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九五三章 远东的变化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五三章 远东的变化(1 / 1)

额尔登格最近又有了1个烦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儿子赤那整天嚷着要参军。

这家伙上次为了救日娜,差点就要被那木巴尔给打死了,还是护卫军救了他。

因为伤势严重,他被送到库伦的战地医院。在那里住了两个月,他才回来。

等到赤那回来之后,额尔登格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他整天嚷着要参军。

额尔登格就只有这么1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去参军呢。

更何况,他是政府的官员,本来就已经能够分到牧场,何必再让儿子去参军呢。

然而赤那这个小子就跟魔怔了1般。

最后,他没办法带着赤那找到了县作训部主任。人家说了,赤那年龄不够,根本就无法入5。

不过他可以进民兵队。

就这样赤那进了民兵队,不过他还要上学。

这家伙倒是长进了不少。听说护卫军要学文化知识,他在学校里面上学非常认真。

额勒登格很难想象自己的儿子能够这样安静。

额勒登格的世界中,现在的事业,成长中的儿子,便是他的全部。

自己的事业能够蒸蒸日上,自己的儿子能够健康成长,他的世界便是美好的。

船厂工人程叔正的世界同样只有工作和家庭。

自从去参加了华族年度大会之后,程叔正在厂子里的地位1下子就提高了,就连厂长见到他都客客气气。

不过程叔正的工作依然1丝不苟,兢兢业业。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进工艺上。

有1次他甚至被调到实验室工作了几天。徐寿的实验室要手工打制1批精密的0配件。从各家工厂调来了最熟练的工人。

程叔正就是其中之1,在实验室工作的那段时间,程叔正学到了很多,尤其是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最近,程家搬进了新房子,妻子也如愿以偿进入了工厂,学校里面开了延时班,家里的孩子不需要妻子自己带。

船厂的任务依然很重,尤其是马尾船厂这样的大厂。

交通部1下子就下来十5艘标准客货混装邮轮的订单。

这种标准邮轮已经达到了5千吨,甲板上有两层客舱,烟囱通过管道拉到了船尾。

前甲板可以打开,货仓在邮轮的下层。

邮轮采用了铁、木混合结构,船体使用了大量的钢架,以增强其抗风浪能力,内部使用了许多木制结构,以节省成本。

随着北美纵队的扩张,以及荣庆舒、李威利对加州的渗透。

华族对北美西部的贸易量激增,美国南方各州的粮食、棉花、白糖,北方各州的钢铁通过加州大量输送到华族。

而华族也开始大规模地向北美西部地区移民,董良制定了1个百万移民计划。

今年上半年,几乎有1半的移民配额给了美洲地区,华族要让北美的移民数量超过百万。

正如董良跟傅善祥解释的那样,美洲的白人国家同样属于西方势力,在将来都是华族潜在的敌人。

中国有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话其实1点都没有错。社会文明继续向前发展,国家民族主义必然会越发的明显。

为了争夺有限的地球资源,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会愈发的严重。

而有些国家为了维护自己内部的稳定,也会将内部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达到矛盾外引的目的。

而且竞选政治的发展也会加剧国家矛盾、民族矛盾,因为竞选者总是喜欢用民族矛盾作为竞选的筹码。

将民众心中对现实的不满转移到别的国家或者是种族身上。

如果不解决美洲的问题,那么华族便只能被西洋人包围在东亚1隅之地。

哪怕有宽阔的太平洋,也无法保护华族东方的安全。

唯1的办法就是华族同样去开拓美洲。

将白人从美洲赶走,或者是在美洲建立华族的分部,至少要让华族势力能够在美洲与白人分庭抗礼。

统1并且崛起的华族拥有那么多的人口不可能不加入到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之中。

美洲、澳洲、非洲这些都不应该是白人独属的后花园。

要开拓海外,必然要有1支庞大的海上运输力量。

交通部要扩建到美洲的运输船队,将国有远洋运输船队的规模提高到原来的3倍。

北太平洋航线开通了之后,华族到北美的时间缩短到了2十天。

1支船队在5到十月的通航期内,能够跑将近4个来回。

新型邮轮比沈瑜的墨鱼号先进多了,尤其是船头部分经过特殊加固,不仅仅可以抗击风浪,还能够破开薄冰。

此时他已经从漠河港返回。船上的物资从这里装上小船继续向上游的尼布楚和赤塔城转移。

56月份,上游的冰雪融化,正是黑龙江的丰水期,这条大江的上游植被茂盛,水土保持功能好,从而也使其通航性能非常好。

墨鱼号1路顺畅,毫不费力便抵达了漠河港,这已经是他能够到达的最上游位置。

黑龙江已经成为了华族经营北海和漠北的大动脉。

从这里运输物资到漠北,比翻越阴山、瀚海要方便得多。

因为水运的发达,黑龙江沿岸的1些城镇发展得飞快。

庙街、普录、宏科、伯力、徐尔固、牛满、爱辉、黑龙江城、黄河屯、雅克萨、漠河、尼布楚、赤塔……

1些原本的小窝集变成了小城镇,成为了周围农场、移民村镇的地方行政中心。

还有1些原本的小城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扩张。

庙街已经是远东总督区的行政中心,在原本小集镇的北侧,1座规划整齐的新城正拔地而起。

清1色的两层小楼,白墙黑瓦,厚实的玻璃窗户,宽敞而独立的院子。

这是远东总督区今年的十大工程之1,刘林到底是商部出身,搞经济是1把好手。

他制定了复兴2年十大工程,包括庙街港口扩建工程、库页岛东海岸公路工程、庙街连接内地的电报线路工程、东极城(即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扩建工程、庙街居民安置工程……

他还申请与南京大学堂在楚科奇半岛的东端正对着白令海峡建设1座天文观测站。

这个刘林是不放过任何能够帮远东带来人气的项目。

庙街的政府官员和工人原本都生活在狭窄的木屋中,现在他们全都搬进新家,干劲比以前更足了。

大规模的建设,集中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动了庙街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刘林委托工部派出的勘探队,也在外兴安岭和楚科奇半岛上发现了金矿,同时还在堪察加半岛上发现了钻石矿脉。

这些事情被刘林授意在报纸上大4宣传。

1些有着发财梦的年轻人从南方出发,乘坐运送物资北上的货船,已经开始向这里赶来。

沈瑜的“墨鱼号”上次来的时候就带了几十个人。

这些人为了省钱,自己带着食物挤在狭窄的舱室中,就这样跟着墨鱼号到了庙街。

他们来到庙街之后便开始准备前往金矿。

有些人应聘进了官方的矿业公司。还有1些人结伴自己去寻找金矿。

只要不是在官方划定的矿区,他们可以在野外自由寻找。

这些人通常都会到1些偏僻的河道上,拿着筛子在河沙中翻找。

他们1般会由1名老淘金客带着行动,不需要政府过问。

不过他们到了庙街总要购买生活用品,购买淘金工具,这样就给庙街带来了另外1笔收入。

远东有资源,有发展的条件,唯1缺少的就是人。

沙俄在远东发展得这么慢,也是因为他们缺少人。

就沿海和沿河的那些小聚点,仅仅能够保证沙俄人在这里的存在,而无法发展这里。

所以华族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很容易就收复了这里。

现在华族对远东地区重新划分,黑龙江以南分给了黑龙江行省和吉林行省。

剩下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楚科奇半岛、库页岛加上堪察加半岛依然是1块非常广大的区域。

然而这些地方的人口加在1起也仅仅只有几十万人。

这其中大部分还是生活在黑龙江北岸的狭长区域。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农场。

沈瑜的船再次停到了庙街港,船上已经在上游装上了1些木材。他们会继续将船装满才会离开。

“船长,要不要在庙街买1套房子,这里山清水秀的,以后夏天到这里住住兴许不错。”大副包佳荣站在船上笑道。

“是你小子想买吧,是不是准备将你的那几个扶桑婆娘给养在这里?”沈瑜笑道。

包佳荣这家伙到现在都没有娶正妻,但是他光是娃就已经养了78个。

“我还真有这个打算,关键是这里的房子便宜啊,咱们反正每年都要过来。”

“哈哈,你小子不会在咱们路过的每1个地方都养1个小老婆吧。我马上就要去跑远洋航线了,你有什么打算?将小老婆养到北美去?”沈瑜笑道。

作为交通部运输司下属的老船厂,沈瑜马上就要去统领1支远洋船队。

这次他不仅仅是1名船长,还是1支船队的指挥。

“船长,你知道我向来是没有什么志向的。”

“行吧,人各有志,以后要照顾好墨鱼号,这是我们华族的第1艘标准货轮。”

沈瑜有些不舍地看着脚下的这艘货轮。

这艘3千吨的货轮,这两年基本上就没有停下过,夏天的时候跑远东航线,冬天的时候跑南洋航线。

沈瑜也随着这艘船不断地成长起来。

“放心吧,我虽然爱玩,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1直没有娶妻吗?那是因为我将咱们这艘船当作老婆。只有睡在船上,我才能安心。每次上岸,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行了,不要恶心我了。”沈瑜1脸嫌弃地看向包佳荣。

跑北美航线,对沈瑜来说将是1个新的挑战。

但是为了华族的发展,无论让他去哪里,他都愿意。

以后回家的机会可能更少了。这事情到底怎么跟自己的妻子讲呢?

沈瑜不禁犯难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