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飞天征途> 第二章夫子教徒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夫子教徒(1 / 1)

陈清逸自从穿越而来,已有十二年。出生于大周帝国帝国第十八任皇帝天启帝元年。

中土世界寻常百姓因灵气逼人,轻易便可以活过百岁。若是修炼,便可以大幅度延长寿元。

不过修炼却又有限制,那便是便是灵根与灵体。

拥有灵根灵体,便可以修道修佛,可最大幅度延长寿元。

若是不具有灵根灵体,也可以进行修炼。可以走文道武道医道等等修行道路。不过,不同的修行道路,对寿命提升却又不同。

大周帝国皇帝确实特例,在位最多百年便要退位。

后隐居幕后,苦心修炼,不再过问帝国之事。

按说帝国皇帝修为精深,寿元悠长,可长时间在位,至于为何帝位不过百年。皇帝便要退位,便是一个未解之迷。

陈清逸自从五岁拜入李夫子门下,便勤学苦练,涉猎广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时常对未知之事询问李夫子。

李夫子甚是喜爱陈清逸,更是担任过大周帝国太史令,学究天人,真可以说是名师,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饭后,陈清逸便回到自己卧室兼书房,拿出一本<<大周国史>>读起来。

这本书便是李夫子所借。

陈清逸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酷爱读书,是真正的学霸。

随便一本书,便能看的津津有味。

这一世,年岁虽小,但加上前世近三十年的经历,因此,对于诸子百家学问都有涉猎。

平时,与李夫子讨论学问,每每都有新观点,引人深思。

按照前世记忆,无论释道儒三家的经典,还是国术的修行。即使是医家,兵家,法家,农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小说家,杂家,名家等等诸子百家学说。陈清逸都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与今世的知识相互认证,更是大有所得,甚至前世所学所思,更是远远领先于当世。

李夫子收徒陈清逸,待之如子侄,视若亦师亦友。

李夫子身为大周帝国上一任太史令,于天启四年致仕,距今已有八年。

自天启五年,开馆收徒,到天启十年正式收陈清逸为关门弟子。

之后两年在陈清逸建议下,以大周帝国及四海八荒出现的诸天万族万事万物为记载对象,重新编修史书。

按照前世陈清逸的提议,重新编修的史书,主要分正史和野史两类。

正史野史又分为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

由此,李夫子生活陡然丰富起来,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类书籍。

由此仿佛人生像开挂了一般,李正宇致仕前为文道第六境界学士境界。

短短八年,便已跨过文道第七境界大学士境界,达到文道第八境界大儒之境界,真可谓神速。

不过出于某种原因,李夫子对外一直保持儒道第七境界,也就是大学士境界。

陈清逸亲眼见过,李夫子因为自己的指点,突破儒道第八重境界大儒境界。又见到李夫子隐藏境界藏拙。因此,对李夫子的过去更加好奇!

好在李夫子和陈清逸亦师亦友。陈清逸便对李夫子做法不再追问。

李夫子可以说是陈清逸穿越以来影响最大之人。

李夫子教授学问,从启蒙开始便是遵循古训,因材施教。

所谓字如其人,正心先正意,正意先正字。

对蒙童的写字要求严格,好在陈清逸热爱文字。

前世便有一手好字。对当今来说,更是具有指导意义。其中,练字的永字八法,更是深的李夫子推崇。

师徒二人相处七年,关系极为融洽。

李夫子虽然已经致仕,但致仕前为四品太史令,朝中各类文书,每隔三日便有传达,可谓不再朝堂,便知天下事。

自古天地君亲师,师徒关系极为密切,成为李夫子嫡传关门弟子后,李夫子更是悉心教导,对朝堂事,多有提点。陈清逸更是大有收获。

现时节距离县试已经不足半月,再有五天,陈清逸便要启程去寿县参加考试。

大周帝国县试,又称为童生试。是学子进入仕途第一次考试,分为文道和武道。

录取名额有限,这也与参考人数有关,但大体录取比例十中选一。

陈清逸便是打算参加文道和武道考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考中的文童生的便有诸多特权。

若是考中童生,便可以免除本人赋税徭役。

大周赋税徭役相对八荒诸国更低。

大周帝国规定,男子满20周岁,便要承担赋税徭役,种类繁多,可谓五花八门。而考中武童生则要服兵役,可授田一亩,种种法规,不再一一列举。

次日,卯时天微亮,陈清逸便起床,整理好内务,洗漱一下便开始练功。

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便是如此。

陈清逸先是热身,便打了一套军体拳,而后又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

前世知名的拳法修炼一下,因为没有参照,也不知道功法等级,只觉距离武道先天境界又进一步。

关于武道修行倒是求教过李夫子,李夫子倒是没有文道武道之见。

只是不修武道,对此并不熟悉。

不是文道武道不能同修,只是个人精力有限,文道方面有所成就已经是极难。

何况是文道武道同修,除非天资极好,否则终是一场空!

李夫子也曾委婉劝说过陈清逸,文道修行不弱武道。怎奈陈清逸自家知道自家事。

在这个飞天遁地的中土世界,还是艺多不压身好。

陈清逸十岁那年,李夫子也曾施展过文道神通平步青云,陈清逸有幸体验一把。

片刻间,李夫子便带着陈清逸便从云雾村抵达寿县,而两者之间相距数百里!

自此以后,陈清逸才知道李夫子讲的那些神话传说,不是神话传说。

尤其是最近两年,陈清逸醉心文道武道。

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可谓是神通平步青云的体验,真正让陈清逸平步青云。

其实,原本陈清逸想搞发明创造,改善自家生活。结果发现无论是衣食住行各有各的特点。

即便是前世的经验,能利用少之又少。

有些倒是可以发明创造,结果发现是大周帝国国家专营。

无奈只能放弃,倒是可以借助李夫子。不过,怎么解释凭空出现的事物,又是一个难题。因此,陈清逸这两年也只能不断充实自己,韬光养晦。

自从穿越这个时空,五岁到十岁可以说是了解这个时代,最近两年便是陈清逸彻底融入这个时空。

可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李夫子也。

陈清逸自觉是幸运的,在这个未知的世界,若是没有李夫子,便不会有今日之陈清逸。

前世,陈清逸对国术有所了解,知道国术分为明劲,暗劲,化劲,三劲合一的境界划分。

但是由于前世地球灵气消散,暗劲高手已经是凤毛麟角,化劲可以说是亿万人中无一,三劲合一更是从未听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