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异国猎宝档案> 第1247章 风孔之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7章 风孔之秘(1 / 1)

次日起床后,钟女精神焕发,有男人在身边的日子,脸色都要红润几分。

李承靠在床头,翻看着早间送来的报纸,目光闲暇之余,落在钟女身上。

看她洗澡梳妆打扮,光是护肤品就用好几种,胳膊、脖子、腿全都没放过,事后还涂抹防晒霜,小心整理头发,难怪整个人如同花信少妇。

不由得她不用心,正房泰勒今年二十四五,那才是真正的花信。

都说娶妻娶德,纳妾纳色,可正房德色双绝,与李承有瓜葛的几个女人都有压力。钟女虽然嘴上不说,可她的压力最大,谁让她已经已经快翻四张。

虽然她性格较为恬淡,可为母则刚,已经有所改变,争宠之心还是有的,不为别的,单是为女儿的未来,也是值得的。这几年,她不仅学装扮,学护理,甚至还在产后请一名私人瑜伽教练重新塑身……好在男人似乎不是为了贪新鲜,对母女俩宠溺依旧。

钟女很满意男人那痴迷的目光,回首一笑。

李承翻身下床,将妖娆的身子抱在怀中,手掌动了动,又低头咬咬红润的耳珠,“今天你带艾米在附近转转,傍晚我安排直升机来接你们。”

钟女被他的气息弄得痒痒的,缩着脖子咯咯一笑……随即又被李承推到床上。

…………

庞大的军车队伍,一辆接一辆,没人敢问。

出城时遇到两辆巡警车,人家早早停到路边等车队过去,还有巡警放下车窗对车队行礼。都说北美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太上皇,李承早先没经历过,真的很难理解,今天一见,真特喵如此!

世纪之交时的“媚美”,并非一国两国,整个亚洲,国国如此!相对而言,二十年后反而要好一些,毕竟,亚洲人在经济上站起来,多少有些说话底气。

一个半小时后,车队抵达达加米,在这里汇合于洋等三人。

达加米是进入亚尔托山山脉中部山区的入口小镇,也是进山的最后一站,需要在这里补充备用物品,诸如食物、水果、饮用水以及其它备用品,因而老蒂姆让车队暂停一个小时。

车子沿着街口停下,一长溜非常威武。

小镇

上冒出几个探头看热闹的,见是美式军车,连忙又将凑热闹的孩子拉回屋。

李承从悍马高高的脚踏杠跳下,落地脚有点麻,使劲跺了跺才好点。

达加米镇很小,就一条主街,一眼能望到头的那种,两旁是一种名叫“bahay kubo(巴哈库布)”的临街小屋。巴哈库布屋是菲律宾宿务人的传统住宅,其特点是房屋墙体的下半部分,由石块或者砖头垒建,半人高;上半部分为悬垂的木制板,这些木板,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可以撑起来,阴雨天气则可以落下来;另外,在石质墙体的上半部,一般都会搭建栏杆,部分护栏上还安装卡皮斯外壳的滑动窗户;条件好一些的是红瓦屋顶,条件差一些的则是茅草。

和迎上来的于洋招招手,李承活动两下身体。

于洋是川中人,最早入伍的部队是川中山地师,后来被帅选到蓝剑,97年退役,是瀚唐安保找关系才截留到香江的一批新成员。

98年加入的这批成员,普遍要比吴伟和周典年轻,性格上要活跃些。他见老板扭动的手势有些类似太极推手,便笑道,“没想到鲍斯还是太极高手,这平圆推得浑然如意。”

平圆是太极中常见的推手式,李承确实和饶老学过几式太极推手,不过要说浑然如意,自然是于洋在拍马屁。一句话把李承逗乐,朝他勾勾掌尖,“过来,陪我过过招。”

于洋佯装往吴伟身边躲躲,“不敢,怕老板你的内功震伤我!”

吴伟、周典几人忍禁不住,一片欢乐。

“这一带有很多东洋当年修建的工事?”李承叉着腰看着小镇背后连绵起伏的山丘,问道。

于洋笑着指指背后的山梁,“这一带是铃木宗作设置的抵御盟军登陆的第二道防线,他的指挥部就位于山梁另一侧的港口城市奥尔莫克。”

莱特湾海战以及稍后举行的莱特岛登陆战,东洋的陆军总指挥为山下奉文,而莱特岛的陆地指挥官为第十四方面军第三十五军司令官铃木宗作。

铃木宗作是1944年7月赴任,中将衔,因为山下奉文要驻守吕宋岛的碧瑶奎松

马尼拉一线,地处菲律宾北部,因而委任铃木宗作为菲南的决战总指挥。

铃木将指挥部设置于奥尔莫克,同时沿着莱特岛滩涂、山梁山林布置多重防线。

是年底,战役失败后,他还带领指挥部直属部队及残兵败将,在亚尔托山脉打了四个多月的游击战,最终于1945年4月19日,准备撤离莱特岛时,被击毙于附近海面。

这些资料,李承还是知道的。

又听于洋说道,“不仅沿着亚尔托山脉有着诸多工事、坑道和暗堡,就我们现在所处的这座小镇上,现在还有一座废弃的超级地堡。”

小镇上有东洋地堡?李承垫着脚四下看看,眼目前一览无余的样子,没看见呢。

“老板想去看看?我带您过去,很近的。”于洋笑道。

和老蒂姆还有安德烈打声招呼,又让周典几人陪同他们去采购,李承跟着于洋去看东洋地堡。

这座地堡,位于小镇出口位置,属于半山洞地堡,灌木遮掩,相当隐蔽。

难怪在小镇入口处看不见。

地堡住着四户人家,于洋上前和一位四十来岁黑瘦中年人嘀嘀咕咕说了一通,又塞给对方一张钞票。那位中年人最终咧嘴笑着点头,同意放李承一行进去参观。

地堡外围半人高的水泥胸墙,已经坍塌大半,但厚达一尺的墙体,依旧矗立在那。

前伸的卫堡基本完好,双层一共六个房间,房间内没法细看,住户将里面弄得跟狗窝似的,还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怪味。李承只是简单一眼,墙体上的射击孔瞭望孔,被住户用砖头报纸堵住。

循着仄仄的水泥台阶上到楼顶,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基本上对达加米小镇一览无余。依山体而建的炮台,只剩下两个凹口。

于洋介绍说这是41式75山炮的炮位。

他说的什么轮位、凹口卡槽位以及退距什么的判断依据,李承不懂,不过还是能看出,这一位置架上两门山炮,足以封锁进入达加米小镇的所有车辆。

41式75山炮是东洋陆军联队的标配,一个联队配属一个41式山炮中队,每个中队配属四门41式75毫米山炮。

也就是说,当年驻扎在达加米小镇的东洋兵,至少一个联队,否则不可能有山炮炮位。

卫堡连通山洞内部。

山洞入口巷道宽度两米,高度两米五,能开进一辆卡车,工程量不小。

巷道两侧晾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这里是风口,比潮湿的外部还要容易干。两个皮肤棕黑色的孩子围着李承一行人看热闹,被那位一直随行的中年住户赶走。

巷道长度大约二十米,里面豁然宽阔起来,尽管被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搭建成一个个小屋,可李承还是能预估出总面积超过四百平米。

地面是干裂的水泥,有四堵厚达两尺的钢筋水泥承重墙,山洞高有五米。

李承转了一圈,有些疑惑,这里的空气竟然要比卫堡房间空气要好,可是没看见通风系统。

“这里有通风口?或者别的出口?”李承回头问道。

于洋自然不知道,他转身对那位中年人一阵嘀咕,说的是马来语,宿务口音。因为钟女常住吉隆坡,李承多少懂一点马来语,可带上浓郁的宿务口音,就彻底歇菜。

那位中年人指手画脚的,这不用翻译,大意是带大家去看。

绕过一道承重墙,来到右侧的山壁处,这边冷风嗖嗖的,还传来一股尿馊味,大概是有住户晚上偷懒不出山洞,在这边随地小便。很快,就看见山壁的顶端距离地面四米高的地方,有着一个一尺高一尺宽的风洞,被铁栅栏焊死。

风是从这个风洞传过来的。

“风洞通往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李承捂着鼻子,用吭哧的马来语问那位中年人。

那位中年人听懂了,抬手指指头顶,又嘀咕一段话,大意是风洞可能通向山顶,具体情况他也不清楚,没人闲着没事,爬那么高去看通风口。

李承习惯性的揉揉眉心,心头疑惑依然无解。

怎么说呢……两个疑点。

其一,通风口建设,有点不科学。

穴体建筑的通风,都会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眼前这个尺平方的风洞,明显是进风口,可是,常规穴体建筑的进风口,往往建设于建筑的基部,这样有助于冷热交替,形成循环。

而眼目前的进风口,竟然设置在距离地面四米高的地方。

这就有些奇怪。

另一个疑点是,通风口建在离地四米多高的地方,还搞什么钢筋栅栏?

也许,自己想多了,兴许是挡住从风口转进来的小动物什么的。

李承摇摇头,转身往回走,准备离开,绕过承重墙时,眼睛瞅见墙上靠着一架竹梯。

得,自己上去看看不就清楚。

他示意于洋,搬上扶梯,几人将扶梯靠在通风口的位置。

于洋要上去,被李承拉了一把,他自己手拿激光手电,上去看个究竟。这不是什么危险活,于洋几人也没争抢,分列梯子两侧扶好。

风很大,吹得李承头发都散乱开来,伸手拽拽通风口的钢筋栅栏,手套上满满的铁锈,手指粗的钢筋,已经腐烂的差不多,可即便腐烂,也不是手能撼动的。

风洞口确实有些浮灰和动物活动的痕迹,但没有落叶!这无形中又加深李承的怀疑——风洞如果直通山顶,怎么会没有落叶呢?

他拿着激光手电,透过栅栏缝隙,朝风洞里面照去。

风洞并非直接向上,而是直直的向前方伸出,大约有个五六米的样子,再折过去,看不清向上还是向下。

这个风洞的设计,有点意思!

李承极其怀疑,这个山洞有隔层,或者说,这个山洞和另外一个山洞相连,只是隔层或另外山洞,未被发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怀疑?

刚才李承在外面看到的是山炮位,并依据山炮中队猜测出这里应该是联队指挥部驻地。

联队是东瀛的一级作战单位,陆军联队大约三千多人,联队指挥部及直属卫队加上附属医疗队,大约六百人左右。

依照现在的山洞五六百平米的规模,能装下六百人?

现在又有这个风洞……李承的怀疑更甚。

回去再商量。

他什么都没动,让于洋将梯子还回去。出洞口的路上,李承对那位中年人笑道,“你们晚上住这里,是不是……每到下暴雨的时候,会有各种怪声音?”

那位中年人一愣,继而忙不迭点头。

呵呵,这座洞穴,还真有蹊跷!

很好很强大,刚进山区就有收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