这支船队今天到来,没想到对方这么准时。

东华王国海军的1艘护卫舰向船队行驶而去,然后在1边伴航。

没过多久,船队就进入了港口。

经过了两个月的航行,马赟终于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他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

当初黄宗汉投靠华族的时候,马赟也是出了力的,黄宗汉身边最早接触华族的人其实是他。

因此在浙江易帜之后,马赟很快就坐到了商务厅总长的位置,这个官职至少相当于满清时期的正4品。

但是马赟很快就飘了。每天跟那些商人打交道,接受他们的阿谀奉承。马赟真的觉得自己是华族的大功臣。

因此当人家将钞票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鬼使神差地就接下来了。

钞票嘛,又不占空间,随便找1点暗格就能够藏起来,不得不说比银两强多了。

可是,最后没想到那个该死的商人被抓了,1下子咬出来1大堆人。

马赟真的只是收了1点钱啊,他甚至都没有帮对方办事。都是老熟人了,当时他要是不收的话,又觉得过意不去。

他本来以为这次这么多人被抓,上面会睁1只眼闭1只眼,没想到高层对腐败下手这么狠。

1共十3名官员,7人被枪决。

枪决那天马赟也被押到现场观刑了。

杭州城外的西湖边上,1处山坡被设置为临时刑场。

那1天,山坡上站满了人,山坡下面的刑场就像是舞台1般。

“铁律如山,严惩贪官。”8个大字写在巨大的牌子上,竖在刑场的后方。

“砰砰砰……”随着1阵枪响,这些死刑犯的后脑壳被子弹掀开,黄白之物撒得到处都是。

马赟当时就湿了,是下面湿了,他活了大半辈子,第1次被吓得尿失禁了。

因为他们就站在行刑官兵的身后。

马赟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

在监狱中呆了1天,马赟的判决终于下来了——流放两万里。

两万里啊!

至少比死了要好吧。

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黄宗汉的来信。

他以前是黄宗汉的幕僚,两人的关系很好,黄宗汉去了高原,但是两人还有联系。

从黄宗汉的信中,马赟才知道自己本应该被枪决的,但是元首帮他求了情。

没过多久,董良就将他叫到了南京,在1处政府的招待所,接见了他。

马赟见到元首之后,当即跪了下来,也顾不上华族的规定。然后1把鼻涕1把泪地哭诉。

董良没给他哭诉的机会,打断了他。

然后直截了当地告诉马赟,准备将他送到东华王国去。

马赟自然是没听过这个名字。听了董良的解释之后,才知道这地方在南美洲。

他作为华族的高官,自然也知道这些地理知识。

但是对于这个东华,他所知甚少。董良也说不清楚,只是让他到了东华要好好辅佐卓浪。

卓浪是董良的学生,还是卓1清的儿子,黄宗汉心想元首是不是给自家情妇的儿子找了1个出处,那么自己过去岂不是还是帮元首做事?

上船之后,马赟才知道,这次被送到东华的不仅仅有自己。4艘船上除了物资就是人,总共有两3千人。

这些人几乎全都是带罪之身,有小偷小摸的,有耍流氓的,有跟马赟1样的贪官,还有违反军法的军人,其中官职最高的1个是团长,据说在扶桑指挥作战的时候纵容手下妇女。

大家虽然被流放两万里,但是却对元首感激涕0,因为相对于他们的罪行,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

据说这1船队的人,每人的手中都有1份元

当然了,董良并没有赦免他们的罪行,只是减轻了他们的罪行。

船队终于停了下来。

马赟看到了1座港口。港口的设施对比华族的港口显得简陋多了。

港口的不远处有1座小城,房子都是洋人的风格,教堂的尖顶非常清晰。

港口竖着1面旗帜,采用黄底,上面是1艘帆船的图案。

这黄底看起来非常熟悉,与华族的旗帜如出1辙。

就是这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