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第1560章 谋逆案的较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0章 谋逆案的较量(1 / 1)

第1560章 谋逆案的较量

武后平静的坐在珠帘之后,抬头看向裴炎,问道:“苏州司马举报泽王谋逆,朝中打算派谁去调查?”

李显坐在珠帘之前,同样平静的看向裴炎,自己却不发一言。

裴炎走出班列,认真拱手道:“回禀天后,因为案情不明,将由刑部侍郎裴居道,宗正寺卿韦思谦前往苏州,查察泽王谋逆之事。毕竟只是苏州司马密奏,具体实情如何,还未可知。”

武后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显。

宗正寺卿韦思谦是皇后的堂叔,皇帝竟然舍得派韦思谦去苏州查案,着实令人惊讶。

目光垂下,武后面色谨慎的开口道:“前任苏州刺史曹王明,就曾经阴谋叛逆,后来苏州又有人以邪教之名谋逆,如今泽王初到苏州不久,便有谋逆之言传出,或许整个苏州,怕是都有问题。”

裴炎皱着眉头,眼神上抬。

他现在算是看出来,武后是有要将整个苏州的事情彻底放大的意图。

然后好派更多的皇帝的亲信去苏州,从而削弱皇帝在中枢的力量。

从二月诸州刺史返回驻地,尤其是刘仁轨带着太子长安监国以来,一直都是如此。

如果说是以前,裴炎也就听之任之了,但现在,他看的很清楚,一旦皇帝倒下,那么下一个倒下的人必然是他。

武后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阻碍她掌权的人。

不然也就不会派人盯着他在长安的府邸了。

裴炎肃然拱手,认真说道:“天后所言极是,故而由宗正寺卿韦思谦为首前往,若是有需,可调用扬州大都督府的府兵进行处理,同时在危机时候,还可以请求文成大长公主出面镇压。”

韦思谦之子韦承庆,如今任扬州大都督府户曹参军。

有他在扬州,起码诸事方便一些。

文成大长公主,在二月之后,也返回来扬州,她的身体并不好,冬天的洛阳两个月,身体几乎难以起身。

也就是到了夏天,身体才稍微好点。

但是有她在,哪怕仅仅是一个名义,也足够让泽王不敢乱动,甚至人心大减。

……

“不妥,文成大长公主身体不是太好,此事就不用打扰她了,依本宫看,还是让派左金吾卫中郎将赵巩前往,关键时刻可以与右千牛将军郭齐宗一起,统帅府兵,镇压叛乱。”武后嘴角微微抬起,漠然的看向裴炎。

裴炎的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左金吾卫中郎将赵巩是武后的表兄,右千牛将军郭齐宗是武后妹夫的堂弟。

这两个人一旦去了扬州,恐怕就连裴行俭也未必能够压得住他们。

若是让他们掌握扬州四个府兵的权利,那么将会直接威胁到洛阳的经济命脉。

每年皇帝前往洛阳就食,就是为了减少长安的粮草压力。

若是连洛阳的粮食都保不住,那么就更别说长安了。

裴炎面色难看的拱手:“如此说来,光派这几人去的确轻了些。”

武后满意的笑笑,说道:“如此,就派大理寺卿王及善,左金吾卫中郎将赵巩一起去苏州查案吧,宗正寺卿韦思谦和刑部侍郎裴居道就在长安准备三司会审吧。”

李显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母后的目的人果然在这里。

大理寺卿王及善,前左千牛卫大将军,甚至就连密卫也都是挂靠在千牛卫之中。

领的俸禄也全部都是千牛卫的俸禄。

王及善调任大理寺卿之后,就放下了对千牛卫的掌控。

话虽然是如此说,但王及善掌管千牛卫多年,门生故吏遍及整个千牛卫不说,对于整个千牛卫的秘密,他也是掌握最多的。

一旦有事,只要皇帝有命,王及善甚至可以重掌左千牛卫。

再加上大理寺本就是执法机构,皇帝的权利会因此大涨。

王及善如果所有继续留在朝中,即将会武后造成极大的威胁。

李显抬起头,目光看向群臣,裴炎面色为难的微微摇头。

泽王李上金不仅是宗室,同时还是苏州刺史,按照朝制,的确应该是由大理寺调查的。

李显看向其他群臣,就连王及善自己都不由得微微摇头,其他人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显的目光落在苏良嗣的身上。

“天后!”苏良嗣立刻走出班列。

……

站在殿中,苏良嗣对着武后沉沉拱手道:“天后,陛下。”

苏良嗣转头又对着李显行礼。

李显轻轻点头,说道:“苏卿有什么意见,不妨直说。”

“喏!”苏良嗣面色肃然的拱手,道:“虽然苏州司马密奏泽王谋逆,但这其中未必一定属实,泽王二月在除服之后,才前往苏州任职了,算起来,他到了苏州也不过两个多月,州务尚不熟悉,如何能有实证谋逆?”

“御史大夫的意见,是有人诬告了。”裴炎迅速的接住了话茬。

“是不是诬告,还是御史台的人去查一查吧。”苏良嗣淡漠的看向了裴炎。

裴炎看上去有些愤怒的说道:“总不能御史大夫亲自去吧?”

“御史中丞去也是可以的。”苏良嗣抬头看向了李显,认真拱手。

裴炎也在同一时间拱手,看向李显:“陛下。”

武后坐在珠帘之后,裴炎和苏良嗣在一应一答之中,已经将御史中丞骞味道牵扯了进来。

御史中丞骞味道是武后的亲信,甚至之前还有御史大夫崔谧。

后来崔谧被罢御史大夫,就淡出了朝堂,甚至就连御史中丞骞味道也开始沉寂起来。

一时间,不少人都忘了,在三省六部九寺的当中,不知道有多少四五品的官员是武后的亲信,甚至这些人就不少就是北门学士。

而且这些人都在关键位置上任职。

掌握的实权之多,就连裴炎都要忌惮。

看到骞味道被苏良嗣牵扯了进来,武后抬头看向李显,道:“陛下,泽王毕竟是先帝之子,你的兄弟,你如何看?”

“母后,儿臣看,便由御史大夫和左金吾卫中郎将一起去吧。”李显侧身看向武后,神色严肃。

赵巩每日巡逻皇城,真要有事,他对李显的威胁极大。

武后今日出现在这里,明显是要拉扯一个皇帝的亲信出来,苏良嗣主动站出,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泽王李上金毕竟是亲王,还是先帝之子,他如果真的谋逆,一般人还真的不好处置。

尤其现在还在先帝停灵洛阳期间,如果泽王以先帝之子的名义起兵,对李显而言就太不利了。

所以李显不得不退一步。

武后点点头,然后又抬头看向裴炎道:“裴卿?”

“回天后,陛下之言妥当。”裴炎认真拱手。

珠帘晃动,武后平静的说道:“那么便如此吧。”

“喏!”群臣同时拱手领命。

武后抬头看向苏良嗣,说道:“苏卿,此事重大,依本宫看,你还是速去速回,早日将此事了结。”

“臣也是如此想的,臣奉命。”苏良嗣微微躬身,面色肃然的对着武后点头。

武后轻轻笑笑,说道:“有苏卿去,此事毕竟能够妥当,如果该细查的,还是要细查的,不能留下太多的首尾,免得这边泽王刚抓回京,那边就又有人谋逆了。”

“喏!”苏良嗣平静的躬身,他明白武后的意思,武后虽然说是让他速去速回,但实际上,关键在于速去两个字上。

武后要他最快的离开长安,至于什么时候回来,那就是细查清楚之后的事情了。

“便如此吧。”武后站了起来。

群臣立刻跪倒,沉声道:“臣等恭送天后。”

清脆的脚步声响起,武后已经离开了乾阳殿。

李显坐在御座之上,看向群臣道:“时间不早了,诸卿都去用膳吧,御史大夫留一下,苏州的事情,朕还有别的交代。”

“臣的领旨。”群臣拱手,然后起身离开。

很快,乾阳殿中,便只剩下李显和苏良嗣。

李显抬起头,看向群臣离开的背影,叹息一声,说道:“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愿意竭尽全力的。”

“那是因为天后所说所行之事,全部都是朝制之内。”苏良嗣认真拱手。

李显轻轻的点头,如今的这一切,虽然都是在争权夺利,但实际上,不管是武后,还是李显都没有出格。

“那么此次之事,苏卿打算怎么办?”李显认真的看向苏良嗣。

苏良嗣拱手道:“左金吾卫中郎将虽然是天后亲信,但他的为人臣还是了解的,在密卫多年,赵巩一直低调,但手段不弱,虽然没有那么好对付,但也不会出格……”

稍微停顿,苏良嗣沉吟道:“关键之处在三个地方。”

“哪三个地方?”李显神色肃然起来。

“首先是苏州,苏州必然有事,不然泽王也不能被人挑唆的动了心。”苏良嗣脸上冷笑。

泽王李上金被人告谋逆,哪怕苏州司马是武后的人,但没有真凭实据的诬告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在李上金的身上,尤其是在苏州那里,必然是有什么人什么事出现了。

苏良嗣难得去一趟苏州,一次性清理干净才是。

“其次是扬州。”苏良嗣的呼吸重了起来,他认真拱手道:“右千牛将军郭齐宗镇守扬州,虽然有绛国公在,但他若有太后懿旨调动大军,臣恐朝中有忧,所以臣想向陛下讨一封圣旨。”

李显的神色肃然起来,他没有犹豫便点头道:“放心,朕亲自写给伱。”

“多谢陛下。”苏良嗣抬头,认真道:“最后便是朝中,臣走了,虽然看起来陛下是有些削弱,但御史中丞骞味道冒头,裴相会警惕起来,所以陛下需要多信任裴相。”

“朕看的出来,裴炎也察觉到什么了。”李显轻轻点头。

“最后是大理寺卿。”苏良嗣沉沉攻守道:“臣离开之后,若是有事,还请陛下直接让王公检校左千牛卫大将军,统帅洛阳诸军,以备不测。”

不测,这两个字说的已经有些重了。

“让王公检校左千牛卫大将军没有问题,但统帅洛阳诸军需要裴相点头。”李显略微沉吟,给出了大营。

王及善虽然是先帝留给他的老臣,但在关键时刻他究竟会怎么选,李显也不清楚。

所以让裴炎和王及善制衡,对李显才是最好的。

“如此也好。”苏良嗣点点头,拱手道:“陛下最后需要小心的,是宫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