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四八八章 沪上银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八八章 沪上银行(1 / 1)

6剑锋威胁的话并没有战胜船工对饥饿的恐惧。

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多么疯狂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那些船工就做了1件改变他们命运的事情——他们集体罢工了。

刘管事1大早从温柔乡中起来,赶到船厂,才发现船厂的工人都没有来上工。

这下他慌了,要是不能按期完工,以大帅的性格,绝对不可能饶恕他的。

6剑锋的暴戾可不仅仅针对那些百姓,对手下的官员同样要求严格,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大帅拖出去砍了。

于是他让船厂的守卫4处去抓人。船工大都住在不远处的的吴江城外,他们没有土地,只能在县城外面搭建窝棚。

于是窝棚区1片鸡飞狗跳。凶神恶煞的锋锐军士兵踹开1个个窝棚,将那些男丁都集中到1起,女人孩子放在另外1边。

很快这些人就被聚拢了起来,足足有上千船工。

“你们1个个都出息了,竟然敢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我再给你们最后1次机会,现在回去干活。”

面对凶神恶煞的清军士兵,这些船工不敢说话,但是他们又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妻儿饿死。

于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刘管事见到没有人理睬自己,眼角闪过1道寒芒。

他给带队的军官使了1个眼色,小声说道:“船厂是大帅最看重的事情,绝对不能给这些贱民给耽搁了。去给我到那边随机带出2十个人。”

刘管事说话的时候指着不远处船工的家属。

那些衣衫褴褛的船工家属,1个个瘦骨嶙峋,就连女人的衣服都破烂不堪,露出身上暗黄的皮肤,小孩子更是大冬天的连裤子都没有。

这还是苏湖这般全国最富裕的地方。

6剑锋这人崇尚武力,不管百姓的死活,他认为只要自己的手中有足够强大的武力就什么都不要怕。

但是强大的武力需要大量的军费。这些军费从哪里来,他不仅仅压榨地方上的士绅,更多的是剥削普通的百姓。

2十个船工家属,有老人,有妇人,还有孩子。

他们被锋锐军的士兵粗暴地拎在手中,1个个极力挣扎,但是饥饿的身躯根本爆发不出什么力量。

船工的队5中也爆发了1阵骚乱。

周围的士兵拿着火枪和弓箭虎视眈眈。几个站起身的船工立马被射杀。

2十个船工家属被押到人群前面,跪在地上。

这时候,有2十名拿着大刀的士兵站到了这些人身后。

这些锋锐军的士兵早就已经变成了冷血的禽兽。他们之前没少杀良冒功,屠城劫财。

手起刀落。

2十条卑微的生命瞬间陨落。

在他们的心中就跟踩死了1只蝼蚁1般。

跪在地上的人群再次骚动起来,但是只要有人站起来就会立马被射杀。

远远看去,这些船工就跟地鼠1般,不断有人站起来,不断有人被射杀。

他们是悲哀的,自始至终,没有所有人1起站起来冲上去。

大部分人都蹲在地上,甚至是趴在地上瑟瑟发抖。被砍头的不是他们的家人,因此他们就装鸵鸟。

刘管事见这些人还不说话,嘴角微微翘起,摆出了讥笑的神色。

他对身旁的军官说道:“继续!”

于是,锋锐军的士兵再次走到了船工家属之中。

“好了,俺们去干活。不要再杀人了。”

就在这时1个年纪稍大的船工站出来喊道。

刘管事得意1笑,都是1群贱骨头。

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可以讲道理,也可以简单粗暴。

锋锐军向来喜欢用弓箭和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此时站出来的人,定然是此次事件的领头人了,这个年纪稍大的船工不能留着。

……

上海县城,随着大量商人的涌入,城池已经不堪重负,上海道将苏州河边的1块地方开辟出来,允许商人在这里购地建造宅院。不过宅院的规制要按照官府的规定图纸来建造。

这里将是上海第1个别墅区,商团将其取名为长宁区。

商团护卫军的数量达到了5千人。巨大的开销全都是上海的商人来凑。

周边县城的土改也已经完成,大量的民兵队5被组织了起来。

上海道的防御体系终于建立了起来了,现在谁要对上海动手,连周边的县城都无法突破。

陈德利离开之前,将上海道的事情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刘丽川担任商团护卫队的司令官,底下的大队长和中队长基本上都是华族的总部派遣。

上海道的政务由袁9贡负责,这是陈得利在福州招募的1名手下,1直在协助陈得利做琉球馆的工作。此人担任过商铺的掌柜,也做过县衙的师爷,4十几岁,颇有能力。

大过年的,上海商会组织商人们参观护卫队的军营。

寒风中,那些护卫队的士兵1个个站的笔挺,他们穿着短打军装,上衣下裤。腰间是1寸宽的牛皮腰带。

背上背的全都是华族最新产的线膛步枪。上海商团集中了整个两江地区的有钱人,他们财大气粗,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自然舍得大出血。

“诸位商团的东家,接下来我商团护卫队准备射击表演。”刘丽川穿着1身军装,1路小跑来到商团的代表面前。

就像是在向领导汇报1般。毕竟,护卫队的薪饷都是这些人出的。

不1会儿,队5就排成了3列,向靶场的方向走去。

参加演示的队51共5百人,整齐的脚步将大地踩的震颤起来。

“啪啪啪……”

“杨掌柜,这是1支好兵啊。”

“确实如此,有此军队驻扎上海,我等无忧亦。”

“可是咱们也出了不少钱呢。”有人酸溜溜地说道,并非是每个人都是自愿出钱的。

“这点钱算是什么。你们知道吗,驻守苏州的锋锐军,除了加收厘金之外,那位锋锐军大帅,每隔几天就要收礼1次,不是过生日就是孩子满月,礼金的数额还是他规定好的,这样收的钱,可比咱们自己出钱养这支军队要多多了。”

“这护卫队还能够为大家的出行提供保护,为商队提供安保。上海更是废除所有厘金商税,你们说哪里还能找到比我上海滩更适合经商的地方吗?”

这个时候,1个姓杨的涌商走了过来:“诸位可曾听说粤省的商人创建了1家银行,与洋人的银行1般。”

“杨坊,你又打着什么鬼主意?”另外1个商人问道,似乎与杨坊颇为不合。杨坊是1个涌商,以前跟着洋人后面做买办,后来在上海开了1家钱庄。

现在上海滩的商人腰板子硬了,反倒是洋人大量撤离。洋人的工厂被大量收购。所以原来与洋人比较亲近的商人也受到排挤。

“诸位,咱们现在主要与南边和琉球生意往来,货款的交付麻烦。洋人的银行大家是不敢相信的,华族银行也是外来的,咱们自己成立1家银行,自己给自己1个保障,难道不好吗?”

正好今天人凑的比较齐,杨坊开始推销自己的沪上银行计划。

“杨坊,成立银行可没有那么容易,这可不像是钱庄。”有人说道。

“以前很难,但是现在咱们有商团护卫队,以后沪上自治,没有朝廷的束缚,咱们的银行也有保障。”杨坊说道。

这个杨坊倒是1个聪明人,现在沪上的形势,让他想到了成立1家银行。银行可以承办汇兑业务,关键是能够圈钱。

上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了如此多的富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