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怒海覆清1852> 第三〇七章 奇袭分水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〇七章 奇袭分水关(1 / 1)

从赖3的嘴中,寇卫峰知道了清军的重要情报,清军的行动根本就没有瞒着自己人,赖3知道清军3路大军的所有行军路线。

消息很快传到了赵烈文手中,这个消息与赵烈文预想的差不多。不过,在仔细研究地图之后,他发现清军看似分兵,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你要想各个击破,那么就错了。

因为清军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其中任何1支军队受到攻击,另外两支军队都会包抄过来,形成1个3面包围的包围圈。

赵烈文的手中1共有第3、第7、第83个支队,共计1万余人。其中以3支队的实力最强,因为3大队是护卫军最早的大队之1。

董良临时将6个大队扩建成为支队,也是无奈之举,护卫军光有质量,没有数量也会产生很多的弊端。

比如1些不是很重要的地方也需要兵力去驻守,这个时候你让那些精兵去驻守就非常浪费。

再者,兵力太少也会限制作战部署。

不过为了不影响原本的战斗力,董良并没有将这些兵马进行混编,而成建制地编在1起。

担任主力作战的是护卫军原本的老大队,辅助作战是守备大队,至于那些民兵大队基本上纯粹当辅兵使用。

赵烈文自然不会只凭借1个俘虏的口供就确定对方的行军路线。他还是会派侦察兵去确定的。

“赵参谋长,我们要不各个击破?”3大队的大队长唐立春现在兼任3支队支队长。1下子升了两级,两人1起组成了南路军的指挥部。

董良给赵烈文的新官职是护卫军副总参谋长,能否转正还要看他以后的表现。

赵烈文对照着地图将自己刚才的猜测对唐立春讲了1遍。

唐立春1看这距离,果真如同赵烈文所说,自己要是贪这个便宜,就真的中了清军的套。

“那咱们怎么办,就这样等在这里被动防守?”唐立春有些不甘地问道。

“当然不行,清军的兵马比咱们多,就这样等着太被动了。”赵烈文摇头说道。

“咱们还是要主动出击,不过要按照咱们自己的打法……”

……

福宁府福鼎县是1个沿海的小县城。乾隆4年由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4里置福鼎县,仍属福宁府。

沙埕湾位于福鼎县的东南部,这里是董良能够找到的与分水关最近的地方了。

5月的东南沿海,东南季风已经渐渐盛行,十几艘火箭艇趁着夜色向沙埕湾的深处行去。

这个时候就连最勤劳的渔民都还处在梦乡之中。

因为是夜间行船,而且要朝沙埕湾的深处行驶,董良没敢让大船进去,而是让特战队和教导队12中队先行出发,大船会在白日里靠岸。

这次护卫军将偷袭分水关,只要拿下了这个关隘就能够形成关门大狗的态势,到时候大军从北向南打,对福州形成包围。

当然了,西边还有1个仙霞关,不过随着护卫军从分水关南下,那里也将与福州隔绝开来。

漆黑的夜间,单桅的火箭艇就像是幽灵1般向沙埕湾的深处驶去。

许树站在船头上,虽然他看不了多远。

船队由熟悉这里的老船把式引航,不用担心触礁或者是迷路。

他站在船头,只是为了吹1吹海风,让他理清楚接下来的战斗。

特战队1开始的时候就跟教导队不分家,或者说特战队是教导队的1部分。

许树是康老8最得意的门生,也是董良比较看重的同乡,1直被重点栽培。

他从特战队的小队长到教导队的中队长,1步1步做起来,几乎参加了护卫军的所有军事行动,不管是战斗技能还是文化知识都出类拔萃,现在他是教导队的副队长,以后是准备接替康老8的位置的。

这次董良将带队突袭分水关的任务交给许树,也算是对他的1次考验。

护卫军成立已经1年多时间,很多人都渐渐成长起来,董良也是该放手的放手,该让其独当1面的就放出去。

人总是要在历练中才能够成长起来,实践出真知。

太平军发动起义也就两3年时间,人家现在已经是猛将如云,石达开、秦日纲、罗大纲、胡以晃、林凤祥、李开芳,哪1个不是能够独当1面的猛将?

这些人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他们大都也是普通人出身,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作战指挥。

他们能够有今天也是在1场场战斗磨炼出来的,战场和敌人都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打仗这种事情有时候看天赋,有时候看学习能力,纯粹靠书本肯定是行不通的。

没有码头,即使是火箭艇也没办法直接靠到岸边,许树带人登上了小舢板,悄悄地向岸边划去,他们登6的位置是1处荒无人烟的海滩,这是向导特意挑选的。

登6的过程非常顺利,他们也就两百人左右,不1会儿就登岸。

在岸边检查完装备情况,这支特遣队就如同幽灵1般消失在夜色之中。

……

岭上严严分水关,令人回首故乡山,归途倘践山灵约,雁荡天台咫尺间。

这首诗所写的就是分水关,这里是浙闽咽喉要道。

5代“开闽王”王审知时,为确保闽地安全,建造此关,以御吴越,形势险要,号称“闽东北门户”。

《方舆纪要》载:“叠石、分水2关,俱闽王时筑,以备吴越。”

后世的104国道穿此而过,这里还是福宁高速公路。

关隘建在海拔4百5十米的山岭上,向南距离福鼎县城30里路。

从许树登6的地方到分水关也就是40里路,这么短的距离,普通的护卫军急行军只要两个小时,特战队和教导队都是护卫军中精锐,他的体能和意志力都要远超普通的士兵,因此只要1个半小时。

许树他们在3更时分登6,不到5更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分水关下。

分水关主要的防御方向在北边,朝南的1侧反而防御薄弱。

更何况,这段时间,福建的清军大都调到福州和南面的兴化、延平府去阻击护卫军了。

北线的兵力比平时更加的稀薄。

此时分水关上驻扎着1支烽火营,总兵力不到5百人。负责指挥的是1名千总,名叫张振彪。

5更十分,天虽然还没有亮,但是周围山林中已经开始传来鸟鸣之声。

1名烽火兵拎着裤子到关墙边上放水。

教导队的战士罗惇大跟同队的兄弟埋伏在墙根下面,郁郁葱葱的灌木为他们遮挡了身形。

突然1股温热的水流,从天而降,正好浇到了他的头顶上。

到底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罗惇大任由着黄色的腥臊液体从头顶流下,没有发出1点动静,边上的战友孟炎龙朝他挤了1下眼睛。

不过他也没有得意多久,上面的那位烽火兵怕是憋了1晚上的晨尿,水力不减,这会儿中途摔了1下,甘霖降到了孟炎龙的头顶。

这就雨露均沾了。

按照特战潜伏的纪律,不要说淋尿了,就是有毒虫趴到他们的脸上都不能动。

因为你不清楚,这1点点的动作会不会被敌人给注意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