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九二六章 招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二六章 招工(1 / 1)

当然,左季高现在做的1切只是为了接下来的战争。

无论是发展农业还是发展工业都是为了接下来的战争。

很早以前,也许是在跟林公谈话之后,他就有1个想法,华族今后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有1个稳定的西域。

西域对于华族来说不仅仅是战略纵深,还是华族控制北方的屏障。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都受到来自北方的外患。

当中原强大的时候,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退到西域,或者是更西的中亚地区休养生息。

等到力量积累起来之后,他们又会回头拿下华夏北方的草原。

然后从西、北两个方向威胁中原。

所以华族必须要拿下西域,不仅仅如此,华族还应该将西域尽量地向中亚地区扩展。

与沙俄1起争夺在那里的影响力。

爱乌罕和中亚3国都曾经向满清称臣。

但是现在,他们有的被英国人渗透,有的被沙俄渗透。

华族必须要重新夺取这里的控制权,如此中原地区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安宁。

左季高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他要在西域这里建造1个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中心。

以前华夏文明从陕甘地区向西域辐射。也仅仅是辐射而已。数千年来汉唐都曾经尝试将这里纳为华夏之土。

但是文明之花从未在这里绽放过。

所以现在,他想要将这里建设成为1个华族文化中心,将华夏文明向更远的中亚地区辐射。

他知道董良想做什么?

要是将整个世界看做是1整个天下的话。那么董良想做的是齐桓公。

时代在发展,在华族读书人的眼中,天下的概念也在变化。

不过老祖宗的智慧还是能继续发光发热的。

外王内圣的道路1直没变。

乌鲁木齐城中,随着1系列的政策推出,随着天气转暖,整个城市愈加的活跃起来。

总督府下令开放城门开放,城市的管委会还专门开辟了1条街道作为市场。

同时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在街道的两边摆摊。巡逻队来回巡视,打击那些地皮无赖,营造1个安定的环境。

这城内1下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大量的小商贩。

他们可能就是1些老百姓,将自己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交换。

有的人在山上打到1只黄羊,他弄个架子支在街道的边上就成了1个卖肉的。

有的人的地窖中还藏着1些皮芽子,弄个篮子装着蹲在街边就成了卖菜的贩子。

商业能够互通有无,虽然不能增加物资的总和,但是在互通的过程这些物资的使用效率提升了。

随着商业活动活跃起来的还有人力市场。

随着1系列计划的推出,总督府1下子出现了大量的用工名额,从民间去吸收,自然是最好的。

府衙的门前,1下子增加了十几个招聘的摊位。

到这里应聘的百姓也不少,毕竟大家也是要吃饭的。现在有能够赚钱的活计自然是1拥而上。

“听说去达坂城的矿上可以提前预支1笔钱粮,我觉得不错哎,挖矿虽然辛苦,但是总比打仗好吧,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嗨,我觉得还是老实种地好,官府分地,只要交上公粮就好,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干什么不行啊。”

“工厂其实也不错的,我是个铁匠,算是技术工,收入应该比种地高,而且可以住在城内。城内总比外面好,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不知道什么侍候就把小命给丢了。”

库尔班头上带着1顶白色的巴旦木帽,街道上有不少与他1样的男人在行走。

见到这些同族的人,库尔班终于放心,看样子这个官府并不歧视他们。

他终于走到了总督府门前,但是这里的人太多了。

他根本就看不到前方招工的台子。

无奈之下,他只能随便找1支队5跟在后面。

外面的天气还是有些冷,但是这里的人多。这么多人挤在1起,似乎能够暖和1些。

库尔班的妻子将以前攒下的1根金项链找了出来。

库尔班要是找不到事情做,她与女儿不能真的饿死。

她将项链送到1家当铺。

“活当还是死当?”当铺那1人多高的柜台上,1颗脑门儿光滑的倒3角形脑袋探了出来。

娜扎犹豫了1下说道:“活当。”

她实在是舍不得这根项链,想着丈夫今后赚了钱还能赎回来。

“活当可没多少钱,你这根项链,我只能给你两个华元。”

西域这里是新控制区,按照华族的规定,依然可以使用银元。这主要是为了增强当地百姓对华族货币的信心,要是直接使用纸币,大部分人无法接受。

“怎么才这么点?”

“当不当吧,不当就走。”那个倒3角脑袋上两道淡淡的眉毛竖起来,不耐烦地说道。

“好吧。那就两个银元。”

娜扎依依不舍地将项链递给当铺的伙计,等着对方给自己开收据。

从当铺出来之后,娜扎就跟丢了魂儿1般,目光呆滞,怅然若失。

只见1群女人向城内鼓楼的方向跑去。

“哎……你们干什么去?”娜扎拉住1个认识的妇人问道。

“哎呀,娜扎,你不知道吗?被服厂招人,1个月两个银元,而且只招女人。你去不去?”那个带着紫色头巾的回回女人说道。

“这么多?真的假的?”娜扎1脸怀疑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有人已经被录用了,录用之后,当场就能够领十斤面粉。”

“这……”娜扎握紧手中的两个银元,当即就觉得这两个银元不香了。

不知为何,娜扎鬼使神差地跟着这些女人1起向鼓楼走去。

总督府门前,库尔班排了半天的队,终于轮到了他。

1个穿着青衫的文吏看向他问道:“姓名?”

“库尔班。”

这个时候的西域回回大都没有姓,只有名字。

“家庭住址?”

“西街东3巷子,从南边数第3家。”

那青衫熟练地在花名册上翻找。

库尔班见到对方的眉头1皱,他的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腿上的肌肉绷紧,随时准备跑路。

果然,自己就不应该听那个婆娘的话出来找活计。

自己的事情,官府都已经记录在案的。

“哦,你以前在办事大臣家养马?技术怎么样?”那个青衫突然开口问道。

库尔班1时呆愣当场,不知道该怎么说。

“啊?大人,我从小就养马,技术很好。”隔了几个呼吸,他才反应过来。

对方似乎并不在意自己当差的经历。

“大人,我之前只是1个养马的,真的没有干过坏事儿啊。”

那个青山抬头对他淡淡1笑。

对方似乎不是第1次见到这种情况。

“我之前也在官府做事儿。库尔班,你有没有前科劣迹,户籍信息上全都有,只要你以后安心做事儿,你的身家1直都是清白的。”

库尔班呼出1口气心想:“原来如此,吓死我了。”

“总督府准备在奎屯南边建造1座军马场,需要1批马夫,你愿意去吗?3个银元1个月,包吃住。”青衫问道。

3个银元就是3两银子,库尔班在心中盘算道。

似乎可以啊。

以前自己在办事大臣府上也赚不了这么多。

“是不是回不了家?”库尔班道。

“是的,因为时间紧迫,1旦确认了之后,你可以领1百斤面粉作为安家费。”

很显然,官府想的还是比较周到的。

考虑到很多人家已经没了存粮,提前发安家费,还是用的粮食。

左季高能够从紧张的粮食储备中拿出这些面粉,也算是煞费苦心。

“好,我去军马场。”库尔班咬牙做出决定,虽然不能守在妻儿身边,但是自己至少能够让他们活下去了。

娜扎的心里很慌,1个扎着蓝白头巾的女子坐在桌子后面正在跟她问话。

“会不会做针线活儿?”

“会的,会的。”娜扎有些紧张地点头。

“有孩子吗?”

“有1个闺女。”

“几岁了?”

“5岁。”

“嗯,我们工厂有专门的托儿所,你上工的时候有专人帮忙看孩子。”

“啊,真的吗?那孩子的饭?”

“工厂这边管饭。”

娜扎觉得自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唯1的阻力就是丈夫那该死的面子。

不过她见到很多女人都签了。

看着人家拎着粮食开心地回去,娜扎心里面就直痒痒。

去他的库尔班,这个蠢男人只会在家睡觉。自己又不是去偷人,只是进工厂做工,而且全都是女人的工厂。

被服厂隶属于制造局,专门为军队缝制被服。

娜扎刚刚走到家门口就见到丈夫从远处走来。

库尔班的肩膀上扛着1个袋子。袋子软塌塌地搭在肩上,不需要仔细看就知道是面粉。

“库尔班,哪里来的面粉?”娜扎上前几步迎上丈夫。

“我找到工作了,去军马厂养马,1个月3个银元,包吃住,怎么样?我库尔班不是懒汉。”

妻子看到库尔班那得意的样子,不屑地撇了他1眼。

“那你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就要出发去军马场。”库尔班脸上露出了不舍的表情。

这个时候库尔班看到妻子的手中也拎着1个面粉袋。

“你的面粉哪里来的?”

“这……这是我从哥哥家里借来的,我们家已经没有粮食了。”

娜扎犹豫了1下,还是没有告诉丈夫自己也找了工作。

反正丈夫后面也不在家。自己1个人带孩子,还不如出去做点事情。

下个月自己要是拿了工资就能够将项链给赎回来了。

两人回到家中,库尔班去收拾东西。

娜扎去帮他们做饭,来不及做馕了,只能做拉条子。

家里还有1点辣椒。

随着厨房的炊烟冒起来,这个家庭似乎又活了过来。

整座乌鲁木齐城也活了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