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少年民工的逍遥生活> 第二十四章:金手指升级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金手指升级(1 / 1)

新城区进城最便捷的道路就是昆仑大道,正常行驶的话,差不多要半小时的车程。

但是新城区和开发区的交通就便捷多了,正常行驶的话,只有二十分钟车程,玩命开快车的话,十分钟也能到。所以早上七点五十分,顾翰林的皮卡开进了工地,在看门老头儿惊诧的眼神里,稳稳地停在办公楼东侧的停车场上。

顾翰林推门下车,扭头四顾,唔,有车一族的感觉,好爽!工地还是原来的工地,但是有了车以后,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同了呢。

一辆白色的大众高尔夫跟着顾翰林的皮卡开进来,稳稳地停在顾翰林的车旁,陈雅挎着一个白色的包包,从车里下来,顾翰林顿时看的呆住了。

白色的车身,白色的职业装,白色的高跟鞋,陈雅整个人都有一种写字楼高级白领的超然气质——就是跟工地的环境有些不搭。

好吧,不管搭不搭了,单纯地从男人的角度来欣赏,陈雅绝对是白富美中的典范,极具吸引力和杀伤力,顾翰林要不是深知这位姑娘清纯的外表下,藏着的一颗朝天椒,他也早就看迷了。

幸好顾翰林是深知陈雅这枚朝天椒的杀伤力的,所以一看见陈雅,稍微一愣神儿,立马掉头就跑。

从刘月的身上,顾翰林已经充分理解了“女人心、海底针”的深刻含义,女人都是反复无常的生物,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所以还是少跟女人纠缠,太麻烦了。

陈雅愣了一下,顿时气得直跺脚——多少臭男人都巴结着往前凑呢,你个臭小子敢转身就跑?你当本宫是瘟疫吗?

顾翰林一进办公室,正好杨波戴上安全帽要去工地巡视,顾翰林连忙叫住杨波,说杨哥你等等我,咱俩一起去。

杨波当然求之不得,现在顾翰林正鸿运当头的时候,满工地有几个不想跟他多亲近的,沾沾运气也好嘛。

顾翰林戴

上自己的安全帽,和杨波两人一起去巡视。他可不想一个人待在办公室,万一朝天椒找来了,多尴尬,这女人太难搞了,顾翰林恨不得一天都在工地上巡视,吃饭的时候再回来,反正朝天椒是不屑在工地的管理人员食堂用餐的,她嫌不卫生。

走在工地的便道上,杨波忍不住问道:“翰林老弟,孙总给你安排的什么职位?”

顾翰林知道杨波还是有些担心自己会挤掉他的位子,于是出言安慰他:“孙总在接新工地呢,现在谈的差不多了,你也知道咱们孙总人脉广、能量大,正好我是新人,从头到尾一个工地跟下来,对积累经验也有好处。”

杨波这下放心了,笑呵呵地说道:“那就恭喜翰林老弟了,孙总这么欣赏你,用不了几年你也能混上项目经理了,到时候可要罩着我啊。”

顾翰林也是笑,你当项目经理这么好当呢,要考建造师职业资格的好吗?知道这个考试全国的通过率才多少吗?而且就算有职业资格,也不代表你能驾驭的了一个工地,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职业。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成功的项目经理,都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而且随着现在项目经理责任终身制的推行,每个考下职业资格的人都战战兢兢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证会被什么施工队挂走,真要碰到了不靠谱的队伍,你就等着哭吧。

当然,这也是建筑市场规范化、法制化的必然之路,光强调职业道德有屁用啊,得有严刑峻法来保驾护航才行。

两人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一边查看工地的状况。

走着走着,顾翰林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脑中的3d模型上,多了一些红色的线条。

空间测量这个金手指,让顾翰林看完设计蓝图以后,在脑海里自动形成3d模型,模型的所有线条都是蓝色的

,每一个构件的尺寸、材料构成、受力曲线等都有详细的标注,只要意念集中,就可以将这部分放大,一切的详尽数据都可以看的到。

但是现在这些蓝色线条的内外,多了一层红色的边框,而且红色的边框之外,还有许多白色的东西凸出出来,顾翰林完全不知道这些红框和白色东西是干什么用的,难道空间测量这个金手指变异了?

杨波注意到顾翰林的脸色不太好,就劝他回去休息,反正安全检查也初步过关了,属于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的状况,余下的整改他会盯着点儿的。

顾翰林摇了摇头,空间测量这个金手指是他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不把金手指的这个变化弄清楚,他怎么可能安得下心呢?

这个金手指是怎么来的,顾翰林都搞不清楚,更别提弄清楚这个突然的变异了,总不能再从三楼头朝下地掉下去吧?上一次是幸运,这一次说不定就要死人了。现在好日子才刚开始呢,又不是走投无路了,顾翰林才不会冒这种风险呢。

紧张地思考了一会儿,顾翰林忽然想到,搞不清楚金手指的变异,他可以搞清楚那些红框框和白色东西是怎么回事嘛。

正好眼前a6栋一层的一根框架柱,就有一个白色东西略略凸出红色框框的地方,顾翰林看了一眼就隐约感觉到是怎么回事了,不过还是需要验证一下。

顾翰林借了一个瓦工的吊线,随便栓一块砖头,叫他去二楼把线固定住垂下来,然后用尺子量柱子边缘到吊线的距离。

其实不用量,有经验的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根混凝土框架柱的中间部分明显比上下两头要凸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涨模。

钢模板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成型非常漂亮,但是使用久了以后就会各种变形,甚至造成必须要砸掉返工的后果,成型效果就更没法看了,所

以如今的建筑工地上已经大量的采用木模板来取代钢模板,一般使用几次以后,一套木模板就淘汰了,很浪费,但是成型质量非常好。

除此以外,木模板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涨模、跑模,因为木板的刚度肯定是不如钢模板的。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冲击力很大,侧压力也非常大,木模板如果不加固到位的话,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把木模板给挤压变形,甚至直接冲跑了。

也就是说,这根框架柱的在支模板的时候,中间部位没有固定好,混凝土的侧压力使的这一块凸起变形了。

国家规范是允许建筑是所有构件的尺寸有所变形和移位的,因为从定位放线开始,工程人员所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都是有精度极限的,所有工厂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也都不是严丝合缝的,也是有误差的,所以误差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个数值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可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当层高小于5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8毫米。这根柱子肯定是超出规范了,但是经验不丰富的人看不出来,不过等到砌砖墙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了,误差大了瓦工留砖缝都未必够,必须要砍砖的。

量完尺寸,顾翰林看向杨波,他是质检员。

杨波也没犹豫,一个电话把带班班长叫过来,安排他在柱子上弹线,涨模的部分用钢钎逐层剔凿干净,把松动的石子和混凝土都弄掉,然后浇水湿润,水泥砂浆刮平拉毛。

顾翰林在旁边看的点头,正常的程序也就这样处理了,如果涨模比较严重的话,还要确定是不是有钢筋位移。如果有钢筋位移的话,那么剔凿的深度应满足钢筋复位后保护层厚度要求,然后进行钢筋复位,那就比较麻烦了。

看到带班班长安排工人

来整改,顾翰林暗暗地吁了一口气,总算搞清楚金手指变异是怎么回事了,蓝色3d模型之外的红色框框,就是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而从红框框里凸出来的白色物体,就是现场建筑物超出规范的地方了。

一句话,只要露白的地方,就是需要整改甚至返工的地方。

空间测量这个金手指就是牛叉,这下做个质检员太轻松了,一目了然啊。

不过顾翰林没高兴多久,就开始犯愁了,因为整个工地上几十栋楼,每一栋楼都有露白的地方……难道都要一一整改?我去,这个工作量也太大了吧?工友们会造反的,就是孙国平也未必同意,因为返工就意味着损失。

一般活干完了,干的行不行首先带班的工长就要过一遍,然后是施工员和质检员,最后是监理。就算班组和质检两道关都放水,监理也不可能放水,起码不可能完全放水,因为最后他们是要签字的,出了问题他们是要负责任的。

从来没听说过工人干完活儿还要签字的,所以比需要有人为他们工作的质量把关。

不过农民工是按天拿工资的,谁都不想返工,那意味着别人在挣钱的时候,你反而在亏钱了,这就无法容忍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谁都想少费力气多挣钱,返工什么的最讨厌了。顾翰林也不想刚上任就麻烦大家,可是,不行啊,蓝图、红框、露白,一目了然地都在他的脑海里,顾翰林实在是没法装看不见,他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从顾翰林的角度来说,他希望工友们干活儿的时候,能稍微用心点儿,就算不完全符合规范,好歹你也别差的太远吧,太离谱了那肯定要返工没商量的。

一个上午巡查下来,查出来必须要返工的地方足有二十多处,需要整改的地方更是多如牛毛,顾翰林自己看的都觉得头皮发麻。

这到底是搞还是不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