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8章 百姓寒心(1 / 1)

县丞陈志从外面回来,来到县衙内找杨凌。

“参见大帅!”陈志抱拳拱手道。

“坐吧!”杨凌示意陈志在对面的太师椅上坐下。

杨凌喝茶的时候,陈志也不闲着,他拿出刚收到的急件递给杨凌,解释道:“大帅,昨天晚上有人潜入济州城,劫走县令赵文华及三名县衙书吏。”

“什么?”杨凌闻言脸色骤变。

“现在已经查清楚那伙人的身份,是东厂的番子,他们抓住赵文华等人以及三名县衙书吏,威胁我们交出大帅您。卑职认为应该把这伙贼人剿灭,以免他们为祸民众。”

“嗯!”杨凌点头赞成道:“不得不承认,这伙人很聪明,居然懂得利用舆论的压力,这样我们还真奈何不得他们。不过东厂的番子敢潜入县城劫走赵文华等人,可谓胆大包天,必须严惩不贷,不能让百姓寒心。”

“大帅,这些年朝廷对东厂采取软弱态度,致使东厂越来越嚣张跋扈,他们甚至公然袭击官员,卑职建议立刻召集所有官员,对东厂展开围剿。”陈志提议道。

“不急!”杨凌摇摇头道:“东厂虽然嚣张,但他们毕竟是锦衣卫,咱们现在冒然行动会激怒锦衣卫,弄不好会被锦衣卫借机发作,到时吃亏的还是咱们。”

“卑职明白,那怎么办呢?难道任凭他们继续胡作非为吗?”

杨凌思忖片刻后,抬头道:“东厂的人既然抓走赵文华、陈县丞和三位书吏,想必他们肯定会用他们作人质,逼迫咱们答应某些条件。我们先按兵不动,观察他们的动静。”

陈志担忧地说道:“大帅,东厂的人抓走赵文华等人,恐怕就是想逼咱们投鼠忌器,万万不能中计呀!”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杨凌自信满满地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是冲着咱们来的,绝对不会轻易撕票,他们肯定会留下活口作为人质。”

“如果咱们拒绝交出赵文华等人,他们会不会杀人泄愤?”

杨凌冷哼道:“如果东厂的人敢动手,咱们也不惧他们。大家不用害怕,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东厂的人休想伤害我们任何人!”

杨凌的话音刚落,外面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大帅,不好啦,敌人渡河过来啦!”

杨凌连忙站起来快速跑出去,循声来到外面。

杨凌来到城楼上,看到济水北岸,有数百艘船只正乘风破浪向岸边驶来,船上旌旗招展,隐约能够听到喊杀声。

杨凌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东厂早就做好准备,打算趁着夜黑风高的时候偷袭济州,怪不得对方会抢先渡河。

杨凌暗叹侥幸,他们来到济州以后,因为要赶路,所以没有调集部队防御。没想到却阴沟里翻船,差点中计。

“弓箭手预备,床弩架设完毕!”杨凌扭头向身后的士兵喝道。

“大帅,我们的人手不足,只有四五十架床弩!”韩世忠苦笑地说道。

“尽量挡住他们,等待增援部队抵达!”

杨凌话音刚落,东厂的船队已经靠岸,无数身披铁甲的东厂番役登陆,挥舞刀剑向城墙冲杀过来。

“迎敌!”

杨凌拔出战刀,带头冲下城楼,同时高呼道:“弟兄们,跟我杀啊!”

“保护大帅!”

韩世忠等军官纷纷抽出腰间横刀,带着部下跟随在杨凌身后冲杀下城楼。

东厂的人数比较多,加上又占据地形之利,杨凌等人根本就挡不住他们的攻势,很快溃败下城楼,东厂的人迅速控制整座城池。

当东厂的人将城内的守军全都驱逐出去以后,他们立刻派出几队番役押解着赵文华等人往西城门撤退,打算逃回泉州府避难。

“追!”

杨凌眼睁睁地看着东厂的人将赵文华等人带走,并且顺利地攻克城池,心中懊悔不迭。

他没有料到东厂的人居然如狼似虎,仅仅半天功夫就攻陷城池,若是昨晚就开始布置防御措施,或许东厂的人就没那么容易夺城。

“大帅,咱们怎么办?”副统领李福低声询问。

杨凌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管怎么样,绝对不能让东厂的人把赵文华等人救走!”

杨凌立刻下令:“命令济州城的守军立刻集结,务必拦截东厂的人!”

济州城的城防虽然松懈,不过在得知东厂的人闯入济水北岸后,杨凌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壁清野。

济州城内的军民在官兵的组织下开始进行反击,他们在街上摆开各种拒马桩、鹿角、木栅栏,然后用弓弩远程射击。

不过济州城的守军装备简陋,弓箭的射程也有限,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东厂番子趁乱摸进城中,然后掳掠财物。

在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杨凌终于阻止东厂的人把赵文华等人成功送到西城门外。

杨凌亲自率两千精锐在城外列阵阻拦,双方隔河相望,气氛显得异常凝重。

东厂的人在距离杨凌约七八丈的地方停下来,领头的那个红袍番子厉声呵斥道:“杨凌,你胆敢违抗圣旨,谋逆造反,罪该万死!”

杨凌目光森冷,盯着对面的番子冷声道:“我再说最后次,我们奉旨勤王,尔等胆敢阻挠,便是与我们为敌,到时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东厂的番子齐声高呼。

“哈哈哈,杨凌,你也有今天!”

赵文华的声音传来,他骑着马慢悠悠地走到前面,指着杨凌嘲讽道:“你这奸臣不得好死,你以为你能活到天亮吗?告诉你吧,这次你死定啦。我劝你识趣点乖乖投降,兴许还能饶你不死,否则别怪我们辣手摧花。”

“大帅,末将愿意率部冲锋陷阵!”韩世忠策马上前抱拳请缨道。

杨凌摆摆手道:“你带人负责殿后即可,不必冒险。”

东厂的人已经攻破济州城,济南城危矣,如果自己再被东厂抓住,东林党和朝廷都将失去依仗,到时局面会更加糟糕。

“杨凌,你现在跪地求饶还来得及,否则待我们拿下济州城,我们会将你千刀万剐,挫骨扬灰!”赵文华狞笑着威胁道。

杨凌懒得搭理赵文华,他转身向周围大吼道:“弟兄们,今日是我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机,跟我冲啊!”

说完杨凌当先冲锋,他带头冲上前,其余的卫兵紧跟在杨凌身后猛扑过去。

杨凌率先杀入东厂的队伍,他的刀法凶狠霸道,每斩出的每次劈砍都能带起血雨腥风,凡是挡在他前面的敌人无不是尸首分离,很快便在他面前铺满尸体,鲜血汇聚成小溪流淌,将黄土染得通红。

“杀呀!”

其他的士卒也跟随着杨凌奋勇杀戮,他们手持长矛,嗷嗷叫唤地冲入敌群,将东厂的人杀得哭爹喊娘、鬼哭神嚎,血肉横飞。

杨凌等人就像是虎入羊群,不断收割着东厂的性命,他们杀的兴起,甚至忘记保存实力,只顾发泄怒火。

东厂的人哪见过这种场景,吓得屁滚尿流,纷纷后退,连忙组织人员抵挡。但是在杨凌等人悍不畏死的冲锋下,这些人很快就支撑不住,节节败退。

赵文华躲在人堆里瑟瑟发抖,他没有料到,短短半天的工夫,济州城就被杨凌攻下,这太匪夷所思。

“砰!”

杨凌突然抬脚踹飞面前的敌人,然后伸手摘下背在肩膀上的鸟笼子,取出里面的鸟儿丢到地上。

“咕咕咕——”那只鸟受惊后拼命挣扎起来,它扑棱着翅膀,嘴巴里喷出白色的羽毛,然后振翅飞向空中。

这只鸟正是杨凌在济南时捉获的信鸽,它飞上天空后直奔济宁府飞去,它要把消息带给张惟贤,希望张惟贤提前做好应变的准备。

“大帅,您干什么呢?”副统领韩世忠疑惑地问道。

杨凌没有解释,他看到东厂的人越退越快,连忙率部追赶过去,誓要留下东厂的这帮狗贼,决不能让他们跑掉。

济州城的官兵看到东厂败退,纷纷放下武器,主动投降。杨凌带兵打扫战场后,立即率部继续追杀敌人。

杨凌等人的步伐越来越急促,不久后他们就来到济南府的北城门外,然后看到东厂的人已经冲出城去。

杨凌立即下令道:“韩将军,立即派几百名骑兵沿途监视敌军的逃窜路线,确认安全之后再返回城内,同时让士兵休整,然后准备渡江。”

“卑职遵命!”

片刻后,数百名骑兵从城内涌出,分散开向东厂逃亡的队伍追赶过去,同时派出探马侦查沿途的地形。

杨凌则率部进驻北城门,他在城墙上站定,举目眺望济南府的城区,只见济南城内烟尘滚滚,四处都响着喊杀声和爆炸声。

城外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由于东厂的人马撤退匆忙,根本就没有携带多少粮草,因为济南城刚被攻占,东厂的人马又仓惶撤退,所以城里除掉杨凌之外,竟然找不到任何粮食,幸亏济州府有两条大运河,城里储备的粮食足够三千多将士吃上半年。

杨凌见状心中稍感欣慰,他扭头吩咐道:“韩将军,命令各营将士原地修筑营垒,同时命人封锁各处要塞,严禁任何人擅自出入。”

“遵命!”

杨凌又对陈志道:“陈总旗,你马上调五千精兵守卫东边的城门,务必不能让敌军逃脱。”

“遵命!”陈志答应道。

“刘参将,你马上召集麾下的人马,组织民壮和乡勇维护城防!”

“喏!”

杨凌接着命令道:“李参将,你马上带着人清理城内残余的东林党余孽,将这些祸害全部铲除干净!”

“末将遵命!”刘闯答应道。

“徐千户、吴百户,你们负责城内治安,严禁任何人私自出入。”

“喏!”

“孙百户、周百户,你们负责招募百姓,维持城中秩序,不管是谁胆敢闹事或者违抗军令,杀无赦!”

“末将遵命!”

杨凌将所有人都交待清楚,这才长舒口气,然后坐到城垛旁的台阶上,用衣袖擦拭着脸上的血迹。

韩世忠走过来,关切地问道:“大帅,您怎样,伤势如何?”

“无妨,只是皮外伤罢!”杨凌摇头道,他想起刚才的厮杀,忍不住叹息道:“咱们终究还是晚来半步,若是早半天攻克济州城,也许济州城就不会沦陷,东厂的人也就不敢造反。”

韩世忠闻言苦笑着摇头道:“大帅,你也知道东厂那些畜生的秉性,他们就是饿狼,不把咱们这些人啃得连骨头渣滓都不剩,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能击溃东厂的人马,已经算是奇迹。”

杨凌微微颔首,虽然不愿意承认,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东厂的人确实难缠。

这伙人行事极端、贪婪狠毒、阴损狡诈,简直就是无恶不作。若非今日杨凌及时赶到,济州城的局面绝对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杨凌不禁庆幸自己的选择,他果断出兵济州,并最终夺取济州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凌沉吟片刻后,扭头对韩世忠道:“传我的命令,济州府内所有财物均归国库所有。”

韩世忠点头答应,转身走到城楼边缘高呼道:“弟兄们,济州府内所有财富均归诸位所有,所以大家可以尽情搜刮,不必客气!”

“谢大帅赏赐!”

“哈哈,真痛快!”

“兄弟们,还愣着干嘛,还不赶快行动!”

众人听后都欢呼雀跃,纷纷拿起自己的兵刃和盔甲往城里钻。

东厂的人马撤走后,济州府内乱哄哄的,大量的百姓和士绅趁机逃出来。他们看到城外的大军,顿时喜极涕零,争先恐后地涌到城门附近叩拜杨凌。

杨凌看到这幅景象,心中暗自松口气,然后朗声喝道:“诸君请免礼吧!”

杨凌让人把这些百姓引导街道两侧,同时派人维持秩序。

这些百姓在杨凌的劝说下慢慢停止叩拜,不过依旧跪倒在地上,激动地说不出话。

杨凌看着这些百姓,忽然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置。(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