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全能创造者> 第17章 文明之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文明之火(1 / 1)

文明的延续,希望的火种。

在心性与灵性之间,人类如何保持理智选择正确的决定,让文明种族血脉不断。

一个种族的繁衍怎样造就一个文明?

达到文明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参与这个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慧!

人类正因为拥有高超的智慧,才能打破束缚,利用大自然化作自身的保护伞。

原始时代,人类懂得利用工具,初步开启文明社会制度。

权制时代,人类社会分权管理,形成国度。

科技时代,人权解放,社会平等性加强。

时代在进步,人类也在不断进化,进化的是人性,也是人类独有的智慧观察得到并主动改变的规则。

简单解释就是趋利避害。

一切事物在心识的影响下,绝不会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

社会层面是一个大整体,它表现的是一个文明一个种族的治理关系。

在此之上,影响社会变化的是人类意识。

人类意识具有代表性的动力,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源泉。

借鉴历史,人类以智慧总结,保持维持优秀文明治理内容和方式,抛弃不利文明发展的存在,只有这些智慧结晶传承下去,文明一定繁荣昌盛,步步高升。

一个文明的治理,从古至今,能者居之,在社会形态各异的情形,能者定义必不是恒久的设立,但过人的智慧让管理会变得简单,智慧作为人类特有的唯一种族特征,以此来衡量能力定位确为正常,可靠,合理。

说到底,成就文明的,是智慧,摧毁文明的,是基因。

发展了不知年的人类文明,与众多生命有一个相通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灵性。

科技时代,人类对于该特点的见解为精神。

因而在这个时代,教育使人们懂得了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存在,是两种人的需求,在物质条件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这也是文明发展,人类进化的一个部分。

恒久的文明进程需要社会整体感源源不竭的活动力,持续不断地贡献社会,事关幸福感,生活品质值得探究。

科技时代的物质基础为衣食住行,精神上有娱乐产品,这些都需要经济条件。

明确来说,两者都被资本运行着,也确实因为人的需求,才产生了资本,人的一切都为生存,在生存中能更好的利益自身不是绝对的,但是属于需求。

社会形态反映了种族的进化层次,物质缺乏时人需要物质生活,满足后人就会寻求精神世界的美好感觉。

不论是什么时期的人类,似乎都存在这种生理现象。

如果一直存在的话,那么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灵性的生命,只是被困在了这个小世界,不得已为生存才有了斗争的思想,可知,在不满足的环境中,为了得到即须进行手段上面的争端。

所以综合这种猜想,人类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的进化的生命体,之所以会产生那些争端,是环境导致的,思想上面都为生存而努力。

心灵感应在已知科学领域来说,就是量子纠缠,这种技术目前来说还未发展成熟,还不能应用。

但可以知道,科学技术正在慢慢探索发现世界的未知神秘,并有所应用。

但技术本身造福的是物质生活,人类的精神需要自己向内探索,自己修炼才能解决那些困扰。

道与佛正是教导人类修炼内世界能量的学场,其中,佛家主张借假修真,回归本源,就能超脱轮回。

与道家修仙成神来说,佛家只是让人变得“彻底干净”,但这种干净却超脱轮回。

做神成仙,大家都知道,依然不能避开轮回的。

尤其是一些影视与书籍,记载着仙人有大劫,需下凡投胎渡劫,重新投胎成人也不会记得当仙神之前的事。

战争,在这个世界,这个星球,像一首曲子似乎永恒地演奏着。

如大自然有意识,祂洞悉一切,明了万物生灵都为生存而战,在无数年的时光里,无尽的旋律深深刻在大自然的意识中,祂哭泣,这个世界的生命如此苦不堪言。

物竞天择,属于自然法则。

这个星球已经演化了不知多少纪元的进化,几乎一切生命的体内身处都刻印根深蒂固的本能,除却思想,无乐可滋,剩下的唯有活着,如是以本能驱动的机器。

如果说人类很幸运,被老天爷眷顾,得到超脱本能的智慧,这样的世界可产生此变化的几率几乎等于零。

故说,合理的推测出,人类更有可能来自高维度的其他世界。

只不过,于这个世界中,人类信存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甚至眼见不一定为实的基理,依此而不信相当于虚无缥缈的说法,认为真理应该以科学证实。

事实上,人是比较主观的,客观事物只作为参考,最后还要依靠本身的思想来进行分析总结,论述的结果也算是主观的产物。

每一个人不是一台连接万物的机器,没有办法得知一切信息,所知皆是片面。

科技时代学习任一个领域已是一个人一生的极限,即使有上天眷顾的天才,学习的也尽不可能知全。

社会化的信息,公开透明的人们主动了解的少上加少,上层面的领导人也只是拿到的下面分批次审核通过的报告,最终作出决定而已。

人类有智慧,但也是一个普通生命,精力有限,不可能像机器一样片刻不休地学习工作。

所以,人类把知识归类,形成各个领域,进行管理,学习,工作,分化出单一体系的建设,使这样的社会化体系变得简单,容易治理。

无论多少东西,分了类别就不再复杂。

但正是这种划分方式,人类思想中生成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等级,层阶,类型,这三个为概念性归纳。

这种思想使人类对待事物,会有明显的区别,商业化来说就是价值。

这些思想成为了价值的判断观。

自然界其它生命的思维相对于人来说很简单,并不复杂,毕竟只是为了生存,本能驱使的活动。

人类却依靠智慧渐渐学习并懂得越来越多的东西,为了学习方便,不得已划分归类,相对来说变简单了。

只是就算一个领域,人类也取得了太多研究成果,其中分支在未入门眼中看来是无比复杂。

幸亏是人类大脑容量,承载力非常好,才能支撑人类如此运转正常。

科技时代,亦称信息时代,因为这个时代通讯不再困难,互联网的崛起解决了通讯问题。

信息时代发展了几十年,处于互联网中的信息已是铺天盖地,数不胜数。

由于信息过多,人类以计算机辅助处理这些信息,可预见,久远的将来,人类不出意外,将以机械为主辅导各种领域层面的发展运作。

社会,探索,研究,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只要可以进行机械优化的高效率型式,都会存在。

以上是对信息层面管理的猜想,在此之外有一个影响,那属于人的特殊属性——人性。

当然,人们喜欢称之为灵性。

内观万物,其实人也发现了,每一个生命都或多或少有灵性,只是本能影响下不明显,人因为有智慧,所以灵性的存在特别明显。

有了灵性的存在,那么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受它的影响,主观能动性上将这个因素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照顾层面。

人类家园,地球。

这是一颗水蓝色的美丽星球,上面生活着各种生命,人类是其中的一份子,可以说这颗星球是所有生命的大家园。

地球作为大家共同的家园,任何生命都不应破坏它,否则就是违背生命原则,会遭受天道惩罚。

培育了无数种族无数生命不知多少年的母星家园,就算你不懂得感恩,也应该不做加害于它之事。

人类拥有智慧以来,发展应用工具为自身谋利,这是一种贪婪,如果人类不这么贪婪,而注重于研究如何与大自然更好的相处,也许人人都能飞升成仙!

贪婪属于负面属性,容易消耗自身正能量,而正能量不足就会被邪恶入侵,久而久之便走向不归路,造恶成魔,天道规则却是负责除魔,最后只能落个身陨道消,堕入无边黑暗。

能量,才是世界的本源。

物质只是表面可见的有形性质品,无形的可以说无处不在,比如空气,光,风,辐射,以及各种场能,力场磁场,这些对于人类来说现有仪器可观测到,但除了这些还有更多观测不到的。

可以说,真实的世界就是能量组成的,物质是其中极少的部分。

并且生命的力量来源也是能量,能量给予生命活动的能力。

因此,人类在明白能量是世界的主要产物后,就会渐渐懂得掌控能量进而增强。

如何增强?

向内修炼,人体自带磁场,能量场,这是正属性能量,因而人的念头也会产生能量,有正有负,如果人要增强能量,就必须修炼正能量法。

念头也是一种修行,修炼。

早在几千年前,佛家道家就揭秘了这个真理,给出了修行的法门,只不过这是一个因果世界,接触这些法门亦是需要因缘。

所谓无缘不聚,是为因果法则。

各种经书中,也解释了这个世界属于混乱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肉眼可见的历史演变以来,战乱是唯一势态。

复观自然界,无论动植物,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都存在竞争关系。有竞争就有灾难,这也造成痛苦的产生。

佛道两家对世界与修行给出了相当完美的理论,纵观历史记载,也有让人惊叹的事件,这些事件玄妙非常,不可常理置之。

比如两家中共同存在的一个修行法门,就是对人体的能量存储进行活动的简单方法。

说明白点就是在吃上面的修行,道佛两家都叫它为辟谷。这个辟谷记载了不少大师圣人七天以上不吃不喝依然精神饱满,行动无碍。

除此辟谷之术,更有神奇的入定,入定者忽视外在时间的流逝,心识进入了高维世界当中,入定几十百来天而肉身不腐不朽,经书中记载这样事件也不少。

不得不说,佛道的修行堪称接近世界的本质真相,属于至高真理。

佛道两家还有共同的理念,那就是行善。

善催生出来的便是正念,正念对应正能量,所以行善正好积累正能量,增强自己的能量,提高能量境界层次,最后就会如书中所说,飞升为仙!

但是善只是一个基础作为,并且求回报的心理不可取,真正的善是不求回报的。

像为国奉献,在战争中牺牲自己,换来民族的和平美好,这是个人内心的伟大,也是真正的力量源泉。

奉献过程中未曾求什么外在物质,求的只是一个心安而已,也就是向内部索取,外部的话,又怎么能进入那颗心呢?答案是进入不了。

比如好吃的好玩的等等,但其实发现没有,所谓好,是让你的那颗心满意,而心底的各种情绪都是内在升起的,外面的事物是五感感染赋予的情绪产生。

佛家中有个心之本源,假我和真我,假我为肉体五感对世界的感受,真我即那颗心,如如不动。

如,无心便无感,无感便无情绪。

当然,在佛家,真正修行者,讲一个不执着一切,包括真假我,不过这是修得高境界以后的了,初入者首先了解基础。

世界的本质是能量,与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念似乎相对应。

其中,色指物质,空大概就是能量,嗯,也不是很清楚,本人境界低微,这句话是来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除此之外,大家都看过电影,知道它的画面清晰度由帧率决定的,帧率越高越清晰真实。

事实上,佛家理念讲世界是假空的话,电影可以解释,不过这个世界比电影真实不知多少倍。

想必不笨的大家都猜到了,这个世界的帧率也比电影高不知多少倍,才能造成这种真而不虚的感觉,这个感觉其实来自于肉体的五感,属于生命本真的那颗心被束缚在肉体里面,当然会遵循五感的知觉进行思考行动。

如果,已知人类本身就是高维者,肉体的欲望导致了精神堕落,是一层坚固的枷锁。

轮回启动时,会按照个人的心识来选择去哪里,肉欲为下等,属轮回下三道,精神为上等,属轮回上三道。

举例享受物质为下欲,而为他人奉献者如战争的伟人,则是精神上的美好。

看到这里就知道,宣传值得人们歌颂的精神便是人应该追求的至高真理,这些在课本中一直在强调我们学习伟人的精神思想。

解释世界的唯心和唯物,相信哪个并不重要,这两个在哲学存在,证明这两个的哪一个都不能被否定。

但确实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应用,通过这两者来修炼自己,懂得唯心所以修心,懂得唯物,承认它的存在,但又不能太执着,不然深陷其中就苦不堪言。

认知上来说,所有人都不一样,所以有偏差,解释一下,真正的唯心和唯物不能用自己所了解的片面认知定义,比如不知道的人会固执的认为世界就是这样,或者是智慧较低,不能理解,这里的智慧指轮回无数世以来积累的。

有些灵魂做人比较少,可能今生以前做虫子不知道多久了,这一世才投胎成人。

这确实是存在的,佛家的轮回概念中,投胎成人的几率为,一片大海中,一只龟在里面,一块有洞的木头在海上漂,洞口刚好可以容纳这只龟把头伸头进去。

木头在海上随机漂浮,而这只龟几小时上升海面换一次气,它浮上水面换气刚好伸头进木洞内就是投胎成人的几率,可想而知有多低。

所以人身难得,而如此难得,有缘者应努力上进,争取今生超脱轮回,不再入这苦海。

人身难得,今已得,华夏难生今已生,这是修行者最幸运的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