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普度众生(1 / 1)

普渡众生

多年来,华梦圆和林恋带领团队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野生青钱柳资源的开发,一手抓青钱柳人工林的种植,力求将青钱柳产业打造成广大群众的“摇钱”产业。 青钱柳茶产品开发获得成功的同时,2008年至2010年成功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468万元,扶持在黄桑建设青钱柳示范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以补助的形式无偿为贫困农民购买苗木和造林2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10000万亩。

同时,响应省、市、县号召,华梦圆被县委派遣任驻黄桑乡科技特派员,开展无偿技术服务。县委组织部总结的典型材料《开发青钱柳谱写绿洲科技传奇》 受到上级好评。

2016年,华梦圆主导的科技成果“青钱柳实生繁育与矮化栽植技术研究”,得到中央财政林业科技资金100万元支持,在省级贫困村唐家坊镇上白村推广技术示范种植青钱柳500亩,经省林业厅检查验收合格。青钱柳成为该村产业扶贫的主打产业。

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华梦圆所在公司推行农民投地投劳力包管护、公司投资投技术包回收的运营模式,实现家家栽树、人人受益。铁杉林村民戴民开种植青钱柳300多亩,育苗10万多株,通过销售青钱柳茶、青钱柳苗木年收入200多万元。

在华梦圆的倡议下,老山县农林部门将青钱柳人工培育基地纳入全县农林生产计划,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栽植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栽植青钱柳,并为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技术保障。

一个春日盎然的时节,华梦圆和林恋来到铁林万寿村青钱柳茶产区调研,只见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有制做好的青钱柳成品茶,村民陈易才握着华梦圆的手很激动地说:“铁林老百姓搭帮您开发青钱柳都发财了,我卖青钱柳茶叶一次就得40000多元,不然,我两个小孩在星城读书从哪里来钱呵。”另一位村民罗劲松高兴地走来紧紧握着华梦圆的手说:“铁林老百姓搭帮你都发财了,我们打算要集体向县委县政府为你请功呢!”

20年来,华梦圆夫妻俩带领团队致力于青钱柳资源的繁殖培育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青钱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青钱柳真正成为了广大群众的“摇钱树”。他们做到指导、服务、协调“三到位”。先后免费举办村组干部项目技术培训班、种植技术骨干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60多场次,开展上门上户培训、农户集中培训等活动2100多次,为农民免费发放《怎样栽培青钱柳》等技术资料3万多份,开展咨询服务10多万人次。

全县青钱柳基地发展5万多亩,居全国之首。青钱柳专业合作社14家,青钱柳茶加工户达230多户,青钱柳茶加工获证企业5家。近3万农民直接受益。辐射带动全县85个贫困村8247户30400贫困人口掌握了青钱柳栽培和青钱柳茶制作工艺技术,人均年收入增加2100元,实现了全部脱贫。

在华梦圆和林恋的带领下,如今,蓝天阳关市老山、德龙、新兴、高杨、天益、等县(市)及王洋岭、旺洋、德怀、双阳等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部分省份广泛种植青钱柳树,大量生产青钱柳茶。青钱柳茶成为阳关市乃至蓝天以及中国的新产业,最早受到华梦圆和林恋悉心指导的30多名种植村民已成为各地的青钱柳产业带头人。

在广袤的大地上,青钱柳这一珍稀的树种静静地生长。而华梦圆和林恋正是这一产业的领航者,他们不仅致力于青钱柳资源的开发,还推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发展。

起初,华梦圆和林恋深入研究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和经济价值。他们带领团队穿梭于山林之间,探寻青钱柳的最佳种植区域,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试种。他们不畏艰辛,不惧困难,只为找到最适合青钱柳生长的土地。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建立起了一片规模庞大的青钱柳种植基地。这片基地不仅为青钱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之源。华梦园还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确保了青钱柳的高产和优质。

然而,华梦圆和林恋并不满足于仅仅种植青钱柳。他们深知,要让青钱柳产业真正繁荣起来,还需要进行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于是,他又带领团队开始了茶叶新产品的研发之路。

他们深入研究青钱柳的叶子特性,尝试了各种制茶工艺,终于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口感独特、香气浓郁的青钱柳茶叶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远销海外,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喜爱。

在华梦圆和林恋的带领下,青钱柳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他们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为整个产业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不仅体现在青钱柳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更体现在他对这片土地、对这些珍稀树种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上。他们是青钱柳产业的领航者,更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