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八二三章 内外蒙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二三章 内外蒙古(1 / 1)

“元首说的对,不过这些人也着实麻烦。”

赵烈文接过董良的话头补充道:“奕訢1开始跑到了察哈尔都统区,将察哈尔都统手中的5千骑兵兵权给收拢了。接着他想要召集察哈尔8旗兵马。”

“不过他的命令刚刚发出去,咱们东路军就打到了宣化。他们试图用骑兵在宣化城外与东6军决战,结果惨败,奕訢和胜保见这些蒙古8旗兵马不堪用,带着少数精锐兵马跑了。”

“现在林文察将军已经派出兵马进驻各内属蒙古驻地。”

赵烈文将东路军的情况详细介绍了1下。

这里要说明1下,满清时期,蒙古草原上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

内属蒙古通俗来说跟内6的府县没有区别。完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内属蒙古主要是指是热和、绥远、察哈尔。

热和是指热河行宫周围,也就是承德周围的蒙古诸部落,行政上隶属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而绥远和察哈尔在行政上都隶属于山西。

除了内属蒙古之外就是外藩蒙古,也叫札萨克蒙古。

札萨克是各旗的统领,蒙古语的意思是“执政官”,这些札萨克基本上是世袭的,不过要接受满清朝廷的册封。

满清又将1些旗组织到1起,推举旗主担任盟主,组成1个个盟。

这就是盟旗制度。

后来各盟的盟主开始由理藩院直接任命。

内札萨克蒙古1共有6个盟,分别是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

外札萨克除了套西2旗的厄鲁特部之外,都在外蒙古,分别是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3音诺颜、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

札萨克蒙古属于满清分封的蒙古诸部,他们有自己的军队。

因此还有1定的抵抗能力。

内属蒙古地区近些年迁入了很多汉民,他们在水源地开垦农田建立村落。

当地的蒙古人也不再学习骑射,成为真正的牧羊人,有些还跟汉人后面学习种地成为农民。

在绥远城战败之后,奕訢退到乌兰察布盟,先1步派人到乌里雅苏台,联络乌利雅苏台将军奕湘。然后他在黄河以北召集额济纳土尔扈特和阿拉善额鲁特诸部骑兵,共得到1万兵马。

他将这些兵马放在黄河沿岸,谨防护卫军渡河。

林文察所部也需要休整,毕竟身后的察哈尔和绥远诸部还不安稳,1些满清死忠不断挑起事端,杀害华族派下去的官员。

于是战斗就在黄河的边上暂时停止。

赵烈文说完东路军,又开始介绍中路军的动向。

现在中路军交给了林凤祥率领,出张家口,朝着锡林郭勒盟杀去。

北伐纵队1部进驻热河,逼近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诸部。

另外1部分北伐纵队则从盛京北上。

在热河,北伐纵队与奕譞手下纠集的蒙古骑兵也干了1场。

结果自然是蒙古骑兵大败。

奕譞却趁着大战的机会逃到了齐齐哈尔。

奕格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兵权,将兵权交给了奕譞。

也许是已经看到了结果必败,奕格直接放弃了权力。

不过他还是将北边的事情也告诉了奕譞。

奕譞1听整个黑龙江流域都被华族给控制了,当即慌了神。

他连忙找来手下商讨。

最后明4爷出了主意,在明面上肯定干不过华族了。

那就只能化整为0,进入山林之中。

他们觉得自己的祖先就是从白山黑水之间杀出来的,要想继续战斗下去,就要重新走1遍祖先的老路。

于是奕譞让人带着物资钻进了边上的大兴安岭中,寻找隐蔽之地,建造据点。

华族今后要控制这里就要遭受他们无尽的骚扰。

从辽阳出发的那1队北伐纵队,动作也非常快,很快就拿下宽城子、白都讷诸城。

然后部队在阿勒楚额与黑龙江水师汇合。

至此,护卫军远东军终于跟本土联系上了。

从黑龙江的徐尔固进入松花江然后逆流而上到吉林,再从这里走6路到辽阳,这条消息通道比从海上要快得多了。

听完了赵烈文的汇报,董良看着沙盘说道:“看样子,我可以让交通部过去拉电报线了。”

董良还发现了1条更近的物资补给通道。

那就是乘船从渤海湾进入辽河,到了辽河上游之后,然后从6路到吉林,再从松花江到黑龙江。

赵烈文也想到了这1点,于是他对董良建议道:“元首,咱们最好在吉林建造1座内河造船厂。”

华族的内河造船业其实已经相当发达。

护卫军在赣江、湘江上游都建造了造船厂,在长江沿岸还有好几座造船厂。

1开始他们都是为了建造内河炮舰,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军用船厂全都转成民用,继续为华族的内河航运事业发光发热。

“好,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我希望关外能够彻底稳定下来,包括那些钻林子的敌人都给我揪出来,大兴安岭的森林,敌人能钻,咱们也能钻。”

董良给赵烈文提了1个要求。

赵烈文顿时会意。

“元首,您是担心这些人影响到移民?”

董良点头道:“是的,移民本来就对去关外心存顾虑。他们到了关外要白手起家,要是在安全上也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到时候必然会出现逃民。”

逃民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每迁移1名百姓,华族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光是粮食就要付出1个人半年以上所需。

如果这人逃回老家去了,那么前面的付出就全都打了水漂。

要是抓捕逃民,并且对他们进行处罚,又会激起护卫军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移民心想我在新的居住地连安全都没有保障,那还不能逃啦?不能逃,难道就在这里等死吗?

作为官府要是做了不讲道理的事情,那么也就别指望百姓跟你讲道理。

要是华族放纵逃民,那么移民关外的政策就将流产。

这件事情就是1个死结。

唯1的办法就是不让其发生啊。

“这还真的难办呢……”

赵烈文也是1个自负的人,他很少会在董良的面前提困难。

他没有去过关外的老林子。

但是可以想象那里恶劣的环境。

当年明军那么多人不还是奈何不了钻林子的野猪皮,最后让其在1次次的胜利中壮大。

“惠甫,你可是很少提困难,这样吧,我让平叔来帮你吧。”

赵烈文连忙咧着嘴满口答应。

孙延平刚刚完成在半岛的任务,押送着钻进半岛北部山林的朝鲜国王回了北平。

朝鲜王国已经彻底成为历史,因为不是主动投靠华族。

朝鲜国王连被册封的机会都没有。

从此之后,朝鲜王国便不复存在。

半岛重新回归到华族的怀抱。

这对于半岛的百姓绝对是1件好事情,至少他们能够享受到华族对外扩张的福利。

孙延平也将继续他暗部的本职工作。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暗部1直都是跟董良直接联系。

侍从室6科的徐萧海被董良提拔为暗部的副总长。

另外,含香因为在山东的功劳也被提拔为副总长。

不过含香又被董良派了出去。

这件事情让含香腹诽了半天,甚至跑到元首府找尚云告状说元首将t她当成驴来使唤了。

嘴上这么说,含香的身体很忠诚,尤其是那种被信任的感觉,让她充满了干劲。

徐萧海虽然年轻,但是1直跟在董良的身边对接暗部的工作。

他对暗部的事情可谓是了解至极。

因此徐萧海兼任暗部次长,相当于董良直接掌控了暗部。

北平城内,原本刑部衙门,俗称6扇门。此时已经是暗部的办公地点。

孙延平坐在1间满是文件柜的房间中。

这房间没有窗户,就连门都是没有缝隙的实木门。

孙延平的面前站着1个佝偻着腰,身材精瘦,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

这中年看背影似乎比孙延平还老。可是从面相上看,他却实是1个中年人。

中年人手中拿着1本像是账本1般的小册子汇报道:“总长,您在半岛的这段时间,部里面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就是熊大队长带着行动队转为6军。咱们手中现在没有趁手的武装。”

孙延平听着汇报,手中同时在翻看着材料。但是没有说1句话。

“咱们部里现在有1半的经费分给了欧洲站,这是元首直接下的命令。原本本土各省的人了。人事调动都是徐次长直接安排的。”

孙延平还是没有说话。

见火候差不多了,这人才将憋了半天的话讲了出来:“总长,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这位徐次长有些跋扈,在部里面说1不2,他是侍从室的,以前又不是咱暗部的人,刚刚过来不是应该谦虚1些吗?”

孙延平看向面前这个中年山羊胡子,说道:“周司长,你什么时候学会打小报告了?”

这个身材瘦小佝偻的山羊胡子名字叫周语万,乃是暗部内务司的司长,暗部的大管家。

有1段时间,暗部的事情就由他代管。

但是现在暗部1下子多了两个次长。这个周语万难免心里有些不平衡。

这点小心思又怎么可能逃得过孙延平的眼睛呢。

“语万啊,我看这个徐次长事情都安排得不错。至于欧洲站的经费问题,这个是元首的安排,也没有问题,毕竟欧洲站是咱们现在最重要的的经费有很大1部分都是走的特殊途径。”

至于这个特殊途径是什么?只有孙延平知道,就连周语万这个司长都没有权力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