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九六三章 石达开的动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六三章 石达开的动向(1 / 1)

“石达开?”

如果不是徐萧海前来报告,董良都已经忘记这个人了。

“是的,元首,石达开自从兵败川西之后,裹挟了大量的青壮进入高原。这些人有1部分在行军途中逃跑。还有1部分因为不适应高原气候6续死去。最后他1共带着将近5万人消失不见。”

董良点头,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石达开这伙人消失之后,董良并没有让护卫军穷追猛打,那个时候林岳刚刚进入云南,还在平定当地的回乱。

左季高要带着川军北上,没时间去高原上追击。

这件事情便搁置下来的。

不过今年年初,华族在川西高原组建的高原师成军了。董良便让这支部队进入了康藏地区。

1开始遭受到了1些土司武装的阻挠。

满清灭亡之后,驻藏大臣管不住这些地方,当地进入了1种自治状态。

现在华族这支外来势力进入,这些人肯定不愿意。

但是他们哪里是护卫军的对手。

新组建的高原师,由原本的松潘支队改编。

而松潘支队是由华族扶持的松潘府羌人起义军演变而来。

这个师的士兵有百分之9十都是川西高原上土生土长的汉子。

因此这支队5在高原上作战可1点都不吃亏。

再加上他们配备的护卫军制式装备。

那些土司根本不是对手。

正是在这些土司的口中,华族得知了石达开这伙人的消息。

石达开的队5竟然穿过了后藏跑到了哲孟雄。

现在石达开灭了哲孟雄的王室,自号太平天王,在那里重建太平天国。

徐萧海将情报汇总好了之后做了详细阐述。

见到董良半话,他才小心的问道:“元首,怎么办,张将军请示要不要出兵剿灭石达开部。”

董良刚刚才1直在看哲孟雄的位置。这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南面便是英属印度的地盘。

石达开原本是准备从察隅南下的,但是他们不认识路。

1不小心就跑到了高原腹地。

在路上,石达开缺少补给就去劫掠那些寺庙。

结果他发现这些寺庙里面的黄金多的惊人。

这1抢就抢红眼了。

抢着抢着,他们就走到了雅鲁藏布江边上。

因为动了寺庙,这里的民众都非常仇视太平军。石达开自知在这里无法立足,便渡江南下,就这样1路翻山越岭到了哲孟雄。

哲孟雄便是后世的锡金,在高原圣城的南边。正好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的1个缺口。

石达开的手下文官朱衣点跟石达开说道:“大王,如今我等已经翻过高原来到山南,再往南便是天竺之地,此处中原从无管理,应该已经安全了。”

朱衣点是有几分见识的,他竟然知道哲孟雄的位置。

此时翼王手下兵马已经十不存1。大部分都是在路上掉队,或者因为水土不服死去的。

好在哲孟雄只是1个规模不大的佛国。兵马的战斗力也不强。

石达开很容易便将其灭国。通过解放当地的农奴,获得当地百姓认可,太平军终于找到了1处落脚之地。

直至此时,石达开手下兵马已经只剩下万余人。

董良想了1下说道:“让张牧暂时不要动石达开部,只要派人监视即可。”

现在高原已经拿下,董良又要物色1个文官去管理那里的工作了。

派谁去呢?

张牧指挥的高原师今后将常驻高原圣城,成为华族在那里的定海神针。

不过有几个方向,董良必须要提醒1下:“萧海,你让总司去信给张牧,让他务必要注意拉达克方向,让总后勤部给予1定支持,在高原上征募民夫,在拉达克建立1座军事要塞,可以储备军事物资的那种。”

拉达克便是后世的克什米尔地区,这里距离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都很近,而且处在居高临下的位置。

华族只要牢牢掌控这里,在这里维持1定的兵力,便可以时刻威胁英国人的印度殖民地。

英国人早就已经认识到了这1点,因此他们1直在挑动拉达克当地的王公脱离满清统治。

现在是华族控制高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经过石达开这么1折腾,那些高原上的喇嘛倒是老实了很多。

他们现在巴不得护卫军统治这里,至少护卫军不会抢他们寺庙中的佛像金身。

“让那些大和尚按照满清时期的惯例到南京来找我册封,同时剥夺他们的行政管理权。组建高原行省,让黄宗汉去担任总长。下半年开始土地改革,废除农奴制度。”董良很快便将高原上的事情交待好了。

“萧海,接下来还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西北。石达开那边,你派人去接触1下,我只要他们称藩便可。我们甚至可以卖武器给他们。”

“啊,元首,您要招安这群太平军?”徐萧海没想到董良会做出这种打算。

“石达开就像是1只孙猴子,现在他们已经逃出了我们的5指山。你要知道那里可是英国人的5指山。不得不说太平军的那1套还是很有蛊惑性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去蛊惑那些印度人。”董良想到了1个给英国人治造麻烦的办法。

太平军是从华族逃走的叛军,自然不归华族管。要是能够说动石达开向南发展去扰乱英国人的殖民地,岂不是对华族有利?

“属下,明白了,我这就派出精干力量去执行这个任务。”徐萧海也觉得这件事情大有可为。

能够接受太平军称藩,正好可以展示华族的气度。这可是1举多得。

董良1直关心的西北战事似乎还没有动静。

但是战斗其实已经打响了。

茫茫的北境,冰雪之城雅库茨克孤00地矗立在1片冰原之上。

周围是1望无际的寒带针叶林。

雅库特蒙古人曾经生活在这里。当沙俄哥萨克骑兵击败西伯利亚汗国之后。

这里1直都是沙俄人的后花园。他们将这里的1切视为自己的财产。

生活在勒拿河下游的猎人纳努克1家每年春天,都会到上游的雅库茨克交易皮毛。

虽然在那里,1块海豹皮都换不到1把小刀,但是那里是他们唯1接触到外界的渠道。

沙俄人1般不会对这些北方的原住民赶尽杀绝,因为这些人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猎取到最珍贵的动物皮毛。

漫长的极夜终于结束,纳努克驾驶着雪橇沿着冰面向南而去。

按照记忆中的路线,他很快就到了雅库茨克。

但是这1次似乎与以往不同。

交易的人变了,这座城市似乎换了主人。

孙传忠带领勋鹿突击队控制了雅库茨克之后迅速派人回远东去报告。

最近的华族城市是漠河。不过要是走冰面上走的话,还是到黄河屯的速度更快。

消息传到远东之后,那时候还在主持远东军务的欧宗安非常重视,组建了1支支援队5,这支队5包括了1个守备大队,还有1百多头勋鹿组成的物资队。

刘林觉得应该带上1些用来交易的生活物资,这样能够方便突击队与当地的土著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北境的原住民数量非常稀少,他们在无尽的荒原上游荡,根本就没有办法直接管理。

沙俄人也1直通过贸易羁縻这些人。

华族要想控制当地也应该做相同的事情。

在汉人看来,雅库茨克依然是冰天雪地,但是在纳努克看来,这里已经算是气候宜人,至少比他们生活的北冰洋海岸要好多了。

看着城内这些陌生人,纳努克有些紧张,但是这些人的长相与自己相似,毕竟都是黄种人,这又让他感到亲近。

城外设有哨所,是1个开着窗户的高脚楼,里面点着火炉。

莫罗带了1名鄂温克人还有1名扶桑人正在哨所值班。

见到这个穿着海豹皮的男子,莫罗当即拿着枪出来盘问。

纳努克有些害怕,他担心这些人会杀了自己,然后抢走自己辛苦攒下的皮毛。

莫罗他们曾经生活在外兴安岭,知道这些生活在更北之地的亲戚。

不过双方之间的语言差别已经非常大,以至于只能通过比话来交流。

这难不倒他们。

纳努克比划了半天终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他是来交易的。莫罗喊来1个扶桑兵将纳努克带到了货站。

这出货站本来就是沙俄人开办的,只是换了主人。

货站的门不大,上面挂着驯鹿皮做成的挡风。

纳努克背着1捆皮子走好不容易挤进了屋子里面。

里面烧着壁炉,非常暖和。

这个货站看起来像是1个杂货铺子,中间是1个柜台,柜台的后方是货架,上面的东西不多,只是1些样品,小刀、布匹、粮食、盐、糖,甚至还有酒。

1个带着瓜皮帽的年轻人站在柜台后面。

年轻人瘦瘦的,个子不高,面相看起来非常精明。

见到纳努克站在那里,年轻人招了招手,示意纳努克将皮子放到柜台上。

两人之间没办法用语言交流,但是有时候仅仅1个眼神就能够将意思表达清楚。

纳努克觉得这些人比之前的白人要和善多了。

心里渐渐放松下来。

“白熊皮1张,带了1个洞,哦,中等,海豹皮5张,嗯都是上等货。驯鹿皮3张。哎呦这张北极狐皮不错,上等极品……”青年的嘴里喃喃自语,将鉴定的结果记在本子上,上等的皮货还要专门编号。

接下来,年轻人开始算账,看这些东西1共值多少钱。

他不仅仅接待过1批客人,知道这些生活在极北之地的猎人不会讨价还价,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东西,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办法交流。

所以通常都是自己帮他们选好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