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七二三章 围追堵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二三章 围追堵截(1 / 1)

家是每1个人心灵的港湾,能够给人安全感。哪怕是穷凶极恶之人也有自己的家乡情怀。

处在危机中的清军心中所想便是回家。

因此,都兴阿的命令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基层的军官组织手下找好自己的位置,清军要以无畏的气势冲过河去。

角马群开始躁动不安起来,蓄势待发。

而在他们的前方,白塔河的河面上非常平静,只有1开始渡河的清军前锋的尸体,静静地漂在水面上。

平静的白塔河渡口就像是1张巨兽的大嘴,等着这些角马乖乖地跳进去。

角马不是蠢货,他们只是别无选择。

渡河开始,骑手们轻轻触摸战马的脖颈,等下就要靠他们了,也有人在与自己的战马伙伴做最后的道别。

也许等1下,他们都要死在这条河上。

“杀!”为首的1员大将高举着手中的长枪,大喝1声。

选锋之人,清军镶黄旗巴图鲁赫连勃勃。

林文察观察着眼前的场景。

战争由清军的偷袭开始,却将由赣州纵队的阻击而结束。

这群从穷山恶水中走出来的汉子,他们功勋卓著,他们战果累累,但是没有1个人满足。

他们渴望更多的战功,他们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华族人过上与他们相同的生活。

护卫军这边瞬间火力全开。

隐蔽在河堤后面的迫击炮阵地,瞬间开火,几十门迫击炮几乎是同时开火。

天空中响起了迫击炮撕裂空气的尖啸声。

阵地的两边,数挺暴风雨机枪喷吐火力对河面上形成了侧翼交叉火力。

这场景有点像在玩抢滩登6游戏1般。

清军不断地涌入河道,不断地倒下,尸体顺着河面漂到下游。

不过水流的速度太慢,没过多久,尸体就在这处登6点拥堵了起来。

后面的战马进入河道就像是踩进了烂泥塘子1般,速度根本提不上来。

这就是现成的靶子。

“哈哈哈……打得好。”林文察有些兴奋,白捡了1个大功劳。

打好此战之后,他可以控制泗洲,与南面控制安庆的浙江纵队1起夹击庐州,光复皖北,指日可待。

他并不知道,皖北的太平军主力,这个时候却从咸子湖的北侧绕到了清河县。

清河县是淮安府北部的重要的商业城镇。

叶云来亲自带领几万太平军浩浩荡荡杀来。

只不过没有看到欢迎天兵的百姓。

到处都是空荡荡的,村庄里空无1人,连1头牲畜都看不到。

天兵想要去征收1些粮食。但是什么都找不到。

到底是太平军,他们没有去烧毁民宅泄愤。

叶云来知道自己的来晚了,华族早有准备。

不过他还是不死心。大军径直杀到了清河县。

清河县位于黄河与运河的交叉口,是1处水上交通要道,在很早以前就有1处清江浦,乃是运河上的商业重镇。

满清控制时期,它就是运河上的1处商阜重地。

沿河而建的清河县城用青砖包墙,青砖与运河的水面交相呼应,看起来有1种古朴的感觉。

不过城墙上的守备队还有民兵却杀气逼人。

叶云来让手下进行试探性地攻城。

炮兵对着县城的城墙猛轰,城墙上的火炮也随之反击。

紧接着太平军的将士扛着云梯上去攻城。

墙上的守军数量很多,虽然大部分是民兵,他们的枪法也不是很准,但是人数却非常多,攻城的太平军死伤惨重,却怎么也无法靠近城墙。

叶云来无奈只能在城下修建营寨,准备按照太平军常用的方式结寨土攻。

时间来到第2天,运河上突然出现了1支船队。

叶云来认出来了,这是护卫军的水师。他在安庆的时候就见过。

护卫军的炮艇上来就对太平军的营寨1阵猛烈的炮击。

叶云来赶紧撤出营寨。这清河县也别想打了,因为清河县两面环水,无论在哪1边进攻都要被护卫军的炮艇进攻到。

不过他要想退走也没有那么容易,护卫军的情报传播速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些人恐怕还不知道电报是什么东西。

董良的船再次停靠在了顺化,1方面做短暂的修整,另1方面,他有些事情要当面交代彭玉麟。

这段时间彭玉麟忙得脚不沾地,他下去走了1圈,深入了解了安南百姓的生活情况。

董良将诗琳娜给安排好,就将彭玉麟给招来。

“元首,听说北边出事儿了?”彭玉麟也知道扬州之事。

1上来关切地问道。

“是出了点事情,不过1切都在还在掌握之中。”董良说道。

他也是接到了新的消息,才决定休整1下,要不然他可能就要马不停蹄地赶到南京城了。

“真是没有想到,这个杨秀清会做出如此无耻之事。”彭玉麟不忿地说道。

“杨秀清是个有魄力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过他还是目光短浅了,为了小利,不顾大义,你看着好了,我会连本带利,让他将得到的好处都给吐出来,留给他蹦跶的时间不多了。”

“雪琴,安南和广南的情况现在如何?”

董良并不担心交州,因为交州已经按照华族的模式完成了改革,进入了稳定期。

到是安南依然保留着原本的制度,官员也大都是安南人。广南又有1个威望极高的阮知芳。

如果可以的话,董良并不想用这个阮知芳,无论他多么有才华。

但是现在只要他的1份信任,就能够白白得了湄公河3角洲地带,董良无法拒绝这个送上门来的好处。

“元首,广南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好,土地改革1开始还遇到了1些阻力,但是都被成功镇压了,当地的百姓没有乱起来,乱的只是个别的大家族。阮知芳在普通百姓中非常有威望。他站出来配合军队行动,老百姓就站到了军队这边。”

董良点头,他对这个阮知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过可以参考国内的1些寒门文人。

这些人有1些小小的傲娇,也有能力,心中装着大义,胸中是1腔正气,认死理,会为了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

这个阮知芳不知道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雪琴,你有空多与这个阮知芳交流1下,回头我会让福州派1些官员到广南,到时候你送这些人去上任。安南和广南还是以稳定为主。南掌那边就按照我们与暹罗的约定来办。该是我们的,我们坚决要拿过来。湄公河的开发乃是重中之重。只要这条河流开发好了,那么中南半岛就能够与中原牢牢连接在1起。”

董良与彭玉麟的沟通非常容易,因为彭玉麟总能够在第1时间领悟董良的意思。

“元首,我明白,这段时间,南方要以稳定为主,这段时间我在安南转了转,其实问题不少,与满清朝廷治下差不多,主要是吏治的问题,我办了几个人,治标不治本,主要还是让其他人收敛1些。我们也不能让百姓觉得自己现在过得不如阮福时那个时候,太大的动作也不能做,以免引起这些人的过激反弹。”彭玉麟汇报道。

董良点头,他同意彭玉麟的做法,为什么要留着1个中圻给安南,其实就是给这些保守势力1个庇护所,1个退路,暂时稳住这些人。

先将他们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中圻,等到最后想要收拾的时候也容易得多。

“接下来1年,我们的工作可能都要放在北方。我有1种预感,克里米亚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那些洋人不会给咱们留下太多的时间。”

董良1直都在准备着西方势力的反扑,现在他们收缩了回去,因为内部的问题。

但是那边也不缺少聪明人,肯定会有人看懂全球的形势。

1旦华族崛起,那么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就将上升为全球的主要矛盾。

因为英国人主导的世界秩序,基础是殖民以及与东西方的贸易。

他们要将整个东方都变成他们廉价原材料的供应地以及商品倾销地。

霸权的本质还是剥削。剥削就是按照霸权着的需求来对那些被剥削者进行分工。

而现在英国人的工业水平其实也不是太高,很容易就能够被人追上。

再加上西方各国的体量都不是很大,他们1定会对华族的崛起产生警觉。

“元首,属下会为华族守好南疆,尽可能地多收集粮食,支持北方的战事。”

董良苦笑1下。

击败满清很容易,怎么处理好北方的烂摊子才是大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粮食,有了粮食,什么事情都好办。

北方的百姓现在已经连续多年处在饥饿的状态。1不小心就会跟明末1般,北方大乱。

华族纵容太平军占领关中,其实也是想要杨秀清为华族分摊1点负担,华族可以先收拾满清,然后再去处理西北的事情。

“元首,假如洋人要是提前对我们进行干预,兰芳和广南都是首当其冲。我这里会做好备战的准备,兰芳那边您也要让他们提前准备起来。”

这1点彭玉麟能够想到,董良自然也能够想到,他早就已经给董兴福下了命令,让他在兰芳积极练兵。

南洋纵队还可以继续扩充,兰芳守备军、抓哇守备军以及巨港守备军也要尽快建立起来。

黄德美这次在巨港表现非常抢眼,他带领反抗军在南洋纵队还没有到的情况下,就已经将巨港的荷兰人给缴械了。

靠着手中的那点反抗军便占领了西苏门答腊岛东部。

董良对这支队5进行了嘉奖,并且同意黄德美担任巨港军事管理区司令员,以他手中的反抗军为骨干建立巨港守备军。

这样南洋这里将有3支守备军加上1支南洋纵队,总兵力可以达到十万人。

董良还让工部在东万律建造兵工厂,在坤甸建造造船厂,让南洋纵队可以就近补给,能够在敌人海上封锁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战斗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